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神经系统 A型题 1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B突触前膜超极化 C. 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D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E通过轴突-树突型突触的活动来实现 2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 A. 钠、钾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B钠、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 C. 钾、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 D钾、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E. 钠、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3GAB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其结果是: A. 直接引起一个动作电位 B先引起E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C.先引起I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
2、动作电位 D引起IPSP,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 E引起一个较大的EPSP 4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机制是: A.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 B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 C.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 D突触后膜超极化,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 E突触间隙加宽 5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 A入泡作用 B出泡作用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E单纯扩散 6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C突触后膜对Na+、K+,尤其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 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E. 突触后膜电位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引起
3、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7关于突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兴奋节律不变 D. 总和 E易疲劳 8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细胞体主要集中于脑内哪一部位: A脊髓前角 B中缝核 C纹状体 D低位脑干 E黑质和红核 9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与闰绍细胞形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是: A5羟色胺 B甘氨酸 CY-氨基丁酸 D乙酰胆碱 E去甲肾上腺素 10脊髓的Renshaw细胞,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GABA D甘氨酸 E. 牛磺酸 11交互抑制的生理作用是: A. 保证反射活动的协调性 B及时中断反射活动 C. 使反射活动局限化 D使兴
4、奋与不兴奋的界限更加明显 E有利于反射活动的交互进行 12Renshaw细胞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属于: A交互抑制 B传人侧支性抑制 C突触前抑制 D回返性抑制 E对侧肌抑制 13下列哪种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是产生反馈性调节作用的结构基础: A单线式联系 B聚合式联系 C环状联系 D辐散式联系 E链锁状联系 14在动物实验中,当脊休克过去之后,在原来切断面以下再作第2次切断,其结果是: A.脊休克再出现 B,不再出现脊休克 C动物立即死亡 D. 脊休克加重 E. 出现血压降低 15膝跳反射是属于: A. 单突触位相性牵张反射 B单突触紧张性牵张反射 C多突触位相性牵张反射 D多突触紧张性牵张
5、反射 E. 单突触的牵张反射 16-运动神经元的生理功能是: A引起梭外肌收缩 B直接兴奋-神经元 C. 引起梭内肌舒张 D直接抑制-神经元 E调节肌梭的敏感性 17肌梭与梭外肌的关系及其生理功能是: A. 并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 B并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 C. 串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 D串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 E. 并联关系,感受压力变化 18腱器官与梭外肌的关系及其生理功能是: A. 并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 B并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 C. 串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 D串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 E并联关系,感受压力变化 19,在对侧伸肌反射中,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B A. 感受器兴奋及冲动在
6、传入的传导时间 B兴奋经过中枢突触的传递时间 C冲动在传出神经上的传导时间 D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导时间 E感受器兴奋所需的时间 20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是: A. 纤维 B纤维 CI类纤维 D类纤维 EI和类纤维 21下列关于脊休克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 B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调节 C脊髓反射逐渐恢复 D反射恢复后发汗反射减弱 E反射恢复后屈肌反射往往增强 22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可出现: A脊休克 B肢体痉挛性麻痹 C. 去大脑僵直 D去皮质僵直 E. 腱反射增强,肌张力降低 23抑制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有: A小脑前叶两
