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共振频率对中耳病变的诊断意义.pdf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900323 上传时间:2024-11-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振频率对中耳病变的诊断意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共振频率对中耳病变的诊断意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医学 2 0 0 9年 4月第 3 O卷(第 4期)S c m a nM c a a z,2 O O 9。V o 3 0,M 4 47 7 共振频率对中耳病变的诊 断意义 周 莲,彭皎皎,冯宁宇,郑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论 著【摘要】目的 了解和探讨共振频率对鼓膜完整的中耳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正常耳(6 o耳),听骨 链固定耳(6耳),听骨链 中断耳(5 耳)和不典型分泌性 中耳炎耳(1 9耳)进行共振频率及静态声导抗测试,以手术发现作 为诊断金标准,了解共振频率对鼓膜完整的中耳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各组中耳共振频率分别为正常耳(9 5 0 2 6 0 7 8)I k;听骨链固定耳(1 4 6 61 9 9 1 6)I-I z,较正常耳高(P0 0 1);听骨链中断耳(6 6 01 2 4 4 9)H z,较正常耳低(P 0 0 1)。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耳(4 0 2 8 7 3 6)H z,较前三者都低(P 0 0 1)。正常耳声导纳值为(0 5 0 2 6)m m ,听骨链 固定耳和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耳声导纳值分别为(0 2 0 1 O)m m h o,(0 2 0 1 6)m m h o,均较正常耳低(P0 0 5),听骨链 中断耳声导纳值为(1 8 1 6 5)m m h o,较正常耳高(PO 0 1)。结论共振频率结合声导纳值对鼓膜完整的中耳疾病的 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关键词】共振频率;传导性聋;听骨链中断;听骨链固定【中图分类号】R 7 6 4 4 3 【文献标识码】A I 文章编号】1 0(B-050 1(2 0 O 9)O 4-O 4 7 7-O 3 D i a g n o s c v a l u e o f i e s o l m i l c e f r e q u e n c y 0 1 1 mi d d l e e a r v a c at e s Z H O UL i a n I P E N G 7 枷-F E N GN i n g-y u。e t o 1 W e s t C h i n a Ho s p i t a l,S ic h u a n U r a v e r s t y,c 。S c h u a n 6 1 0 0 4 1,C hina 一 【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i g a t e t h e d i a l est i c v a l u e o f t h e I e 9 D I l a l l u e n c y i n m i d d l e e a r p a t h o l o g i es w i t I l i n t a c t t y mp a c m e mb r a n e s Me t h o d s 6 0 n o r ma l e a I s I 6 e a I s o f e e s i c u l a r fi x a t i o n,5 c a r s o f o s s i c u l a r d is c o n ti n u i t y-a n d 1 9 e a 墙 of a t y p i c a l s e c r e t o r y o fi fi s n l e a a r e t est e d b y s t a ti c a l a c o u s t i c i mmi ta n e e a n d mu l t i r r e q u e n e y t y mp a nome t r y-a n d t h e g o l d s t a n d a r d of d i a g n o s e is fi n din g i n o p e r a t i o n s R e s u l t s T h e H 0 r la I l 傥 f r e q u e n c y ofn o n l l a l e a r s i s(9 5 0 2 6 0 7 8)H z。w h e r e a s i t i s(1 4 6 61 9 9 1 6)H z。