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单元七彩桥.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75762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七彩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单元七彩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单元七彩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七彩桥边城中心校 徐慧玉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一组反映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作品,感受音乐超越语言、跨越国界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桥梁作用。从迎宾曲、唱着跳着走近你中,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情景,感受作品的象征意义;在中国花鼓、丝绸之路、送别的欣赏中,感悟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及魅力,理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通过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元素对音乐创作的影响,理解音乐艺术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感受:1.欣赏迎宾曲、唱着跳着走近你1)播放步步高(广东音乐)片段,请学生说

2、出曲名。2)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听听这首歌曲来自何处?播放迎宾曲,指名回答,说出理由再次听赏,感受两首乐曲之间的联系,自读P2介绍,了解迎宾曲的创作背景。3)欣赏唱着跳着做近你,感受歌曲的热烈欢快。2.师过渡:假如你是个没有到过广东,不了解广东的外国商人,听了刚才的两首音乐作品,你还对广东一无所知吗?广东给留下什么印象?指名说。师:而这所有的印象都来源于音乐,此时此刻,音乐仿佛成为了一座桥梁,一座广东与“外界”相互交流的桥梁,一座中国与世界相互交流的桥梁。有一句话这样说:音乐无国界。还有一句这样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其实,要我们说:音乐是一座桥,一座超越时间、空间,让人与人之间,国家

3、与国家之间相互认识、相互交流,拉近距离,增进友谊的桥。下面,我们欣赏一组中外结合的音乐作品,从中我们会对音乐桥的作用有更深的体会。3.欣赏中国花鼓、送别、丝绸之路1)师演奏送别旋律,师:这首乐曲你们熟悉吗?你感觉它的情绪风格怎样?2)师:这首乐曲原本是一首美国歌曲,那么它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呢?这里我们要来了解一下“学堂乐歌”。简介“学堂乐歌”: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沿用1000多年的封建科举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效仿欧美建立起的新型学校。这类学校就叫做“学堂”,学校里的音乐课就叫“乐歌”科。当时的音乐教育家李叔同、沈心工等人用我国民歌、戏曲或者是外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为曲调,填上新的歌词,成为新歌在

4、音乐课上教唱,这些歌曲就叫“学堂乐歌”。3)出示送别歌词,师:这就是教育家李叔同为刚才的这首美国歌曲,创作的新歌词。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觉得词和曲是否相融?4)完整欣赏送别,轻声跟唱,感受歌曲的意境。5)过渡:1923年,奥地利作曲家克莱斯勒到东方演出,先后访问了中国、朝鲜、日本等亚洲国家。异国的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他创作了小提琴独奏曲中国花鼓。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两首克莱斯勒的作品,来猜一猜哪一首是中国花鼓?6)播放中国花鼓和爱之喜主题旋律,指名回答。7)完整欣赏中国花鼓,完成P6听一听,连一连,理解音乐内容。8)过渡:说到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最早恐怕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朝。(播放丝绸之路)汉朝时,我国的丝绸出口到古罗马,从当时的汉朝首都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穿越戈壁、墩煌的茫茫大漠,途径印度等14个国家,最终到达地中海沿岸的古罗马,这条长达13000多公里的路途,历史上称“丝绸之路”。现在我们听到的就是日本著名音乐家喜多郎先生在1980年创作了著名的丝绸之路。9)完整欣赏,感受电子合成音乐与东方古典文化的交融。三.课堂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