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病虫害习题.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898152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虫害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病虫害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病虫害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病虫害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病虫害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羽化2、补充营养3、龄期4、昆虫生活年史5、滞育6、真菌的生活史7、病原物8、假死性9、植物病害10、转主寄生11、病原物的寄生性:12、病毒的稀释终点:13、半寄生种子植物:14、病原物的再次侵染:15、昆虫的性外激素:16、致死中量(LD50):17、补充营养18、龄期19、农药的致死中量20、多胚生殖21、昆虫的假死性22、农药的规格23、综合治理24、昆虫的胚后发育25、病症26、病原物的致病性27、侵染循环28、病毒的致死温度29、发育起点30、昆虫的变态31、世代重叠1、昆虫的触角由 、 、 三部分组成。触角的类型是识别昆虫的重要依据,蜜蜂的触角为 状,蝶类的触角为 状,金龟甲

2、的触角为 状,叩甲的触角为 状,白蚁的触角为 状。2、昆虫的足由 、 、 、 、 和 六部分组成。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昆虫的足特化成各种类型,其中,蝗虫的后足为 ,螳螂的前足为 ,蝼蛄的前足为 。3、昆虫的翅按 和 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天牛的前翅为 ,蛾的前后翅均为 ,蓟马的前后翅均为 ,蝽的前翅为 ,寄蝇的后翅特化为 ,蜜蜂的前后翅为 。4、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部分称为 ,其典型的形态是 ,它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分化为特殊的变态结构,如 、 、 和 。5、真菌通过两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进行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常见有有性孢子有 、 、 、 四种。6、感病植物本身在生理、解剖、形态

3、上表现出来的各种不正常特征称为 ,主要的类型有 、 、 、 、 。7、子囊菌亚门的真菌的子实体常见的类型有 、 、 及 四种。8、确定昆虫针插部位的原则是既能使虫体平衡又不破坏分类特征,因此,半翅目昆虫的针插部位是 ,直翅目昆虫的针插部位是 ,鞘翅目的针插部位是 ,鳞翅目昆虫的针插部位是 ,双翅目昆虫的针插部位是 。9、昆虫的采集标签的内容主要是 、 、 和 。10、鳞翅目成虫翅上的常见线条有 、 、 、 、 和 。11、病毒的传播可分为 和 传播两大类。 传播是指通过感病植物或带毒体本身的无性繁殖材料或有性繁殖材料来完成的。 传播是指由带毒的或本身受感染的其他生物介体来完成的传播方式。12、

4、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全部过程。它包括 、 、 和 四个基本环节。13、了解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场所是有效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保证。病原物越冬或越夏的场所主要有 、 、 、 。14、某种病害在一定地区或在一定时间内普遍而严重,称为病害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受 、 和 三方面的影响。15、引起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 、 、 和 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引起的。16、以菌治病的机制包括 、 、 和 。17、常见的物理机械防治措施有 、 、 、 和 五种。18、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可分为普查和专题调查。专题调查一般是在普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5、调查方法可分为 、 、 和 四个步骤。19、园林植物虫害的发生期预测常用的方法有 、 和形态构预测法和相关一元回归分析法。20、石硫合剂是用、和熬制成的红褐色透明液体。21、常见的园林植物叶部病害类型有 、 、 、 、 、 、 和 等八类。22、常见的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类型有 、 、 、 和枯萎等五类。23、病虫害调查时常用的抽样方法有(任选三种) 、 、 。24、农药制剂的名称由 、 和 三部分组成。25、生物防治包括(任选五项) 、 、 、 和 等措施。26、合理使用农药应注意 、 、 、 和 等几个问题。27、园林植物本身对昆虫的为害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与防御性,即植物的抗虫性,其可表现为

6、、 、 三个方面。28、病原物的越冬场所有 、 、 、 。病原物的传播方式有 、 、 、 。29、昆虫最敏感的光的波长范围是 nm,黑光灯发出的光的波长范围是 nm,利用黑光灯诱杀昆虫是利用昆虫的 性。蚜虫对 光比较敏感,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在生产上可 用 诱杀蚜虫。30、园林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病原有 、 、 、 、 等。31、石硫合剂是用、和熬制成的红褐色透明液体。32、植物病原真菌属于真菌门,真菌门可分为 、 、 、 和 五个亚门,紫纹羽病的病原菌属于 亚门,白纹羽病的病原菌属于 亚门。1、缘蝽科的成虫小盾片较大超过爪片到达膜区,而蝽科的成虫小盾片较小不到过膜区。2、鳞翅目

