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5讲考题优化演练.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66759 上传时间:2024-1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5讲考题优化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5讲考题优化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12题。1判断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土壤水增多库区蒸发量增大蒸腾加强植被覆盖率增大A BC D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解析:第1题,结合框图与备选答案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第2题,各自然要素是相互关联的,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答案:1.C2.A右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

2、的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4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因素 B洋流因素C. 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解析:图示自然带的分布是南北方向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P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受寒流的影响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答案:3.A4.B(2011年深圳模拟)读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56题。5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解析:选B。根据经纬度可以看出该地应是南美洲南部地区,图中山脉为安第斯山,其西侧处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而东侧是背风坡,降水少,形成温带荒漠景观,故B正确。6图中乙、丙处植被的分布

3、主要是()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解析:选D。图中山脉东西两侧的植被差异是由于高大地形对西风气流的阻挡所致,属于非地带性规律。7读“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的名称:A_,B._,C._。(2)A、D所在纬度相同,自然带不同,试简要分析原因。(3)E山的名称是_,成因上属于_山。(4)B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廊,可以推断出该地区为非洲中部地区,A处为刚果盆地,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处为热带草原带,C处为热带荒漠带。A、D两处的自然带不同,主要是由于D处海拨较高,气温偏低,降水偏少造成的。E山为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火山。B处为热带草原气候,由于降水变率大,人类过度地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荒漠化。答案:(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2)D处由于地处东非高原(或地势高),改变了水热状况,不能形成热带雨林带。(3)乞力马扎罗山火(4)土地沙漠化(或沙漠南侵)2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