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遂宁古代著述考录(下)_胡传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6509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4.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遂宁古代著述考录(下)_胡传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遂宁古代著述考录(下)_胡传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遂宁古代著述考录(下)_胡传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十九辑)遂宁古代著述考录(下)胡传淮内容提要:四川遂宁,人文蔚起,潜心著述之士,代不乏人。从秦汉至清末两千余年间,著述如林,但地方志记载多有阙漏。编者依据二十五史四川通志潼川府志遂宁县志蓬溪县志射洪县志宋代蜀人著述存佚录清代蜀人著述总目、各乡镇志及遂宁各姓族谱等各种 传世、出土文献和数据库,全面考订遂宁 市(射洪市、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古代各类著述,撰成此文,以期能对巴蜀文化及地方文献研究者有所助益。著述按照经、史、子、集四大部类编排,收录民国以前今遂宁市籍作者之著述和外籍作者关于今遂宁市地域之著述。方志、族谱,下限延至民国。家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正史

2、、方志、家谱)之一,故据目力所及,择要选录,用以弘杨传统文化、保存乡邦文献。关键词:巴蜀文献;陈子昂;王灼;黄峨;张鹏翮;张问陶子部儒家类化坊,宋长江县杜涉撰。陟(),长江县人,父杜昭文,遂州长史。庆历六年(),杜陟考中特奏名三礼出身,授官萸道县(今宜宾)县尉,升叙州军事判官。司马光嘉祐二年撰有府州判官杜君墓志铭(载司马温公文集卷八十铭三)。舆地纪胜卷第一百五十五遂宁府载:“杜陟,长江人。自布衣识司马天章,得与温公游。及陟死,温公志其墓。”化坊一书,共三十一篇,阐述君王教化百姓之法,今佚。时议录,宋蓬溪冯檝撰。檝,字济川,自号不动居士。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今佚,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夹

3、注,有引文数则。临安录,宋蓬溪冯檝撰。今佚,见建 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一夹注,有引文遂宁古代 著述考录(下)?数则。谏议录,宋蓬溪冯檝撰。今佚,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一夹注,有引文数则。鸣冤录四卷,有附录,明遂宁席书编次。席书 在鸣冤录序言中说该书是为陆象山(九渊)鸣冤,故又名为陆象山鸣冤录。该书是席书从陆九渊象山集中摘选的书要和语要。书成之后,即寄王阳明。阳明先生年谱“正德十六年”载:“先生(王阳明)刻象山文集,为序以表彰之。席元山尝闻先生论学于龙场,深病陆学丕显,作鸣冤录以寄先生。称其身任斯道,庶几天下非之而不顾。”王阳明正德十六年()与 席元山云:“向承教札及鸣冤录,读之见别后学力所到

4、,卓然斯道之任,庶几乎天下非之而不顾,非独与世之附和雷同从人非笑者相去万万而已。喜幸何极!”嘉靖二年()王阳明在寄席元山书函 中再次对鸣冤录予以认可:“向见鸣冤录及承所寄道山书院记,盖信道之笃,任道之劲,海内同志莫敢有望下风者矣,何幸何幸!”证性秘密,明射洪杨嗣龙撰。嗣龙,事迹已详前。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经籍志著录。庭训手录,明射洪杨嗣龙撰。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经籍志著录。愧庵遗集七卷,清代射洪杨甲仁撰。甲仁,事迹已详前。其著作有愧庵遗集七卷,分别是北游录下学录(二卷)自验录(二卷)下学芙城录忧患日录。愧庵遗集的版本如下:一、清道光壬辰()张鹏酚来鹿堂刻本。该版本初非有意刻印,只因抄者错会

5、张鹏酚意而刻制成版,所以并未加以精心校订。张鹏酚自言该版“一切款式,率失其常”,尽管他事后努力地“重段重句,悉为 划去,应断仍连者,悉双行改镌”,然而“不当锓而锓者既多,悉留庐山真面目,以待大儒削正焉”,因此该版是比较粗植的。然此版坊间并未发现。二、清道光甲午刘执庵刻本。道光 十四年甲午(),刘执庵知射洪事,购得愧庵集初版底版,赵燮元等参加修订,“详加校雠,正其鲁鱼亥豕,增损其脱误重复,愧庵集遂为善本”。但此版笔者未寻到。三、清 同治甲子()叶光宇刻本。清咸丰十年庚申(),四川赤城人叶光宇因避战乱,在一友人家中得见道光壬辰张鹏鼢初刻本,读之大喜,故予以翻刻。笔者手中所用的正是此版,也是后世流传

