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pdf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879337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A c t a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Me d i c i n a l i s A n h u i 2 0 1 0 A u g;4 5(4)5 4 5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 刘晓昌,梅俏,许建明,夏泉,许杜鹃,金娟 摘要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法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 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并探讨肠黏膜通透性反映 U 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 H P L C R I 检 测 1 5例 U C患者和 1 5例健康者 口服乳果糖(L)和甘露醇(M)测试液后尿液中 L、M含量,计算 L M比值,比较 U C患 者肠黏膜通透性 的改变。分析肠黏膜通透性 和血沉(E S R)、C 反应蛋 白(C R P)反 映 U C患 者 疾病 活 动程 度 的敏 感 性。结果1 5例 U C患者尿中L M比值为,明显高于 1 5例健康 者(0 4 9 4 0 1 9 0 0 0 3 9 0 0 1 4,P 0 0 5),表 明 U C患者 肠黏膜通透性明显高于健康者。U 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改变 和 S u t h e r l a n d D A I 评分间有 良好的相关性,左半结肠病变患 者 E S R、C R P均在正常范围,但左半结肠肠黏膜通透性增高(P 0 0 5)。结论U 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和健康者相比明 显增高,并且反映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高于 E S R、C R P。主题词结肠炎,溃疡性;乳果糖;甘露醇;血沉;色谱法,高 压液相;C反应蛋白质 自由词肠黏膜通透性 中图分类号R 5 7 4 1;R 4 4 6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1 4 9 2(2 0 1 0)0 4 0 5 4 5 0 4 肠黏膜屏 障在炎症性肠病(i n fl a m m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I B D)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有重要作用,早期 检测肠黏膜屏障功能并进行正确的评估具有十分重 要的临床价值 J。高效液相色谱(H P L C)检测乳果 糖和甘露醇 比值(1 o u t u l o s e m a n i t o l,L M)评估肠黏 膜通透性,是一种无创的诊断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方 法,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已广泛应用于 临床。但国内目前 尚无应用 HP L C方法检测溃疡 性结肠炎(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U C)患者肠黏膜 通透性 的相关报道。另有研究 表明,肠黏膜通 透性 的 改变与疾病复发缓解和病情轻重相关,且可发生在 肠道 出现明显的炎性改变前,肠道炎症加重时,肠黏 膜通透性则进一步明显增加。但 目前评估 U C疾病 活动状态的指标对早期肠道炎性改变缺乏敏感性或 需有创性检查 j。因此,本研究应用 H P L C示差 2 0 1 00 2一 O 1 接收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 消化 内科、安徽 省消化系病 重点实验室,药学实验室 合肥2 3 0 0 2 2 作者简介:刘晓 昌,男,博 士研究生;梅俏,男,博 士,副主任 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责任 作者,E-m a i l:m e i q i a o m q y a h o o c o n c n 法检测 U C患者和健 康者肠黏膜通透性,并将肠黏 膜通透性改 变、血沉(E S R)、c 一 反应蛋 白(C R P)和 S u t h e r l a n d D A 1 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肠黏膜通 透性改变反映 U 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1 材料与方法 1 1 病例资料收集 2 0 0 7年 1 月 2 0 0 9年 3月本 科 U C住 院患者 1 5例,无原发性心、肺、肾疾病 和高 血压等严重 疾病,无其 他肠道疾病。U C诊 断符合 2 0 0 1年中华 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修订 的 I B D诊断 标准。男 9例,女 6例,年龄 2 7 6 3(4 2 6 9 4)岁,均为活动期患者。U C严重程度分级:轻度 3例,中度8 例,重度4 例。正常对照组 1 5 例为成年健康 志愿 者,男 1 0例,女 5例,年 龄 2 23 5(3 1 9-4-1 0 3)岁,与病例组无血缘 关系,肝 肾功能正常,既 往无慢性疾病、无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家族 史及肿瘤等病史,并在进行检测前 1个月 内无其它 胃肠道疾病及服用药物史。