7、蛾蝶类成虫前后翅上的鳞片是一种昆虫的体壁衍生物,是一种单细胞突起。3、鳞翅目的多足型幼虫和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一个重要区别之一是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有趾钩而鳞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无趾钩。4、真菌的无性孢子一般在寄主生长季节的末期形成,通常一年只进行一次,真菌常以无性孢子越冬或越夏。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中目前已发现有性阶段的大多属于子囊菌,少数属于担子菌。6、寄蝇科翅上R与M脉之间有一纵褶(伪脉)。7、姬蜂科昆虫有第二回脉,而茧蜂科昆虫只有第一回脉。8、蓑蛾科昆虫雌雄异型,雌虫有翅。9、鳞翅目成虫展翅要求是前翅前缘成一条直线,后翅自然压在前翅上面。10、转主寄生是锈菌特有的一种现象。11、植物病

8、原细菌主要通过寄主体表的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也可借助鞭毛的作用直接侵入,其传播主要是通过雨水的飞溅、灌溉水、介体昆虫和线虫等,植物病原细菌没有特殊的越冬结构,必须依附于感病植物,不能离开感病植物而独立存活。( )12、植物病毒病大部分属于系统侵染的病害,植物感染病毒后,往往全株表现症状。病毒是活养生物,必须寄生在寄主细胞内,病毒入侵时必须从植物表面轻微的伤口侵入。( )13、植原体形态结构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它没有细胞壁,但有一个分为3层的单位膜。植原体对青霉素非常敏感,而对四环素族的抗菌素都具有抗药性。( )14、昆虫真菌病通称为软化病,被真菌感染的昆虫,食欲减退,口腔和肛门具黏性排泄物,死

9、后体色加深,虫体迅速腐败变形、软化、组织溃烂、有恶臭味。( )15、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剂应在病害发生后马上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6、冬季低温冻伤根茎是洒金东瀛珊瑚茎腐病的诱因。()17、在我国松材线虫病主要传播媒介是松纵坑切梢小蠹。()18、铜绿金龟子的成虫是食叶害虫,其幼虫是地下害虫。()1、植物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剌吸式口器昆虫传播。()2、大部分溃疡病的病菌为兼性寄生菌,经常在寄主的外皮或枯枝上营腐生生活,当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出现时即侵染为害。()22、日本松干蚧的一龄寄生若虫的虫体迅速增大,从而显露于树皮缝外,因而这一时期称为“显露期”。( )23、如果一种农药对某

10、一种病虫害防治效果很好,我们应该按照对症下药的原则坚持长期单一使用这种农药,以达到控制这种病虫害的目的。( )24、蛀干害虫大多为次期性害虫。25、金龟甲的成虫是食叶害虫,其幼虫为地下害虫,在防治上我们可以利用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26、踏查的目的是为了精确统计病虫数量、为害程度,并对病虫害的发生环境作深入的分析研究。27、植原体对四环素族的抗菌素非常敏感,而对青霉素都具有抗药性。这一特性是植原体与病毒的一个重要区别。()28、休眠和滞育的昆虫都表现为不吃不动、生长发育暂时停滞,但其诱因是不一样的,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而滞育是由环境条件和昆虫的遗传特性的共同影响或诱导引起的。(

11、)29、在园林植物的休眠季节用石硫合剂防治病虫害的常用浓度是0.20.3Be。()30、在鳞翅目昆虫脉相中中脉M有三条、肘脉Cu有二条。()31、植物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剌吸式口器昆虫传播。()32、大部分溃疡病的病菌为兼性寄生菌,经常在寄主的外皮或枯枝上营腐生生活,当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出现时即侵染为害。()33、大多数寄生物都有致病作用,且寄生性强的生物一般致病性也强。34、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寄主开始表现症状,这一时期称为发病期。1、鳞翅目成虫的脉相中前、后翅的中脉、肘脉的数目是固定的,即( )A、中脉1条、肘脉2条; B、中脉2条、肘脉1条; C、中脉3条、肘脉2条; D、中脉2条

