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长江泥沙公报 2008.pdf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882098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泥沙公报 200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长江泥沙公报 200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 江 泥 沙 公 报 长 江 泥 沙 公 报 CHANGJIANG SEDIMENT BULLETIN 2008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写说明编写说明 1、本期公报根据长江流域主要水文控制站流量、泥沙测验及重点河段河道观测资料等编制。2、公报中的泥沙是指悬移质部分,不包括推移质。3、公报中描述河流泥沙的主要物理量及其定义如下:径流量 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立方米);输沙量 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重量(吨);年输沙模数一年内单位流域面积产生的输沙量(吨/平方公里);含沙量 单位体积水沙混合物中的泥沙重量(千克/立方米);中数粒径 小于某粒径的沙重百分数为 50%的粒径(毫米)。4、河流泥沙测验按相关技术规范进行。一般采用断面取样法并配合流量测验推求断面输沙量,根据水、沙过程推算日、月、年等的输沙量;悬移质泥沙颗粒分析采用粒径计法与吸管法(或仪器法)结合分析,求得泥沙粒径特征值;河床与水库的冲淤变化一般采用断面法和输沙量法测量与推算。5、公报中的水位采用吴淞基面,其它高程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6、公报中的多年平均值,一般是指 19502005 年资料系列的平均值。晚于1950 年建站的,均取建站起始观测年份至 2005 年的平均值,统计系列中资料缺测的未作插补。7、公报中的洞庭湖“四水”、鄱阳湖“五河”的水文基本资料分别由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西省水文局提供;其余资料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提供。目 录 编写说明 一一 概述概述.1 二二 径流量与沙量径流量与沙量.3(一)2008 年实测水沙特征值.3 1 长江干流.3 2 长江主要支流.4 3 洞庭湖区.6 4 鄱阳湖区.8(二)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年内变化.9 1 长江干流.9 2 长江主要支流.12 3 洞庭湖、鄱阳湖区.14 三三 重点河段的冲淤变化重点河段的冲淤变化.17(一)重庆主城区.17 1 河段概况.17 2 冲淤变化.17 3 典型断面变化.19 4 河道深泓纵剖面变化.21 5 近期演变特点.23(二)南京河段.23 1 河段概况.23 2 冲淤变化.24 3 典型断面变化.25 4 河道深泓纵剖面变化.27 5 近期演变特点.28 四四 长江三峡水库长江三峡水库.28(一)入库水沙量.28(二)出库水沙量.28(三)水库淤积量.28(四)典型断面变化.29 五五 重要泥沙事件重要泥沙事件.32(一)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截流.32(二)汶川持大地震.32(三)宜都河段洋溪崩岸.33(四)南京河段三江口崩岸.34(五)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35(六)长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35 1 一 概述 本期长江泥沙公报发布了长江流域干流、主要支流及洞庭湖、鄱阳湖区的主要水文控制站(分布情况见图 1)2008 年的水沙特征值及逐月径流量、输沙量,并将 2008 年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及上年度值进行比较;分析了重庆主城区、南京河段冲淤变化以及长江三峡水库的淤积及变化情况;介绍了金沙江干流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截流、汶川特大地震、宜都河段洋溪崩岸、南京河段三江口崩岸、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长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等重要泥沙事件。2008 年长江流域的径流量、输沙量总体上分别属偏枯水、少沙年份。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的水沙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年径流量除屏山、朱沱站偏大 8%、2%外,其余站偏小 1%8%,年输沙量偏小 18%93%,年平均含沙量偏小 24%93%;与上年度比较,年径流量增大 4%21%,年输沙量除屏山、朱沱、寸滩站增大 36%、5%、1%外,其余站减小 6%39%,年平均含沙量除屏山站增大 13%外,其余站减小 7%41%。长江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水文控制站的水沙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年径流量偏小 1%31%,年输沙量偏小 68%91%;与上年度比较,年径流量除高场站增大 11%外,其余站减小 6%26%,年输沙量减小 45%63%。洞庭湖区主要水文控制站的水沙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年径流量除石门站偏大 7%外,其余站偏小 8%86%,年输沙量偏小 48%98%;与上年度比较,年径流量除沙道观、弥陀寺、藕池(康)、藕池(管)站分别减小 8%、1%、33%、6%,新江口站基本持平外,其余站增大 3%12%,年输沙量除桃江、石门、城陵矶站增大 262%、10%、55%外,其余站减小 9%59%。