记 录所有患者的腹泻、便血、体温、脉率等临床表现及血红蛋 白含量、E S R、C R P水平等,评估患者病情。记 录结肠镜下结肠黏 膜表现,进行 S u t h e r l a n d D A I 评分。1 2 材料与试剂 1 2 1 试剂乳果糖标准品、甘露醇标准品:美 国 S i g m a 公司产 品;乙腈(色谱纯):美 国 T e d i a公司产 品;乳果糖 口服液(3 2 9 4 7 0):荷兰 S o l v a y公司产品;2 0 甘露醇溶液(0 7 0 3 2 3 3 1):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 限公司产 品。乳果糖甘露醇 口服测试液的配制:取 乳果糖口服液 1 5 m l(含乳果糖 1 0 g),2 0 甘露醇 溶液 2 5 m l,生理盐水 1 0 m l 配制成 5 0 m l 测试液。1 2 2 实验仪 器A g i l e n t l 1 0 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 仪系列配置 G 1 3 6 2 A示差检测器(美 国 A g i l e n t 公 司 产 品);S B 3 2 0 0超声波清洗器(上海必 能信超声有 限公司产品);H y p e r s i l N H 2柱:4 6 m m 2 5 0 m m,5 tx m,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产品。A g i l e n t 色 谱数据工作站:B o 3 O 2 美 国 A g i l e n t 公 司软件(2 0 0 1 2 0 0 8)。1 3 实验方法 1 3 1 尿液标本采集U C患者和健康者测试前 1 天晚 2 0:0 0起禁食,次 日早晨 6:0 0空腹排空尿液 5 4 6。安徽医科大学学报A c t a U n i v e r s h a t i s Me d i c i r i a l i s A n h u i 2 0 1 0 A u g;4 5(4)后,口服乳果糖和甘露醇测试液 5 0 m l,禁水 3 0 rai n,禁食 2 h,收集 口服乳果糖和甘露醇后 6 h内全部尿 液,记录尿液总量,取其 中 2 O m l,滴人 2 硫柳汞 2 4滴作防腐处理后,置 一 2 0 保存待测 l 2 j。1 3 2 尿液 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浓度测定方法采 用 H P L C示差法检测尿液 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浓度并 进行方法学评价 j:取 1 m l 尿样离心、吸取上清液,并加人乙腈沉淀蛋 白,漩涡混合后再次离心、吸取上 清液去离子处理后漩涡混合、离心,吸取上清液,最 后经 水 系滤 膜过 滤。色谱 条 件:H y p e r s i l N H 2柱(4 6 m m 2 5 0 m m,5 Ix m),柱温 2 5,乙腈、水(8 0:2 0 v V),流 速 1 m l mi n,示 差 检 测 器:内加 热 3 2 ,进样检测乳果糖和甘露醇含量。1 4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 S 表示,用 S P S S 1 1 5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t 检验进行统计处理,1 5例 U C患者的 IMM 比值、E S R、C R P和 S u t h e r l a n d D A I 评分间相关性采用 S p e a r m a n等级相关分析。结肠病变),无局 限性结肠炎病 变患者。结肠病变 在左半结肠 以下 患者 L M 比值 比结肠病变在左半 结肠以上患者低,但明显高于健康者(表 1),表明 U C患者不仅广泛结肠病变者肠黏膜通透性升高,而 且左半结肠以下病变患者肠粘膜通透性也较高于健 康者。0 9 0 8 O 7 06 皇 0 5 04 0 3 02 O 1 0 0 图 1 UC患者尿 L M 比值和 S u t h e r l a n d D AI 的相关分析 2 结 果 表1 U C患 者和健康者尿L M比 值和结肠病变范围的相关分析 2 1 乳果糖和甘露醇的 HP L C测定方法学评价 2 1 1 线性范 围 乳果 糖和甘 露醇 的进 样量在 0 0 5 5 v L范围内时,线性关系良好。以峰面积 y 为纵坐标,质量浓度 X(g L)为横坐标作标准曲线,乳果糖和的回归方程为 Y=9 0 6 4 4 X+7 3 0 1 5,r=0 9 9 7 9。甘露 醇 的 回归方 程 为 Y=1 0 0 6 1 8 一 1 3 58,r=0 9 9 9 3。2 1 2精 密度和灵敏度5、1 2 5、0 1 5 6 2 5 g L 3 个浓度的乳果糖和甘露醇尿液标准样品 日内变异系 数、日间变异系数均 1 5 ,符合 H P L C检测 的基本 要求。乳果糖和甘露醇最低检测浓度为 5 0 m g L。2 2 U C患者和健康者的乳果糖和甘露醇测定 U C患者的乳果糖和甘露醇排出的 比值为 0 4 9 4 4-0 1 9 0,和 1 5例健康者 的乳果糖 和甘露醇排 出的比 值 0 0 3 9 4-0 0 1 4相 比显著 升高(P0 0 5),表 明 U 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明显增高。2 3 U C患者 L M 比值等和临床指标相关分析 2 3 1 U C患者 L M 比值和 S u t h e r l a n d D A I 评分的 相关分析 1 5例患者 L M 比值 和 S u t h e r l a n d D A I 评分之 间呈正相关(r=0 7 6 8,见 图 1),表明肠黏膜 通透性 的改变和 U 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呈一致性。