6、较广的版本。叶氏本亦未加以精心校雠,似乎保留了初版的一些问题。四、民国十三年甲子()成都明道总院铅印本。该版现仅见藏于南京大学图书馆。另外,还有选编本愧庵遗著集要,光绪年丁丑()桐城马氏刻本、民 国十年辛酉()四川云阳程德全刻本。北游录要一卷,清代 射洪杨甲仁撰。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作北游录要一卷。下学录要二卷,清代 射洪杨甲仁撰。嘉 庆射洪县志卷一七作下学录一卷,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作下学录二卷。自验录要二卷,清代 射洪杨甲仁 撰。光绪新修潼川府 志卷 十六作自验 录二卷。芙蓉录要一卷,清代射洪杨甲仁撰。嘉庆射洪县志卷十七、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作芙蓉日录。?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十九辑)

7、忧患日录一卷,清代射洪杨甲仁撰。载嘉庆射洪县志卷十七,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作忧患录一卷。了心宗传,杨甲仁侧室周氏撰。周氏,女,杨甲仁妾,见嘉庆射洪县志卷十七。愧庵很注重讲学,一生从游者甚众,较为优秀的有傅良辰、张子达、马方昇、钱秋水、罗度,以及仆人长寿(愧庵称之为仆徒),妾周氏。甲仁唤其妾周氏为“哲徒”,并为周氏起号为悟性、了心,是他认为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人称“大哲”。可惜周氏早逝(去世于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生年不详)。据嘉庆射洪县志卷十七,周氏著有了心宗传,但并未流传下来。三才儒要,清代遂宁张鹏翮撰。鹏翮,事迹已详前。此书见光绪遂宁县志卷三,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敦行录一卷,清代遂宁张鹏翮

8、撰。见光绪遂宁县志卷三,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作一卷。今存康熙间刻燕山于氏易简堂祥刑要览(清代于琨辑),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信阳子卓录八卷,清代遂宁张鹏翮撰。见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清人别集总目。今存康熙五十五年()刻本,康熙间刻本。信阳子卓录八卷补遗二卷,清代遂宁张鹏翮撰。今存康熙间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续修四库全书本;山东齐鲁书社据康熙间刻本影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重刊张运青先生治镜录二卷,清代遂宁张鹏翮撰。清道光十三年()仕学斋重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万事玉衡录四卷,清代遂宁张鹏翮撰。藏北京大学图 书馆。高惕庵语录一卷,清代遂宁李仙根辑。仙根,事迹已详前。高惕庵,即高

9、人龙,字惕庵。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区)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吏部主事,升员外郎。三十三年()充会试同考官。事竣,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性情耿介,学问渊博,工诗古文词。后弃官归里,潜心周程张朱之学,日与生徒讲习不倦,远近问学者纷至沓来。讲学五十余年,门下名士甚多。遂宁李仙根录其与生徒问答之词,辑成惕庵语录,吕潜为之序。又喜吟咏,其秋夜诗脍炙人口,广传士林。李调元蜀雅、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录有其诗。梁山县志有传。此书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经籍志著录。知非斋日录三卷,清代射洪赵燮元撰。燮元,事迹已详前。此书见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六。性原一篇,清代射洪赵燮元撰

10、。见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六。浩然录,清代射洪赵燮元撰。见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立天维集,清代蓬溪张秉谦撰。秉谦,事迹已详前。此书光绪蓬溪续志?著述著录。懿训日钞,清代蓬溪张秉谦撰。光绪蓬溪续志?著述著录。尊闻录,清代蓬溪张秉谦撰。光绪蓬溪续志?著述著录。内省日录二卷,清代射洪杨芳春撰。芳春,事迹已详前。此书光绪新修潼川府志遂宁古代著述考录(下)?卷十六、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六艺文志著录。日录二卷,清代射洪杨光普撰。光普,清代射洪人,学 者杨芳春之侄。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治原论一卷,清代射洪赵远熙撰。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治道约言一卷,清代射洪赵远熙撰。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致知录

