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师在游戏中介入的策略
(一) 显性介入
1.语言介入
指教师不扮演角色参与游戏,而是直接用语言启发性地引导幼儿,作为外在的角色来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此方法可用于全新的,幼儿此前没有经验的游戏。孩子由于受经验的限制,对于没玩过的全新的游戏肯定一头雾水,摸不着方向,此时教师可以提些相关的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2.环境材料的介入
幼儿在游戏中时刻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着,及时提供及更新游戏的材料对幼儿游戏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按需要随时增减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二)隐性介入
1. 角色介入
即老师主动加入幼儿的游戏中,扮演角色,以自己的行为引导幼儿推进游戏的情节。
2. 平行游戏介入
即教师和幼儿玩同一种玩具,但两者之间不产生互动,也不干扰孩子的游戏,目的是为孩子提供行为的示范。这种方式不是教师把自己的想法强行灌输给孩子,而是在无形中为孩子提供示范,孩子也是在无意识中加以借鉴和采纳甚至是迁移,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3. 评价介入
即教师在发现游戏中幼儿碰到具有共性或有价值的问题后,在游戏结束时组织幼儿评议讨论,从而解决问题,提升经验。教师要善于发掘幼儿游戏中的价值点,组织幼儿讨论,并帮助幼儿将讨论结果加以提升,将解决办法运用于今后的游戏中,从而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