12、、肘脉3条。2、接合菌亚门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是( )。A、接合孢子;B、孢囊孢子;C、游动孢子;D、分生孢子。3、大多数昆虫对波长为( )的光特别敏感。A、250700nm; B、330400nm; C、400770nm; D、550650nm。4、利用害虫的性外激素诱杀害虫是利用昆虫的( )。A、趋光性; B、趋化性; C、趋湿性; D、趋温性。5、昆虫的体壁可分为( )三个主要层次。A、内表皮、外表皮、上表皮; B、底膜、皮细胞层、表皮层; C、外表皮、蜡层、护蜡层 ; D、皮细胞层、表皮层、护蜡层。6、下列昆虫中属于周期性孤雌生殖的是( )。A、叶蝉;B、网蝽;C、蚧虫;D、蚜虫。7

13、、下列昆虫中成虫触角末端有弯钩的是( )。A、夜蛾;B、螟蛾;C、天蛾;D、枯叶蛾。8、鞘翅目的蛹一般为( )。A、围蛹;B、离蛹;C、被蛹。9、下列昆虫中幼虫属于无足型的是( )。A、蛾;B、蝶;C、蝗虫;D、蝇。10、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症为( )。A、粉霉状物;B、锈状物;C、颗粒状物;D、溢脓。11、樱花根癌病的病原是( )。A、病毒; B、植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线虫;F、螨类。12、竹丛枝病的病原是( )。A、病毒; B、植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线虫;F、螨类。13、利用害虫的性外激素诱杀害虫是利用昆虫的( )。A、趋光性; B、趋化性; C、趋湿性; D

14、、趋温性。14、阔叶树毛毡病的病原是( )。A、病毒; B、植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线虫; F、螨类。15、冬季或早春园林植物休眠季节用石硫合剂防治病虫害常用的使用浓度为( )。A、0.2-0.3 Be; B、0.5-0.8Be; C、3-5 Be; D、6-8 Be。16、( )的成、若虫在叶背刺吸汁液,使叶片正面出现失绿斑点,叶背有虫体分泌和排泄的蝇粪状污物。A、梨网蝽; B、小绿叶蝉; C、梧桐木虱; D、黑翅粉虱。17、以下害虫以成虫越冬的是( ) 。A、星天牛; B、咖啡木蠹蛾;、小地老虎;、柳蓝叶甲。1、以老熟幼虫在枝杈处结钙质茧越冬的是()。、黄刺蛾;、青刺蛾;、扁

15、刺蛾:、大袋蛾。 19、赤眼蜂是( )的寄生蜂。A、卵;B蛹;C、幼虫;D、成虫。20、樱花根癌病的病原是( )。A、病毒; B、植原体; C、细菌; D、真菌; E、线虫。 1、学习昆虫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对害虫防治有什么实践意义?2、学习昆虫行为与习性对害虫防治有什么指导意义?3、咀嚼式口器、剌吸式口器害虫在危害特点和防治选用的药剂上有何不同?4、已知某种昆虫卵的发育起点为12,完成卵期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常数为72日度,据天气预报今后一段时间平均气温为21,问从卵产下到幼虫孵化需要几天?5、园林植物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特点有哪些?6、简述当地自然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方法。7、什么是高效

16、、低毒、低残留农药?8、食叶害虫的发生特点有哪些?9、某一街道的行道树发生杜英干腐病,调查发现健康的有株,二级的有株,三级的有株,四级的有株。请计算出该街道杜英干腐病的发病指数。(调查时病害分为五级)。10、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类群及发生特点?11、化学防治法的特点?12、有效积温法则有何应用?13、什么叫病虫害的综合治理(蔡邦华)?14、列出真菌门分亚门检索表。15、合理使用农药应注意哪些问题?16、用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g加水稀释成倍液防治灰霉病,需加水多少千克?17、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类群及发生特点?18、综合治理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步骤。19、如何确定鳞翅目昆虫前后翅上的翅脉SC、R、CU

17、、M及数目。20、简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1、什么是园林技术防治?有什么特点?常用措施有哪些?2、列出下列昆虫的分科检索表: 天牛科、网蝽科、叶蜂科、叶蝉科、叶甲科、姬蜂科、蓟马科、蝽科、沫蝉科、蝼蛄科、蝗科3、有效积温法则的概念,有效积温法则在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上有何应用?有何局限?一、名词解释1、答: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称为羽化。2、答:有些昆虫的成虫羽化后生殖细胞还不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取食,才能达到性成熟。这种成虫性成熟前的取食行为,称为补充营养。3、答: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脱一次皮,相邻两次脱皮之间所经过的时间称为龄期。4、答:昆虫在一年中发生

