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音乐在校内的弘扬与传承.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88597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在校内的弘扬与传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音乐在校内的弘扬与传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音乐在校内的弘扬与传承 来源:中国期刊网位置:文化历史时间:13-05-28 08:57 7 中国自身的特点 从用韵、演唱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其他几方面内容也如民歌一样非常复杂,要掌握中国民间音乐十分困难。多生排斥民族音乐,不仅是因为学起来困难,而且认为其“土”,缺乏品味等。近年来,不少音乐人提出了“新民乐”或“民族音乐交响化”的概念,并进行了相关的音乐创作,但也受到了很大的争议。对“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和“新民乐”的争议使我们进一步意识到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和出路问题,从自身找原因,尽快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新出路。 目前高校中音乐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影响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 我国明朝的朱载育发明了“十二平均律”,中国古时的音律也分为十二个半音,各律名称分别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研究的人很少,我们不习惯“黄钟宫”、“大吕宫”之类的。因此,当我们讲到中国民族调式时,将西方的调式音阶理论与传统的民族调式相结合,中西合璧,即“C宫调式”、“D宫调式”……其调号也是采用西洋大小调理论体系。至于和声、曲式、复调等内容西方音乐体系中已经研究得非常清晰透彻,因此我们直接拿来讲授,学生们接受的大多是西方音乐理论,甚至有的学生用西方的和声理论给中国的民歌配和声,结果风格大相径庭。由此可见,用西方的音乐理论来解释中国民族音乐阻碍了民族音乐的发展。用西方的审美音响来判断、记录和分析大量民族音乐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的,旋律的,是一种线性美,音色清新柔细;西方音乐多是和声的、多声部的,体现了声部的平衡,音色丰富,富于变化,音域宽广,表现力强。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在审美上是有差别的。西方音乐强调理性与,注重乐曲的结构,表达个人的情感、深刻的意义;而中国民族音乐则以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为基础,讲究和谐、自然,讲究韵味、意境、气韵,注重直觉,较主观。大学的课程中惯用西方的审美音响来判断、记录和分析大量民族音乐,显然就会觉得中国的民族音乐结构简单,篇幅短小,音色单一,织体、和声不够丰富,音响效果单薄等等,久而久之就会觉得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点“土”,慢慢就会产生排斥的。用西方的发声演唱、演奏方法来衡量中华民族富有特色的音乐和歌唱钢琴、已经作为大学音乐专业中的普修课程,的发声方法与演奏方法是每个歌唱者与演奏者所共同追求的。错误的发声可能会导致嗓音的损伤,影响作品的表现,错误的演奏方法可能会导致手指机能的下降,韧带的拉伤等,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发声与演奏方法。但是什么样的发声方法与演奏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在声乐教学论与钢琴教学论中都是以西方的演唱与演奏方法为基准,声乐中以西方的美声唱法为科学的发声方法,来研究声音的走向、共鸣、音色等一系列问题;在钢琴教学中沿用西方演奏方法,研究手臂、手指的放松,触键、踏板等等问题。 我们可以静下来想一想,难道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始终是要延续西方的教育吗?始终要用西方的发声演唱、演奏方法来诠释中国的音乐吗?在声乐演唱中中国的民族声乐在不断地改进,在结合美声演唱方法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民歌演唱的发声方法,效果很好。在钢琴演奏中,赵晓生很多年前就提出了“中国钢琴演奏语境”,把民乐中的演奏方法与钢琴演奏方法结合在一起,探索出一条适合演奏中国乐曲的演奏方法。西方的演唱、演奏方法固然先进,但是如果不顾一切地照抄照搬,用其来衡量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和歌唱,最终会使我们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到限制。另外,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对民族音乐素材的挖掘。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很少,演唱、演奏、欣赏的作品多为外国作品与流行音乐,在“雅俗共赏”中忽视了民族音乐的存在。我们对非音乐专业音乐选修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调查,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所占比例只有1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