鄱阳湖区主要水文控制站的水沙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年径流量偏小12%44%,年输沙量偏小 11%83%;与上年度比较,年径流量除万家埠站减小 2%外,其余站增大 13%92%,年输沙量李家渡、梅港、虎山站增大 80%、127%、1072%,外洲、万家埠、湖口站减小 1%、5%、41%。2008 年,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库区河段河道形态相对稳定,年内仍表现为有冲有淤,但总体呈淤积态势。长江中下游河段总体河势基本稳定,局部河段有所 2变化,宜昌至城陵矶河段略有冲刷,城陵矶至湖口河段则以淤积为主。2005 年 12 月至 2008 年 12 月重庆主城区河段有冲有淤,累计淤积泥沙 262.4万立方米。1998 年 11 月至 2006 年 9 月,南京河段高水河槽共冲刷了 5158 万立方米;枯水河槽共冲刷 8907 万立方米,河床总体为“槽冲滩淤”。根据长江三峡水库进出库水文观测资料统计分析,2008 年库区淤积泥沙1.856 亿吨,水库排沙比 15。2008 年长江中下游干流规划可采区年度采砂许可总量为 460 万吨(粒径大于 0.1 毫米);批准吹填造地采砂总量为 5140 万吨。2008 年,流域内实施的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等五个重点水土保持防治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9181 平方公里。3 二 径流量与沙量(一)2008 年实测水沙特征值 1 长江干流 2008 年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及上年值比较情况见表 1,年径流量、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2007 年实测值对比见图 2(a)、2(b)。表 1 2008 年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及上年值比较表 1 2008 年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及上年值比较 水文控制站水文控制站 屏屏 山山 朱朱 沱沱 寸寸 滩滩 宜宜 昌昌 沙沙 市市 汉汉 口口 大大 通通 集水面积(万平方公里)45.86 69.47 86.66 100.55 148.80 170.54 多年平均 1446(19562005)2693(19542005)3478(19502005)4364(19502005)3946(19552005)7117(19542005)9034(19502005)2007 年 1288 2384 3124 4004 3770 6450 7708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2008 年 1560 2751 3425 4186 3902 6728 8291 多年平均 2.49(19562005)3.02(19562005)4.18(19502005)4.70(19502005)4.15(19562005)3.84(19542005)4.14(19512005)2007 年 1.50 2.01 2.10 0.527 0.751 1.14 1.38 年输沙量(亿吨)2008 年 2.04 2.12 2.13 0.320 0.492 1.01 1.30 多年平均 1.72(19562005)1.13(19562005)1.20(19502005)1.08(19502005)1.05(19562005)0.540(19542005)0.461(19512005)2007 年 1.16 0.845 0.672 0.131 0.198 0.176 0.179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2008 年 1.31 0.770 0.622 0.077 0.127 0.149 0.157 多年平均 0.015(19872005)0.011(19872005)0.011(19872005)0.008(19872005)0.013(19872005)0.011(19872005)0.009(19872005)2007 年 0.015 0.010 0.009 0.003 0.017 0.012 0.013 年中数粒径(毫米)2008 年 0.016 0.010 0.008 0.003 0.017 0.017 0.012 多年平均 513(19562005)435(19562005)482(19502005)468(19502005)258(19542005)243(19512005)2007 年 327 289 242 52.4 76.6 80.9 年输沙模数(吨/平方公里)2008 年 445 305 246 31.8 67.9 76.2 图2(a)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年径流量对比0200040006000800010000屏山朱沱寸滩宜昌沙市汉口大通径流量(亿立方米)多年平均2007年2008年 4 图2(b)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年输沙量对比012345屏山朱沱寸滩宜昌沙市汉口大通输沙量(亿吨)多年平均2007年2008年 2008 年长江干流年径流、输沙量总体上分别属偏枯水、少沙年。2008 年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屏山、朱沱站分别偏大 8%、2%,寸滩、宜昌、沙市、汉口、大通站分别偏小 2%、4%、1%、5%、8%;与上年度比较,以上七站分别增大 21%、15%、10%、5%、4%、4%、8%。2008 年各站年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屏山、朱沱、寸滩、宜昌、沙市、汉口、大通站分别偏小 18%、30%、49%、93%、88%、74%、69%;与上年度比较,屏山、朱沱、寸滩站分别增大 36%、5%、1%,宜昌、沙市、汉口、大通站分别减小 39%、34%、11%、6%。