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几年前看过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近又看到她的新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出版,就迫不及待地买来翻看此书。对于初为为人母的我而言,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它既帮助我纠正了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又教会了我如何看待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我意识到原来美好的教育是最简单的。这本书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样,是一篇一篇的,每篇围绕着一个主题,由此展开。其中穿插着作者身边的实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相比前一本书,理论的分析要略微多些,但还是很好看,我拿到书后就一气呵成地看完了。她的文章很真诚,看得出她是真正做教育的人,对于孩子的每个细节都是从孩子的心理,孩子的需求来考虑问题。
这本书我个人认为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可以读读,里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有些理念也适合应用于小学生的教学管理上。
一、给学生一次犯错误的机会
本书第一章第一篇文章就是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说得是一种教育理念,让孩子有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堕落中。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力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果教师急于以一种自己的思维和标准来规范学生,很容易压抑学生的正面激情,使他们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停止生长。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就是给学生一次犯错误的机会。如果在课堂上,一个学生举手发言说错了答案,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进行正面的引导和鼓励,那么这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就会受到抑制;情绪也会变得消极被动。给学生一次犯错误的机会不是放纵学生犯错误,而是尽可能让学生有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空间。理解学生的尝试要求,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尝试机会,给他们一份自信快乐的思维方式,使他们的天赋和潜能在日后成长中充分发挥出来。
二、对学生不要进行严厉教育
尹老师提出严厉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所谓的“严厉教育”,指以打骂、惩罚和羞辱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强制性改造的一种行为。虽然目标指向是好的希望学生做的更好。但由于它不尊重学生,不符合人性,实际上并无教育要素,知识一种破坏力。经常被苛责的学生,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学生,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学生,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学生,会越来越刻板固执。“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中的一条被时间和无数时间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惩罚手段只有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学生的友善和平和呢?
学生的情感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不断的鼓励而不是严厉的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教师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应该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的事。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学生也最有影响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和宽容的心去理解、包容、尊重学生。当我们有了内在的智慧和力量,空间增大了,学生也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我们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走向更适合他们成长的人生道路。
三、给予学生一种信任
还有什么比信任孩子更能让孩子内心升起自我的荣誉感和愉悦感,当我们每天都质疑、否定学生的动作、思想、言行的时候,学生怎么能自信,这样的质疑其实就是在剥夺学生成长的力量,自己设定一个“法则”,学生为了取悦父母,终身纠结困顿其中,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虽然我们是学生的教育者,却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这样就是取代学生成为他灵魂的主人。简单说,时刻记得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要以教师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的教导与训诫,一旦失去了这种平等,学生就很难与教师交心。对学生合理的合份的要求,要慷慨地给予,不要质疑学生的动机,处处为难。
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首先应该是尊重和信任。教师对学生的良好的期望能够促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当中,作为教师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去审查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最美的教育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要一颗平常心,信任学生,修炼自己,学生有无限的人生可能,往往也会带给我们无可限量的成长空间。请不要用一个有行的方框匡住了学生的心理空间。
现在,我正努力从教育误区中走出来,不断提醒自己要对学生实施最美最为简单的教育。其实我们不管是面对自己的孩子还是面对学生,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无条件的爱孩子,用温情目送孩子;给孩子成长空间,让他成为自己的主人;信任孩子,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祝福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