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师的第七个认真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这块大理石要成为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主要依靠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可见书籍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苏霍姆林斯基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精心构筑了他的读书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读书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而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更应该用用书籍润泽生命,让书香升华人生。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要求的口号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任何人都要过一种精神生活,都有必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那就必须要读书。对教师而言,读书就成为双重需要。读书,不仅是教师本人精神的需要,还是教师工作的需要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过:“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读这样的书,可以“以一当十”、“事半功倍”。读书,可以开阔人的视野,让我们拒绝平庸;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提升我们的教育境界;读书,可以优化人生层次,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读书,可以启发人的思维,点燃思想的火花,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重要的是,读书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滋养了底气和灵气,使我们睿智、深邃,站得高看得远,远离浮躁。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们深知,真正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是不允许自己只在原有知识水平上,作低质量的重复。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亭止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超越,但不是超越所有的人,而是要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