(6 6 0 1 2 4 4 9)H z a n d(4 0 2 8 7 3 6)H z i n o s s i c u l a r fi x a ti o n I o s s i c u l a r d i s c o n t i n u i t y a n d s e c r e t o ry o t i t i s l e d i a r e s p e c t i v d y,i t i s t h e h i g h est i n o s s i c u l a r fi x a ti o n(P0 0 1);a n d i t i s t h e l o w e s t i n s e c r e t o r y o fi t i s R d i a【P0 0 1)T h e a I u s c a d m i R a n e e of n o r m a l e a r 8 i s (0 050 2 6)m m h o,w h e r e a s i t i s(0 20 1 0)m m h o,a n d(0 20 1 6)m m h o i n o s s i o fl a r fixa ti o n a n d s e c re t o ry o ti t i s I I l e d i a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I b o t hofw h i c h a r cl o w e r t h a nth e n o m l a l o n e s(P0 05);i t i s(I 8 I 6 5 J m m h o 1 w h i c hi s hi ghe r t h a nn o r m a l 0 n e s(P 0 0 1)Cmc h l s i m R e s o n a n c e f x e q u e n c y a n d a c o u s t i c a d mi t tan c e h a v e dis ti n g u i s h a b l e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n mid d l e e a r p a t h o l o g i es w i t l l i n t a c t t y mp an i c 【K e y w o r d s】r c s o l lC e f r e q u e n c y;c o n d u c t i v e d e a fi a e s s;o a s i c u l a r di s c o n ti n ui ty;o s s i c u l a r 矗 x 近 3 0年来,声导抗测试已经成为临床听力检查的 常规检测项 目 1,2 3。按探测音的频率 和成 分不 同,声 导抗测试分为低频单成分声导抗测试和多频多成分声 导抗测试。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使用低频单成分探测音 的静态声导抗。该测试主要反应 中耳 的劲度声纳,对 以质量因素为主的病变提供的信息不多。多频探测音 的鼓室导纳测试 对鼓膜 听骨链系统 的微小病变更敏 感,可提供更多的中耳病变信息。为探 讨共振频率对 鼓膜完整的中耳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本文对正常耳,听骨链 固定耳,听骨链 中断耳及 不典 型分泌性 中耳炎 耳(临床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鼓膜完整,标志基本 清楚或稍浑浊,静态鼓室图为异型)进行静态声导抗和 多频率扫描声导抗测试,了解共振频率对鼓膜完整的 中耳疾病的鉴别诊断意义。现报告如下。通讯作者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实验组为我科 2 0 0 6 年 1 2 月 一 2 0 0 8 年 7月收治 的鼓膜完整,术前诊断传 导性聋并接受手术 治疗 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 的患者有 2 2例 3 0耳,包 括听骨链固定组 5例 6耳,男 l 例,女 4例,年龄 l 8 4 3 岁;听骨链 中断组 4例 5耳,均为男性,年龄 82 1 岁,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组 l 3 例 l 9 耳,男 8 例,女 5 例,年龄 6 4 6岁。正常组为 2 0 0 6年 1 2 月 一2 0 0 8 年 7 月于我科就诊,无耳病史,查体双耳鼓膜完整,标志 清楚,自愿接受相关测试者:纯音测试各频率听阈正 常:2 5 08 0 0 0 H z 气导听阈在 1 5 d B H L以内,气骨导差 不超过 5 d B H L:常规声导抗测试鼓室图为 A型,声发射 阈正常。符合以上纳入标准的正常对照组按性别年龄 配对原则(即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 5岁,实验组 47 8 四川医学 2 0 0 9年 4月第 3 o卷(第 4期)S ic h u a nMe d ic a l J o mt a l,2 O O 9,V o 13 0 No 4 与正常组 以 1:2 耳数配对)共纳入 4 6例 6 0 耳(男 2 6例 3 0耳,女 2 O例 3 O耳),年龄 64 6岁。1 2 方法:对 所 有 受试 者 进 行耳 鼻 喉科 检 查。以 A C A0(丹 麦 I n t e mc o u s t i c)纯 音 听力计测 试纯 音 听阈。以 G S I T y m p s t a r 中耳分 析仪 作静态声导抗测试,记录 鼓室压,耳道容积,声纳值,声反射阈。之后作多频鼓 室声导抗测试,探测音 2 5 0 2 0 0 0 H z,步长 5 0 H z,气 泵速度 5 0 d a p a s,记 录中耳共振频率。对资料进行分 析并用 t 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 P 0 0 5 为有统计 学意义。2 结果 2 1 手术发现:听骨链 固定组:1耳锤骨固定,1 耳砧 镫关节固定,4耳镫骨 固定;听骨链 中断组;5耳均为先 天性砧骨或镫骨缺失,听骨链 中断;不典型分泌性中耳 炎组:8 耳鼓室内分泌物粘稠,术 中经地 塞米松冲洗后 吸出,1 1 耳鼓室内少许积液。2 2 正常组 中耳共振频率分 布在5 0 01 6 0 0 H z,平均 9 5 0 8 3 H z,听骨链 固定组中耳共振频率分布在 1 1 5 0 1 7 0 0 H z,平均 1 4 6 6 6 7 H z,听骨链 中断组中耳共振频率 分布在 5 5 08 5 0 H z,平均为(6 6 01 2 4 4 9)H z,不典型 分泌性中耳炎组 中耳共振频率分布在 2 5 0 5 0 0 H z,平均为 4 0 2 6 3 H z。