2008 年各站年平均含沙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屏山、朱沱、寸滩、宜昌、沙市、汉口、大通站分别偏小 24%、32%、48%、93%、88%、72%、66%;与上年度比较,屏山站增大 13%,朱沱、寸滩、宜昌、沙市、汉口、大通站分别减小9%、7%、41%、36%、15%、12%。2 长江主要支流 2008 年长江主要支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见表 2,年径流量、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2007 年实测值对比见图 3(a)、3(b)。5表 2 2008 年长江主要支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 表 2 2008 年长江主要支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 河 名 河 名 岷 江 岷 江 嘉陵江 嘉陵江 乌 江 乌 江 汉 江 汉 江 水文控制站 水文控制站 高 场 高 场 北 碚 北 碚 武 隆 武 隆 皇 庄 皇 庄 集水面积(万平方公里)13.54 15.67 8.30 14.21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781.6 586.4 491.5 332.1 年输沙量(亿吨)0.153 0.143 0.039 0.046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0.196 0.245 0.079 0.139 年中数粒径(毫米)0.022 0.005 0.006 0.014 年输沙模数(吨/平方公里)113 91.2 46.5 32.5 图3(a)长江主要支流水文控制站实测年径流量对比020040060080010001200高场北碚武隆皇庄径流量(亿立方米)多年平均2007年2008年 图3(b)长江主要支流水文控制站实测年输沙量对比0.00.20.40.60.81.01.2高场北碚武隆皇庄输沙量(亿吨)多年平均2007年2008年 62008 年长江主要支流水文控制站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高场、北碚、武隆、皇庄站分别偏小 9%、11%、1%、31%;与上年度比较,高场站增大 11%,北碚、武隆、皇庄站分别减小 12%、6%、26%。2008 年各站年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高场、北碚、武隆、皇庄站分别偏小 68%、87%、85%、91%;与上年度比较,分别减小 50%、48%、63%、45%。3 洞庭湖区 2008 年洞庭湖区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见表 3,年径流量、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2007 年实测值对比见图 4(a)、4(b)。表 3 2008 年洞庭湖区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 表 3 2008 年洞庭湖区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 河 名 河 名 湘江 湘江 资水 资水 沅水 沅水 澧水 澧水 松滋河(西)松滋河(西)松滋河(东)松滋河(东)虎渡河 虎渡河 安乡河 安乡河 藕池河 藕池河 洞庭湖湖口洞庭湖湖口水文控制站 水文控制站 湘潭 湘潭 桃江 桃江 桃源 桃源 石门 石门 新江口 新江口 沙道观 沙道观 弥陀寺 弥陀寺 藕池(康)藕池(康)藕池(管)藕池(管)城陵矶 城陵矶 集水面积(万平方公里)8.16 2.67 8.52 1.53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578.9 180.2 594.6 159.4257.0 56.13 98.72 3.960 112.9 2256 年输沙量(万吨)508 37.3 52.2 193 290 92.6 102 8.08 240 1740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0.088 0.021 0.009 0.1210.113 0.166 0.103 0.204 0.212 0.077 年中数粒径(毫米)0.034 0.027 0.010 0.0120.006 0.005 0.004 0.005 0.012 0.004 年输沙模数(吨/平方公里)62.2 14.0 6.13 126 7图4(a)洞庭湖区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年径流量对比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湘潭桃江桃源石门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藕池(康)藕池(管)城陵矶径流量(亿立方米)多年平均2007年2008年 图4(b)洞庭湖区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年输沙量对比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湘潭桃江桃源石门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藕池(康)藕池(管)城陵矶输沙量(万吨)多年平均2007年2008年 2008 年洞庭湖区“四水”主要水文控制站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湘潭、桃江、桃源站分别偏小 13%、22%、8%,石门站增大 7%;与上年度比较,分别增大 12%、7%、3%、10%。各站年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湘潭、桃江、桃源、石门站分别偏小 48%、82%、95%、67%;与上年度比较,湘潭和桃源站分别减小 9%、25%,桃江和石门站分别增大 262%、10%。