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桥涵、通道台背处理工程主要有:SK189+612.203预应力砼空心板(柱式桥台)、XK189+582.5预应力砼空心板(柱式桥台)、SK190+702预应力砼空心板(肋式桥台)、XK190+665预应力砼空心板(肋式桥台)、K188+846钢筋砼通道桥、SK191+880钢筋砼盖板涵、SK189+072钢筋砼圆管涵、SK190+546钢筋砼圆管涵、SK192+100钢筋砼圆管涵等台背砂砾。
二、施工进度安排
本分项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8月20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0年9月30日。
三、施工方案
(一)台背地基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
1、应先整平地表,使其有2%的路拱横坡,然后碾压,使地表30厘米范围压实度要求≥93%。
2、桥涵台身基础基坑的回填土采用回填土分层回填、压实至原地面线标高,压实度应≥93%。回填土禁用透水性材料,以免积水下浸。
(二)台背填土处理
一、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
1、台背填土与路基结合处,开挖宽100cm,高60cm,向内2%坡度的台阶,以保证台背填料与路基填料紧密结合。
2、台背填土(大中小桥、通道及明涵为地面以上至水泥稳定层以下,暗涵则为全部台背回填区范围内)采用天然砂砾分层填筑,要求每层压实厚度15-20cm,压实度≥97%
3、大中小桥、通道及明涵的台背回填区内从从地面开始。
4、桥头搭板下设4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宽度与搭板同宽,长度应大于搭板端1m。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为水泥:碎石=4:100,7天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压实度不小于97%。
二、材料要求
1、天然砂砾
刘家沟料场天然砂砾,其有机物含量应小于1%,粒径不得超过5cm,CBR值不应小于60%,级配要求见表:
砂砾级配组成表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液限
塑限
53
37.5
9.5
4.75
0.6
0.075
%
%
100
80-100
40-100
25-85
8-45
0-10
<28
<9
三、施工工艺
1、首先确定台背回填区范围,并根据地面标高按设计要求开挖路提台阶。
2、检查台背回填区地表压实度,每侧台背底两端左、中、右检查,斜交角度大时补充检测点。压实度若不满足要求,用压路机沿路基横向进行压实,压实度满足要求时可进行下道工序。
3、灰土层按20cm一层填筑,填筑完后检查压实度,满足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检测按JTJ03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7.6.1条要求进行。
4、分层填筑砂砾,层厚不大于15-20cm(压实厚度),横向设2%的横坡。摊铺和压实均应采用轻型推土机和轻型压路机,在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压实。
四、施工注意事项
1、基坑回填,严禁用含有草皮、有机物的土体回填。
2、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关,保证填料规格符合要求。
四、施工机械的选择及人员配备
(一)、施工机械及试验、测量仪器配备情况
根据本施工地段土质、环境、工艺、工程数量和运距等情况选择施工机械设备,确保土方机械在同一流程上各种机械设备生产率相匹配,统筹安排,充分利用。
拟投入的机械设备及测量试验仪器见表(1)、(2)。
机械设备一览 表(1)
序号
设备名称
型 号
单 位
数 量
机械运转情况
1
21T振动压路机
YZ21
台
1
正常
2
光轮压路机
18-21T
台
2
正常
3
小型打夯机
台
1
正常
4
平地机
PY180
台
1
正常
5
挖掘机
现代210
台
1
正常
6
装载机
ZL50
台
2
正常
7
推土机
T80
台
1
正常
8
洒水车
8m3
辆
1
正常
9
自卸车
15T
辆
8
正常
试验、测量仪器设备一览表 表(2)
名 称
规格型号
单 位
数 量
灌砂仪
国标
个
5
土工标准筛
国标
套
1
光电液塑限仪
SVS-1
台
1
含水量测定仪
HKC-30
台
1
CBR试验仪
套
1
电子天平
1102.100
台
1
天平
台
1
案秤
10kg
台
1
土壤自动击实仪及附件
套
1
干燥箱
450×450×450
个
1
全站仪
TOPCON
台
1
水准仪
苏光S-3
台
2
钢尺
50m
把
2
(二)人员配备
成立台背回填施工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台背回填的施工和质量检测工作。具体人员安排见台背回填施工工作小组人员分工表。
主要人员表
姓 名
职 务
职 责
温毅刚
总 工
本分部工程总体负责人
彭海润
技术部长
监督施工方案实施,核查数据准确性,制定工艺流程
刘强
质检部长
监督质量,检验验收
高思芳
路基工程师
进行方案实施,收集数据,现场技术管理
周利
测量工程师
进行现场测量控制
王强
试验室主任
进行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现场质量检测
韩志成
安全员
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王荣
施工队长
调配人员、机械,组织施工
五、质量保证措施:
1、成立台背回填施工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台背回填的施工和质量检测工作。具体人员安排见台背回填施工工作小组人员分工表。
2、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台背回填施工开始前,由该项工程的主管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3、坚持工艺过程“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接收。
4、坚持“四不施工”“三不交接”:“四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控制标志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上道工序未进行“三检”不施工。“三不交接”即:“三检”无记录不交接;技术人员未签字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5、台背回填前,按规范要求严格进行基底处理,同时做好临时排水工程,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防止雨季或其他地表水侵蚀台背。