正 常耳声 纳值分 布在 0 2 1 8 m m h o,听骨链固定组声纳值分布在 0 10 4 m m h o,听骨链 中断组分布在 0 1 3 9 m mh o,不典型分泌性 中耳炎组分布在 0 1 0 6 m m h o。各组 中耳共振频 率和声导纳值的均值及标准差见表 1。统计学分析结 果显示听骨链 固定组中耳共 振频率较 正常组高(t=4 6 9 7,P0 0 1),听骨链 中断组较正常组及听骨链 固 定组均低(分别为 t=2 4 5 7,P0 0 5;t=7 8 3 3,P O o 1),分 泌 性 中耳 炎 组 较 三 组 均 低(分 别 为 t=1 3 9 9 2,P 0 01;t=1 2 7 0 6,P 0 01;t=5 5 3 9,P 0 0 1)。听骨链 固定组 和不典型分泌性 中耳炎组声导 纳值均较正常耳低(分 别为 t=2 5 6 7,P0 0 5;t=4 6 5 9,PO 0 1),听骨链 中断组声导纳值较正常组高(t=5 5 7 3。P0 0 1)。表1 正常耳和中耳病变耳中耳共振频率及声导纳值(s)3 讨论 3 1 共振频率是 中耳劲度声纳 和质量声纳刚好抵消 时的频率。当中耳鼓膜 听骨链 系统劲度和质量改变 时,会引起共振频率相应的改变。除各种 中耳疾病外,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影 响共振频率 的因素还包括测试 方法、种族、年龄、性别_ 3 等。因此,本文按实验组每 例患者的性别,年龄配对纳人正常对 照组,所有实验 组、对照组患者均为四川地区汉族人,采用相同的测试 方法进行听力学检查,以尽量减少前述 因素对共振频 率的影 响。文 献 报道 的共 振频 率正 常值 多数 位 于 8 0 01 2 0 0 H z J,本 文 正 常 对 照 组 共 振 频 率 分 布 于 5 0 01 6 0 0 H z,平均 9 5 0 8 3 H z,与现有报道基本一致。3 2 分泌性中耳炎是 以鼓室积液及传导性听力下降 为f临床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临床诊断主要根据 病史,专科查体及听力学检查结果。目前临床上广泛 使用的听力学检查是纯音测听和静态鼓室图。鼓膜穿 刺抽不出液体即可确诊,若积液甚为粘稠,也可能抽不 出积 液。鼓 室 图一 直 以 L i d e n J e r g e r 分 类 法作 为 标 准 j,认为 B型鼓室 图是分泌性中耳炎 的典型曲线,C 型提示鼓 室负压,咽鼓管功能不 良,其中部分患者中耳 可有积液。还有一些难 以用 L i d e n J e r g e r 分类法进行 分类的曲线,我院将其定义为异型曲线。典型的分泌 性中耳炎诊断不困难,其临床表现为传导性听力损失,鼓膜内陷,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或琥珀色,有的能看到 液平面,静态声导抗示 B型或 C型鼓室图。但对于不 典型的分泌性中耳炎,尤其是发现听力下降时间较长,双耳鼓膜完整,标志基本清楚或稍浑浊的患者,仅靠纯 音测听和静态鼓室图可能造成诊断困难。本研究结果 显示:不典型分泌性 中耳炎患者因鼓室积液使 中耳质 量因素增加,劲度因素作用相对减少,共振频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值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1)。同 时鼓室积液影响中耳传音功能,声导纳值降低。与正 常对照组值 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1)。所 以共 振频率低于正常值,鼓室图为异型和传导性听力损失 结合低声导纳值可作为诊断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的标 准。3 3 本研究中不 同听骨链病变在静态及多频声导抗 测试中表现不同。听骨链固定者,表现为声导纳降低,共振频率增高。听骨链中断者,声导纳值升高,共振频 率降低。该两组分别 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3 5 c m 胃 癌 的淋 巴结转移率为 6 o(P0 0 5)。高分化 E G C未见淋 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 分化癌 淋 巴结转 移率 分别为 1 5 3 和 2 0 0。粘膜下癌可转移 至 N 2。脉 管受侵 1 9例,淋 巴结阳性 率 3 6 8(7 1 9),明显高于无脉 管受侵 者(PO 0 5)。结论 E G C的淋 巴结转移主要 与肿 瘤浸润深度、病 变大小及脉管受侵有 关,应根 据淋 巴结转移的风险合 理选择 E G C的治疗。【关键词】胃肿瘤;早期 胃癌;淋巴结转移【中图分类号】R 7 3 5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4-0 5 0 1(2 0(3 9)0 4-0 4 7 9-0 2 ai n i c 0 p a l 0 I o 孚 c a l f e a t u r e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e a r l y g a s t r-c c a n c e r T A N G L i n g-c h a o。Z H A O JP f 。