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一、传统工业区,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型化,高度集中,以降低运费和能耗,发展基础,工业部门,生产规模,工业分布,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为主,1,、传统工业区的,特点,2,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德国鲁尔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2,、传统工业区的分布,3,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欧洲,-,中部,”,十字路口,”,德国,-,中西部,4,德国鲁尔区的概况,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面积仅占全国的,1.3%,人口占全国的,9%,,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0%,以上,,钢产量占前西德,70%,。,德国工业的心脏,5,一、德国鲁尔工业区,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鲁尔区包括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鲁尔区的工业有近,200,年的历史。钢铁,康采恩克虏伯公司,1811,年建于,埃森,市。随后,,蒂森公司,、鲁尔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区的重工业和资源对德国发动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克虏伯公司,在二战中积极从事军火生产,为纳粹制造武器。,蒂森,公司在二战中成为希特勒政府的财政支柱。,战后这一地区进行了重建,鲁尔区年产煤约占德国西部总产煤量的,90%,。鲁尔的钢产量占德国西部总量的,70%,。鲁尔区密集着炼钢、轧钢、制铁、炼油、汽车、造船、机器和电气设备制造等工厂。,7,1.,阅读,,试分析德国鲁尔工业区,有哪几方面优越的区位条件?,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水源、矿产资源等,市场、交通、,政府、,劳动力,等,活动,8,(,1,)区位优势,A,、丰富的煤炭资源,D,、便捷的水陆交通,B,、离铁矿区较近,C,、充足的水源,3,、德国鲁尔工业区,E,、广阔的市场,9,A,、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地质储量是,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3/4,返回,10,B,、离铁矿区较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返回,鹿特丹港运进铁矿,11,C,、充足的水源,返回,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12,D,、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返回,莱茵河上的铁矿运输,13,德国、西欧,E.,广阔的市场,:,返回,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14,A,、生产结构单一,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C,、世界性钢铁过剩,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2),衰落原因,P67,2,、分析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E,、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活动,15,A,、生产结构单一,返回,1)集中在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2)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内在原因),16,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返回,世纪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年份,1800,年,1900,年,1980,年,焦煤,4,吨,2,吨,0.75,吨,每练一吨钢所需焦煤的变化,17,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C,、世界性钢铁过剩,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国兴起,存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返回,18,19,(3),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不断恶化,A,、调整产业结构,B,、调整工业布局,C,、发展第三产业,D,、优化环境,20,德国经济部人士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鲁尔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煤钢等,传统产业,与,信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仍然是该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21,繁荣阶段,(区位优势),煤炭资源丰富,铁矿来源方便,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市场广阔,衰落阶段,(衰落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整治阶段,(整治措施),鲁尔区的发展历程,1.,调整工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3.,发展第三产业,4.,优化环境,22,传统工业区,总结,:,(,以鲁尔区为例,),衰落的,鲁尔区,兴盛的,鲁尔区,整治后,的鲁尔,(19,世纪中叶,),(20,世纪,50,年代后,),(20,世纪,60,年代后,),23,P67,3,、参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在分析我国辽中南传统工业区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为它的改造献计献策。,(,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活动,24,(,2,)影响,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参考答案,25,鲁尔区与我国东北工业区,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问题(衰落原因):,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26,鲁尔区与我国东北工业区,不同:,我国东北还有如下原因:,资源枯竭、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产品老化,市场竞争力差、,大型国有企业负债过重。,27,活动,:,3,、鲁尔区对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重振有何启发意义?,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压缩耗能多、耗水多工业,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28,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A,优质的铁矿,B,丰富的煤炭,C,充足的水源,D,便捷的交通,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练 习,A,B,29,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明显的工业部门是,A,煤炭、钢铁,B,电力、化学,C,机械、电力,D,钢铁、化学,练 习,B,A,30,5,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A,B,C,D,6,关于鲁尔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连成一体,B,这里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C,高速公路交织成网,D,空运和管道运输四通八达,练 习,A,D,31,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鲁尔区,返回,32,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返回,33,(3),、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34,鲁尔区大学,莱茵河谷,田园村庄,废墟展览馆,返回,35,整治前的发电厂,36,37,38,寂静街道,清澈河流,39,整治后的发电厂,返回,40,鲁尔区煤矿的综合整治,41,返回,42,43,44,二、新工业区,45,(一)概述,1,、概念和特征,(1),时间新,:,特点,(2),地区新,:,(3),企业规模小,:,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技术革命,),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分散分布,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等。