11、四卷,清代射洪赵浙撰。渐,射洪县增生。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达用录二卷,清代射洪赵浙撰。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续老学究语,清代射洪陈璋美撰。璋美,清代射洪人。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图衍辨正二卷,清代遂宁刘士奎撰。士奎,字聚五,咸丰间岁贡,品端学粹,明于天文。惜其无书,然精思亦过人远矣。事迹载光绪遂宁县志卷三、民 国遂宁县志卷三。该书载民国遂宁 县志卷五。光绪潼川府志卷十六作一卷。尊闻录,清代遂宁曾璨撰。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民 国遂宁县志卷三著录。存几希集,清代蓬溪蒲丙南撰。丙南,字癸济,一字德芳,嘉庆十九年岁贡生。举人蒲心浩子、进士蒲文甲弟。矩度方严,乡里仰为典型。开塾授

12、徒,造就者多。家无储粟,以修脯之人,收罗残书。惜字纸,瘗白骨,著有存几希集,皆古今格言,刊行于世。曾孙蒲预麟(进士)。见道光蓬溪县志卷十一、卷十六。存几希集著录于道光蓬 溪县志卷十六、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学人要语一卷,清代蓬溪钟瑞廷撰。瑞廷,事迹已详前。光绪蓬溪续志卷四著录。按: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不著卷数。觉后录四卷,清代蓬溪金魁撰。金魁,字涵山,清代蓬溪县西乡(今大英县)人,师事钟瑞廷,家贫课徒,名亦蔚起。平居孝友方严,卒年八十一。见光绪蓬溪续志卷三。觉后录四卷,又名塾师觉后篇,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柴桑佣录四卷,清代射洪钟体志撰。体志,事迹已详前。今存光绪十六年藻雪堂刻本,藏

13、中国 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新吴杂佩六卷,清代射洪钟体志撰。体志,事迹已详前。有光绪二十一年灌城(古代南昌的别称)刻本。黜邪编,清代射洪钟体志撰。今存光绪四年刻本,藏上海图书馆。保婴编,清代射洪钟体志撰。今存光绪十六年刻本,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敦孝戒淫 录卷,清代蓬溪蓝立青撰。立靑,大取场(今大英县卓 简 井镇)人。读书务实践。父没,庐墓三年。嘉庆庚屮,侍叔总安全寨亊,规划甚 具,人恃以无恐。光绪初,与 张秉谦往来讲学。立靑谓淫、孝二字,系 人生死关头。著敦孝戒淫录一卷刊行。卒年 儿,世称聚奈先生。见民国蓬溪近 志卷四。民 闺蓬溪近 志卷四著录。按:同卷一:未著卷数。忍:俗歌卷,淸代蓬溪钟

14、永绍撰。永绍,事迹已详前。忍让俗歌一卷著录于民?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十九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古今名论续篇一卷,清代蓬溪钟永定辑。永定,事迹已详前。宗鉴录一卷,清代蓬溪钟永定辑。永定,事迹已详前。曾文正家言挈粹二卷,清代蓬溪钟永显辑二曲愧庵合集纂要一卷,清代蓬溪钟永显辑。西抠内外集便览一卷,清代蓬溪钟永显辑。训俗恒言,清代遂宁知县孙海撰。海,事迹已详前。该书是孙海任遂宁知县时为劝诫、教化遂宁士民而作的系统普及文章,清光绪二年()秋由遂宁县官府刊印,全书共页、万余字。全书分序言劝士劝农工商贾劝书吏差役客卿约四大部分,其中劝士劝农工商贾尤为详尽,统一用易记上口的通俗语言作为条目,一件件地列出当时风

15、俗中存在的各种陋习。条目之下,对所劝之事进行详尽分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娓娓而谈,让人心折口服。从全书内容可以看出,作为一任知县的孙海对遂宁 民风民情了如指掌,而且把培植遂宁健康和谐的 民风民俗作为为官之责,并且在行文中流露出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主张,在通俗的说理中贯穿着传统儒家思想和佛家的处世智慧。学源统宗,清末蓬溪全纯胞撰。纯煦(),字春和,蓬溪县常乐镇人。父时,邑诸生,早卒。纯煦及弟涛,少育于母谢,家贫,为童子师以养,尝与祀乡贤,大恸伏地,乃益劬于学,至老不倦。撰学源统宗数万言,旋治 岐黄,多心得,撰医学探源伤寒金匮恒解诸种。知县周君学铭,索阅所著书,称绩学士。养正要录,清代遂宁汪昌简辑。