D I N G Z h i S i c h u a n C a n c e r Ho s p i t a l,c ,S c h u a n 6 1 0 0 4 1,C h i n a 【A b a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p a t t e r n s o f l y m p h m o d e m e t a s t a s i s(L N M)i n e a r l y g a s t ri c c a r c i n o ma(E G C)Me t h o d s b e t w e e n ma r c h 1 9 9 8 a n d s e p t e mb e r 2 0 0 8,c l i n i c o p a t h o l o g i c d a t a o f 5 1 c a s e s w i t h E GC wh o u n d e r w e n t s u r g e r y 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R e mi t s L N M W as d e t e c t e di n 8 c a s e s a llfr o m l o w e r s t o ma c h c a r c i n o ma 3 e r a t e o f L N M w a s 2 3 8 i n s u b mu co s a l t u F n l o l$。w h i c h W as h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m u c o s a l t u m o r s(1 0 0)L N M w a s 7 1 i n m i n u t e a n d s m a l l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1 2 5 i n p a ti e n t s w i t h c a r c i n o ma bet w een 1 13 5 c mand 6 0 w i t ht h a t l a r g e r t h a n 3 5 c m(P 0 0 5)R a t e o f L N MW as 1 5 3,2 0 O i nm o d e r a t e l y d i ff e r e n ti a t ed a n d p cor l y-d i ff e ren t i a t e d t u mo r s,r e s p e c ti v e l y,w i t h n o n e i n h i g h l y-d i ff e ren ti a t ed t U lt l o r I t W as o b s e r v e d t h a t mu cos a l t u m o r s in v d v e d o n l y l e v e l I L N(N 1)。w h il e s u b-m u c o s a l t u m o r s c o u l d s p r e a d t o l e v e l 11 L N【N 2)T h e r a t e o f l _ 2 q M i n 1 9 c a s e 8 wit h v a s c ul a r o f l ymp h a t i c i n v a s i o n(3 6 8)W as s i g n ifi c a n d yhi ghe r t h a t th o s ewitho u t v e s s e l i n v o l v e m e n t(P8 O I I,表 明部分 E G C患者似无必要承受侵袭性 大的手术。为寻求更合乎实际的治疗方法,我们对 5 l 例 E G 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试 图找出与淋 巴结转移有关的因素,报告如下。临床工作 中,对于鼓膜完整,外观基本正常的传导 性听力损失患者,仅仅依靠静态声导抗图和纯音测听 对于中耳疾病的鉴别诊断还存在相当困难。若结合静 态声导纳值,共振频率综合分析,能够大大提高中耳疾 病的诊断率。对于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共振频率结 合静态声导抗能减少疾病的漏诊;对于听骨链病变,共 振频率和静态导纳值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当然,本组患者样本量较小,其意义有待更大样本的研究来 进一步证实。参考文献 1 H o l t e L e n o re,M a r g o l i s R o b e r t H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r e s e a r c h i n t y m 0 a n o m e t r y J C u r r e n t O p i n i on i n O t o l a r y n g o l o g y&H e a d&N e c k S u r g,,2 O O 2,l o(5):3 8 73 8 9 2 M a r t i n F N,C h a m p l i n C A,C h a m b e r s J A l山 8 u r v e r y o f a u d i o m e t r i c p rac ti c e si nt h eU ni t e d S t a t e s【J J A J nA c a dA Mi o l,1 9 9 8,9:9 51 0 4 3 H o h e L e n o r e A g i n g d i e c t s i n m u h if r e q u e n c y t r y J 。E a r&H e a r i n g,1 9 9 6,1 7(1):1 2 1 8 4 周得,郑芸,王力红 5 7 5 例成年人共振频率正常值的研究 J 重 庆 医学,2 0 O 6,3 5(6):4 9 14 9 2 5 王长明,王丽茵,吴桂欣,等 正常青年中耳共振频率的测定 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 9 9 4,2(1):5 2 6 黄选兆,汪吉宝主编 实用耳鼻咽喉科学 M 第 1 版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 9 9 8,7 3 37 3 9 (收稿 日期:2 0 0 8-0 9-0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