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
1.儿科护理学服务对象的年龄界限是(出生—14岁 )
2.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最常用的指标是( 体重 )
3.小儿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时间为( 第一次2个月;第二次3个月;第三次4个月 )
4.小儿时期特殊的能量需求是(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
5.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时首选的药物为(碳酸氢钠 )
6.营养不良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营养性贫血 )
7.小儿肥胖的诊断标准是体重超过正常的( 20% )
8.确诊白血病最主要的依据是( 骨髓穿刺检查 )
9.缺铁性贫血血片检查主要表现为(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10.肾病综合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 )
二、单选题
1.正常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为50cm,3个月时为 ( A )
A.62cm
B.63cm
C.64cm
D.65cm
E.66cm
2.某小儿体重为9.6kg,身长为75cm,头围46cm,判断其年龄为( C )
A.8个月
B.10个月
C.12个月
D.14个月
E.16个月
3.8个月小儿最适宜添加的辅食为( B )
A.米糊,稀粥,蛋黄,菜泥
B.烂面,粥,蛋,肉末
C.面条,粥,油,饼干
D.粥,蛋黄,肉末,面包
E.碎肉,稀粥,肝泥,蛋
4.关于护士与住院患儿沟通的沟通技巧,错误的说法是 ( E )
A.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B.语速和语调得当
C.语言沟通比非语言沟通更为有效
D.选择患儿感兴趣的话题
E.手势常用来作为与年幼儿沟通的桥梁
5.关于小儿用药护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呼吸道感染咳嗽严重时可用镇咳药
B.发热时一般用APC解热
C.患水痘的小儿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D.腹泻时,止泻药量宜小
E.患儿新陈代谢快,使用利尿剂后不易发生低血钾
6.小儿腹泻最易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A )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混合型酸中毒
D.混合型碱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7.凌晨护士查房时发现某3度营养不良患儿,大汗淋漓、苍白、脉慢、意识不清、呼吸暂停、肢凉,此种症状应首先考虑发生( B )
A.心力衰竭
B.低血糖症
C.休克
D.低血钙症
E.呼吸窘迫综合症
8.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耗累及的顺序为( E )
A.腹部,面颊,躯干,臀部,四肢
B.面颊,躯干,腹部,臀部,四肢
C.面颊,四肢,躯干,腹部,臀部
D.面颊,四肢,躯干,腹部,臀部
E.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9.小儿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为( A )
A.上行感染
B.血源性感染
C.直接蔓延
D.间接接触
E.直接接触
10.不是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的一项是( E )
A.水肿
B.少尿
C.血尿
D.高血压
E.蛋白尿
三、判断题、
1.引起幼儿先天性甲低最主要的原因为甲状腺发育不良 (+)
2.小儿常见的白血病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3.小儿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最先受累的脏器是脑 (-)
4.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最有效指征是网织红细胞上升 (+)
5.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有哪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溶血性链球菌 (+)
6.给婴幼儿灌肠时,灌肠液的温度一般为28ºC ~32ºC (+)
7.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轮状病毒 (+)
8.某8个月小儿,体重为7kg,用5%糖牛奶喂养时,该小儿每日应供应的能量最接近于700Kcal (+)
9.2:3:1含钠液配置方法是:5%碳酸氢钠两份, 5%葡萄糖三份, 0.9%NaCl两份 (-)
10.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为 1-2岁 (-)
三、简答题
1、口服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注意事项。
答:(1)告知家属小儿每日需铁量,让家长掌握服用铁剂的正确剂量和疗程;药物应放在患儿不能触及之处且不能存放过多,以免误服过量中毒。
(2)口服铁剂可致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厌食、胃部不适及疼痛等。为减少胃肠道反应,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足量。在两餐之间服用,既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又有利于吸收。液体铁剂可使牙齿染黑,可用吸管或滴管服之。服用铁剂后,大便变黑或呈柏油样,服药后恢复,应向家长说明原因,消除紧张心理。
(3)铁剂可与维生素C、果汁等服用,以利于吸收;忌与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同服。