2 3 2 U C患者【M 比值 和结肠病 变部位的相关 分析l 5例 U C患者中有 9例结肠病变在左半结肠 以下(包括直肠、直肠 乙状结肠和左半结肠),6例结 肠病变在左半结肠 以上(包括广泛性结肠病变、全 2 3 3 U C患者 E S R、C R P和 S u t h e r l a n d D A I 评分 及结肠病 变部位 的相关分析 1 5例 中 1例重度全 结肠病变和 5例中度患者 E S R在 0 2 0 m m h、C R P 在 01 0 mg L,经统计,E S R、C R P和 S u t h e r l a n d D A I 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9例结肠病变在左半结肠以 下患者 E S R 2 0 m m h、C R P1 0 mg L,均在正常范 围,6例结肠病变在左半结肠 以上患者 E S R、C R P明 显增高。3讨论 I B 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 特异性肠炎,肠 黏膜通透性增加可能是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重要 机制之一,早期修复受损 的肠黏膜屏 障不仅有助 于 控制病情,提高疗效,对危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 也有 重要影 响。因此采用 HP L C R I检测尿 中乳 果糖和甘露醇 比值的方法检测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 P L C示差法方法简便,专属性高,稳定可靠,线性范围良好,可检测低浓度乳果糖和甘露醇,是监 测肠屏障功能的有效 指标。本研究 中受检者 口 服少量乳果糖和甘露醇液,仅少数正常受试者 出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A c t a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Me d i c i n a l i s A n h u i 2 0 1 0 A u g;4 5(4)5 4 7 轻度腹泻,U C患者未见腹泻或血便加重。1 5例健 康者 口服乳果糖和甘露醇后尿液 中 L M 比值与文 献报道 相近,U C患者表 现为不 同程度 的肠黏 膜 通透性增高,其 中重型患者 1 例,肠黏膜通透性与轻 中型患者相比明显增高。结果与 G i t t e r e t a l 1 1 等研 究一致。E S R和 C R P是反映肠道炎症程度 的常用血清 学指标,L o k e t a l _ 5 等研究指出,E S R和 C R P等与肠 道的广泛病变有 明显的相关性,但与直肠炎和左半 结肠炎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反映肠道炎症 的敏 感指标。这一结论也得到 日本学者研究证实,O s a d a e t a l _ 6 发现近端结肠病变的临床表现与内镜和病理 组织学评分无明显相关,而 E S R和 C R P可反映近端 结肠病变,并且与结肠损伤程度有 良好的相关性;远 端结肠的临床表现与内镜和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相 关,而 E S R和 C R P与结肠损伤程度无 明显相关性。因此,本研究在检测 U C肠黏膜通透性 的基础上,分 析通透性改变、E S R、C R P和 S u t h e r l a n d D A I 评分相 关性,比较三者在反映肠道损伤的敏感性,结果发现 肠黏膜通透性 改变与 S u t h e r l a n d D A I 评 分呈 正相 关,相关性强。但 E S R、C R P和 S u t h e r l a n d D A I 评分 之间无明显相关。进一步对 E S R、C R P与结肠病变 部位分析 比较 后发现,全结肠病 变患 者 E S R、C R P 均值明显增高,左半结肠 以下病 变患者 E S R、C R P 均在正常范围。但肠黏膜通透性在左半结肠 以下和 全结肠病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因此,肠黏 膜通透性的改变有望作为一项反映 U C疾病活动程 度的敏感指标。本研究将 H P L C检测尿液 中乳果糖和甘露醇含 量的方法用 于检测 U C患者肠 黏膜通透性,为临床 检测提供一种稳定可靠、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方法。研究发现 U 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增高,并与 S u t h e r l a n d D A I 评分变化一致,有可能成为 临床判断疾病 活动的一项稳定可靠、敏感性指标。但 由于受研究 时间的限制,收集 的 U C患者人数有 限,未能对 U C 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参考文献 1 Ma n k e r tz J,S c h u l z k e J DA l t e r e d p e r me a b i l i t y i n i n fl a m m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 g y a n d c l i n i c a l i m p l i c a t i o n s J C u r r O p i n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 0 0 7,2 3(4):3 7 9 8 3 2 Mi k i K,B u t l e r R,Mo o r e D,e t a1R a p i d a n d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q u a n t i fi c a t i o n o f