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风险管控动态评估报告
目 录
一、总则 1
二、编制法律根据 1
三、生产单位基本状况 2
四、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状况 2
五、划定事故风险级别 9
六、评估结论 10
风险管控动态评估报告
一、总则
针对我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重要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生产管理状况,结合也许发生事故情景,对既有事故风险防控与应急办法在事故救援过程中控制事故危害后果和影响范畴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拟定既有控制及应急办法差距,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防控和应急办法,从而减少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也许性,提高我公司在事故救援过程中应急处置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编制法律根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2.1实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5.1实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69号)
5、《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号)
6、《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原则化和“双控”体系建设告知》(冀安监管四〔〕158号)
7、《河北省机械行业风险分级与管控指南》(6月)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9、《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三、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状况
1.危险源辨识
在进行危害辨认时,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规定,对潜在人因素、物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根源和性质。如,导致火灾和爆炸因素;导致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因素;导致触电因素;工作环境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等。
危险源辨识环绕人因素、物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进行作业活动过程排查,预判本单位也许导致发生危险源。
重点分析营运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环节。(如生产作业可以分为作业前、作业过程中、作业后等环节)。
危害因素导致事故类别,涉及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容器爆炸、其他伤害等。
危害因素引起后果,涉及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2.风险分析
a)火灾、爆炸
在生产过程中,气瓶使用、人员违规动火等也许导致火灾,空压机及管道保护装置、安全阀、压力表失灵也许导致压力剧增引起爆炸,或管道内积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引起爆炸。
b)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对转动机械,在检修和操作中若缺少防护办法,均可对检修巡逻或操作作业人员导致意外伤害。
c)触电
触电有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使全身受害;仅使人体局部受伤时称为电伤。电流对人伤害是:烧伤人体、破坏机体组织、引起血液及其他有机物质电解和刺激神经系统等。电流对人体危害限度与通过人体电流强度、作用时间及人体自身状况关于。当通过人体电流在0.05安培以上时就要发生危险,0.1安培以上时可使人死亡。在0.015安培时,就不易脱离电源。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电器设备不能可靠接地或接零保护,若发生漏电有导致人员触电危险。
d)高温灼烫
生产过程使用焊接作业也许接触高温部位,防护不当或热能泄漏也许导致操作人员皮肤灼伤等危险发生。
e)容器爆炸
空压机储气罐为生产过程提供气源动力,因空压机压力调节装置失灵或因安全阀失灵、超压运营也许发生容器爆炸。
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状况
公司设立有安全员,负责公司各项安全工作贯彻,制定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公司重要负责人委托安全员获得了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书,公司安全管理干部获得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其他从业人员经公司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当前公司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安全工作有序进行。
公司安所有负责组织或者参加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或者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诲和培训,记录安全生产教诲和培训状况,督促贯彻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组织或者参加本单位应急救援演习,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建议,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背操作规程行为,督促贯彻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治办法。
4. 既有事故风险防控与应急办法状况
我公司针对生产过程中也许发生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灼烫等事故类型,制定有相应风险防控和应急办法。
4.1火灾爆炸事故防止办法
(1)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切实可行灭火应急救援预案,严格组织实行和进行定期演习。
(2)建立了应急救援组织,并从人员、设备、设施等急救器材上予以了配备,基本满足事故防止和防止事故扩大条件。
(3)严格按照关于规定安装、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防爆场合设立均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原则规范规定,并充分运用好既有监控设备,做好寻常维护、管理、保养工作,保证设备、消防器材时刻处在完好有效状态,一旦发生火险可以及时发挥作用。
(4)加强关于寻常安全教诲、培训工作,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5)加强生产区明火管理,禁止无证动火;动火区域制定完善安全消防办法,保证安全动火。
4.2触电事故防止办法:
(1)保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装设保护接地装置;在电气设备带电部位安装防护罩或将其装在不易触及地点,或者采用联锁装置;
(2)加强用电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程和制度,并严格执行;
(3)使用、维护、检修电气设备,严格遵守关于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
(4)尽量不进行带电作业,特别在危险场合(如高温、潮湿地点),禁止带电工作;必要带电工作时,应使用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如使用绝缘棒、绝缘钳和必要仪表,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等,并设专人监护;