(4)注射铁剂应深部肌内注射,每次更换注射部位,减少局部刺激,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5)观察疗效:服用铁剂后12-24小时临床症状好转,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加,36-48小时后骨髓出现红系增生现象。网织红细胞2-3天后升高,5-7天达高峰。2-3后降至正常。血红蛋白1-2周后逐渐上升,一般3-4周达正常。无效者应积极查找原因。
2.小儿腹泻时皮肤的护理措施。
答:(1)婴幼儿选用柔软布类尿布,勤更换;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吸干。
(2)局部皮肤发红处涂以5%鞣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并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皮肤溃疡局部可增加暴露或用灯泡照射,以促进愈合。
(3)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尿布皮炎发生。因为女婴尿道口接近肛门,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防止上行性尿路感染。注意约束多动的患儿。
3.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表现。
答: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呼吸>60次/分;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心率增快>180次/分,心音低钝,颈静脉怒张,奔马率,肝脏迅速增大,尿少或无尿,水肿等。
四、案例题(多选)
1.男孩 7岁,以“浮肿3天”为主诉入院。患儿双眼睑浮肿,尿量减少,尿色加深呈浓茶
色,述有头晕现象,BP160/110mmHg T37.5 ºC, P 90次/分 R 20次/分。尿常规显示:
WBC (+) ,RBC(+++) ,
(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C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症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单纯性血尿
E、泌尿道感染
(2)现在该患儿的护理措施哪项正确:AEF
A、卧床多休息
B、可户外散步
C、血压正常后可上学
D、2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E、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
F、低盐饮食
(3)本病急性期严重并发症多见:BCD
A、形成血栓
B、严重循环充血
C、高血压脑病
D、急性肾功能衰竭
E、电解质紊乱
F、感染
2.某4岁农村小儿入8月份以来1周体温一直偏高,近2天来突起高热,T39.0ºC,伴头痛、恶心、喷射状呕吐,继而出现谵妄、昏睡、定向障碍。查体:患儿呈潮式呼吸,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脑膜刺激征阳性;脊髓穿刺:脑脊液微浑浊,白细胞为4000*106/L,氯化物低,糖减低,蛋白增高。
(1)写出患儿的诊断 B
A、病毒性脑炎
B、化脓性脑炎
C、结核性脑炎
D、无菌性脑炎
E、病毒性脑膜炎
(2)脑膜刺激征时指CDE
A、颅内压增高
B、体温升高
C、颈项强直
D、Kering阳性
E、Brudzninski征阳性
F、全身中毒症状
(3)该病人主要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BCEF
A、头偏右侧卧位
B、冰帽
C、定期测生命体征
D、进食高蛋白流质
E、加保持呼吸道通畅
F、面罩吸氧
3、患儿,男,10个月,平时发育营养正常,人工喂养。2天来大便稀,蛋花汤样,15~20次/日,伴低热,偶有呕吐,1天来尿少,6小时以来未解小便。查体:精神萎靡、口干、眼窝及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凉,肛周皮肤潮红。血压测不出,血清钠132mmol/L。
(1)最可能的诊断:F
A、小儿肠炎伴中度脱水
B、小儿肠炎伴中度等渗脱水
C、小儿肠炎伴中度低渗脱水
D、小儿肠炎伴重度等渗脱水
E、小儿肠炎伴极重度脱水
F、小儿肠炎伴重度低渗脱水
(2)给这个患儿补液时下列哪项不正确BF
A、先晶后胶
B、先糖后盐
C、先快后慢
D、见尿补钾
E、惊跳补钙
F、先淡后浓
(3)下列护理措施哪项正确CDEF
A、多饮开水
B、留取大便常规标本可用干净尿片上的大便
C、留取大便培养可用干净尿片上的大便
D、少量多餐
E、冲牛奶应较平时稀一些
F、肛周保持干燥
五、辨析题
1、患儿高热应加衣物或被褥,使其大量出汗,达到退热的目的。
这个观点是错的。当发热时,使用以下温和(物理性)的退烧方法可让孩子舒服一些:1.减少衣被: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因为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用“捂汗”的方法不但不能使体温下降,反而会使体温骤升,出现高热惊厥。正确的做法是:发热是要给宝宝少穿、少盖,增加散热。2.因汗水流失过多体液会使患儿感到疲惫无力,甚至出现低血容量休克。
2、一手足口患儿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PEEP10cmH2O,护士交班时说:“遵医嘱保持呼吸道通畅,但尽量避免气管内吸痰。”
这个观点对的。PEEP为呼气末正压,调至10 cmH2O,一方面是维持肺泡形态,保证有效换气,另一方面可以止住肺出血。如果吸痰则把呼气末正压变为了负压,肺泡塌陷无法完成有效的换气,还无法止血,很容易引起肺部出血。
3、一患儿每天解黄色水样便20余次,口唇干燥,应予口服补充大量白开水。
这个观点是对的。腹泻时,补充水分是必要的,但有原则,应补充含有电解质和营养成分的水。不能喝白开水,因为单纯大量补充水,容易导致水中毒,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因为腹泻从肠道丢失大量电解质成分,如果大量喝白开水(基本不含电解质),会使血液的渗透压下降,导致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所要喝含电解质的饮料,如淡盐水、口服补液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