r h a mn o s e,ma n n i t o l,a n d l a c t u l o s e i n u rin e b y HPL C f o r e s t i m a t i n g i n t e s t i n a l p e rme a b i l i t y i n p e d ia t ri c p r a c t i c e J C l i n i c a l C h e m i s t ry,1 9 9 6,4 2(1):7 1 5 3 O l s o n T S,R e u t e r B K,S c o t t K G,e t a 1 T h e p ri ma ry d e f e c t i n e x p e r i me n t a l i l e i t i s o ri g i n a t e s f r o m a n o n h e m a t 0 p 0 i e t i c s o u r c e J J E x p Me d,2 0 0 6,2 0 3(3):5 4 1 5 2 4 A r r i e t a M C,Ma d s e n K,D o y l e J,e t a 1 R e d u c i n g s ma l l i n t e s t i n a l p e rm e a b i l i t y a t t e n u a t e s c o l i t i s i n t h e I L-1 0 g e n e d e fi c i e n t mi c e J G u t,2 0 0 9,5 8(1):4 1 8 5 L o k K H,N g C H,H u n g H G,e t a 1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 s e r u m b i o-ma r k e r s wi t h c l i n i c a l s e v e rit y a n d mu c o s a l i n fla mma t i o n i n Ch i-n e s e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p a t ie n t s J J D i g D i s,2 0 0 8,9(4):2 1 9 2 4 6 O s a d a T,O h k u s a T,O k a y a s u I,e t a 1 C o rr e l a t i o n s a m o n g t o t a l c o l o n o s c o p i c fin d i n g s,c l i n i c a l s y mp t o ms,a n d l b o r a t o ry ma r k e r s i n u l c e r a t iv e c o l i t i s J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He p a t o l,2 0 0 8,2 3(2):2 6 27 7 叶献词,吴正祥,王巧民 蛋 白酶激活受体 2在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肠黏膜 中的表达 J 安徽 医科 大学 学报,2 0 0 7,4 2(1):3 47 8 中华医学会消化 病学分会 对炎症性肠 病诊 断治疗规 范的建 议 J 中华 内科杂志,2 0 0 1,4 0(2):1 3 8 4 1 9 欧阳钦,T a n d o n R,Go h K L,等亚太地区炎症性肠 病处理共 识意见 J 胃肠病学,2 0 0 6,1 1(4):3 0 1 5 1 O V a l d i m a r s s o n T,F r a n z e n L,G r o d z i n s k y E,e t a 1 I s s m a l l b o w e l b i o p s y n e c e s s a r y in a d u l t s wi t h s u s p e c t e d c e l i a c d i s e a s e a n d I g A a n t i e n d o my s i u m a n t i b o d i e s?1 0 0p o s it i v e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f o r c e l i a c d i s e a s e i n a d u l t s J D i g D i s S c i,1 9 9 6,4 1(1):8 3 7 1 1 G i t t e r A H,Wu l l s t e i n F,F r o mm M,e t a 1 E p i t h e l i a l b a r r i e r d e f e c t s i n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c h a r a c t e r iz a t i o n a n d q u a n t i fic a t i o n b y l e c t r o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i ma g in g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2 0 0 1,1 2 1(6):】3 2 08 Th e c h a n g e o f i n t e s t i n a l mu c o s a l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o f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p a t i e n t s L i u X i a o c h a n g,Me i Q i a o,Xu J i a n m i n g,e t a l (D e p t o f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T