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能追寻守恒量 功 功率【学习目标】 正确理解能量守恒的思想以及功和功率的概念。 会利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解释有关现象和进行计算。【自主学习】 .在物理学中规定 叫做力对物体做了功.功等于 ,它的计算公式是 ,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用符号 来表示.2.在下列各种情况中,所做的功各是多少?(1)手用向前的力F推质量为m的小车,没有推动,手做功为 .(2)手托一个重为25 N的铅球,平移3 m,手对铅球做的功为 . (3)一只质量为m的苹果,从高为h的树上落下,重力做功为 .3. 叫做功率.它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 ,符号是 .4.举重运动员在5 s内将15
2、00 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 m,则可知他对杠铃做的功为 ,功率是 .5.两个体重相同的人甲和乙一起从一楼上到三楼,甲是跑步上楼,乙是慢步上楼.甲、乙两人所做的功W甲 W乙,他们的功率P甲 P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以恒定功率起动,先做加速度越来越的加速运动,直到速度达到最大值,最后做 运动.汽车匀加速起动,先做匀加速运动,直到 ,再做加速度越来 的加速运动,直到速度达到最大值,最后做 运动。【典型例题】例题 关于摩擦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力总是对物体做负功。 B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D静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例题
3、 如图,质量相同的球先后沿光滑的倾角分别为=30,60斜面下滑,达到最低点时,重力的即时功率是否相等?(设初始高度相同) 例题 3、质量m=4.0103kg的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40kW,汽车从静止以加速度a=0.5m/s2匀加速行驶,行驶时所受阻力恒为F=2.0103N,则汽车匀加速行驶的最长时间为多少?汽车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针对训练】 下面的四个实例中,叙述错误的是( )A.叉车举起货物,叉车做了功 B.燃烧的气体使火箭起飞,燃烧的气体做了功C.起重机挂着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起重机对货物做了功 D.马拉动圆木,马做了功.水平路面上有一个重500 N的小车,在100
4、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向前移动了5 m,则在这一过程中( )A.车受到的阻力为600 N B.车受到的阻力为500 NC.拉力对车做功是500 J D.重力对车做功为2500 J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B.做功时间短的机械功率大C.完成相同的功,用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D.功率大的机械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多关于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是A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一定做功。 B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 定做负功。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都做负功。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且两者代数和为零。甲、已两车的额定功率之比是1:2,当两车以各自的
5、额定功率行驶时,可判定:A两车装的货物质量之比1:2 B在相同时间内,两车做功之比2:1C两车行驰的速度比1:2 D速度相同时,两车的牵引力比1:2【能力训练】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由静止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在第2S内和第3S内重力做的功之比A 2:3 B 1:1 C 1:3 D 3:5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物体的速度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设飞机
6、飞行中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飞机以速度V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功率为P,则飞机以2P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的功率为:A 2P B 4P C 8P D 无法确定大小相等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于原来静止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上,使A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了L,使B沿粗糙水平面运动了相同的位移,则拉力F对AB做的功W1和W2相比较A1 W1W2 B W1W2 C W1=W2 D 无法比较汽车从平直公路上驶上一斜坡,其牵引力逐渐增大而功率不变,则汽车的A 加速度逐渐增大 B 速度逐渐增大C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 速度逐渐减小tvOv00.5v0tvOv00.5v0tvOv00.5v0tvOv00.5
7、v0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快进入闹市区时,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下列四个图象中,哪个正确表示了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A B C D某大型商场的自动扶梯以恒定速率v1运送顾客上楼购物某顾客第一次站在扶梯上不动随扶梯向上运动;第二次他以相对于扶梯的速率v2沿扶梯匀速向上走动两次扶梯对这位顾客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扶梯牵引力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W2,P1=P2 质量为2t的农用汽车,发动机额定功率为30kW,汽车在
8、水平路面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时速为54km/h若汽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加速,当其速度达到v=36km/h时刻,汽车的瞬时加速度是多大?BA.如图所示,一位杂技演员骑摩托车沿竖直面内的一个固定圆轨道做特技表演,他控制车的速率始终保持在20m/s,人与车的总质量为100kg,轨道对车的阻力大小是轨道对车压力的0.1倍已知车通过最低点A时发动机的即时功率为9kW,求车通过最高点B时发动机的瞬时功率 电动机通过一绳吊起一质量为8的物体,绳的拉力不能超过120N,电动机的功率不能超过1200W,要将此物体有静止起用最快的方式吊高90m(已知此物体在被吊高接近90m 时刚好开始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所需时间
9、为多少?参考答案:典型例题 BD 不相等 20S 20m/S针对训练: C C D C D能力训练 D BC B C CD C D 0.5m/S 5000W 10S7.2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学习目标】掌握重力势能及重力做功的特点。知道弹性势能。会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方法。【自主学习】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 和 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 无关,重力功的公式为WG=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 叫做物体的重力势能,常用EP表示,表达式EP= ,是 量。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选择不同 ,物体的重力势能的数值是不同的,但重力势能的差值是 。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 ,克服重力做功时,重力势能
10、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是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 和 有关。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是 。【典型例题】例题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竖直固定着一根轻弹簧,弹簧长为L劲度系数为k,现用手拉着上端的P点缓慢向上移动,直到物体离开地面一段距离L,在这一过程中,P点的位移(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是H,这时物体重力势能增加量为多少? P 例题 弹簧的弹力F=KX,试利用平均力推导出弹簧的弹簧势能的表达式EP=KL2/2(规定弹簧原长时的弹性势能为零)F例题 在水平地面上放一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个质量为2.0Kg的木块相连,若在木块上再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使木
