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治伤寒勿忘脾胃.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5882498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伤寒勿忘脾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治伤寒勿忘脾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治伤寒勿忘脾胃 中医素来十分重视脾胃,有“脾胃为先天之本”之说。特别是我国金代医家李杲,他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在临床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因而被后世称为补土派。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史上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临床学专著,确立了外感病治疗的理法方药,并且一直指导着后世的临床实践。张仲景虽然没有像李杲那样大声疾呼脾胃的重要,但从《伤寒杂病论》的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看到,不论是辩证、立法、选方、用药以及药物服法,仲景处处都是非常重视脾胃。例如在《伤寒论》一百九十条中,张仲景就根据脾胃功能的状况“能食”与“不能食”区分阳明中风、中寒;在二百零九条下法辩证中有“但初头硬,后必便溏,不可攻之”,八十一条又指出“凡服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这说明脾胃功能的状况不仅是仲景辩证的指针之一,而且是他选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药物的服用方面,仲景则更是细心,他强调桂枝汤,药后啜粥,五苓散、三物白散以白饮和服,以及白虎汤中用粳米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仲景的伤寒病治疗中重视脾胃的思想。 伤寒是风寒之邪外袭机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寒之邪致病首犯肺卫,一般首先表现为肺卫症状,除寒邪直中脾胃外,一般不直接伤及脾胃。那为什么在伤寒的辩证和治疗中要重视脾胃呢? 一、虽然风寒首犯肺卫,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脾胃的功能,《伤寒论》十二条中的桂枝汤证中就有“干呕”的症状,该症就是外邪干胃,胃亢上逆的表现。而且患者身体状况各不相同,素体脾胃虚弱者亦常有之。所以在伤寒的治疗中顾脾胃。 二、伤寒的传变以及失治、误治均可伤及脾胃。《伤寒论》一百二十条就有“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这就是误用吐法损伤胃阳,胃阳虚燥的假热证。因此,在伤寒的治疗中应辩证正确,及时治疗,勿伤脾胃,以免出现变证。 三、伤寒的治疗用药中,有些药物药力峻猛,或药性寒凉,易于伤脾败胃。如三物白散中的巴豆、承气汤中的大黄、白虎汤中的石膏、栀子鼓汤中的栀子均可损伤脾胃,因此治疗时不能不顾患者脾胃功能的状况妄加使用。 四、脾胃为后天之本,其功能状况直接影响着疾病的预后。《素问·热论》在讨论伤寒预后时指出“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这说明了胃气在决定疾病预后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在伤寒的治疗中忽视脾胃,导致脾胃受损,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该病的预后,而且可能引起其他疾病,给日后的健康埋下祸根。所以在伤寒病的治疗过程中,不管患有不有脾胃虚弱,都应该重视,做到治伤寒勿忘脾胃。 要做到治伤寒勿忘脾胃。首先必须辩证准确。在辩证过程中,既要抓住疾病的实质,又必须弄清脾胃的功能状况,避免药不对症,损伤脾胃。然后是选方用药。这时更应该细心周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病人的体质合理用药。如对素体脾胃虚弱者要避免运用药性寒凉,药力峻猛之剂。即使要用,也应在方中佐以补脾健胃之品,或在药后适时调理脾胃。例如,白虎汤中固有石膏之大寒,仲景恐其伤胃,故以炙草、粳米益气和中,以防其弊。如此之类,皆为我辈学习之楷模。其实即使对脾功能正常的患者也应如此。最后是药物的服法和药后调养,这是中医历来十分讲究和重视的,而现在医家往往忽视了这点。仲景对每一个方,都详细注明了其煎服方法和药后调养。这点论文都涉及了,在此就不赘述了。在仲景关于药物的服法和药后调养中,虽然包含了许多道理,但其主要着眼点还是在于恢复和增强脾胃功能。因此在伤寒的治疗过程中,注意药物的服法和药后调养,亦是保脾胃的重要手段。 人体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体,疾病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而脾胃由于其生理特点,和其他脏腑联系十分密切。因此脾胃不仅在内伤杂病中有着重要地位,同样在伤寒中也有其特殊的意义。所以治伤寒,亦应勿忘脾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