荆江“三口”各主要水文控制站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藕池(康)、藕池(管)站分别偏小 16%、48%、39%、86%、67%;与上年度比较,除新江口站基本持平外,其余站分别减小 8%、1%、33%、6%。各站年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分别偏小 91%、93%、94%、98%、95%;与上年度比较,分别减小 45%、39%、41%、59%、48%。8洞庭湖湖口城陵矶站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偏小 23%,与上年度比较增大 8%;年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偏小 58%,与上年度比较增大 55%。4 鄱阳湖区 2008 年鄱阳湖区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见表 4,径流量、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2007 年实测值对比见图 5(a)、5(b)。表 4 2008 年鄱阳湖区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 表 4 2008 年鄱阳湖区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特征值 河 名 河 名 赣江 赣江 抚河 抚河 信江 信江 饶河 饶河 修水 修水 湖口水道 湖口水道 水文控制站 水文控制站 外洲 外洲 李家渡 李家渡 梅港 梅港 虎山 虎山 万家埠 万家埠 湖口 湖口 集水面积(万平方公里)8.09 1.58 1.55 0.64 0.35 16.22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603.1 87.19 147.2 62.95 19.97 1292 年输沙量(万吨)219 49.4 59.6 51.2 6.37 731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0.036 0.057 0.040 0.081 0.032 0.060 年中数粒径(毫米)0.040 0.054 0.027 0.004 年输沙模数(吨/平方公里)27.1 31.2 38.4 80.3 18.0 45.1 图5(a)鄱阳湖区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年径流量对比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外洲李家渡梅港虎山万家埠湖口径流量(亿立方米)多年平均2007年2008年 9图5(b)鄱阳湖区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年输沙量对比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外洲李家渡梅港虎山万家埠湖口输沙量(万吨)多年平均2007年2008年 2008 年鄱阳湖区主要水文控制站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外洲、李家渡、梅港、虎山、万家埠、湖口站分别偏小 12%、33%、19%、13%、44%、14%;与上年度比较,外洲、李家渡、梅港、虎山、湖口站分别增大 13%、63%、32%、92%、28%,万家埠站减小 2%。2008 年各站年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外洲、李家渡、梅港、虎山、万家埠站分别偏小 76%、65%、72%、11%、83%、28%;与上年度比较,外洲、万家埠、湖口站分别减小 1%、5%、41%,李家渡、梅港、虎山站分别增大 80%、127%、1072%。(二)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年内变化 1 长江干流 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屏山、朱沱、寸滩、宜昌、沙市、汉口、大通站2008 年逐月径流量、输沙量的变化见图 6(a)6(g)。10图6(a)长江屏山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501001502002503003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图6(b)长江朱沱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7014021028035042049056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图6(c)长江寸滩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12024036048060072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15003000450060007500900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11图6(d)长江宜昌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2004006008001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500100015002000250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图6(e)长江沙市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14028042056070084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5001000150020002500300