资源描述
设计计算说明书(参考)
1废水基本情况
某医药中间体生产厂废水各相关参数如下表3-1所示:
表3-1 某医药中间体废水各相关参数表
项目
pH
SS
BOD5
COD
NH3-N
T-P
进水
5.5
≤3000
4000~7000
20000~30000
25~35
20~30
排放标准
6~9
70
20
100
15
0.5
设计水量:200t/d=8.33m3/h
每天工艺的运行时间为16小时,则每小时处理水量为12.5m3/h。
2格栅
(1)参数选取
一般城市污水格栅设计依据:
表3-2 格栅设计参数表
重要参数的取值依据
取值
安装倾角一般取60º~70º
θ=60º
栅前水深一般取0.3~0.5m
h=0.3m
栅条间距宽:粗:>40mm中:15~25mm细:4~10mm
b=5mm
水流过栅流速一般取0.6~1.0m/s
v=0.6m/s
格栅受污染物阻塞时水头增大的倍数一般采用3
k=3
栅前渠道超高一般采用0.3m
h2=0.3m
栅渣量(m3/103m3污水)取0.1~0.01
W=0.1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展开角度一般为20º
K=1.5
栅条断面形状
阻力系数计算公式
形状系数
栅条尺寸(mm)
迎水背水面均为锐边矩形
=β(s/b) 4/3
=2.42
长=50,宽S=10
根据上表所示计算依据,代入本设计参数得到格栅的栅条数为:
取栅前水深h=0.3m,过栅流速v=0.6m/s,格栅倾角α=60°,栅条间隙宽度为5mm,则栅条数:
(3-1)
采用城市污水格栅设计依据计算出的栅条数只有不足3根,不符合实际生产中的要求,并且城市污水的水量一般较大,与本设计中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所以,本设计中的格栅可适当做出调整。调整结果如下:
栅前渠道:宽0.5m,有效水深为0.1m,渠道长1.0m。
因为管道最小覆土厚度为0.7m,而污水管道最小管径为300mm,所以进水管标高最高为0.85m,因此栅前渠道高取1.2m。
则栅前流速为:,假设过栅流速等于栅前流速,则过栅流速v=0.046m/s。
设格栅倾角为60°。栅条宽10mm,栅条间隙为5mm,格栅总长取2.0m,则格栅高度为
则格栅栅条数为:
阻力系数:
(3-2)
计算水头损失为:
(3-3)
则过栅水头损失
(3-4)
由于水量小、渣量小,所以采用人工清渣。
3调节池
每小时水量为8.33m3/h=0.0023 m3/s,水力停留时间取12h。
调节池容积
调节池的有效水深取3.0m,超高0.5m。所以调节池面积,取长L=7m,宽B=5m。
取管道(经提升泵)流速v=2.5m/s(0.8~2.5m/s),则输水管管径为:
m (3-5)
取DN=80mm。
水力损失计算
沿程损失: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钢管DN=80mm,Q=41.667m3/h时,其i=0.00155,管线总长度约为10m,则沿程损失为:
HL=0.00155×10=0.0155m
局部阻力损失:
(3-6)
其中直角弯头=0.51,电动蝶阀=2×0.2=0.4,渐扩=0.2,故
Hf=(0.51+0.4+0.2)×2.32/(2×9.8)=0.299m
则总水头损失为:
H= HL +Hf =0.299+0.0155≈0.31m (3-7)
水位差 H3=3.5m,安全水头 H4=1.0m.
总水头 H=H +H3+H4=0.31+3.5+1.0=4.81m,水泵扬程不小于H。
选用QW型潜水排污泵:50WQ15-10-1.5.,其性能参数见表3-3。
表3-3 QW型潜污泵性能参数表
泵型号
流量Q
(m3/h)
扬程H
(m)
转速n
(r/min)
功率N
(kW)
出口直径(mm)
50WQ15-10-1.5
15
10
2860
1.5
50
4气浮池
本设计采用部分回流式加压溶气气浮,回流比取50%,PAC投加量为200mg/L。
(1)气浮池设计进出水指标
设计进水指标如下表3-4:
表3-4 气浮池进水指标
pH
SS
BOD5
COD
5.5
3000
6000
30000
设计出水指标如表3-5:
表3-5气浮池出水指标
pH
SS
BOD5
COD
5.5
450
3800
18000
(2)气浮池主要构造
图3-1 气浮池工艺流程图
(3)投药量计算
水量:12.5m3/h
每小时投加PAC量为:
(4)溶药池(10%)
按照每天配一次计算,容积系数取1.1。
则溶药池容积为:
(5)溶液池(5%)
按照每8小时配一次,两个池子交替使用,容积系数取1.1。
则单个溶液池的容积为:
(6)反应池
反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取10min,所以反应池的有效容积为:
∴反应池有效容积为:
反应池搅拌机选用JBL-800螺旋桨式搅拌机。
(7)接触室
回流比取50%,取接触室上升流速。则接触室底面积
(3-8)
有效水深为2.0m,接触室长1.5m,接触室到分离室的墙高1.7m。
接触室内的溶气管为DN100,总高2.2m。
(8)分离室
取分离室向下平均流速为,则分离室表面积为:
(3-9)
HRT取20min,则分离室有效水深为:
(3-10)
气浮池的有效水深通常为2.0~2.5m,所以取有效水深为2.0m,分离室长2.6m。
则反算HRT为
分离室上部采用刮渣机进行刮渣,池底设置污泥槽排放污泥。
设定排泥周期为T=4h。
污泥体积为
(3-11)
分离室中设置三个污泥槽,每个槽上部宽0.8m,下面宽0.3m,高0.4m。
