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原本想把文本的解读作为重点,但是对于审美素养还比较欠缺的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况且本文的语言抽象隐晦、不易读懂。于是我在设计这堂课把文本解读与文化拓展结合起来,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审美水平,把这节课只是处理成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入门课,并不要求学生彻底了解文本提出的“残缺美”这个美学命题,我只是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基本理解课文的观点,并能够唤起他们一定的审美欲望,丰富审美体验。同时也希望在民主的以文本为情境之下师生展开对话交流,并不强求达成共识。这不仅仅因为审美是没有标准的,更重要的这是对学生的信任、尊重。
上了这堂课后,感觉还算满意,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坦率地谈出自己的相关看法。
上完课后,我也想了许多,我深深地感受到真诚的对话交流是语文课堂教学顺利或者成功开展的重要保证。作为语文老师不能以自己的理解取代学生的个性化的想法,而应该通过真诚的对话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学习的悟性。尊重爱护学生的每一种想法是作为人文性很强的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原则。在这节课上,有的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有些学生的发言平平,我都给予了恰当的鼓励和肯定,因为每个学生的艺术欣赏阅历不同,我想,只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开始喜欢发言,能够对课堂上所提出的诸多话题表现出自己浓厚的兴趣,相信他们以后是可以达到语文学习的较高境界的。
同时我也觉得上好一节语文课,还必须以文本为情境,充分地投入自己来自阅读、来自生活的切身体会,这样才可以和学生得以真诚的流畅的对话。在上课前我曾阅读过许多老师的设计方案,给了我不少启发,但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思考后发现要与学生真诚的流畅的对话就应说出发自内心的体会。于是在课堂上把自己旅游时的感悟在文本解读中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所以我觉得有一种倾诉的激情,一种交流的真诚渴望。也因此开始的一点紧张,慢慢地放松下来,与学生以文本为依托来进行美学的相关讨论。
在教学中我也感受到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少了点,在“抓关键句”的环节显得过于急功近利,有老师代学生解答的嫌疑。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应调整改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