16、昌简,字泰然,遂宁廪生,宿儒。家居教授生徒,颜其教室曰“养正斋”。尝汇辑孝经大义、先正格言,署曰养正要录。民 国遂宁县志卷五有传。冠婚丧祭四礼,清末遂宁刘云奎撰。云奎,字茂堂,载民国遂宁县志卷五。训世治家格言,清代遂宁李焕奎撰。焕奎,字紫垣,遂宁庠生。至性纯洁,笃孝友,好施予。撰有训世治家格言,粹然一代真儒。民国遂宁县志卷五有传。高石斋劄记,清末射洪刘光谟撰。光谟,事迹已详前。高石斋经世迩言二卷,清末射洪刘光谟撰。光谟,事迹已详前。今存光绪二十六年()刻本,四川大学图书馆藏。辟炮仁术二卷,清末射洪刘光谟撰。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本,四川大学图书馆藏。衡文录十四卷,清末射洪郭炳忠撰。炳忠(),名天

17、汉,字芸章,射洪县官升乡塔子沟人。光绪恩贡,曾出任江西省南昌县知县、南康府参军。光绪丙午(),主成都潼属中学堂事。民 国十四年()蓬溪西乡叶德生纂修叶氏续修宗谱载有郭炳忠撰循卿公传,文末款署:“恩进士,廷试三等,签分江西府经调,授南昌知县,射洪郭炳忠撰。”民国初年任四川省金矿督办。晚年归家致力学术,长于经学、书法,研究程朱理学。曾任射洪登云书院、金台书院、东山书院山长、教席,撰有衡文录十四卷,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临邛伍肇龄序,光绪二十八年()桂声家塾刻本。遂宁古代著述考录(下)?杂家类补履书十卷,唐射洪李浦撰。浦,字德川,通泉人。著补履书十卷,皆孟轲、扬雄之旨,世称补履先生。时宰相张延赏,表拜

18、右拾遗,正色抗辞,朝堂敬惮。康熙射洪县志卷四有传。续事始五卷,前蜀射洪县令冯鉴撰。鉴,一作马鉴,后蜀(五代十国时期)科技史家,曾任射洪县令。马鉴对历代有关发明创造的史料、文献怀有浓厚兴趣,从前代各类典籍及近世见闻中发掘了大量科技资料,于广政二十六年()编成续事始一书。续事始是对隋朝刘存事始的补载续录,但材料翔实得多,范围广泛得多。续事始共载文 条,内容涉及农业、水利、建筑、交通、食品、服饰、日用物品、军事装备、科学仪器等众多领域,是一部我国古代早期重要科技史专著,为英国李约瑟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录用,誉为中国最早的一部科学技术史和发明创造记录。此书由元陶宗仪说郛卷十收录。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六艺文志著

19、录。衡外琐言,明射洪罗附贤撰。附贤,字可波,号肖陶,盖慕陶渊明也。明嘉靖三十七年举人。任湖广桂东令,多善政。著有衡外琐言可波文集。嘉庆射洪县志卷十一有传。沟壑寐,明遂宁李实撰。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经籍志著录。孽海慈航,清代蓬溪张秉谦撰。秉谦,事迹已详前。载光绪蓬溪续志卷三,民国蓬溪近志卷四。孽海慈航著 录于光绪蓬溪续志卷四。戒淫辞一卷,清代蓬溪陈奕端撰。奕端,字恪三,蓬溪县隆盛场(今大英县隆盛镇)斯止山人,性敏能文。民国蓬溪近志?艺文著录。小说家类广前定录七卷,前蜀射洪县令冯鉴撰。鉴,事迹已详前。唐人认为,人生命运皆有定数,人一来到人间,其一生所历,年寿、功名、禄位及婚姻等,都已在冥冥之中被

