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4042页相关内容。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指导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学习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习难点: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成不成比例。学习准备:教学课件。学习过程: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请你说出两个比。(教师板书)2什么是比的比值?上面两个比的比值是多少?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比,知道怎样求比值。今天就根据比和比值来学习比例,并且认识比
2、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复习导入,将之前学过的知识和本节课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二、合作探究 1教学比例的意义。(1)让学生算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再比较每组里两个比的比值有什么关系。(指名板演)3:524:40:7.5:3师问:比值相等,说明每组里两个比怎样?说明3:5的比值和24:40的比值都是,比值相等,也就是两个比相等,可以写成:3:524:40(板书)这个式子表示两个比怎样?:和7.5:3也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板书:7.5:3这个式子也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上面两个等式表示的是怎样的式子?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下面两个比之间的哪些里能填“”,为什么?1:
3、23:60.5:0.25:21.5:315:3:2:1提问:填了等号后的式子是什么?1.5:3和15:3为什么不能组成比例?要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看它们的什么?指出: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看比值是不是相等;也可以把两个比化简后看是不是相同的两个比。(3)出示教科书主题图。师:同学们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谈判桌上的国旗长和宽分别为15厘米、10厘米;教室墙上悬挂的国旗长和宽分别为60厘米、40厘米;学校升旗仪式上使用的国旗长和宽分别为2.4厘米1.6厘米;天安门升旗仪式使用的国旗长和宽分别为5米、米。师:这几面国旗的形状是一样的,但长和宽却各不相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4、,用心思考,也可以算一算,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独立思考。(4)理解比例的意义。师:请同学们写出每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并动手计算每组比的比值。根据求出的比值,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每组比的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师: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可以怎样表示呢?生:用等号连接起来,表示等式。例如:2.4:1.660:40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组织看书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自学第34页)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向学生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看开始组成的两个比例,说一说其中的内项和外项。让学生计算上面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要求观察,从中发现什么。让学生口答结果。提问:从上面的
5、计算里,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请你说一说外项和内项。提问: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追问: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2)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出示“3.6:1.8和0.5:0.25”。让学生自己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提问:2.6:1.8和0.5:0.25能组成比例吗?指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判断时可以先把两个比看成是比例。如果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梳理整合学生零散的发现,让学生的认知逐步
6、深入清晰、完整。三、巩固应用 1提问: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能否组成比例两种方法。2完成“做一做”。指名4人板演,其余在下面练习。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并说明可以用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判断,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做练习八第1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再写出比例。提问练习情况并板书,让学生说明“为什么”。4做练习八第2题。让学生判断,在练习本上写出来。 学生进行思考、解答。 通过习题的演练,让学生将知识点进一步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当中。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说一说学会了什么,自己表现怎么样。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