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图6(f)长江汉口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230460690920115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700140021002800350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12图6(g)长江大通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300600900120015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900180027003600450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2008 年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屏山、朱沱、寸滩、宜昌、沙市、汉口、大通站的径流量、输沙量主要集中在 510 月,其径流量分别占全年的 76%、74%、73%、72%、71%、67%、66%;输沙量分别占全年的 93%、92%、93%、98%、94%、78%、75%。2 长江主要支流 长江主要支流水文控制站高场、北碚、武隆、皇庄站 2008 年逐月径流量、输沙量的变化见图 7(a)7(d)。图7(a)岷江高场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3060901201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36072010801440180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13图7(b)嘉陵江北碚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30609012015018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25050075010001250150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图7(c)乌江武隆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204060801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30609012015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图7(d)汉江皇庄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2040608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10020030040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142008 年长江主要支流水文控制站高场、北碚、武隆、皇庄站径流量、输沙量主要集中在 510 月,其径流量分别占全年的 73%、77%、65%、63%,输沙量分别占全年的 96%、99%、76%、87%。3 洞庭湖、鄱阳湖区 洞庭湖区湘江、沅江及洞庭湖湖口,鄱阳湖区赣江、信江及湖口水道水文控制站 2008 年逐月径流量、输沙量的变化见图 8(a)8(f)。图8(a)湘江湘潭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2040608010012014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6012018024030036042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图8(b)沅江桃源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3060901201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2040608010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15图8(c)洞庭湖湖口城陵矶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801602403204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8016024032040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图8(d)赣江外洲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3060901201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30609012015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图8(e)信江梅港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081624324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061218243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16图8(f)湖口水道湖口站2008年逐月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500501001502002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径流量(亿立方米)-1000100200300400500输沙量(万吨)月径流量月输沙量 洞庭湖区湘潭站径流量、输沙量集中在 38 月,其径流量占全年的 70%,输沙量占全年的 85%,桃源、城陵矶站径流量、输沙量集中在 611 月,其径流量分别占全年的 67%、69%,输沙量分别占全年的 94%、67%。