18、经过的状况,即从当年越冬虫态出蛰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所发生的世代数目,以及各世代和各虫期出现和经历的时间,称为生活年史或年生活史。5、答:滞育是由于环境条件和昆虫的遗传特性的影响或诱导而造成昆虫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6、答: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和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全过程称为真菌的生活史。真菌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7、答:病原物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螨类和藻类等有害生物。8、答:有一些昆虫在取食爬动时,当受到外界突然震动惊扰后,往往立即从树上掉落地面,卷缩肢体不动或在爬行中缩做一团不动,这种

19、行为叫做假死性。9、答:当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鲜活产品在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使它的生长和发育受到显著的阻碍。整个植株、器官、组织和局部细胞生理紊乱、解剖结构破坏、形态特征改变,导致生长不良、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10、答:有些锈菌必须在两种亲缘关系很远的寄主上完成生活史的现象,称为转主寄生。11、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从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12、病毒的稀释终点:将病株组织的榨出液用无菌水稀释,超过一定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度为该病毒的稀释终点。13、半寄生种子植物是指有叶绿素,能进行

20、光合作用,自制养分,但无真正的根,以吸根伸入寄主木质部,与寄主的导管相连,吸取寄主的水分和无机盐的寄生性种子植物。14、病原物的再次侵染是指初侵染完成后,在病株上所产生的病原体通过传播,在植物生长期内引起的重复侵染。15、昆虫的性外激素:是成虫性外激素分泌腺体分泌释放到体外引诱异性个体进行交尾的挥发性物质。16、致死中量(LD50):是指被试验的动物一次口服某种药剂后,产生急性中毒,有半数死亡所需要该药剂的量,单位为mg/kg。17、补充营养:有的昆虫羽化为成虫后生殖细胞还没有成熟,为了达到性成熟必须进行取食,这种成性成熟前的取食行为,称为补充营养。18、龄期:幼虫相邻两次脱皮之间所经过的时间

21、,称为龄期。19、农药的致死中量:致死中量是指被试验的动物一次口服某种药剂后,产生急性中毒,有半数死亡所需要该药剂的量,用LD50来表示,单位为mg/kg体重。20、多胚生殖:一个成熟的卵可以发育成2个或2个以上的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多胚生殖。21、昆虫的假死性:有一些昆虫在取食爬动时,当受到外界突然震动惊扰后,往往立即从树上掉落地面,卷缩肢体不动或在爬行中缩作一团不动,这种行为叫做假死性。22、农药的规格:药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叫做农药的规格。23、综合治理(蔡邦华):充分利用病虫害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以预防为主,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发展森林群落中不利于林木健康生长的因素,因地制宜地经济地运用生

22、物、物理、化学等相辅相成的系统措施,防治环境污染,把病虫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达到保护环境和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24、胚后发育:胚后发育指幼虫自卵中孵出到成虫性成熟为止的时期。25、病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病部出现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结构的特征称为病症。26、病原物的致病性:病原物的致病性又称为致病作用,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植物并引起寄主诱发病害的能力,即对寄主组织破坏和毒害的能力或作用。27、侵染循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全部过程。28、病毒的致死温度:把病株组织的榨出液在不同的温度下处理分钟,在分钟内使用权病毒失去传染力的处理温度称为该

23、病毒的致死温度。29、发育起点:适温区的下限,即最低有效温度,是昆虫开始能够生长发育的温度,所以又叫发育起点。30、昆虫的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都发生一系列有程序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昆虫的变态。31、世代重叠:有的一年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的发生期长,产卵期长,幼虫孵化先后不一,同一时期在一个地区内可同时出现同一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造成上下世代相互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二、填空1、柄节、梗节、鞭节、膝、球杆、鳃片、锯齿、念珠。2、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跳跃足、捕捉足、开掘足。3、质地、复盖物、鞘翅、鳞翅、缨翅、半鞘翅、平衡棒、膜翅。4、营养

24、体、菌丝、菌核、菌索、假根、子座。5、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6、病状、变色、坏死、畸形、萎蔫或枯萎、流脂流胶。7、闭囊壳、子囊壳、子囊腔、子囊盘。8、小盾片中央偏右、前胸背板背中线偏右、右鞘基部近中缝处、中胸中央、中胸中央。9、采集人、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寄主植物。10、基横线、内横线、中横线、外横线、亚缘线、缘线。11、介体传播、非介体传播、非介体传播、介体传播。12、病害的侵染过程、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初侵染和再侵染。13、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感病植物、病株残体、土壤肥料。14、流行、病原物、寄主植物、环境。15、不适宜的温度、不适宜的营养、水分失衡、有毒物质。1

