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 猫 的 圆 舞 曲
五山小学 张琴霞
课 型:以欣赏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内容:苏少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欣赏《小猫的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生乐于参加聆听、表演、模唱、图谱等教学活动,感受乐曲基本情绪。
2、跟着音乐做出符合舞曲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和韵律感肢体动作。
3、愿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音乐,有较好的听赏习惯。
教学重点
1、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有较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2、能在乐曲中听辨小猫的叫声(小提琴滑奏)、能用打击乐器随音乐一起演奏。
教学难点:
感受圆舞曲韵律,做出符合音乐形象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张老师带来了两首歌曲,我们一边唱,一边随音乐拍拍手,拍拍腿,好吗?
2、(播放《十二生肖歌》)这是什么歌?我们边唱边拍一拍。小朋友说说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二拍子)
3、(播放《小鼓响咚咚》)这是什么歌?我们也来边唱边拍一拍。小朋友说说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
4、三拍子的舞曲又称圆舞曲。很多人都喜欢踩着“嘣嚓嚓,嘣嚓嚓”这样的圆舞曲跳舞。今天,老师请来的一位小动物就特别喜欢跳圆舞曲。你们来听听看它是谁?(播放音乐)
(学生回答)
5、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呢?(学生回答)
6、老师再来播放一遍音乐,当你听到小猫的叫声就举手告诉我。(播放音乐)
7、简介乐曲。
这首非常有趣的音乐,是美国作曲家安德森爷爷创作的(出示安德森图片)。有一天,安德森爷爷看见小猫在钢琴上来回奔跑而突发的灵感,既而创作了管弦乐合奏《小猫的圆舞曲》(出示题目),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二拍子和三拍子歌曲的对比演唱和律动,引出圆舞曲。通过在音乐声中寻找小猫的叫声,揭示课题。教学伊始,能够充分关注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律动参与,巧妙设疑,环环相扣。
二、欣赏第一段
欣赏第一段a主题
1、我们再来听听这段音乐。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听听看a主题当中小猫的叫声出现了几次?(1)播放音乐
(2)小猫的叫声一共几次?(老师贴8个小猫头像在黑板上)
2、我们再来听。哪几次猫叫声是连在一起的?
(1)老师指着猫头,让学生感受)
(2)学生回答,老师调整猫头图片。
(3)让我们看着图片听音乐,边学小猫的叫声。
3、再次欣赏一遍a主题音乐,边听边体验一下这几次猫叫声在力度上有没有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4、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第一声强,第二声弱
第三声强,第四声弱。
这一强一弱,让你们想到什么?
5、老师也想了一种:这强的叫声是男小猫发出来的,弱的那声是女小猫发出来的,他们在一起跳舞着、一唱一和着,真有趣。
请男生学强的叫声
女生学弱的叫声
在音乐声中参与表演
6、我们听了这么长时间的猫叫,有哪个小朋友发现,猫叫是用上什么乐器演奏的?
(1)学生自由回答
(2)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是用小提琴的滑奏把小猫可爱、娇滴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3)如果换成钢琴,你们比较一下,好听吗?(钢琴奏一遍,比较)
(4)跟琴把小猫的叫声唱出来,注意音高的变化。(调整猫头高度,可以学生做)
欣赏第一段a’主题
1、我们再来听听下一段音乐,里面的小猫叫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学生回答后,出现图谱:
3、原来第一声和第三声猫叫声没有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代替呢?
4、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吧。(播放a’主题)
5、我们将两段音乐连起来听一听。注意两段音乐中小猫的叫声不一样。(完整聆听第一段a 和a’主题)
6、小朋友们跳的真不错。你们看小猫一边跳舞一边叫着,从小猫连续不断的叫声可以感受到小猫的心情怎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聆听、比较、模仿、图谱等方式,充分参与音乐活动当中去,不断加深听觉体验,熟悉并记住音乐主题。本环节我还利用钢琴与小提琴音色特点将猫叫的声音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聆听体验猫叫声的特点。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快乐体验,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感。
三、欣赏第二段
1、播放第二段音乐。(出示图谱)边放音乐老师边跳。
2、看看老师在什么地方加上了什么动作?(跟着音乐一起做动作)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件打击乐器,请你选择一件加在拍手的地方演奏。
(选乐器铃鼓,一起练习,从下往上拍三下)
4、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合作。(加双响筒)(和老师合作,练习)
5、后面的小圆点加什么乐器比较合适?我们来数一数,敲了几下?
注意前三句我们小步转12下,最后一句可是10下哦。(
6、邀请1——2组的小朋友到去前面来表演。其余的小朋友做评委,比一比他们谁敲得最棒。
7、你们想不想一起跟着音乐来演奏一遍?(生:想)今天呀,张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件打击乐器,请你们轻轻地拿起它,跟着音乐一起演奏。
(1)第一遍老师敲双响筒
(2)第二遍可以邀请一个小朋友敲击,老师关注。有谁愿意到前面展示双响筒的?
(3)播放音乐。全体合奏。
8、小朋友们配合得真不错,轻轻收起你们的乐器。小朋友们,说说看这段音乐跟第一段音乐速度上有没有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变快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参与舞蹈动作,模仿猫的体态特征,从中获得快乐。敢于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并能够与他人合作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增强集体合作意识;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
四、欣赏第三段
1、同学们,仔细往下听,小猫跳舞跳得正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播放第三段音乐)
2、狗来了,小猫怎么样了?(生:逃走了)
3、所以,最后当狗叫声出现之后,音乐的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变快了)
4、这段音乐跟哪一段音乐很相似啊?
5、对了,这是第一段的再现部分,我们也学着小花猫跳一跳圆舞曲吧,注意哦,当听到狗叫声后,迅速跑起来,在最后一个音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老师看看哪只小猫动作又快又安静哦。
学生起立。(老师编好动作在前面带领大家一起跳)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鲜明、有趣地音乐形象。启发学生的音乐联想,体验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用体态律动表现出来。
五、欣赏全曲
1、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注意哦,现在啊小猫准备开舞会了,还邀请了我们全班的同学一起来跳,老师播放《小猫的圆舞曲》,请你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一曲吧。
第一段,边听边唱
第二段,加入打击乐表演
第三段,学生表演
(老师在前面稍作提示,让学生参与)
【设计意图】完整欣赏的时候,要求学生借助体态律动来表现作品。再次完整体验三拍子圆舞曲的韵律感。
六、拓展欣赏
1、舞会办得真是太成功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还有很多小动物也来到了今天的舞会现场,你知道,他们藏在音乐当中呢。
2、让我们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听音乐声中藏了什么动物。听懂了就跟着音乐来模仿他们的动作。
播放音乐1、狮王进行曲
2、小狗圆舞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