鄱阳湖区外洲、梅港、湖口站径流量、输沙量集中在 38 月,其径流量分别占全年的 74%、75%、65%,输沙量分别占全年的 80%、95%、55%。湖口站由于受长江洪水的顶托影响,8 月出现倒灌,导致 8 月份输沙量为负值。17三 重点河段的冲淤变化(一)重庆主城区 1 河段概况 重庆主城区河段包括长江干流大渡口至铜锣峡长约 40 公里、嘉陵江井口至朝天门长约 20 公里,嘉陵江在朝天门与长江交汇。重庆主城区河段河势见图 9。重庆主城区河道在平面上呈连续弯曲的河道形态,弯道段与顺直过渡段长度所占比例约为 1:1。CY31CY15黄桷渡中渡口口渡大西流沱李家沱坡龙九鹅公岩桥龙化菜园坝铜元局长江牛角沱董家溪嘉大溪沟刘家台陵江海棠溪储奇门玄坛庙龙门浩飞浪子磁器口小岩头挂榜山凤子沱井口弹子石溉澜溪长羊坝滩寸滩江鸡冠石土地滩黑石子铜锣峡舀鱼背梁 沱大佛滩CY45金沙碛水下边滩固定断面深泓线图 例比例尺母猪碛蛮子碛珊瑚坝箢兜碛九石缸黄沙碛九堆子黄家碛九渡口桥梁图 9 重庆主城区河段河势图 2 冲淤变化 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重庆主城区河段有冲有淤,累计淤积泥沙262.4万立方米。其中 2006 年 12 月至 2007 年 12 月冲刷泥沙 109.5 万立方米,2007 年12 月至 2008 年 12 月淤积泥沙 361.3 万立方米。2007 年年底至 2008 年汛初,重庆主城区河段表现为淤积,淤积量为 208.9 18万立方米。其中:5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河段淤积泥沙 281.2 万立方米;9 月中旬至 10 月中旬河段表现为冲刷,冲刷量为 288.5 万立方米;10 月中旬至 12 月中旬累计淤积泥沙 159.7 万立方米。重庆主城区河段冲淤变化具体见表 5 及图 10。2008 年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期间,重庆主城区水位抬升,寸滩站同流量下水位抬升近 10 米,重庆主城区河段港口、码头前沿水深满足运行要求,未造成碍航现象。其中九龙坡河段是重庆主要货运港区,天然情况下,其年内冲淤变化一般是汛期淤积、汛末至汛后冲刷,年内冲淤基本平衡;但 2007 年 12 月中旬至2008 年 9 月中旬淤积了 68 万立方米,2008 年 9 月中旬至 10 月中旬,河段冲刷泥沙 54.4 万立方米,2008 年 10 月中旬至 12 月中旬淤积泥沙 26.7 万立方米。重庆主城区河段主要港区局部河段冲淤变化具体见表 5。表 5 重庆主城区河段冲淤量统计表重庆主城区河段冲淤量统计表 单位:万立方米 局部重点河段冲淤量 长江干流 计算时段 九龙坡 寸滩 金沙碛汇合口(CY15)以上汇合口(CY15)以下 嘉陵江 全河段2005年12月2006年12月+4.3+5.5+3.3+60.4-34.8-15+10.62006年12月2007年12月-38.8-13.3-34.7-122.2+71.1-58.4-109.5 2007年12月2008年05月+19.5+10.9+1.2+85.7+99.1+24.1+208.92008年5月 2008年6月+21.9-12+12.9+19.4-13.9+41.6+47.12008年6月 2008年7月-15.7+16.4+4.2+15.2+61.3+24.5+101 2008年7月 2008年8月+52.2-24.6-4.3+38+1.4-30.5+8.9 2008年8月 2008年9月-9.9+16.7+4.0-11.8+114+22+124.22008年9月 2008年10月-54.4-12-13.4-126.1-94.9-67.5-288.52008年10月2008年12月+26.7+7.8-0.6+101.5+57.5+0.7+159.72007年12月2008年12月+40.3+3.2+4.0+121.9+224.5+14.9+361.32005年12月2008年12月+5.8-4.6-27.4+60.1+260.8-58.5+262.4说明:1、九龙坡、寸滩河段为长江干流九龙坡港区及寸滩新港区,计算河段长分别为 2364 米、2578米。2、金沙碛河段为嘉陵江口门段(朝天门附近),计算河段长2671米。3、“+”表示淤积,“-”表示冲刷,下同。19图10 重庆主城区河段不同时段冲淤量-150-5050150250350时段冲淤量(万立方米)汇口以上汇口以下嘉陵江全河段2005.122006.12 2006.122007.122007.122008.12 2005.122008.12 3 典型断面变化 重庆主城区河段在天然情况下,横断面年内主要表现出汛期淤积、汛后冲刷的演变规律,年际间无明显单向性的冲深或淤高现象。2008 年,三峡水库实施175 米试验性蓄水后,汛后出现了淤积,但淤积量不大,断面形态无明显变化。典型断面分别选取长江、嘉陵江各一个断面,年际冲淤变化见图 11(a)及图 11(b),2008 年年内冲淤变化见图 12(a)及图 12(b)。图11(a)重庆主城区河段典型断面(CY31,距三峡大坝614.7公里)年际冲淤变化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2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起点距(米)高程(米)2005.122006.122007.122008.12 20图11(b)重庆主城区河段典型断面(CY45,距嘉陵江河口2.5公里)年际冲淤变化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2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起点距(米)高程(米)2005.122006.122007.122008.12 图12(a)重庆主城区河段典型断面(CY31,距三峡大坝614.7公里)年内冲淤变化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2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起点距(米)高程(米)2007.122008.052008.092008.12 21图12(b)重庆主城区河段典型断面(CY45,距嘉陵江河口2.5公里)年内冲淤变化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2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起点距(米)高程(米)2007.122008.052008.092008.12 4 河道深泓纵剖面变化 重庆河段主城区深泓纵剖面有冲有淤,年内和年际间除少数部位(如九龙坡和金沙碛局部河段)冲淤变化较大外,其余河段深泓冲淤幅度均在 1.0 米以内。