25、6、竞争作用、抗生作用、寄生作用、交互保护。17、阻隔法、捕杀法、诱杀法、高温处理法、微波高频辐射处理。18、准备工作、踏查、样地调查、调查资料的统计与整理。19、物候法、发育进度法。20、石灰、硫磺、水21、灰霉病灰、白粉病类、煤污病类、锈病类、叶斑病类、炭疽病类、叶畸形类、病毒病类22、腐烂溃疡病、杆锈病类、丛枝病类、寄生性种子植物害。23、对角线、之字形、平行线24、农药的有效成份含量 、 农药原药的名称 、 加工剂型25、以虫治虫 、 以菌治虫 、以病毒治虫 、以鸟治虫 、以激素治虫、以蛛螨类治虫、昆虫不育性的利用、以菌治病。26、对症下药 、适时用药 、交互用药 、混合用药 、 协调

26、用药27、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28、种苗及其繁殖材料;感病植物;病株残体;土壤、肥料;气流传播;雨水传播;昆虫传播;人为传播。29、330-400;360;趋光性;黄绿光;色盘。30、不适宜的温度;营养条件不适宜;水分失调;有毒物质。31、石灰;硫磺;水。32、 鞭毛菌亚北门 、结合菌亚门 、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担子菌、子囊菌 三、判断改错题。1、答:错。蝽科的成虫小盾片较大超过爪片到达膜区,而缘蝽科的成虫小盾片较小不到过膜区。2、答:对。3、答:错。鳞翅目的多足型幼虫和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一个重要区别之一是鳞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有趾钩而膜翅目多足型幼虫的腹足无趾钩。

27、4、答:错。真菌的有性孢子一般在寄主生长季节的末期形成,通常一年只进行一次,真菌常以有性孢子越冬或越夏。5、答:对。6、答:错。食蚜蝇科翅上R与M脉之间有一纵褶(伪脉)。7、答:对。8、答:错。蓑蛾科昆虫雌雄异型,雄虫有翅。9、答:对。10、答:对。11、答:错。植物病原细菌主要通过寄主体表的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不能直接侵入,其传播主要是通过雨水的飞溅、灌溉水、介体昆虫和线虫等,植物病原细菌没有特殊的越冬结构,必须依附于感病植物,不能离开感病植物而独立存活。12、答:对。13、答:错。植原体形态结构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它没有细胞壁,但有一个分为3层的单位膜。植物植物原体对四环素族的抗菌素非常敏

28、感,而对青霉素都具有抗药性。14、答:错。昆虫细菌病通称为软化病,被细菌感染的昆虫,食欲减退,口腔和肛门具黏性排泄物,死后体色加深,虫体迅速腐败变形、软化、组织溃烂、有恶臭味。15、答:错。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保护剂,应在病害发生后马上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16、答:错。夏季高温灼伤根茎是洒金东瀛珊瑚茎腐病的诱因。17、答:错。在我国松材线虫病主要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18、答:对。1、答:错。植物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剌吸式口器昆虫传播。20、答:对。21、答:错。日本松干蚧的二龄寄生若虫的虫体迅速增大,从而显露于树皮缝外,因而这一时期称为“显露期”。22、答:错。即使一种农药对某一种病虫害

29、防治效果很好,我们应该按照交互用药的原则轮换使用不同杀病虫机理的农药,以达到控制这种病虫害的目的。23、答:错。即使用一种农药对某一种病虫害防治效果很好,我们也应该交互使用不同杀病虫机理的农药,防治病抗药性的产生,以达到控制这种病虫害的目的。24、答:对。25、答:对。26、答:错。详细调查的踏查的目的是为了精确统计病虫数量、为害程度,并对病虫害的发生环境作深入的分析研究。27、答:对。28、答:对。 29、答:错。在园林植物的生长季节用石硫合剂防治病虫害的常用浓度是0.20.3Be。30、答:对。31、答:错。植物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剌吸式口器昆虫传播。32、答:对。33、答:错。大多数寄生物

