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实践与创新(完整).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98597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实践与创新(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实践与创新(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实践与创新(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实践与创新(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实践与创新(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实践与创新一、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基本内容(一)幼儿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指教师通过课前编排好的音乐游戏情景,让幼儿听并感受音乐,并让幼儿扮演情景中的角色进行音乐表演学习。通过对音乐游戏的利用,让幼儿从听到音乐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进入状态,以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二)幼儿音乐游戏类别的具体内容幼儿音乐游戏是一种能在适合室内外进行,综合性较强的活动。按类别可分为体育性音乐游戏、益智性音乐游戏、模仿性音乐游戏、表演性音乐游戏。 1.体育性音乐游戏。当我们一提到“体育”时,首先想到的是“累”,但其实体育活动当中也蕴含着一些趣味性极强的游戏元素,当我们把这些游戏元素与音乐音符相结合时

2、,对我们的音乐课堂就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当幼儿听到十六分音符时值的音响时,老师可以选用与十六分音符有关的儿歌来进行教学。如捉尾巴游戏,将“尾巴”拴在每个幼儿身后,提示幼儿当听到音乐中响起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时,幼儿就开始捉尾巴,幼儿一边领会音乐时而快速的节奏、时而紧张的情绪,一边享受游戏的欢乐。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幼儿对十六分音符时值的不懂不理解,把难度降低,让幼儿在“玩”中学。2.益智性音乐游戏。益智性音乐游戏主要以发展智力、渗透知识为主要目的。在猜领袖游戏环节中,安排一个幼儿做带头人,随音乐变换各种动作。其余幼儿要紧跟“带头人”的变化一起做。一人当观察员,负责找出带头人。此游戏要求“带头人”联想丰

3、富、思维敏捷;其它幼儿有观察敏锐、模仿能力强的能力;要求“观察员”观察细致、有良好的注意品质。3. 模仿性音乐游戏。模仿性音乐游戏主要是培养训练幼儿对各种事物的模仿能力为目的。如在卷炮仗的游戏中,幼儿走成螺旋队形是模仿炮仗的形状。当教师模仿点燃炮仗,发出“嗤”的声音时,鼓声随之响起,幼儿便纷纷地化作纸片四处飘落。幼儿模仿炮仗点燃和爆炸的过程是这个游戏的重点。4. 表演性音乐游戏。表演性音乐游戏包括故事情节和多个角色,以幼儿扮演角色,演绎故事情节的歌舞表演形式为主。故事熊与石头人,故事情节是以一首旋律轻快动听的幼儿歌曲开始,幼儿边唱边随意舞蹈做动作,表现来到森林时的快乐场景。当唱到最后一句“要是

4、大熊走过来,大家可别乱跑”时,要求全体幼儿要立刻在原地静止不动,摆出各种姿势造型扮演石头人。在所有幼儿中挑一名幼儿扮演大熊,缓缓地走进森林寻找食物,这一过程中如果谁动了,谁就要被熊带走。如果熊从始至终都没有发现动的“木头人”,熊就得离开森林。最后当熊走了后,幼儿就又可以随着欢快的音乐,围绕主题自由随意舞蹈做动作表示庆祝。这个游戏里只有熊和石头人两个角色,游戏故事情节简单,从头到尾载歌载舞,幼儿容易理解表演。二、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实践方案(一)幼儿音乐教育兴趣的激发幼儿音乐教育要重视幼儿的情感因素,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情感互动活动。幼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愉悦感和个

5、性化的表现空间,能够让幼儿获得成功感,从而坚定幼儿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哪种形式的音乐,只有编排好一定的情节让幼儿去体会、去感觉,从身到心,一步步进入游戏氛围。首先,教师要以自己的热情的情绪表现去感染和启发幼儿。不论是唱歌、歌表演等,都应该做到充满感情,做到有控制地表现和渲染,和幼儿一起分享音乐的美和自己的体验。如音乐游戏小小蛋儿把门开,教师从开始就引入情节“小小的蛋儿敲敲门,蛋开了,里面有一只毛茸茸的小鸡”,让孩子们知道哦啊到小鸡是从蛋壳中出来的。教师的语音、体态、表情都应该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作品的蕴意。其次,教师应以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并关注和满足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产生的各种