20、安排好了,天下之事皆前定。命运前定是唐人的普遍观念,也是唐人小说反复表现的主题,如钟籍前定录、冯鉴广前定录等小说集,就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命定故事。金华浪语一卷,明射洪杨嗣龙撰。阐幽录一卷,清代遂宁 张懋巾撰。懋中(?),字圣传,太学生,张鹏翮四弟张鹏飞子,卒葬成都华阳。此书一名蜀宫遗烈明蜀王殉难四近侍李丽华、许若琼、严兰珍、齐飞鸾合传,主要讲述张献忠攻陷成都和蜀王四近侍殉难之事。前有沈德潜序 言,后附张顾鉴等众亲友的 品评。沈氏认为阐幽录“辨说传言,表百数十年沉沦未着之幽光,其有功于名教者 岂鲜也哉。”张顾鉴评价阐幽录云:“传中写丽华,始而对句,继而联句。对句露平生身份,联句诗寓国计安危,妙在

21、遥遥相对。写兰珍之投荷池,又写飞鸾之投御沟。兰珍之死其势缓,故写得从容;飞鸾之死其事急,故写得激烈。此事类而文不相犯者也。写吴继善陈书,又写张献忠颁诏。书惟摘叙,简而能该;诏则令载,详而始备。此轻重之得宜也。刘之勃请出赀募兵,李丽华又请脱琪济食。前祗无兵,后更乏食,此浅深之有序也至其叙四人之出落,错综变化,笔者游龙,以事行之,以文运事,真有 杂花生树,群莠乩之境。”民国十九年()四 川双流李氏念劬堂刻 本,遂宁市图书馆有藏。?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十九辑)匏庵志异二卷,清代蓬溪王衮撰。衮,字补之,蓬溪县赤城镇人,性高洁,隐于医。读书不屑章句,工为诗。有所制,人竞传诵。知县张其仁重其德,知其贫,时

22、馈遗之。衮以名纸答谢而已。积八年去官,衮送之以诗,有云:“屡蒙说项怜寒士,从未登龙拜使君。”可想其为人,著有飽庵志异及抱犊山房诗草。该书著录于光绪蓬溪续志卷四、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八贤传二十回,清代落 魄道人编次。落魄道人,其真名实姓无从考证。原本独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特藏部,卷端下有“醉梦草庐主人梦梅叟志”印,版心下有“莳心堂”印。作者疑为储仁逊。储仁逊,字拙庵,号卧月子,又号醉梦草庐主人梦梅叟,祖籍章武,世居天津带河门外,生于清同治甲戌()年,卒于民国戊辰()年。持身狷介,毕生布衣布履。精医卜堪舆之术。该书叙述康熙时张鹏翮、于成龙等八位贤臣 匡扶社稷的故事,小说情节引人人胜,韵味无穷,为

23、著名历史小说。兵书类守砦方略备览一卷,清代蓬溪钟瑞廷撰。光绪蓬溪续志卷四、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兵法阵法纂要二卷,清代蓬溪钟瑞廷撰。光绪蓬溪续志卷四、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录。虎帐元机四卷,清代射洪赵燮元撰。光绪射洪县志卷十六艺文志著录。练团保砦书二卷,清代射洪刘国翼撰。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著 录。桂林阵法一卷,清末射洪刘光谟撰。光谟,事迹已详前。今存光绪二十六年 富顺刘氏刻本。御贼方略,清代蓬溪戴濬祥撰。濬祥,泽滋子。清代蓬溪县人,同治九年()以高年得乡举,性好吟咏,虽耄不废,卒年八十八岁。民 国蓬溪近志卷一三著录。医家类日华子,唐射洪陈子良撰。日华子,亦名日华子本草。子良,蜀志?

24、补遗载:子昂之兄,诗工乐府,见文苑英华。兼精医术,著日华子传世。医方便览五卷,明代遂宁殷之屏撰。之屏,又名次台,遂宁人,生卒年不详,少业儒,有天下之志,时无知遇,乃移其志于医。该书卷首为作者集内经及先贤所论,包括运气要略、运气论、经络要略、君臣佐使论、医旨、病机赋。卷一至卷四按疾病列为一百种,作者仿明 医指掌咏注各病。本书是一部综合性临床方书,论及根源、症察标本,其处方分类,一皆增损参酌适宜。存明万历十年()临洮府知府夏镜初刻本、康熙十七年()残版补刻本、年中 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瘍疫论二卷,清初吴县吴有性撰,蓬溪彭教谦刻。有性(),字又可,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教谦,清代川北蓬