分离室集水管采用穿孔管,则穿孔管的水量:
选用DN100的管子,则管中流速
取集水孔口流速,则集水管的孔口总面积为
(3-12)
(其中为孔口收缩系数)
设孔口直径为20mm,则每孔面积
∴孔口数为,取22个。
(9)整流墙
整流墙距反应池700mm,距接触室也为700mm。整流墙高2m,宽3m,开孔率取10%,则开孔面积为0.6m2。过墙流速为:
小孔尺寸为,则小孔数为10个,开两排孔,一排五个。
由于气浮池计算出的尺寸过小,施工和运行都存在困难,所以在实际中适当放大尺寸进行绘制。
气浮池有效水深为2.0m,超高统一为0.6m,气浮池的宽取3.0m,除钢结构构筑物,混凝土构筑物最小埋深为0.5m。
两个反应池用穿孔墙隔开,穿孔墙厚200mm,所以反应池做成的方形池子,穿孔墙上开4个的小孔。
5 Fenton氧化池
Fenton试剂投加量为:每1m3废水中加1LH2O2,0.25kgFeSO4。
(1) 设计进出水指标
设计进水指标如表3-6所示:
表3-6 Fenton氧化池进水参数表
pH
SS
BOD5
COD
5.5
450
3800
18000
设计出水指标:
表3-7 Fenton氧化池出水参数表
pH
SS
BOD5
COD
6~9
50
2000
6000
(2) Fenton氧化工艺流程
进投加NaOH
反应池
投加H2O2
投加FeSO4
水→ → → →
絮凝
反应
↓
斜管沉淀池
出水← ←
图3-2 Fenton氧化池工艺流程图
(3)FeSO4投加池
水力停留时间取6min,则FeSO4投加池的有效容积为
取有效水深为1.5m,超高0.5m,则底面积
经调整,做成的池子。
采用穿孔管进行曝气搅拌。
(4)FeSO4混合池
水力停留时间取6min,则FeSO4投加池的有效容积为
取有效水深为1.5m,超高0.5m,则底面积
经调整,做成的池子。
采用穿孔管进行曝气搅拌。
(5)H2O2投加池
水力停留时间取10min,则H2O2投加池的有效容积为
取有效水深为1.5m,超高0.5m,反应池宽3m。
∴H2O2投加池长
为方便施工和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取L=1.2m,采用穿孔管进行曝气搅拌。
Fenton工艺中的曝气穿孔管主管DN32,支管DN25。
(6)Fenton反应池
HRT取1h,则氧化池有效容积为:
水力停留时间取1h,则氧化池的有效容积为
取有效水深1.5m,超高0.5m,则底面积
6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设计原则:
①表面负荷为普通沉淀池2倍左右;
②斜板间距一般为80-120mm,斜管孔径一般为50-80mm;
③斜板斜长一般采用1.0-1.2m;
④斜管(板)倾角一般为60度;
⑤缓冲层高度一般采用0.5-1.0m;
⑥斜管上部水深一般采用0.5-1.0m;
⑦为防止短流,斜管(板)应向进水端倾斜;
⑧停留时间:初沉池不超过30min,二沉池不超过60min;
⑨应设清洗设施。排泥采用重力排泥,一天排泥1-2次。
设计基础资料:
Qmax=12.5m3/h,KZ=1.5,进水悬浮物C1=450mg/L,出水悬浮物浓度C2=50 mg/L,污泥含水率平均为96%。表面水力负荷,颗粒沉降速度,清水区上升流速v=2.0mm/s,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管厚度为0.4mm,边距d为30mm,水平倾角取60°。
(1)NaOH投加池
水力停留时间取4min,则NaOH投加池的有效容积为
取有效水深为1.5m,超高0.5m,则底面积
做成的池子。
选用ZJ-200搅拌机进行搅拌。
(2)絮凝反应池
水力停留时间取5min,则NaOH反应池的有效容积为
取有效水深为1.5m,超高0.5m,则底面积
做成的池子。
选用ZJ-200搅拌机进行搅拌。
(3)清水区面积
(3-13)
采用斜管沉淀池尺寸为2.5m×3.5m。
(4)斜管长度
管内流速
(3-14)
则斜管长度为
(3-15)
因考虑管内紊流和积泥等因素,采用过渡区为250mm,则斜管总长为:
,选择长度为800mm。
(5)池子高度
超高取0.3m,清水区0.7m,布水区0.8m,穿孔排泥斗槽高0.5m,
斜管高度
则池子总高度为:
H =0.3+0.7+0.8+0.5+0.7=3.0m
(6)排泥系统
排泥周期T=1d,则污泥体积为
(3-16)
做4个泥槽,泥槽上部尺寸0.8×2.5m,下部尺寸0.3×2.5m,泥槽高h=0.5m,
则泥槽体积为:
,符合条件。
排泥系统采用穿孔管排泥,选用管径为DN150。
(7)进出口设计
沉淀池的进口采用穿孔墙,设孔眼流速v1=0.3m/s(一般在0.3~0.5之间),
则孔眼总面积
(3-17)
在池底开一排(5个)的小孔。
出水采用集水管,DN100,一共两根,通向集水槽,再外流。集水槽宽0.4m,高0.1m。
7污泥池
本工艺中的污泥来源:气浮池、斜管沉淀池、竖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留过来的污泥需回流50%到曝气池,所以建两个污泥池。
每天产生污泥情况如下:
气浮池:污泥
浮渣
斜管沉淀池:2m3
竖流沉淀池:4.064m3
所以①号污泥池的有效容积:3.42+6.84+2=12.26m3
②号污泥池的有效容积:4m3
取污泥池的有效水深均为2m,超高0.5m。
则①号污泥池底面积
②号污泥池底面积
污泥脱水采用板框压滤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