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与形(一)
合肥市南门小学上派分校 李潇潇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107页例1、10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探索、交流并发现,体会数的问题可以借助图形来解决,图形中可以发现数的规律,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已有的知识中包含的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图形和数之间的联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正确地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课件依次出示1+3、1+3+5,提问:你还能接着往下说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1+3+5+7......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能算得特别快,你们相信吗?接下来,我们就直接来比一比,请同学来出题,老师和你们来比赛。两位同学用计算器来算,老师直接口算(依次请三位同学出题,与同学们比赛,有计算器的学生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是不是特别快,你们想不想也像老师一样也算得这么快?其实,这些算式里是有规律的,老师不直接告诉你,但可以给大家一些提示,你们有信心找到吗?
实践探究,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1、学生借助图形探究数的规律(数可以借助于形)
(1)师:其实老师是借助于图形来探索其中的奥秘的,根据“1+3”老师就拿出1个正方形(红色),再拿出3个正方形(绿色),1+3就是把这些正方形拼起来,结果发现可以拼出一个大正方形。请仔细观察,这是一个几行几列的正方形?(生:2行2列)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把1+3+5、1+3+5+7也用相应的正方形拼一拼吗?四人一小组,拿出学具拼一拼。
要求:根据算式中的数拿出相应数量的小正方形,摆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
想一想:A.算式中的每个数与摆成的大正方形有什么关系?算式的和与摆成的大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B.不同的算式,可以摆成几行几列的大正方形?
C.根据图形与算式的关系,你你能发现什么简便的计算方法?
(2)学生小组内拼摆,讨论并发现方法。
(3)学生汇报方法。
先汇报1+3:1就是一个小正方形,3就是3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L”字图形,合在一起拼成一个两行两列的大正方形,所以,1+3=小正方形的个数=2×2,也就是2² (板书:1+3=2²)
再汇报1+3+5:1就是一个小正方形,3就是3个绿色小正方形拼成一个“L”字图形,5是5个黄色正方形拼成一个更大的“L”字图形,合在一起拼成一个三行三列的大正方形,所以1+3+5=3²
(4)小结: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怎样计算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奇数的和?(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提问:这条规律可以应用于所有的算式吗?(在小组内说一说理由)
生:必须是从1开始;只能是连续的奇数相加的和
教师针对学生发言进行汇总并补充板书。
演示结果:从“1”开始的连续几个奇数相加,就能拼成每行每列都是几的大正方形,和也就是几的平方,也就是加数个数的平方。
板书: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奇数的和=奇数个数的平方
(5)小试身手
1+3+5+7+9=( )²
1+3+5+7+9+11+13=( )²
( )=9²
1+3+5+7+5+3+1=( )
1+3+5+7+9+11+13+11+9+7+5+3+1=( )
前三题学生直接抢答,后两题给学生时间在练习本上完成,点名汇报。
(6)看来,数的问题也可以借助于图形来解答(板书“数”“形”),那么反过来,图形当中有没有蕴含数的规律呢?
2、探究图形中数的规律
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做一做第2题的图,学生独立完成。
(1)填空,产生找出规律的需求
点名让学生回答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蓝色小正方形,几个红色小正方形,并填出照这样画下去,第6个和第10个图形中各有几个红色和蓝色小正方形。
师:第10个图形的红色小正方形数有的同学就写错了,那第100个图形该怎么办?其实,这些图中也有数的规律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发现规律
小组内讨论:蓝色的小正方形和红色的小正方形有什么变化规律(红色依次增加一个,蓝色依次增加2个。)
A、问:为什么每次红色增加一个,蓝色增加2个呢?
请学生借助图形加以说明,是在哪里增加的呢?
B、课件演示后得出:每个图形中红色正方形每增加一个,相应的在多出来红色正方形的上下就增加2个蓝色小正方形。
学生尝试第一次计算第100个图形红色小正方形的个数,并说说计算方法,方法可以多样性。
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规律:
每个蓝色小正方形的上下都有相应的红色小正方形,左右两边永远有6个红色小正方形。
板书规律: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红色小正方形的个数×2+6
用规律再次计算第100个图形中红色小正方形的个数。
(3) 引出课题:这一题告诉我们图形当中也蕴含着数的规律。看来数的问题能借助图形,找到简单计算的方法来解答。复杂的图形,也可以找到数的规律。数和形之间有很紧密的练习。
我们今天研究的就是“数与形”(板书课题)
(4) 这其实就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也用过这种数学方法,你能举几个列子吗?(认识100以内的数、图形面积计算、分数的意义......)
三、巩固运用
出示教材109页第2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按规律接着画一画、填一填。可以互相交流讨论,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教师进行总结。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了“数与形”,你有什么收获?
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一句话: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多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