(5)对各种电气设备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绝缘损坏、漏电和其她故障,应及时解决;对不能修复设备,不可使用其带“病”进行,应予以更换;
(6)依照生产现场状况,在不适当使用380/220伏电压场合,应使用12~36伏安全电压;
(7)禁止非电工人员乱装乱拆电气设备,更不得乱接导线;
(8)加强技术培训,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开展以防止为主反事故演习。
4.3高温灼烫事故防止办法:
(1) 操作人员必要进行安全培训,按规定对的使用安全防护用品,进入作业现场不得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2) 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必要按规定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或接触高温部位。
(3) 设备及管道高温部位,设立可靠隔热保温办法,并张贴安全警示标记。
(4) 高温部位检维修,必要停机并待温度减少至40度如下方可作业。
4.4机械伤害事故防止办法:
(1) 严格遵守机械设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 凡是有也许对人体导致机械伤害传动机构外露某些,如传动轴、皮带等,必要设立防护装置,使之符合《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规定》;
(3) 机械设备作业前,必要认真检查工作场地、设备、工具和防护设施,当确认处在安全状态方可作业;
(4) 检修设备应在关闭启动装置、切断动力电源,并等到设备完全停止运转后进行;
(5) 设备运转时,禁止人员对其转动某些进行检修,加油和清扫;
(6) 设备在行进过程中,禁止人员上下,有也许危及人员安全地点,任何人不得停留或通行;
(7) 设备运营时,禁止人员从运动机件部位横穿或跨过。
4.5 容器爆炸事故防止办法:
(1)压力容器必要购买有压力容器制造允许证产品。
(2)安全阀、压力表、液位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必要齐全完整,定期校验。
(3)压力容器必要获得质检部门颁发合格证方可投入运营,并定期进行自检和强制内外部全面检测。
4.7 重要危险因素后果分析
事故发生也许性及其后果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
火灾、爆炸
事故因素
气瓶使用、违规动火、人员违规吸烟等。
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
事故后果
导致人员伤亡与设备损坏及经济损失
防范办法
1)气瓶设立防倾倒办法,加强寻常检查。
2)加强对危险区域动火管理,严格贯彻动火工作票制度。
3)加强员工教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员工对的使用消防器材,可以应对初期火情。
5)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治,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要采用可靠防护办法,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紧急险情,应及时停止作业。
风险分析成果
采用防范办法后,事故风险可接受。
危险有害因素
机械伤害
事故因素
1运转设备转动部位无安全防护罩;
2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人员误触转动设备;
3设备检修规程不健全。
事故类型
也许引起机械伤害事故
事故后果
人员伤亡
防范办法
1.设备转动某些设立防护罩(如外露轴等),做到有轴必有套、有轮必有罩;
2.工作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注意观测;
3.对的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4.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等;
5.机器设备要定期检查、检修,保证其完好状态。
风险分析成果
采用防范办法后,事故风险可接受。
危险有害因素
触电
事故因素
1无防护设施或失灵,人员接触漏电设备。
2.电气设备漏电、绝缘损坏。
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不良。
4.电工违章作业或带电违章操作等。
事故类型
也许引起人员触电事故
事故后果
人员伤亡
防范办法
1.电气绝缘级别要与使用电压、环境、运营条件相符,并定期检查、检测、维护、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2.采用遮拦、护罩等防护办法,防止人体接触带电体;
3.架空、室内线、所有强电设备及其检修作业要有安全距离;
4.严格按原则规定对电气设备做好保护接地、重复接地或保护接零;
5.设备绝缘完好、接线不裸露,定期检测漏电,有监护和应急办法;
6.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规章制度和电气操作规程;
7.对防雷防静电办法进行定期检查、检测、保持完好、可靠状态;
8.特种电气设备执行培训、持证上岗,专人使用制度等。
风险分析成果
采用防范办法后,事故风险可接受。
四、划定事故风险级别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来拟定事故风险级别,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朴易行评价操作人员在具备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半定量评价办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关于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事故发生也许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频繁限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也许导致后果),即:D=LEC
事故发生也许性分值L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发生
也许性
完全会被
预料到
相称
也许
也许
但不经常
完全意外
很少也许
可以设想
很不也许
极不
也许
事实上
不也许
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限度分值E
分数值
10
6
3
2
1
0.5
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限度
持续
暴露
每天工作
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
或偶尔暴露
每月暴露
一次
每年几次
暴露
非常罕见地
暴露
事故导致后果分值C
分数值
100
40
15
7
3
1
事故导致
后果
十人以上
死亡
数人
死亡
一人
死亡
严重
伤残
有
伤残
轻伤、
需救护
危险性级别划分原则
危险性分值D
≥320
≥160~320
≥70~160
<70
危险限度
A
B
C
D
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
普通风险
低风险
五、评估结论
通过对我公司也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情景、事故发生也许性以及事故危害后果和影响范畴进行分析,划定了事故风险级别;在采用既有事故风险防控和应急办法后,对事故风险级别进行重新评估。
评估结论:我公司也许发生重要事故类型有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触电事故等。在采用我公司既有控制及应急办法后,各事故类型风险均处在可接受状态,为低风险限度。通过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防控办法和应急办法,在后来工作中认真贯彻我公司已有和制定完善事故风险防控和应急办法,可以将我公司也许发生各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控制在安全范畴之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