11、块缓慢向下移动0.10m,力F做功2.5J,此时木块再次处于平衡状态,力F的大小为50N,如图所示,则在木块下降0.1m的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增加量?弹簧的劲度系数? 【针对训练】关于重力势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的大小只由重物本身决定 B重力势能恒大于零C在地面上的物体,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D重力势能实际上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2关于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B. 在同一高度,将物体以初速度V0向不同的方向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C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D用手托住一个物体匀速
12、上举时,手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与物体所增加的重力势能之和一实心的正方体铁块与一实心的正方体木块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铁块的重力势能大于木块的重力势能 B铁块的重力势能等于木块的重力势能C铁块的重力势能小于木块的重力势能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A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可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C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可能不变 D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减少【能力训练】离地面高度(不为零)相同的两物体甲和已,已知M甲M已,则(以地面为零势面)A甲物体的势能大 B已物体的势能大C甲.已两物体的势能相等 D 不能
13、判断用绳子吊起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H的高度时,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为A MgH B HgH+Mga C M(g-a) D Mga沿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向上拉同一个物体到顶端,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坡度小,长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FB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C沿坡度长,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D以上几种情况下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一样多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物体上面连着一个轻弹簧,用手拉住弹簧上端将物体缓缓提高H,则人做的功A 等于MgH B 大于MgH C 小于MgH D 无法确定 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
14、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A物体势能的增加量 B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C 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势能的增加量 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质量为100g的球从1.8m的高处落到水平板上,又弹回到1.25m的高度,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的功?球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地面上平铺N块砖,每块砖的质量为M,厚度为H,如将砖一块一块的叠放起来,至少要做多少功? M1M28.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栓接,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上端与物体M2栓接,下端压在桌面上(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施力将物块M1缓缓地竖直
15、上提,直到下面那个弹簧的下端刚脱离桌面, K1在此过程中,物块M2的重力势能增加了多少? 参考答案:典型例题 MgH-(Mg)2/K 略 4.5J 500N/m针对训练 D AB C C 能力训练 A A D B CD 0.55J 0.55J n(n-1)MgH/2 M2(M1+M2)g2/K27.3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动能和动能定理【学习目标】知道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方法。正确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掌握动能定理的解题方法。【自主学习】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怎样平衡摩擦力?通过探究实验得到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是一个物体具有的动能与物
16、体的和两个因素有关,和 越大,动能就越大。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其中W应该为 。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hH【典型例题】例题 如图所示,将质量m=2kg的一块石头从离地面H=2m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泥潭并陷入泥中h=5cm深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g取10m/s2)例题 如图所示,半径R1m的1/4圆弧导轨与水平面相接,从圆弧导轨顶端A,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20g的小木块,测得其滑至底端B时速度VB3ms,以后沿水平导轨滑行BC3m而停止求:(1)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BC段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例题一辆汽车的质量为5103,该汽车从静止开始
17、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经过40S,前进400m速度达到最大值,如果汽车受的阻力始终为车重的0.05倍,问车的最大速度是多少?(取g=10m/s)【针对训练】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则质点的动能A.与它通过的位移成正比 B.与它通过位移的平方成正比C.与它运动的时间成正比 D.与它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质量m = 2kg的滑块,以4m/s的初速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则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做功为 A0 B8J C16J D20J 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从离地面高h的跳台上以速度斜向上跳起,跳起
18、高度离跳台为H,最后以速度进入水中,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起跳时所做的功( )A. B. C. D 某人用手将1kg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g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对物体做功12J B. 合外力做功2JC. 合外力做功12J D.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能力训练】1. 甲乙两物体质量的比M1:M2=3:1,速度的比V1:V2=1:3,在相同的阻力作用下逐渐停下,则它们的位移比S1:S2是A. 1:1 B. 1:3 C. 3:1 D. 4:1 一子弹以速度v飞行恰好射穿一块铜板,若子弹的速度是原来的3倍,那么可射穿上述铜板的数目为A. 3块 B. 6块
