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诵读经典 践行核心价值观模范路小学“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朝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诵读经典 践行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二、工作原则:1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继承的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形成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2、相结合,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既要培育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2坚持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的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浸润过程,要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把激发兴趣、养成习惯作为核心,整体规划,系统推进。编写统一的通识读本,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增进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培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坚持注重实践、多管齐下的原则。将课堂教育与
3、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引导家庭参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发挥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及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积极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三、工作安排1今年秋季开学之际,在全校召开动员大会,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培育弘扬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开展“早读、午书、晚省”的活动 :早读8:208:30;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大学中庸午写12:501:05;晚省 :4:30-4:40 3、以国学经
4、典教与学、亲子共读共习中的逸闻趣事、感动瞬间为素材,广泛征集教师、学生、家长学经典、诵经典、践行经典中的心得体会,温情故事。要求语言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用故事讲道理、品文化,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所有稿件一律采用电子word文档(文件名注明所在学校),字数800左右,可配图片(宽度600px),在文章后面标注作者姓名、年级、职务、所在学校,所属辖区,并附上联系方式。4利用班会、晨夕会等德育阵地结合传统节日、素质实践性活动、德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加深对传统经典的理解和内化,促进知识学习、文化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5每学期有考评安排,每个学生有考评档案记载。一是不定期地
5、进行经典诵读学习情况抽查;二是纳入学生期中、期末考试(考核)。三是建立三方共评机制,制作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由学生自评、教师评价、教导处评价三方共同评价,每学期末评估一次。模范路小学“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总结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我校于201年月份开始在学生中展开“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宣教活动,现将活动总结以下:一、 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展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们从小
6、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诸多意义。为了加强校本课程实效性,确保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工作的落实,制定了切实的活动方案,开展了一系列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屡次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由教导处和少先队共同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确保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展开,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二、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展开丰富的学习践行活动。1、展开国学经典朗诵活动,教导处同一安排,天天早自习老师安排学生进行20分钟的朗诵经典活动;通过这样系列的朗诵活动,让学生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学生酷爱祖国优秀文化的
7、优秀品质。.除此之外,201年1月学校利用多媒体设备,每天播放经典诵读碟子,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修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从而建立好好学习的志向。.多措并举、知行合一。要注重教学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加深对传统经典的理解和内化,促进知识学习、文化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三方共评机制,制作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由学生自评、教师评价、政教处评价三方共同评价,每学期末评估一次。.坚持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的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浸润过程,要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把激发兴趣、养成习惯作为核心,整体规划,系统推进。所以建立:“日诵日写”积累本,让学生把优秀的词,句,段记录下来,养成会做笔记的好习惯。.坚持以课内为主,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与德育、语文、思品等学科课程教学统筹安排。总之,我校一定会在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契机,以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抓手,传承中华文化,发扬中华美德,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模范路小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