25、溪县道士,全真道龙门派十七代弟子。此书为清乾隆五十六年()蓬溪羽人彭教谦刻醒医六书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有藏。回天要诀一卷,清代蓬溪何成思撰。成思,字文安,蓬溪县人。性诚笃好学,持身尤方严。试童军久不售,年强仕纳粟入成均,设帐授徒,先以端蒙养正为务,朔望日,使生遂宁古代著述考录(下)?徒肃立,讲先贤功过格言,早 晚自诵三圣经,数十年如一日,晚年著有回天要决一卷,刊表印送。年八十五无疾终。事迹见民国蓬溪近志卷四。回天要诀著录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医学探源,清末蓬溪全纯煦撰。纯煦,事迹已详前。伤寒金匮恒解,清末蓬溪全纯煦撰。纯煦,事迹已详前。伤寒六经定法,清末蓬溪周智端撰。智端,字子方,蓬溪县回龙

26、场(今宝梵镇)杨家沟人。幼聪颖,好读书,能诗文,年弱冠应童子试,屡列县府前茅,未获博一衿。始舍去帖括,治岐黄业,不数年即成名医。年八十有四卒。章甫遗集十卷,清代蓬溪陈奕端撰。奕端,蓬溪县隆盛场(今大英县隆盛镇)人,于宣统初年,任京师平和戒烟局事,大兴鹿相国礼重之。京师医学式微,至则名大噪,活人以千计,而不轻诊王公贵人。甫一年病归,旋卒。撰有章甫遗集十卷存于家。清末射洪拔贡文映江为其立传。民国蓬溪近志?艺文著录。北京医案一卷,清代蓬溪陈奕端撰。民 国蓬溪近志?艺文著 录。外科纂要,清代蓬溪赵步云编。步云,字体乾,蓬溪县赤城镇人。该书一名外科金鉴纂要,清光绪稿本。序言款署:“时大清光绪二十七年()

27、岁在辛丑小阳月十二日,赤城体乾赵步云题。”新编六经心法歌诀,清代蓬溪赵步云编。步云,事迹已详前。该书一册,页、余面,第一页题:“赤城体乾赵步云编次,高明鉴定。”系清代写本。医学正旨三卷,清代蓬溪蒲悉生著。悉生,清代医家,字鉴川,蓬溪县人。该书今存清光绪刊本。曾氏医通十卷,清代遂宁曾芳桐撰。芳桐),字虞封,遂宁人。廪生,曾任芦山县教谕。修孔庙,讲濂洛之学。州府旌表于朝,去则相歌咏,为芦阳舆颂集。勤学,善属文,撰孝经集注二卷、诗文集四卷,门人梓行。状元胳成骧撰曾虞封先生传,载民国遂宁县志卷四。伤寒论类证录四卷,清代遂宁曾芳桐撰。五脏六腑病情便览二卷,清代遂宁曾芳桐撰。脉诀采真三卷,清末遂宁王鸿骥撰

28、。鸿骥,字翔鹤,遂宁人,清代医家。因幼 年多病而究心医学,通读古代医经,于脉法尤多研究。此书精采 古代 脉学著作精华,并有所发挥。药物选要四卷,清末遂宁王鸿骥撰。此书系韵体文写成,对药物归经之说持有异议医书捷钞三卷,清末遂宁王鸿骥撰。此书乃名医研讨后予以修订,加人伤寒、金匮有关方论,分病辑成。素问提要卷,清末遂宁王鸿骥撰。灵枢提要?卷,清末遂宁王鸿骥撰利 博集,清末遂 宁王鸿骥撰。此书包括脉诀采 真三卷、药物选要四卷、医书捷钞:卷、素问提要:卷、灵 枢提要一卷。宣统年(),将各书合成利溥集行?地方文 化研究辑刊(第十九辑)内外合宗,清末遂宁周人和撰。人和,清末遂宁人,名医、道士。该书全十二册,