6、情感需求。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还可能是小鸡、蛋壳、妈妈、小猫等各种不同角色。教师应积极投入到这些角色,以逼真的情感和肢体语言带领幼儿进入音乐氛围之中。教师在开始的引入部分表演“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一只小鸡”戴着相应的头饰,圆圆的身体、圆圆的动作表现,将蛋儿慢慢打开,里面有一只刚出生的小鸡,再慢慢出现一只可爱的小鸡的过程准确的表现给幼儿看,要从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动作和眼神里来观察和分析,孩子们对我的表演明白了没有?再言之,教师也应该具备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各种情感基调的能力。如小小蛋儿把门开是活泼可爱、喜气洋洋的;摇篮曲则如梦如诗,旋律细腻等。进行情感培养,并不只是要求幼儿用动作表达,更

7、应该要求幼儿对音乐产生共鸣。就像当“小小蛋儿把门开”音乐出现,幼儿便用自己稚嫩的动作表现那胖乎乎的小鸡。与其让幼儿说出感觉,还不如让幼儿用动作去表达。经过这样的音乐活动的熏陶,孩子们的情感体验、表达会逐步变得细腻、深刻。(二)了解幼儿音乐游戏发展的重要性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曾经主张过幼儿音乐游戏教育儿童的音乐教育应当在孩子们的嬉戏玩乐中进行,取材于孩子生活的小世界里。幼儿教育一直是儿童生活的重心,儿童的自我表现,发挥想象力,表达情感在游戏中表现的淋漓精致,游戏恰巧符合儿童天生的好动好玩性格。纵观中国56个民族的儿童民歌,大多数都是游戏歌曲,而且幼儿生活中最吸引幼儿的事物莫过于游戏歌的内

8、容。因此,游戏一直和儿童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幼儿生活离不开游戏,幼儿生活是游戏内容的源泉。假如能把游戏融入儿童的音乐生活,将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从幼儿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结合幼儿的生理、注意力、知识程度等特征,我们可以得出,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幼儿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音乐。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先生曾提出一重要观点,即:“玩”一直是都是幼儿心理的重要特征,为了能让幼儿在玩中感受到音乐课的魅力,不排斥上音乐课,所以音乐课堂上需要引进游戏。幼儿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都可以成为音乐游戏的源泉,教师也可以用游戏引导幼儿感受并喜爱上音乐,同时还可将游戏施展在音乐教学中。

9、发展和形成幼儿的音乐听觉表象是音乐教学原则的重点。这一观点同时也是赞可夫的理论。将音乐听觉表象运用于行动之中的基本功能是音乐游戏所具备的。它能让幼儿从音乐中来、到音乐中去、再回到音乐中去,也就是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三、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创新与改革 (一)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带领孩子通过游戏学习音乐,在游戏中总结学习音乐的方法,结论。使孩子在音乐中获得乐趣。音乐游戏除了具有“音乐性”这一特点之外,还具有创造性、趣味性和自然等游戏共同特点。1、利用幼儿好奇心求探索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音乐图谱”或“动作

10、图谱”来调起幼儿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同时,幼儿也有着极强烈的创造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幼儿将不断的进行各种思考与探索。例如:在“打击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对各式各样的打击乐器充满了好奇,但是教师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在进行游戏活动前,不将乐器发给幼儿手中,一旦这些乐器入手,幼儿们将很难安静下来再顺着教师的思路去做事情,完成目标。所以,事先教师把音乐起收好。但是我们把事情逆着做,如果我们给幼儿更大的空间去思考想象,去相信幼儿,在活动一开始就把乐器发到幼儿手中,让幼儿自己敲击这些乐器,去积极主动的研究探索这些乐器的用法与功能特点。当他们在进行这一过程中遇到困哪时,幼儿将会像教师发出疑问

