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西北地区
【教学目标】
1. 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西北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2. 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类型,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3. 通过分析西北地区环境问题治理,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途径。
【自主学习】
1.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并写出主要的地形。
2.描述西北地区主要的环境特征(气候、河流、植被、土壤)。
3.写出西北地区主要的铁路线,主要城市以及人口分布,并指出分布特点。
4.写出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及分布地区。
5.举例说明西北地区主要的工业城市及其主导工业部门。
目标1:明确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
1.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
2. 自然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
目标2: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生产。
1、 西北地区主要农业类型有哪些?请在图中指出主要分布地区。
2、 分析此处形成此类农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案例分析一】
新疆库尔德宁天山牧场
库尔德宁位于新疆伊犁河谷南侧西天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这里云杉类型齐全,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堪称是欧亚大陆腹地野生生物物种天然基因库。山上的草甸和山下草原是当地哈萨克牧民主要牧场,当地牧民每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牧民们转场时,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长途跋涉,沿着世世代代踩踏出来的牧道,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
天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库尔德宁位于图中甲乙哪一山坡?说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2)图中①、②分别表示那个牧场?(夏牧场/冬牧场)
(3)简要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案例分析二】 河西走廊绿洲农业
近年来,随着地膜覆盖和滴灌技术发展应用,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河西走廊地区培育的优良品种中有6个入选国家推广玉米品种序列。河西走廊已经成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所产玉米良种品质好,已经占领全国40%市场份额。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有利条件。
(2)由于玉米销量好,当地农民想继续更大规模地扩大种植,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目标3:通过库布齐荒漠化治理,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案例分析三】 库布齐甘草种植与荒漠化治理
材料一 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库布齐沙漠大部为流沙与半固定沙丘组成 , 以新月形流动沙丘为主 , 沙丘高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 流动性极强。 库布齐沙漠区属典型的大陆气候区 , 处温带干旱草原、 荒漠草原过渡带 , 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 主要特点是 , 干旱风大 , 降水较少 , 冬季寒冷而漫长, 夏季炎热而短促。主要植被类型有半干旱草原植被、草甸草原植被和干草原沙生植被。森林植被主要以人工林为主。
据史料记载 , 早在唐代 , 鄂尔多斯北部陆续出现被称作 “ 普纳沙”和 “ 库结沙”的沙丘地带。 在清代光绪末年 , 由于实施 “新政” , “ 开放蒙荒”、“ 移民实边” 政策 , 使库布齐沙漠的扩大和蔓延进一步加快。过度放牧、樵采和垦荒是造成现代土地沙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在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下图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
(1) 试分析库布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 为应对过度樵采,解决当地农牧区群众能源问题,适合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
(3) 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一. 选择题
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1—3题。
1.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范围扩大
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点状分布 D.环状分布
3.影响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水源 D.土壤
甲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区域发展种植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
C.地势低平 D.气温高
5. 甲区域在发展种植业时,最易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酸化 D.地面沉降
6. 我国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
C.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D.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推进
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较为肥美的草原。近年来,该地斑点状荒漠化不断发展,呼伦湖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不断缩减,湖水变咸。图示为呼伦贝尔地区及周边区域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沙地形成的人为原因包括( )
①过度放牧 ②过度农垦 ③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④过度樵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呼伦贝尔地区的发展方向是( )
A.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退耕还草,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和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业
C.保护天然林,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
D.建设自然保护区,变畜牧业为旅游业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