30、都有致病作用,寄生性与致病性并不一致。34、答: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寄主开始表现症状,这一时期称为潜育期。四、选择题1、C ;2、B;3、B、3; 4、B;5、B; 6、D;7、C;8、B;9、D;10、D;11、C;12、D;13、B;14、F;15、C;16、A;17、;1、; 19、A;20、C。五、简答题1、答:胃毒剂是通过昆虫中肠吸收的从而起作用的,药剂的溶解度与中肠的酸碱度有关,了解昆虫中肠的酸碱度有助于正确的选择胃毒剂。熏蒸剂是通过昆虫气管系统起作用的,其毒杀效果与气门的开闭关系密切,了解环境对昆虫气门的关闭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熏蒸剂的毒杀效果。利用射线和化学不育剂破坏性腺的

31、发育以达到害虫防治的目的。通过卵巢管数量了解昆虫生殖力,预测害虫发生量。2、答:了解昆虫的休眠和滞育特性及害虫的越冬虫态和场所,可以预测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时期,对开展越冬期防治有直接指导意义。利用害虫的趋性设置剌激源来诱杀害虫和进行预测预报。利用害虫的假死性来进行震落捕杀。3、答:咀嚼式口器害虫典型的为害状是造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最明显的是常造成叶片的缺刻、孔洞。或将甚至全叶吃光,有的钻蛀茎杆、果实,有的潜叶,有的吐丝卷叶。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可将胃毒剂、触杀剂、微生物农药喷撒在植物体上或做成毒饵,使其和食物一起被昆虫食入消化道,即可引起中毒和致病死亡剌吸式口器害虫以植物汁液为食,其为害后植物

32、表面无明显破损情况,但受害部位出现各种褪色斑点,受害植株常形成萎蔫,叶片卷曲、黄化、皱缩,或在叶、茎、根上形成虫瘿等,某些害虫还是病毒病、植原体病害的传播媒介。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只有用内吸剂、触杀剂和熏蒸剂才有防治效果,而胃毒剂防治则无效。4、解: K=N*(T-C)N=K/(T-C)=72/(21-12)=72/9=8(天)答:从卵产下到幼虫孵化需要8天。5、答:细菌性叶斑病的共同特点是:病斑受叶脉的限制呈多角形,初期呈水渍状,后变为褐色,病斑周围出现半透明的黄色晕圈,空气潮湿时有溢脓现象。取一落块病组织,制成水压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大量的细菌从病组织中涌出,呈云雾状。6、答:当地自然

33、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方法主要有:(1)移放天敌。大量采集天敌昆虫,移置于害虫的发源地或必须增加天敌数量的植物栽植地上,或者将旧的害虫发生基地大量发育起来的天敌昆虫收集起来,运送到新的害虫发生基地上去,以抑制害虫大发生。(2)保护天敌越冬。天敌昆虫种群常常由于冬天的不良环境条件而大量减少,因而采取措施使其安全越冬是非常必要的。(3)改善昆虫天敌的营养条件。一些寄生蜂、寄生蝇 ,在羽化后常需补充营养而取食花蜜,因而在栽植园林植物时要注意考虑天敌蜜源植物的配置。有此地方天敌食料缺乏时,通过补充田间寄主等措施有利于天敌昆虫的繁衍。7、答:每公顷只需使用750-1000g原药,一般防治效果达90%以上的农

34、药,称为高效农药。农药的半衰期(分解或消化一半所需的时间)小于1年的农药,称为低残留农药。农药的致死中量大于500mg/kg的农药,称为低毒农药。以上三者兼备的农药称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8、答:食叶害虫的发生特点是:(1)为害健康的植株,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为天牛、小蠹等蛀干害虫的侵入提供适宜条件。(2)大多数食叶害虫营裸露生活,受环境因子影响大。其虫口密度变动大。(3)多数种类繁殖能力强,产卵集中,易爆发成灾,并能主动迁移扩散为害,扩大为害范围。(4)天敌种类多。9、解:发病指数=(10*0+20*1+8*2+2*3+0*4)*100/(40*4)=25.65答:该街道杜英干腐病