19、 C. 9块 D. 12块 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物体,在摩擦系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到停止,则A. 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大 B. 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C. 它们滑行的距离一样大 D. 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一样多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通过距离s撤去力F,这以后又通过距离S停止下来,则在这个过程中A.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 B.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C.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Fs D.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零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开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前进距离s后,速度达到最大值VM设在这一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0,汽车所受的阻力恒
20、为f0。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发动机所做的功为A. p0t B. f0vmt C .f0s D. 一辆汽车以6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行驶时,急刹车后能滑行6m,如果改为8m/S的速度行驶,同样情况下急刹车后能滑行的距离为A 4m B 6m C 2m D 8m一个单摆小球的质量为M,摆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由于摆球受到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f作用而最终静止。则摆球通过的最大路程是多少?在光滑斜面的底端静止一个物体,从某时刻开始有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经过一段时间突然撤去力F,又经过相同的时间物体返回斜面的底部,且具有120J的动能,求恒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撤去恒力
21、F时物体具有的动能?一质量M0.5kg的物体,以的初速度沿水平桌面上滑过S0.7m的路程后落到地面,已知桌面高h0.8m,着地点距桌沿的水平距离,求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是多少?(g取)质量M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m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S的图线如图所示。求:(1)物体的初速度多大?(2)物体和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多大? (3)拉力F的大小?(g取)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 820N 0.11 0.15 20m/S针对训练 AD A A ABD能力训练 B C BC BC AD A MV2/2f 120 J 120 J 0
22、.5 1m/S 0.05 2.5N7.4 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习目标】正确理解机械能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能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掌握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自主学习】 机械能包括 能和 能,重力做功 能和 能可以转化,弹力做功 能和 能可以转化。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 做功的物体系统内, 与 可以 而总的 保持不变。一个小球在真空中自由下落,另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粘滞性较大的液体中匀速下落,它们都由高度为h1的地方下落到高度为h2的地方。在这两种情况下,重力所做的功相等吗?重力势能各转化成什么形式的能量?只有重力做功和只受重力是一回事吗?怎样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利用机械能
23、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典型例题】例题 关于机械能守恒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C 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D 若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机械能守恒。例题 以10m/S的速度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竖直上抛,若忽略空气阻力,求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上升过程中何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例题 某人在距离地面6m的高处,将质量为0.2的小球以V0=12m/S的速度斜向上抛出,小球的初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300,g=1Om/S2,求: 人抛球时对小球做的功? 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落地时的速
24、度大小?若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1=13m/S,小球在空气中运动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例题 小钢球质量为M,沿光滑的轨道 由静止滑下,如图所示,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要使小球沿光滑圆轨道恰好能通过最高点,物体应从离轨道最底点多高的地方开始滑下?【针对训练】在下列实例中运动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守恒的是:A、起重机吊起物体匀速上升; B、物体做平抛运动;C、圆锥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D、一个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重物,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振动(以物体和弹簧为研究对象)。从离地高为Hm的阳台上以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它上升 hm后又返回下落,最后落在地面上,
2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参考面) A、物体在最高点时机械能为Mg(H+h); B、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为Mg(H+h)+1/2Mv2; C、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为MgH+1/2Mv2; D、物体在落回过程中,过阳台时的机械能为MgH+1/2MV2Hh如图所示,桌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小球落到地面前的瞬间的机械能应为:A、mgh; B、mgH;C、mg(H+h); D、mg(H-h)。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度V0分别把三个小球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三球落地的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26、 上抛球最大 B下抛球最大C 平抛球最大 D 三个球一样大【能力训练】1.从高处自由下落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Ep和机械能E随高度h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正确的是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应是A.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a=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则在此物体上升h的过程中,物体的A重力势能增加了2mgh B 动能增加了2mgh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机械能增加了mgh当物体克服重力做
27、功时,物体的A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可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一定增大,机械能一定增大。C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减小。 D重力势能一定增大,动能可能不变。某同学身高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8m高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高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A 2m/S B 4m/S C 6m/S D 8m/S质量为1的物体在地面上高20m的地方在一拉力的作用下以7m/的加速度竖直下落5m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改变量是A 5J B 10J C 15J D 20J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与墙相连,质量为4的木块沿光滑的水平面以V0=5m/S的速度运动并压缩弹簧K,求弹簧在被压缩的