h e F i r s t A f fi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A n h u i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H e f e i 2 3 0 0 2 2)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s t i m a t e t h e c h a n g e o f i n t e s t i n a l m u c o s a l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o f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U C)p a t i e n t s b y h 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H P L C)一 R I m e t h o d a n d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o f i n t e s t i n a l mu c o s a l p e rm e a b i l i t y t o r e fl e c t t he di s e a s e a c t i v i t y o f UC p a t i e n t s M e t ho d s De t e c t e d t h e l a c t u l o s e a n d ma n n i t o l i n ur i n e o f 1 5 UC pa t i e n t s a n d 1 5 h e a l t h y p e o pl e a f t e r t h e y t o o k o r a l l y t h e l a c t ul o s e a n d ma nn i t o l t e s t s o l u t i o n by HP LC RI 5 4 8。安徽医科大学学报A c t a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Me d i c i n a l i s A n h u i 2 0 1 0 A u g;4 5(4)大肠癌手术前后 P G E 2、I L-2、C D 4 C D s+的变化及相关性 何磊,孟翔凌,文冈 0 ,徐阿曼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 P G E 、I L 一 2、T淋巴 细胞亚群在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6 l 例大肠癌患者按有无转移分成两组:无远处转移 组 4 6例,远处转移组 1 5例;其 中根治性切除 4 1例(根治 组),姑息性切除 1 1 例(姑息组),剖腹探查 9例(剖腹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检测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 P G E 、I L 一 2、C D 4 、C D 8 含量。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 P G E,水平明显升高,I L-2水平和 C D 4+C D+值降低,I L 一 2和 P G E 呈显著负相关。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外周血 P G E 显著下 降,I L 一 2水平和 C D;C D 8值显著升高;其中根治组和对照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姑息组 和剖腹组术后外周血 P G E。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P G E。参与了大肠癌 患者术前存在的免疫抑制过程。非甾体抗炎药与外源性 I L 一 2联合应用以预防和治疗大肠癌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主题词大肠癌;前列腺素 E ;白细胞介素 2;T淋巴细胞亚 群 中图分类号R 5 8 1 2;R 3 4 7 2;R 9 7 7 1 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1 4 9 2(2 0 1 0)0 4 0 5 4 8 0 3 大肠癌是 目前所知分泌前列腺素 E (P G E )能 力最强 的肿瘤,而 P G E 能 够 抑制 白细胞 介 素 2 2 0 0 91 22 0接收 基金项 目:合肥市科技局重大课题(编号:合科 2 0 0 8 46)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 三附属 医院普外科,合肥2 3 0 0 6 1 安徽医科 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普外科,合肥2 3 0 0 2 2 作者简介:何磊,男,硕士,主治医师,责任作者,E m a il:h f y y s o n c o l o-盯 1 63 c o m(I L-2)介导 的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此外 P G E 还 可以抑制 I L-2的产生和对其 它细胞的作用,促进肿 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笔者对大肠癌患者手 术前后外周血 P G E 、I L-2、C D 4+C D 8的动态变化进 行测定,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2 0 0 6年 3月 一 2 0 0 8年 4月于安徽 医科大学第一、三附属 医院普外科治疗的大肠癌患 者 6 l例,男 3 6例,女 2 5例,年 龄 2 87 6(5 6 5 1 2 6)岁。