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第八册导学案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年级四年级时间2016.单元第三单元主备人崔新春课 型新课课时第六课时课题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审核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交换律和结合律。过程与方法: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发现过程,体验类推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发现新知识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点:灵活记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法演示讲解法;学法独立学习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 习 过 程二次备课学 案导 案通过情境图让学生认识植树活动中的数学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数学
2、问题。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思,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信心,使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培养初步推理能力。通过学生的对比、观察,可以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归纳 、总结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一【引入新课(预习引入)】复习旧知在里填上适合的数或字母。82+56=56+a+b=b+(38+49)+51=38+(49+)(a+b)+c=+(+)二【揭示目标】学生汇报:同学们说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样的规律。三【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教材第2425页并完成“自主学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问。 2.自我检测。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四【自主合作学习】知识点:乘法
3、交换律在里填上“”“”或“”。12535313783434781251312135125278125256二、乘法结合律根据乘法结合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159820=()12175=(12)(ab)+c=a()五【展示交流讲解】知识点:教材第23页练习六第五题。学生先讨论,然后教师指导:根据“(1)班人数+(2)班人数+(3)班人受伤=总人数”来计算填表。学生独立完成,同桌进行交流、订正,教师巡视。六【提升达标检测】1、下面的算式运用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1)4855=5548(2)125238=23(1258)(3)20753=(205)(73)2、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填空。2845=4
4、5(35125)8=35()12254=12()七【拓展】某商场购进了一批牛肉丸,一共购进25箱,每箱16盒,每包5粒。该商场购进的这批牛肉丸一共有多少粒?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请你用语言分别描述一下。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学生看题,思考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二、预习交流,明确目标掌握预习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板书课题: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三、分配任务,立体教自学教材第2425页并完成“自主学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问。 2.自我检测。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四、合作探究,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一、乘法交换律二、乘法结合
5、律五、穿插巩固,全面掌握。小组踊跃展示交流,教师予以肯定,通过讲解深入理解,并用各种形式指导学习。教师归纳: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六、(第六、七环节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各学科老师根据上课内容来确定指导方法。完成达标练习、完成拓展练习。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例5:负责挖坑、种树的 例6:一共要浇多少桶水?一共有多少人? (255)2 25(52)425=100 =1252 =2510254=100 =250(桶) =250(桶) 425=254 (255)2=25(52)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位置,积不变。这叫乘法交 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换律。 这叫乘法结合律。ab=ba (ab)c=a(bc)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性,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我引导学生去揭示问题、发现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为他们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使他们带着热情学习,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前置作业1、自学教材第2425页并完成“自主学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问。 2.自我检测。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