35、的发病指数为25.65。10、答: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种类繁多,主要有鳞翅目的袋蛾、剌蛾、灯蛾、卷蛾、斑蛾、尺蛾、枯叶蛾、舟蛾、螟蛾、夜蛾、毒蛾及蝶类;直翅目的蝗虫;鞘翅目的叶甲;膜翅目的叶蜂等。它们的为害特点是:1、为害健康的植株,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为天牛、小蠹虫等蛀干害虫的侵入提供适宜条件。2、大多数食叶害虫营裸露生活,受环境因子影响大,其虫口密度变动大。3、多数种类繁殖能力强,产卵集中,易爆发成灾,并能主动迁移扩散,扩大为害的范围。11、答:化学防治具有快速高效、使用方便、不受地域限制、适于大规模、机械化操作、杀病虫范围广等特点。但化学防治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即污染环境、毒性大、

36、易杀伤天敌,经常使用会产生搞抗药性和药害。12、答: 有效积温法则的实际应用有:1、推算昆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常数。2、估计某昆虫有某一地区可能发生的代数。3、预测害虫发生期。4、控制昆虫发育进度。5、预测害虫在地理上分布的北限。13、答:充分利用病虫害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预防为主,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发展森林群落中不利于病虫,有利于林木健康生长的因素,因地制宜地经济地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相辅相成的系统措施,防治环境污染,把病虫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达到保护环境和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14、答:1、有能动细胞;有性阶段产生典型的卵孢子鞭毛菌亚门1、无能动细胞;有性阶段不产生典型的能孢子22、具有

37、性阶段半知菌亚门2、缺有性阶段33、有性阶段产生接合孢子接合菌亚门3、有性阶段不产生接合孢子44、有性阶段产生子囊孢子子囊菌亚门4、有性阶段产生担孢子担子菌亚门15、答:合理使用农药应注意如下问题:(1)对症下药。就是要根据防治对象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最有效的农药品种、适宜的剂型、使用浓度及用用药量。(2)适时用药。就是根据病虫发生动态、寄主发育阶段和气候特点,抓、住薄弱环节,确定防治的最佳时期,达到既节约用药,又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3)交互用药。就是经常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防止和延缓病虫抗药性的产生。(4)混合用药。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对病虫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混合使用,以过到同时兼治

38、几种病虫、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范围、避免病虫抗药性、节省劳力的目的。(5)安全用药。就是防止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及植物药害。(6)协调用药。就是协调好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关系。16、答:稀释剂重量=原药剂重量X稀释倍数=30X1000=30000(g)=30(Kg)17、答: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类群有:直翅目的蝼蛄、蟋蟀,鞘翅目的金针虫、蛴螬,鳞翅目的地老虎,同翅目的根蚜、根蚧、蚱蝉及双翅目的种蝇、根蛆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地老虎、蛴螬、蝼蛄和金针虫。由于地下害虫的的一生或一个阶段生活于地下,因此地下害虫的发生与林地的土壤性状及植被、地形地势关系十分密切。18、综合治理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步骤。答:综

39、合治理方案设计的原则是:1、经济、安全、简易、有效;2、协调措施,减少矛盾;3、相辅相成,取长补短;4、力求兼治,化繁为简;5、要有全局的观念。 综合治理方案设计的步骤:1、全面调查;2、确定治理对象;3、制定防治指标;4、拟定具体措施。19、答:鳞翅目昆虫的前后翅的中央有一个大的翅室称为中室,中室的前缘和后缘由R脉和CU脉构成,中室前从翅基伸出的纵脉为SC脉。在由中室伸出的纵脉中构成中室后缘的两条脉为CU1、CU2,CU脉前方的三条脉为M脉即M1、M2、M3,其余的纵脉为R脉。前翅的R脉一般有45条,后翅的SC与R1合并,RS不分枝。20、答: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是:1、防治策略上,

40、由追求短期行为向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可持续方向发展。2、防治手段上,由单一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IPM)方向发展,3、效果评价上,由单项指标评价向多指标综合评价方向发展。六、问答题1、答:园林植物技术防治就是根据园林病虫害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结合整个园林植物培育过程中各方面的具体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园林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生态环境,以达到直接或间接抑制病虫的目的。其特点是:投资少,经济安全,不伤害天敌,能长期控制病虫的发生。但单靠园林技术措施不能完全凑效,病虫发生后要结合其它防治方法进行防治。主要措施有:(1) 选育抗病品种。(2) 培育优质苗木。(3) 适地适树。(4) 加强土、水、肥管理。(5) 球茎等器官的收获及收后管理。2、答:1、口器为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21、口器为剌吸式或锉吸式口器72、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32、前翅不为鞘翅43、复眼肾形围绕在触角基部,触角鞭状天牛科3、复眼卵圆形不围绕在触角基部,触角丝状叶甲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