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伤仲永》精要同步练习卷.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73495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精要同步练习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伤仲永》精要同步练习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古文精要同步练习 ——《伤仲永》整理:苏 审批:陈 一、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二、课文结构分析 1.分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可分三段。 第1段: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况——幼年作诗的 和其父贪利“不使学”的错误做法。“ ”,点出了仲永才能衰竭的原因,预示了他“ ”的必然结局。 第2段:写仲永 ,终于成为普通人。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与仲永幼年时聪颖超凡形成强烈对比。 第3段:是作者的看法。指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 ”,强调了 的重要。 三、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方仲永从幼年时 到长大后“ ”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 ”,是“ ”,说明人的知识才能决不能单纯地依靠天赋,而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世隶耕( )  2.未尝识书具( )(具: 具) 3.父异焉(异: )(焉: )4.借旁近与之 (与: ) 5.即书诗四句(书:  ) 并自为其名(为: )  6.收族为意 (收:  )( 意: ) 7、传一乡秀才观之(一: ) 8.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 )( 就: )   9.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 ;可:     ) 10邑人奇之(奇:  ) 11、稍稍宾客其父(稍稍: )(宾客: ) 12、 或以钱币乞之(或:  )(乞 ) 13. 父利其然也(利: ;然: ) 1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 )(扳: )(环谒: ) 15.余闻之也久(闻: ) 不能称前时之闻(称: )(闻: ) 16泯然众人矣( 泯然: ;众 ) 18受之天也(受: ) 19.贤于材人远矣( 贤: )(于: )( 材人: ) 20.卒之为众人( 卒: ) 21.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则: )( 于: )( 至: )22.且为众人( 且: )23固众人( 固: ) 24.得为众人而已耶(已: ) 25.伤仲永( 伤: ) 26.一词多义 自: 1.并自为其名( )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闻: 1.余闻之也久( ) 2.不能称前时之闻( ) 其: 1.其诗以养父母( ) 2.稍稍宾客其父( ) 然: 1父利其然也( ) 2泯然众人矣( ) 五、翻译句子。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8.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9.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0.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1.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1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3.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14.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六.内容理解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2、方仲永由天资聪慧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答: 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答: 4.‘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 5.从方仲永的故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教训(启示)? 6.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方仲永幼时天资过人,后来却因其父“不使学”反落为平庸无奇之辈。 B.作者先后三次和方仲永见面,发现他的文才下降很快,一次不如一次。 C.《伤仲永》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D.《伤仲永》中,作者认为天资一般的人如不接受教育结果将更加糟糕。 7.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伤仲永》详写了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略写了他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B.“世隶耕”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为写他到我家来求见我作铺垫。 C.《伤仲永》结尾部分先分析一般人,再总结方仲永的悲剧,由一般到特殊。 D.《伤仲永》的语言平实、精当,叙述故事冷静客观,不带任何私人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