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走进科学概念测试题
一填空
1、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应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
也可以总结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检验假设。
3、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其首要工作是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4、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a、健康信息档案基本包括身高、体重、体温、心率等内容。
b、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100 厘米=1000 毫米=106 微米=109 纳米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
(3)认识刻度尺:①观察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
②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
③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又叫做分度值。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倾斜造成读数偏大)
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一定要估读)
④记正确:记录数值 = 准确值 + 估计值 + 单位 (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
⑤ 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细的直径等。(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区别)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6)测量误差:
①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②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由于测量者估计不准确造成的误差。
c、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符号℃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规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 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2)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
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2)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3)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继续留在待测液体中(不能拿开读数), 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拄上表面相平.
4)记录读数时, 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3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不读成摄氏三十七度);—20℃读作:零下二十摄氏度
(4)体温计的量程:35℃— 42℃ ,最小刻度 :0.1℃,
特点:玻璃泡上方有很细的玻璃弯管,用前需甩,离开人体读数。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
d、时间的测量:
(1)心率是心脏或者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测量心率需要使用计时工具。
(2)时间单位:国际单位: 秒(s).
常用的还有分、时、天、月、年、毫秒等
换算关系是:1天=24小时,1小时=60分=3600秒 1秒=100毫秒
(3)测量工具:秒表(钟、表)
e、体重的测量
(1)测量体重使用磅秤
1)使用磅秤前指针应该在零刻度线
2)注意磅秤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讨论
1)如果指针不在零位置,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
指针偏左,读数偏小;指针偏右,读数偏大
2)如果物体的重量超过了量程,对磅秤有什么影响?
可能会损坏磅秤
(3)读数时人的视线应与标尺垂直
(4)当你的体重超标或低于正常值时,你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当你的体重超标时,你应该节制饮食,同时加强锻炼;当你的体重偏轻,你应注意身体,同时加强营养。
5.几个主要的科学概念
a、质量
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自然界由物质组成,物质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1)、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位置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1公斤=2斤 1斤=500克
(3)、实验室里常用 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常见的是 托盘天平.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标尺、游码、底座、平衡螺母、砝码。
(5)、托盘天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具体是: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旋;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旋),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3)称量:量时把被测物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的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直至天平恢复平衡。
思考:如果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这时怎样求得物体的实际质量?
4) 读数:被测物质量=所用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最小刻度值;读游码左侧所指的刻度值);
5)称量完毕整理天平,及时用镊子将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
注意:(1)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
(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等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2)液体质量的测量:先称出空烧杯质量,再把液体加入烧杯,称出总质量,用总质量减去空烧杯质量就是液体质量。
b、能量:一切物体都有能量
能量的形式: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形变的物体有形变的能(也称作势能)、发声的物体具有声能、发光的物体具有光能、食物、燃料里都有化学能,一切物体都有热能。除此而外,还有电能等很多能的形式。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
(1)植物光合作用:太阳能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水电站: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4)摩擦生热:动能转化为热能和声能
c、信息:信息传播的形式:符号、文字、图像、声音等
信息的载体:书籍、报刊、广告、计算机等
信息传播的工具: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
3 /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