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反 思 新 课 改 中 的 我
我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已有二十多年了, 教学内容调整, 教科书变换,对我来讲早已司空见惯,每次变迁,我都能很快适应, 因为那些变化都是换汤不换药, 教法考法老一套。但这次新课改给我的感觉就不大一样了, 课程名称既不叫政治课也不叫思想政治课而叫思想品德课, 教科书也不是从教师“教”的角度编写的“教材”, 而改为从学生 “学”的角度编写的“学本”, 不仅教科书变了, 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诸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面对这次既换汤又换药, 史无前例的新课改, 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无奈, 真有了“不会教了”感觉。
然而, 困惑、犹豫、彷徨是没有出路的, 严峻的现实逼迫我加强学习,勇于探索和大胆实践, 尽快适应变化了的教学形势。这两年, 我高度重视自己新观念的树立, 新教法的形成, 在实践中用心去教, 用心去悟, 努力超越自我。可喜的是通过努力, 我在观念和教法等方面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 对新课程已从不适应走向适应, 渐渐变成了新课改的主人。
在教学观念上, 学生主体观和全面发展观已被我真正接受, 并付诸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 我已能较好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注意当好课堂教学“导演”, 让学生当主角, 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探究, 大胆说出自己所思所想所悟。在教学中, 我十分注意让教学内容回归生活, 让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 我尊重教科书但不受教科书限制,每堂课我都注意联系同学们十分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发思考、展开探究。在教学中,我更为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在课堂上, 我采取小讨论、小辩论、小探究及体验、讲述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法律知识、国情知识和时事知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情感, 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方法上, 我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有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时把教材内容变成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十分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 我重视引导学生积极践行这三大学习方式。为把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我注意帮助学生搞清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为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我注意在课堂上多留时间给同学们讨论交流;为把探究学习落到实处,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结合实际, 大胆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成长。
在这次新课改中, 我还有一个很深的感受, 那就是新课改焕发了我们思想政治课的“青春”, 我们思想政治课大有可为。课改前的思想政治课, 教师教的不够活, 学生也学得比较死, 社会上一些人甚至戏称政治课为“背多分”,原因就在于过分地强调接受和掌握, 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 在实践中大家围绕着中高考指挥棒转,过于重视死记硬背, 这种教学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 摧残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新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他能让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增知识、长见识、提才干、立思想、塑人格的好课。我相信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政治课的实际地位会有较大提升,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同学欢迎和重视。
学无止境, 教也无止境。反思新课改中的我, 任重而道远的感觉十分强烈, 我面临着许多挑战, 自感自己在以下几方面还要努力。
首先, 要加强备课, 提高课堂应变力。新课改下的课堂己经成了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根据课堂的情况随机应变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多想想假设, 多设计几个预案。当今世界, 纷繁复杂, 国际国内形势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着, 学生的思维也异常活跃, 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多看报纸, 多看新闻, 多关心国家大事,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热点问题与教材内容、观点结合起来,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次, 要注意精讲, 把时间让给学生。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教师少讲, 学生多讲, 把课堂交给学生。可能我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影响较深, 不大习惯也不太放心这样做, 上课喜欢碟碟不休, 惟恐哪个方面末讲到位。这样做自己实际上亦是挺辛苦的,常弄得口干舌燥, 但往往出力不讨好, 收效也不怎么地。今后我当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努力克服这个老毛病, 在课堂上舍得让时间于学生, 当好课堂“导演”, 启发学生畅所欲言, 倡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努力让课堂多一点生机, 多一点活力。
再次, 不能光看图说话,要多创设情境。新教科书一大特点是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学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所以,在使用这套以图为主的新科书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搞成看图说话。那样只会是干巴巴的表述图意,说些不关痛痒的大道理。如何使学生提高道德认识、明确道德概念,又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办法当然很多,可以资料调查、游戏、利用科技手段来欣赏,但我觉得课堂最常用也最实用的还是创设情境。这种创设情境其实也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下的体验学习,让学生在小课堂模拟大社会,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学会更好地选择、更好地行动。
最后, 要用活教科书, 拓展教学内容。反思一下自己, 把教科书仍看得太重, 受教科书约束太多, 不太习惯挖掘课程资源, 用活教科书。实际上, 课改下的教科书己演变成了“学本”而不再是传统的教师的“教本”, 教师在教科书面前不应再是被动的教书者, 而应成为研究者、开发者、应弹性地使用教科书, 我要注意树立起这样一个新观念。
时代在发展, 学生也是在发展中的,我们当教师的岂能落后于时代, 落后于学生?当然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惟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努力努力再努力。老马识途, 我坚信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 用心去悟, 用心去教,我是能够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 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 把思想政治课教得更好更精彩, 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贡献于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