6、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当填料不合格时,弃掉或进行改良处理。
7、台背回填应从最低点起水平分层填筑,轻型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严格控制填料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
8、台背回填摊铺时,施工面要形成2%的横坡,防止雨后出现积水;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2%时进行碾压,否则进行洒水或晾晒。
9、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施工。真实记录、及时整理相关资料。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六、安全保证措施:
我单位承诺的安全目标为:安全等级事故为零。
(三)、台背回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台背回填前做好现场调查。
(2)施工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证畅通。
(3)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土方施工机械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按程序操作。
(四)施工用电、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管理措施:
(1)施工用电的安全管理措施:
①临时用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门颁布的标准和当地供电局的有关安全运行规程。
②使用自备电源或与外电线路共享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根据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③手持电动工具和单机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照明灯具的金属壳必须做接零保护;
④维修、组装和拆卸电动设备时,应断电挂牌,防止其它人私接电动开关发生伤亡事故;
⑤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线路设备要及时维修或更换,严禁带故障运行。
(2)机械设备及车辆的安全管理措施
①加强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施工安全知识、交通法规等的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②驾驶员驾驶车辆时,各种证件必须齐全有效,并虚心接受交通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③汽车在繁华闹市街道、交叉路口、泥泞道路、铁路道口行车时,要集中注意力,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谨慎驾驶,安全行车。
④在不良气候下行车,要集中注意力,慢速行驶,安全行车;
⑤汽车驾驶员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同时要注意车辆维修保养,刹车和方向盘要灵敏可靠,杜绝带故障出车,不准开快车,不准酒后开车,不准非驾驶人员开车。
(五)、防火及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①库房、油库严禁烟火,油库施工场地要装避雷装置。库房内材料堆放整齐,确保道路畅通。
②夜间施工要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危险地段设置危险标志和缓行标志。配备足够的交通值勤点,组织好过往行人及车辆,确保人员及车辆的安全。
七、应急预案:
为了尽量地减少人员伤害,保证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组,小组成员有:
1、施工现场生活区域内,一旦发生机械伤害人员的事故,在第一时间内立即切断机械电源或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对人员实行就地抢救。
2、施工现场一旦发生土方坍塌事故,在第一时间内,在场人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慌乱,要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实行自发性救助和有组织的互救。
3、事故发生后,如果被困人员,要强制自己保持头脑冷静,实施自救逃生。并根据所熟悉的环境及具体情况尽快逃离现场,要争分夺秒,设法脱险。
4、在场其他人员立即拨打“120”医疗救护中心电话,通知医护人员到出事地点,并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受害人状况,并派人到路口等候救护车,以免救护车找不到地点而延误宝贵的抢救时间。
5、立即报告应急小组有关成员或专职安全员。值班人员或专职安全员接报后立即通知相关方和路基作业队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迅速奔赴出事地点,组织指挥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借故拖延,尽量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事故抢救,以减轻人员的伤害程度。
6、路基作业队应急车辆必须每日保持车况良好,随叫随到,司机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不准以任何理由借故拖延。
7、应急小组对事故处理时,要在24小时内向公司相关部门报告。如事故比较大的,要立即向公司总经理报告。
8、事故处理后24小时内填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报告”报相关部门,并进行评审。采取更确切得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八、环境保护:
为了尽量地减少对当地及施工现场环境的破坏,项目部将定期组织人力物力对环境进行检查,防止环境的破坏并对已破坏的环境进行有效治理.