深泓年际变化见图 13(a)、13(b),2008 年年内变化见图 14(a)及图 14(b)。图13(a)重庆市主城区河段长江干流深泓纵剖面年际变化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585590595600605610615620625距三峡大坝里程(公里)高程(米)2005.122006.122007.122008.12朝天门九龙坡大渡口铜锣峡 22图13(b)重庆市主城区河段嘉陵江深泓纵剖面年际变化1301351401451501551601650510152025距嘉陵江出口里程(公里)高程(米)2005.122006.122007.122008.12江北嘴化龙桥磁器口井口 图14(a)重庆市主城区河段长江干流深泓纵剖面年内变化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585590595600605610615620625距三峡大坝里程(公里)高程(米)2007.122008.052008.092008.12铜锣峡朝天门九龙坡大渡口图14(b)重庆市主城区河段嘉陵江深泓纵剖面年内变化1301351401451501551601650510152025距嘉陵江河口里程(公里)高程(米)2007.122008.052008.092008.12江北嘴化龙桥磁器口井口 235 近期演变特点 重庆主城区河段河势稳定,岸线、深泓线基本稳定,洲滩面积略有萎缩,主槽宽度基本不变。天然情况下,年内冲淤主要分布在开阔段的缓流、回流区等部位,以滩槽同时淤积或同时冲刷为主,主槽冲淤量一般大于边滩冲淤量。2008年,受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影响,边滩淤积量加大,汛末冲刷强度有所减弱。(二)南京河段 1 河段概况 南京河段位于长江下游感潮区内,上起猫子山、下止三江口,全长约 92.3公里。河段内洲滩发育,其平面形态为宽窄相间的藕节状的分汊河型,由新济洲、梅子洲、八卦洲和龙潭弯道等河段组成。其中西坝以下河段原为分汊河型,因1985 年 3 月兴隆洲左汊实行人工封堵,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龙潭弯道段。南京河段河势见图 15。24 图 15 南京河段河势图 2 冲淤变化 1998 年以来,南京河段有冲有淤,以冲为主。1998年11 月至 2006 年 5 月,高水河槽共冲刷 5158 万立方米,枯水河槽共冲刷 8907 万立方米,河床总体表现为“槽冲滩淤”。从时段来看,主要冲刷发生在 1998 年 11 月至 2001 年 9 月。2001年 9 月至 2006 年 5 月,仅枯水河槽发生冲刷,且冲刷强度明显减小,枯水位以上河床有所淤积。南京河段冲淤变化具体见表 6 及图 16。25表 6 南京河段冲淤量统计表 冲淤量(万立方米)冲淤量 时段 枯水河槽 基本河槽 平滩河槽 高水河槽 1998.112001.9-6407-5704-6347-7384 2001.92006.5-2500-2101-254+2226 1998.112006.5-8907-7805-6601-5158 备注:枯水河槽、基本河槽、平滩河槽、高水河槽分别为大通流量 10000 立方米/秒、30000 立方米/秒、45000 立方米/秒、60000 立方米/秒水面线以下河槽。图16 南京河段不同时段冲淤量-10000-8000-6000-4000-2000020004000时段冲淤量(万立方米)枯水河槽基本河槽平滩河槽高水河槽1998.112001.092001.092006.051998.112006.05 3 典型断面变化 南京河段由于护岸工程大部分河道的边界基本稳定,河床冲淤变化以纵向为主,如 XJR03 断面;顺直段的断面冲淤变化较小,如梅子洲左汊 NML04 断面。另外,八卦洲左汊仍处于缓慢衰退之中,如 NBL01 断面。南京河段典型断面冲淤变化见图 17(a)至 17(c)。26图17(a)南京河段典型断面(XJR03)冲淤变化-40-30-20-1001020-20030080013001800起点距(米)高程(米)1998.112001.092006.05 图17(b)南京河段典型断面(NML04)冲淤变化-40-30-20-1001020-20030080013001800230028003300起点距(米)高程(米)1998.112001.092006.05 27图17(c)南京河段典型断面(NBL01)冲淤变化-30-25-20-15-10-505101520-400040080012001600起点距(米)高程(米)1998.112001.092006.05 4 河道深泓纵剖面变化 南京河段深泓纵剖面起伏较大,七坝、南京长江大桥、西坝、龙潭水道附近深泓程度较低。近 10 年来,深泓纵剖面变化较大的部位主要位于近岸深槽,新济洲右汊和梅子洲左汊均有不同程度的纵向深刷。南京河段深泓纵剖面变化见图18。图18 南京河段深泓纵剖面变化-70-60-50-40-30-20-1000102030405060708090100距离(公里)高程(米)1998.112001.092006.05慈湖河口七坝新济洲右汊三江口西坝大桥龙潭河口八卦洲右汊梅子洲左汊 285 近期演变特点 1998 年以来,南京河段总体河势相对稳定,局部河段变化较大。变化较大的主要发生在没有系统整治的新济洲河段,左汊分流缓慢减少,高水时分流比从二十世纪九十年末的 45%减少到 2008 年的 40%,洲体左缘浅滩缓慢淤长,目前分流分沙比基本稳定。八卦洲中高水位左汊分流比在 15%20%变化,随着水位的抬高,右汊分流量略有增大,近二十年变化不大;低水时左汊分流缓慢衰退的趋势依然存在,分流比由 2003 年的 16.6%减少到 2007 年的 12.7%。龙潭水道的雏形心滩发展有所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