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时 计 划月 日六年 班科学 科教师徐淑进检查者课题2.3 拱 形 的 力 量课型探究课授课时间教学目的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拱形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难点关键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法一、 引入5分钟二、新知15分钟出示古代城门的图片。出示弯曲的纸,像这样弯曲的纸的形状叫拱形。古代的城门为什么都做成拱形?1.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1)选用牛皮纸、旧挂历纸或卡纸做搭纸桥的用纸。(2)确定纸拱的承重标准(拱形变形
2、)。(3)实验的步骤:把纸先卷一卷再松开,做成一个拱形,用铁垫圈测试一个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用两本书分别抵住两边的拱足,使纸拱不塌下来。测量这样的纸拱能承受几个垫圈和重量。提问: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纸拱有什么变化?怎样才能让纸拱承受学生观察城门的形状。学生设疑:柔软无力的纸,做成拱形怎么就变“坚硬”了?研究为什么这个拱受稍微大一点的压力,要使拱能多承受几个垫圈,怎么办?(抵住拱足)观察法设疑法实验法课 时 计 划月 日15分钟三、拓展5分钟更多的垫圈? 用较多的书抵住纸拱,再测量能承受多少个垫圈?(4)引导学生认识纸拱的外推力。为什么我们抵住拱足,拱就可以承受那么大的压力?2.搭一年瓜皮拱(1
3、)选半圆形瓜皮,切下一个弧形条,宽度在3厘米或4厘米。(2)把这根弧形的瓜皮条切成5块,切口线的方向指向想象中的圆心。切成块后注意按原来的顺序放好。(3)搭拱时可以在接缝处夹一张纸巾吸收渗出的水,纸巾的大小与切口相同或略小。要用物体把拱脚处抵住。给学生讲述国的赵州桥石拱的构造和特点。板书设计:2.3 拱 形 的 力 量拱形承重: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拱形能承载很大的重量纸拱变形了,多用几本书抵挡住拱形,使它不变形。可以承受更多的垫圈。学生从实验中悟出:拱形受压要抽下和向两边挤,抵住拱足就抵消了它向两边挤的力。阅读教科书上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拱形承受力的特点。(4)全班共同搭建一个瓜皮拱。课后反思:分析法阅读法实践法讲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