按有无转移分两组:远处转移组(肝、肺、腹腔等)l 5例,无转移组 4 6例。人组条件:病理证 实为大肠癌,排除全身急慢性炎症、长期服用非甾体 抗炎药、其它部位恶性肿瘤、术前 已经接受放化疗和 生物治疗者。其 中根治 手术 4 l例(根治组),剖腹 探查 9例(剖腹组),姑息性切除者 1 1例(姑息组)。对照组为3 O名健康体检者。1 2 标本收集和处理 对照组和大肠癌组分别于 手术前 1 周内和手术后第 7、1 4天和 1个月抽取静 脉血 6 ml,E D T A管 2 ml 检测 C D 、C D ;含 E D-T A 吲哚美辛 的试管中 2 m l 混匀,普通试管中 2 m l,分别离心 3 O 0 0 r m i n5 m i n。取血清放人试管 中,标号后置 一 8 0 冰箱保存,分别待测 P G E 和 I L-2。1 3 实验 方 法 1 3 1 放 射 免 疫 法 测 定 I L 一 2和 P G E,I L 2和 me t ho d a nd c a l c u l a t e d t h e r a t i o o f t he m Co mp a r e d t h e c h a n g e o f i n t e s t i n a l mu c o s a l p e r me a b i l i t y a n d a n a l y s e d t he s e n s i t i v i t y o f t h e l a c t u l o s e ma n ni t o l r a t i oES R a n d CRP r e fle c t i ng t h e d i s e a s e a c t i v i t y o f UC p a t i e n t s Re s u l t s T h e l a c t u l o s e ma n n i t o l r a t i o i n 1 5 UC p a t i e n t s wa s 0 4 9 4 0 1 9 0,i t wa s s i g n i fic a n t l y h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1 5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0 0 3 9 0 0 1 4,P 0 0 5)T h e r e s u l t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i n t e s t i n a l m u c o s a l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o f U C p a t i e n t s w a s s i g n i fi c a n t l y hi g h e r t ha n t h a t o f t h e 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Th e r e wa s a o b v i o us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t h e i n t e s t i na l mu c o s a l p e r me a b i l i t y a n d S u t h e r l a n d DAI o f UC p a t i e n t s Th e ES R CRP we r e n o rm a l i n UC p a t i e n t s wi t h t h e l e s i o n i n t he l e ft s i d e c o l o nwh i l e i n t e s t i n a muc o s a l p e rm e a b i l i t y we r e i n e r e a s e d i n UC p a t i e n t s wi t h t h e l e s i o n i n t h e l e f I s i d e c o l o n(P 0 0 5)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i n t e s t i n a l m u c o s a l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o f U C p a t i e n t s i n c r e a s e s i g n i fi c a n t l y t h a n t h a t o f he a l t h y pe o p l eTh e i n t e s t i n a l muc o s a pe rm e a b i l i t y ma y r e fle c t t h e d i s e a s e a c t i v i t y o f UC p a t i e n t s a nd t h e s e ns i t i v i t y i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ES R a n d C RP M e SH l a e t u l o s e;ma n n i t o l;c o l i t i s,u l c e r a t i v e;b l o o d s e d i me n t a t i o n;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h i g h p r e s s u r e l i q u i d;C r e a e t i v e p r o t e i n Fr e e wo r d i n t e s t i n a l mu c o s a l p e r me a b i l i t y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