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兴庆区回民三小 刘冬青 2014.09 毫米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毫米的认识。(教材第21、22页)二、教学目标1、通过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的简单的计算。2、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3、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三、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难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四、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尺子学具:尺子、光盘、硬币、废弃磁卡等收集的物品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二年级时,我们学习过
2、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回想一下,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用到的工具是什么?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字母怎么表示?2、伸手比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新知识。【设计意图:回忆旧知,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新课的学习中,又为课后总结作铺垫。】(二)探究新知1、师:拿起数学书,找出它的长、宽、厚(带领学生一起明确长、宽、厚)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厘米,记录下来,并找两人汇报。师: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厘米呢,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我们就要拿尺子来测量一下。(同桌两人合作。出示合作要求:1、同桌两人合作,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3、。2、测量时,如果遇到问题,请两人讨论解决。3、两人轮换进行,一人测量,一人记录。4、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记录测量的结果。)交流结果生1:厚度不到1厘米。生2:宽度整厘米过了,还余下一截。生3:宽度离19厘米还差5个小格。师:像尺子上这样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师:指一指你尺子上的1毫米。能用手指吗?为什么?生:不能,1毫米太短了。小结:尺子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字母表示为mm。【设计意图:通过测量人人都有又一样大小的数学书,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4、。同桌合作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2、师:画出1条1毫米长的线段。生:不好画,太短了师:画1条5毫米长的线段和1条10毫米长的线段。(投影展示)师:结合刚才画的10毫米,观察你的尺子并数一数,你能发现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吗?(投影放大尺子,学生先自己数,再一起数)从观察和数格子中得知,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 也就是1毫米,那么,1厘米=10毫米。【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印象给深刻,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师:拿起尺子,请观察刻度0到2是( )厘米,也就是( )毫米,刻度3到6是( )厘米,也就是( )毫米。请你在尺子上找出其他的2
5、0毫米、30毫米、50毫米,说给你的同桌听,每人说两个。【设计意图:每个学生都要动眼找、动口说,既加深对毫米的理解,又体现了人人参与课堂教学。】(三)课堂练习1、拿出收集的物品,猜测哪些厚度是1毫米,拿尺子来验证。(光盘、磁卡、1分硬币的厚度约为1毫米)捏一捏,感受1毫米。2、量数学书的厚度,算出约10张纸厚1毫米。数出10张,捏紧,感受1毫米。3、教材22页“做一做”两题。4、教材24页练习五的1、2题。5、数学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小床上起来。先用11厘米长的牙刷刷牙,就拿出9厘米厚的语文书开始早读。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只6厘米长的小蚂蚁忙着搬家,一辆黄色的2毫米高的公交车刚刚开走。我只好跑步到学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请帮他改正过来。【设计意图:通过大量题目的设置,使学生巩固对毫米的认识,熟练掌握用毫米作单位来测量】(四)课堂小结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回顾总结,让知识内化,为形成长度单位的知识系统作准备。】六、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米 m 厘米 cm 毫米 mm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