11、,或是与身边小朋友一起思考,研究。这时老师雪中送碳般的为幼儿解决问题,是不是会给幼儿加深这一印象。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也鼓励了幼儿积极探索的自信心。2、运用多种不同方式理解幼儿欣赏音乐幼儿与生俱来的活泼好动,精力充沛。教师抓住这一特点,充分的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例如:在让幼儿区分长短音的时候,听到长音时慢慢走,听到短音时,就小步跑。玩熟悉之后,教师可以在这基础上变换动作,比如:拍手、跺脚、拍肩等。我们也可以运用嗓音,来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让幼儿把 自己的嗓音放在故事里、音乐里的情结中展示出来。如在森林运动会中,就可以让幼儿充分利用嗓音来表达故事情节。大象的声音很低沉,小鸟的声音很清

12、脆,小猴的声音很快,有跳跃性。引导幼儿置身于这样一个情景中时,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兴致会很高。3、不要注重结果更应享受其过程在我们组织活动的时候,总希望幼儿们能按照我们的意图去完成。我们应尊重幼儿的想法,提供给幼儿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大胆的发现自我,积极参与到游戏表演中。我们要肯定幼儿的表现,喜欢并鼓励幼儿的大胆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创造力是在他们的手指上。”所以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的时候,要多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 凡事我们都会追求创新,只有在不断的创新才会有新的突破与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事幼儿事业的老师们更应该注重这一环节。幼儿天生就有喜爱游戏的秉性,运用游戏的方式,对幼儿开展教学活动

13、能取得特别好的教学效果。音乐游戏是以发展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幼儿在听、唱、动、玩当中能增强音乐节奏感,提高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促进动作的协调,还能发展想象力、创造力,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幼儿有很明显的喜新厌旧的特点,所以老师应及时创新发展幼儿教育事业。(二)创新与改革过程中老师应该遵循的原则1.音乐性这一原则体现了音乐素材应该形象鲜明,结构工整。幼儿能随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结。如歌曲三只小熊改编于熊的一家,里面有强壮的熊爸爸,温柔的熊妈妈和可爱的熊宝宝。这一幼儿歌曲的改编就充分体现了音乐形象是激发幼儿游戏兴趣的前提。2.趣味性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前者是音乐材料应幽默、诙谐、夸张。后

14、者是游戏玩法的欺负变化。如小老鼠送礼是一个带歌词的音乐游戏,教师巧妙的运用老鼠给猫送礼这一环节填进歌词,使游戏充满情趣。在每次新游戏环节中,不断添加新的刺激和挑战,以保持幼儿适度的兴奋感。3.游戏性这一原则体现了音乐游戏除了表演以外,还注重玩法、规则。孩子的学习是以经验进行的,因此教师应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在游戏编排中更要注重游戏的可行性。在反复的推敲实践中,应提倡顺应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满足孩子的好奇,解决孩子的问题中进行学习、创新。(三)音乐游戏编排组织中的创新教学1.音乐游戏的组织设计活动组织是否合理,不仅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保持身心舒适愉快的决定因素之一。

15、2.音乐游戏中的情绪调节在音乐游戏中,让幼儿群体情绪保持在适度兴奋的水平,使他们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活动。要比避免幼儿兴奋点的转移或扩散,着对教师也是考验。3.音乐游戏中教师的语言形态与其他活动相比,幼儿音乐游戏中大部分时间都会处在不计较不稳定的状态中,那么在这种特殊的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形态我认为主要是有声语言与体态语言的应用。在音乐游戏的创新教学中,老师作为创新者,本着主线要新,思路要清楚、让幼儿自己学着去发现,把重点放在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步步深入下去,逐步地形成以主动参加、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为孩子将来具有一定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文献参考1雷默,音乐教育哲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3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山东济南人民出版社,20064廖乃雄,论音乐教育,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55黎加厚,奥尔夫教学法.中国学前教育出版社,20026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7方明惠,幼儿音乐游戏,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8曹冰洁,幼儿园音乐教学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李慰宜,一课一案:幼儿园优质案例汇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110蒋荣辉,幼儿音乐教育,南海出版公司,201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