1、施工现场生活区域内,严禁随便倒弃生活垃圾;施工现场工作区内严禁随意丢弃废料,确保当地环境及卫生不被破坏。
2、在运送土方时,严禁车辆超载,超速,防止安全隐患,并确保土料不沿途洒弃,造成对公路设施及环境的影响。
3、如果天气干燥,要每天定时定量用洒水车对运送土方的车辆行使的便道进行洒水,防止灰尘满天飞,造成环境破坏,影响施工人员及当地居民的生活健康。
4、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方案来保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目标的实现。
5、施工人员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及居民搞好当地其他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工作。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T1904CX-4.9-1905)
工程名称
同沿高速公路
接受交底单位
路基队
交底内容
台背回填
交 底 日 期
2006年 8月15日
一、交底依据
根据设计图、本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技术交底。
二、内容
(一)台背地基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
1、应先整平地表,使其有2%的路拱横坡,然后碾压,使地表30厘米范围压实度要求≥93%。
2、桥涵台身基础基坑的回填土采用回填土分层回填、压实至原地面线标高,每层压实度应≥93%。回填土禁用透水性材料,以免积水下浸。
(二)台背填土处理
一、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
1、台背填土与路基结合处,开挖宽100cm,高60cm,向内2%坡度的台阶,以保证台背填料与路基填料紧密结合。
2、台背填土(大中小桥、通道及明涵为地面以上至水泥稳定层以下,暗涵则为全部台背回填区范围内)采用天然砂砾分层填筑,要求每层压实厚度15-20cm,压实度≥97%
3、桥头搭板下设4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宽度与搭板同宽,长度应大于搭板
端1m。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为水泥:碎石=4:100,7天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压实度不小于97%。
接受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T1904CX-4.9-1905)
工程名称
同沿高速公路
接受交底单位
路基一队
交底内容
台背回填
交 底 日 期
2006年8月15日
(三)施工工艺
1、首先确定台背回填区范围,并根据地面标高按设计要求开挖路提台阶。
2、检查台背回填区地表压实度,每侧台背底两端左、中、右检查,斜交角度大时补充检测点。压实度若不满足要求,用压路机沿路基横向进行压实,压实度满足要求时可进行下道工序。
3、灰土层按20cm一层填筑,填筑完后检查压实度,满足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检测按JTJ03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7.6.1条要求进行。
4、分层填筑砂砾,层厚不大于15-20cm(压实厚度),横向设2%的横坡。摊铺和压实均应采用轻型推土机和轻型压路机,在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压实。
(三)施工注意事项
1、基坑回填,严禁用含有草皮、有机物的土体回填。
2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关,保证填料规格符合要求。
3、台背回填前,按规范要求严格进行基底处理,同时做好临时排水工程,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防止雨季或其他地表水侵蚀台背。
4、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当填料不合格时,弃掉或进行改良处理。
5、台背回填应从最低点起水平分层填筑,轻型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严格控制填料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
6、台背回填摊铺时,施工面要形成2%的横坡,防止雨后出现积水;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2%时进行碾压,否则进行洒水或晾晒。
施工期间的安全、质量、环保,以及文明施工的管理,均按施工规范及工作站、高监办、监理办和项目部相关规定执行。
施工工期按项目部下达的施工计划执行。
接受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