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成耳鸣的原因有哪些一 生理性耳鸣听力正常者在极安静的环境中可听到下列声音:1、血液循环的嗡嗡声或肌肉的颤音2 、空气在鼓膜上或耳蜗内液体运动产生的声音3 、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的搏动性耳鸣4、 头侧卧于枕头上颞区或耳区的动脉被压造成部分阻塞时可出现搏动性耳鸣 5、吞咽时的咔哒声是因咽鼓管开放时其黏膜的表面张力被打破造成的。二 病理生理性耳鸣1 自发性耳鸣:许多人回偶然出现数秒钟的哨声样耳鸣,约15%的人曾有过5分钟以上的耳鸣2 噪声性耳鸣:因为接触噪声刺激而产生的耳鸣3 药物性耳鸣:(1)不伴听力损失的药物:如抗癌药(氨甲喋呤),抗惊厥药(卡马西平),抗菌药及抗虫药,利尿剂,精神病用药,抗
2、组胺药,麻醉镇痛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血管扩张药,糖皮质激素类药,非甾体类镇痛药,免疫抑制剂,降糖药等。此类耳鸣发生率不清。临床上诊断难在无法确定是否确因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所致。根据我的临床经验粗略估计这种耳鸣实际发生率可能并不高。(2)伴听力损失的药物:抗癌药(顺铂、氮芥等)氨基甙类,环肽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氯奎、奎宁类药、利尿剂,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盐类,布洛芬,口服避孕药,抗甲状腺素药等。这种耳鸣同样存在确诊的难题,但除非长期服用一般也是短暂性的居多。4毒血症性耳鸣:因毒血症造成,可短暂或持久三 与某些疾病相关的耳鸣(一)体声1 肌性:最常见的为腭肌阵挛,耳鸣为与肌阵挛同步的咔哒声。常自
3、发消失。中耳肌阵挛所致耳鸣可出现于眨眼时,也见于声刺激或耳廓皮肤刺激致镫骨肌收缩出现。咽鼓管开放或关闭也可出现喀哒声耳鸣,颞颌关节异常时张闭口也可出现喀哒声。2 呼吸性:咽鼓管异常开放,耳内常出现与呼吸同步的吹风样声,且可有自声过强。常发生于过度消瘦者,也可见于潜水、吹奏乐器等职业者。3 血管性:为搏动性耳鸣,难以确定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常间歇性出现,可以是唯一的耳鸣声也可以是附加 的耳鸣声;或为一种高调感音神经性耳鸣叠加的搏动性变化。但有时是属于一些疾患的症状,故应注意:确定耳鸣是否与心脏搏动同步测量血压 压迫每侧颈静脉及乳突区,观察耳鸣是否消失或减轻。最常见的病因是同时存在高血压的动脉粥样
4、硬化或血管扭曲引起动脉性涡流现象所致。不常见的病因包括动脉性动脉瘤、动静脉瘘、颈静脉球体瘤,其中以乳突导静脉的畸形与高位颈静脉球常见。当头转向耳鸣的对侧、压迫患侧颈静脉时耳鸣减轻,可诊断动静脉瘘(二)传导性耳鸣:引起外耳道阻塞的疾病可致耳鸣,耵聍触及鼓膜时可引起耳鸣,鼓膜穿孔、急性或慢性中耳炎,听骨链病变鼓室积液,鼓室肿瘤可伴耳鸣。(三)感音神经性耳鸣:大部分来自蜗内疾患。感音神经性耳鸣可分为感音性、周围神经性及中枢神经性耳鸣。但较难明确分开,且常互相混合。1 感音性耳鸣:为耳鸣中最常发生的,常见的有老年性聋、耳毒性药物性听力损失,噪声性听力损失,梅尼埃病、迟发性膜迷路积水、外淋巴瘘,耳硬化症
5、,耳蜗血管性缺陷等。耳鸣的严重程度及发生率与听力损失有明显关系。但耳鸣也可以发生于听力正常者。约有1/3之中度及重度听力损失者不伴有耳鸣。2 周围神经性耳鸣:听神经瘤耳鸣为首发症状者约占10%,尤其是单侧耳鸣而听力正常者务必排除。3 中枢神经性耳鸣:常发生于原有的或潜在的周围性听功能障碍之耳,如迷路或听神经手术后的耳鸣。肿瘤、血管性异常、局部炎症,多发性硬化等侵及听传导径路者皆可发生耳鸣。如耳鸣与脑血管疾病发作同时出现而无听力障碍者,多为中枢神经性耳鸣(四)全身疾病性耳鸣:某些疾患可导致耳鸣,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碘、锌缺乏,贫血,偏头痛,高血压,高血脂,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见引起耳鸣的原因确实五花八门,要确定您的耳鸣具体属于哪种情况绝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下结论的,详细的问诊和必要的检查都很重要。治疗的前提是寻找病因,有很多耳鸣都是完全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缓解以至消除的,但也确有不少耳鸣属顽固性,治疗困难。这种耳鸣更多的可能要通过药物以外的治疗方法解决,因此需要医生有更全面的知识结构,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才能收到医患都满意的结果。因为耳鸣很大程度上是患者的主观症状,患者自觉减轻就是评价疗效的最佳标准。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