,2,、世界上主要的新兴工业区,3,、代表性工业:,高技术工业、传统轻工业,二、新工业区,46,美国,“硅谷”,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德国,南部,日本,“硅岛”,英国,苏格兰地区等,47,1.,意大利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地理位置?,2.,新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3.,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势?,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二)意大利新工业区,48,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塔兰托,1,、分布:,东北部,和,中部,地区,49,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2,、形成条件:,50,工业区,意大利新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生产规模,主要工业部门,生产过程,资本集中程度,工业分布,以大型企业为主,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重工业,轻工业,集中,分散,高,低,集中,分散,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比较,3,、特点,“小、轻、散、低、散”,51,4,、发展模式,(,1,)工业小区的概念和意义(,课本,P,69,图,4.17,),(,2,),萨索洛的,工业小区,:,活动:,P,70,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工业小区,优势:,1.,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2.,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生产,销售,服务网络,52,结合阅读材料,试比较我国的温州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有何异同?,53,活动,:P70,阅读材料,1,、,相同点,:,多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2,、,不同点,:,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益大减。,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3,、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54,在浓密的绿荫下,在宽阔的道路和街道两旁,到处是一幢幢乳白色、米黄色、粉红色、浅灰色的各式建筑物。现代化建筑掩映在田园诗般的优美恬静的气氛之中。这里的工厂没有高耸的烟囱,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但是,这里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这里。,“公园式的工业区”,55,(三)高技术工业的发展,美国硅谷,56,5.,高技术工业的特点?主要分布区?,6.,硅谷是依托于哪个城市发展起来的?,7.,硅谷有哪些工业部门?,8.,刺激硅谷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阅读课文思考问题:,57,高技术工业,传统工业,科技人员比例,产品增加值,生产增长速度,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高,低,高,低,快,慢,短,长,多,少,1,、高技术工业特点,58,美国“硅谷”,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1,)位置,(,1,)位置,2,、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59,30N,40N,60,(,2,),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61,临近旧金山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3,)便捷交通,62,斯坦福大学,(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的关键作用,63,美国国防部的军事订货稳定,(,5,)市场稳定,(,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64,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图示地区布局的原因是什么?,充分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住房,等条件。,思考:,“硅谷”企业的扩散,65,(,三)高技术工业的发展,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这类型工业的分布多以,飞机,场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为中心,被称为,“临空型”,工业布局。,66,一、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小结,1,、分布,2,、发展条件,3,、特点:,小、轻、散、低、散,(,1,)生产规模,:,(,2,)工业部门:,(,3,)生产过程:,(,4,)资本集中程度:,(,5,)工业分布,:,4,、发展模式,工业小区,萨索洛,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67,二、美国,“,硅谷,”,1,、高技术工业特点,2,、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1,),地理位置,(,2,),气候,(,3,),科技,(,4,),交通,(,5,),市场,3,、,“,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4,、,“,硅谷,”,企业的扩散,68,1.不属于意大利新兴工业特点的是,A.,以轻工业为主,B.,以大型工业为主,C.,生产过程分散,D.,资本集中程度低2.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工业部门是,A.,半导体工业,B.,飞机制造工业,C.,轻纺工业,D.,食品工业3.20世纪70年代末,许多企业离开“硅谷”,把新工厂建在东南亚等地,原因是,A.“,硅谷”技术力量日益下降,B.“,硅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C.“,硅谷”土地被占用殆尽,D.“,硅谷”交通落后,B,A,C,69,4.在美国“硅谷”崛起的早期起关键作用的是,A.,哈佛大学,B.,加州大学,C.,斯坦福大学,D.,哥伦比亚大学5.美国“硅谷”所属的工业区位类型是,A.,市场指向型工业,B.,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C.,技术指向型工业,D.,原料指向型工业6.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是,A.,以大中企业为主,B.,资本集中程度低,C.,多分布在大中城市,D.,属于高技术工业区,C,C,B,70,7.“硅谷”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优美 便捷的交通 丰富的原料 廉价的劳动力 有高等院校,A.B.C.D.8.,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是()以雇员在25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 生产过程大多是相对集中,或集体承包 资本的集中程度低,A.B.C.D.,D,D,71,9.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通常具有的特点是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低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增长速度快,产品稳定,变化少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A.B.C.D.10.,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A.“,硅谷”的一些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B.,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C.,上海的纺织业在新疆建纺织厂,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D,A,72,1,1.,对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中的工业小区说法正确的是(),A.,是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B.,区内企业独立经营,相互协作,C.,区内企业统一管理,集体核算,D.,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间互不联系1,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是(),A.,围绕某一大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B.,中小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C.,各具特色的第三产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D.,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B,B,73,【,例,】(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第,15,题,),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临近原料地靠近市场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A B,C D,【,解题思路,】,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该类产品轻、薄、短、小,生产所需的原料少,产品的运输量少,决定该类企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和技术及高速的交通运输,所以、项正确。,【,答案,】,C,74,75,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激光工业,工业部门,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高技术工业部门:,轻工业,重工业,传统工业,部门:,76,工业地区,77,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中国、日本,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德国鲁尔区,78,硅谷的地形条件,79,威尼斯,80,斯坦福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其声誉和水平与哈佛不相上下,所以它有,“,美国西部哈佛,”,之称。它的建校年代正是美国西部开发、工业革命蓬勃向前发展的时期。为了使一流的学者、科学家和教授们开展世界领先的科研项目,斯坦福大学建造了许多良好的科研设施。在理科方面,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和电子工程,在全美居领先地位。蜚声世界的,“,硅谷,”,之兴起,斯坦福大学在当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人说:,“,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的今天,”,。,斯坦福大学简介,8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