28、过程中的最大弹性能以及木块的速度V1=3m/S时的弹簧的弹性势能? 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离地15m的高空时,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的速度是多少? 质量为50的跳水运动员,从1m的跳板上向上跳起,最后以8m/S的速度入水,不计空气阻力,取g=9.8m/S2,求 跳板对运动员做的功是多少? 运动员在空中的最大高度离跳板多高?mM一根长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住质量为M和m的物体,且Mm,开始时用手握住M,使系统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如果M下降h刚好触地,那么m能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典型例题 BD 5m 2.5m 14.4J 13m/S
29、0J 2.5R针对训练 A ACD B D能力训练 AC D B D B C 50J 32J 20m/S 1911J 3.9m 2Mh/(M+m) 7.5 实验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 通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进一步加深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自主学习】为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铁架台,打点计时器,复写纸,纸带,秒表,低压直流电源,导线,电键,天平。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有: ;缺少的器材是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只受 力作用,其机械能守恒,若物体自由下落H高度时速度为V,应有MgH= ,故只要gH=1/
30、2V2成立,即可验证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在打出的各纸带中挑选出一条点迹 ,且第1、2两打点间距离接近 的纸带。测定第N个点的瞬时速度的方法是:测出与N点相邻的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内下落的距离SN和SN+1,有公式VN= 算出。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如果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线应是 ,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斜率等于 的数值。【典型例题】例题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各计数点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如图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E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
31、计数点)根据纸带要求计算:(1)若重锤的质量为m,则重锤从开始下落到打B点时,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多少?(2)重锤下落到打B点时增加的动能为多大?(3)从上述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例题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几条纸带.一位同学选取了一条头两点间的距离明显小于2 mm的纸带进行标点(标出0、1、2、3各实际点迹),测出各点与0点的高度差h1、h2、h3那么能否用它正确计算比较点n位置处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对应关系(n2,3,4),即能否验证1/2mvn2=mghn?为什么?若不能验证,则应如何改进?【针对训练】 某同学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编排了如下实验步骤:
32、A. 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B. 把纸带固定到重物上,并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提升到一定高度;C. 拆掉导线,整理仪器;D. 断开电源,调整纸带,重做两次;E. 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F. 用毫米刻度尺测出计数点与起点的距离,记录数据,并计算出结果,得出结论;G. 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低压交流电源上;H. 接通电源,释放纸带;I. 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低压直流电源上;J.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到桌边的铁架台上。上述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可有可无的是 ,其余正确且必要的步骤按实验操作顺序排列是 。(均只需填步骤的代号)某同学在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时,获得了数条纸带,则正确的是( )A.挑选第一、二两
33、点间的距离接近2cm的纸带进行测量B.在纸带上选取点迹清楚的、方便测量的某点作计数点的始点.C.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到第一点迹之间的距离,得出重锤下落相应高度h1、h2hn.D.用公式=,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如图所示,其中A点为打下的第一个点,0、1、2为连续的计数点。现测得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打点时间间隔均为T。根据纸带测量出的距离及打点的时间间隔,可以求出此实验过程中重锤下落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表达式为_ _。在打第5号计数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
34、为_ _。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打下第_号和第_号计数点之间的过程为研究对象。 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6V、50Hz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无漏点的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重锤下落的起点,选取的计数点为A、B、C、D,各计数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毫米,重力加速度取98m/s2,若重锤质量为1kg。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 m/s,重锤的动能EkB= J。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J。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B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 。 【能力训练】1. 在“验
35、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除天平、铁架台、夹子、纸带和重物外,还需要( )A. 秒表 B. 刻度尺 C. 学生电源 D. 打点计时器2.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对于自由下落的重物,下列选择条件中可取的是( )A. 选用重物时,重的比轻的好B. 选用重物时,体积小的比大的好C. 重物所受重力应与它所受的空气阻力和纸带所受打点计时器的阻力平衡D. 重物所受重力应远大于它所受的空气阻力和纸带所受打点计时器的阻力3.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安装打点计时器时,两纸带限位孔应在同一竖直线上B. 实验时,在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的同时,应立即接通电源C. 若
36、纸带上开头打出的几点模糊不清,也可设法用后面清晰的点进行验证D. 测量重物下落高度必须从起始点算起4.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这样会导致实验结果( )A. B. C. = D. 以上均有可能5.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J。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g=9.8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用打点计时器和重物在自由下落的情况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 Hz,依次打出的点为0、1、2、3、4,则(1)在图两条纸带中应选取的纸带是_,因为_。(a)(b) (a) (a)(b)(2)如从起点0到第3点之间来验证,必须测量和计算出的物理量为_,验证的表达式为_。 纸带上已按要求选出0、1、2、3、4、5、6七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x5、x6,则可以判断和计算出( )A. 计数点0的对应速度v0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