7、侧部 B前庭核和纹状体 C小脑前叶蚓部和前庭核 D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和网状结构抑制区 E网状结构抑制区 24大脑皮质运动区的4区,其生理功能是: A主要与双侧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有关 B主要与对侧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有关 C主要与双侧近端关节的运动有关 D主要与对侧近端关节的运动有关 E主要与同侧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有关 25锥体系的生理功能是: A抑制肌紧张 B设计、制定运动指令的程序 C、加强肌紧张 D增强传人冲动的传递巳保证肌群间的运动协调 26执行随意运动“指令”的部位在大脑皮质的: A顶叶 B颞叶 C中央前回 D中央后回 E枕叶 27支配躯干和近端肢体运动的大脑皮质代表区位于: A中央后
8、回312区 B中央前回6区 C、中央前回4区 D第二运动区巳运动辅助区 28震颤麻痹患者的病变主要部位是: A尾核 B苍白球 C底丘脑 D. 黑质 E. 红核 29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有: A全身肌紧张降低 B腱反射减弱 C面部表情呆板 D运动多 E意向性震颤 30小脑绒球小结叶的生理功能是: A加强肌紧张 B维持身体平衡 C抑制肌紧张 D协调随意运动 E管理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 31交感节后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失活主要是; A单胺氧化酶破坏 B弥散人血 C神经末梢再摄取 DCONT破坏 E;肝内破坏 32儿茶酚胺与Q受体结合后,可产生抑制作用的部位是: A子宫 B扩瞳肌 C支气管 D小肠
9、E括约肌 33自主神经系统神经末梢的化学递质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和: AGABA BATP C多巴胺 D乙酰胆碱 E5HT 34Nl受体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 B六烃季铵 C、十烃季铵 D育亨宾 E. 普萘洛尔(心得安) 35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E不变 36支气管平滑肌的受体是: Do:受体 B、受体 Cp1受体 EN受体 37可被箭毒阻断的受体是: AM受体 BN:受体 Co:受体 D. o:受体 Ep受体 38肾上腺素能纤维包括: A 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D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交感神经
10、节前与节后纤维 39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 D5羟色胺 E多巴胺 40o受体的阻断剂是: A、酚妥拉明 B六烃季铵 C十烃季铵 D 普萘洛尔(心得安) E、阿托品 41、自主神经节的兴奋性递质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 ATP D乙酰胆碱 EGABA 42骨骼肌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AM受体 BN1受体 CN2受体 Do受体 Ep受体 43使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胃肠收缩加强的递质是:D A去甲肾上腺素 BATP C5HT D乙酰胆碱 E、P物质 44饱中枢在:C A弓状核 B视上核 C下丘脑外侧区 D下丘脑腹内侧核 E下丘脑
11、前部 45浅感觉传导路径传导:D A、痛、温觉和压觉 B痛、温觉和深压觉 C痛、温觉和轻触觉 D本体觉和轻触觉 E痛、温觉和本体觉 46视觉代表区位于:D A中央后回 B中央前回 C颞叶皮质 D枕叶皮质 E岛叶皮质 47右侧大脑皮质中央后回损,引起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E A左侧头面部 B右侧头面部 C、双侧头面部 D左半身 E右半身 48左侧枕叶皮质接受哪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E A左眼鼻侧视网膜 B左眼颞侧视网膜 C右眼颞侧视网膜 D、右眼鼻侧视网膜 E左眼颞侧和右眼鼻侧视网膜 49传导快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C AAo纤维 BAp纤维 CAS纤维 DC类纤维 EB类纤维 50胆囊
12、病变时的疼痛可能牵涉到:B A左肩部 B右肩部 C、心前区 D左上臂 E脐区 51左侧大脑皮质布洛卡三角区受损的病人,会发生:D A失写症 B、失读症 C、失用症 D运动失语症 E、感觉失语症52与海马环路关系密切的是:DA摄食行为的调节 B体温调节 C水平衡调节 D学习和记忆 E精巧运动的建立 53脑震荡可能导致:E A、近期记忆障碍 B远期记忆增强 C、近期和远期记忆障碍 D顺行性遗忘症 E逆行性遗忘症 54与慢波睡眠有关的递质是:C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 5羟色胺 D多巴胺 E、谷氨酸 55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暂时联系发生在:A A、大脑皮质 B皮质下
13、中枢 C、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 D丘脑 E下丘脑 56第二信号系统是:A A人类独有的 B高等动物独有的 C、低等动物独有的 D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 E高等和低等动物共有的 57人处于清醒阂眼时出现的脑电图波的频率在813次秒,称为:A Ao波 Bp波 C 9波 D8波 E丁波 58成年人从醒觉状态开始首先进入:D A快波睡眠 B异相睡眠 C异相睡眠和慢波睡眠 D慢波睡眠 E快波睡眠和异相睡眠 59慢波睡眠可出现:A A脑电呈同步化慢波 D脑电呈去同步化快波 C眼球快速运动 D躯体抽动 E血压升高 A型题1D 2A 3D 4C 5B 6C 7、C 8D 9D 10D 11A 12D 13C 14
14、B 15A 16E 17A 18D 19B 20E 21D 22C 23D 24B 25C 26C 27B 28D 29C 30B 31C 32D 33D 34B 35C 36C 37B 38B 39C 40A 41D 42C 43D 44D 45C 46D 47D 48E 49C 50B 51D 52D 53E 54C 55A 56A 57A 58D 59,A X型题 60ACE 61ABCE 62ACE 63BE 64ABCE 65ABCDE 66BDE 67ACE 68ABCD 69ABCE 70ABE 71ADE 72ACD 73ABCE 74ABCD 75ABCD76ABCD 77ABCDE 78ABDE 79BD 80ABCDE 81ACD 82ABCDE 83ABCE 84ABCE 85ABCD 86AC 87AC 88AD 89ABCE 90ABCD 91ACDE 92ABDE 93BC 94ABCDE 95ABC 96ABD 97A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