29、抄本,藏遂宁郭云龙先生处。尊经本草歌括二卷,清末射洪许宗正撰。宗正(),字星东,又名宗政,射洪名医,生于射洪香山镇马家岩。宗正幼 随射洪名医蒲勉斋习医,继随谢开械业医,名渐噪乡邑,求诊者接踵,起危险沉疴不下千百。晚居三台县潼川镇,临床之外,勤于笔耕,撰述颇多,合为许氏 医书五种。尊经本草歌括刊于年,裘沛然主编中国医籍大辞典著录。伤寒论方合解六卷,清末射洪许宗正撰。宗正,事迹已详前。该书诠注伤寒论诸方,引述或折衷王叔和、成无己、张志聪、柯琴、陈修园等名家之注论尤多。刊于宣统二年(),现存。医学崇正七卷,清末射洪许宗正撰。宗正,事迹已详前。该书系其考究仲景伤寒杂病证治方法,并结合临证所见撰就。刊于

30、年,四川大学图书馆有藏。脉学启蒙一卷,清末射洪许宗正撰。宗正,事迹已详前。该书专论脉本于藏府六经之气化。金匮论方合解七卷,清末射洪许宗正撰。宗正,事迹已详前。该书成于 年,现存年潼郡著者自刻本。脉经选粹四卷,清末民国射洪向揖逊撰。揖逊,字鼎铭,号克谦、补过子、慎独处士,清末民 国射洪县洋溪镇向家岩人。此书序于民国九年()九月;刻于民国十年()春;板存射洪县南洋溪镇东山向家岩向氏新祠。历代名医纪事汇编五卷五册,清末民国蓬溪西乡陈卓庵撰。卓庵,清末民 国蓬溪县西乡(今大英县)玉峰场(今玉峰镇)人,名医。名懋典,字卓庵、卓巷、卓安,号蓬莱散人。幼抱济世之志,弃儒就医;历四十余年,犹孜孜不倦。学生三十

31、余人,名满川中。著述甚富,撰有医医漫录二卷,成书于民国十三年();诊候鉴别四卷,成书于民 国十五年();澹庐集验方,成书于民国十八年();历代名医纪事汇编五卷,成书于民国十八年();伤寒简易歌时病简易歌,成书于民国十九年();痢证集验方,成书于民国二十七年()。此书全五册,存民国稿本。艺术类吕半隐山水册十二帧,明遂宁吕潜绘。潜(),字孔昭,号半隐。遂宁县北坝(今船山区北固 乡)人。南明武英殿大学士吕大器长子。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授太常博士。明亡后,不仕。侨居浙江吴兴县桑苎村,后迁住泰州海陵。以蜀道险远且继有滇黔之乱,往来苕与扬者四十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冬始扶旋里,于遂宁城北门外购楼三撤,题

32、曰“课耕”,日惟徜徉山水,以诗画娱老,年八十六卒。葬遂宁枣子坪。人祀遂宁乡贤祠。吕潜妻黄氏,子二人:长子吕其樽,康熙庚子举人,官竹山知县;次子吕其様,康熙壬午举人,官西宁知县。潜博学工诗,善书画。与新繁费密、达川唐藤合称“清初蜀中三杰”;与“金陵八家”之首龚贤并称“天下二半”(吕潜,号半隐;龚贤,字半千)。今存民国年()上海文明书局影印本、民国十四年()上海文明书局影印本、民国二十二年()上海文明书局影印本。遂宁古代著述考录(下)?万寿生生图册,清代蓬溪知县罗学旦书。学旦(),字次周,号鲁亭,清代广东嘉应州兴宁县(今梅州兴宁市)人。雍正十三年()拔贡,初充正白旗官 学教习。三年期满,成绩一等,

33、拣选为知县任用,分发四川。历任犍为、资阳、遂宁、威远、定远、蓬溪知县。乾隆二十六年(),任直隶大城知县。乾隆蓬溪县志载,罗学旦任蓬溪知县的时间为乾隆十五年()至十七年()。学旦精绘画,他创作的万寿生生佛说佛名经图册,曾进呈御览,皇上、太后大悦,获乾隆赐缎四匹,清实录曾记载此事。其画册为清宫内府所收藏。年,故宫 博物院九十周年院庆举行“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展出的故宫藏品中 即有罗学旦的万寿生生图册,图册说明为:“四川蓬溪县知县罗学旦书”,“清乾隆写本,禹鼎篆,不分卷,进呈写本。磁青纸,册页,泥金框栏,行格”。佛说佛名经图册,清代蓬溪知县罗学旦书。为庆贺太后寿辰,学旦绘佛说佛名经书册进呈。该

34、书册共十册,“金丝阑,磁青笺本。纵七寸九分强,横七寸四分强。泥金楷书。册各十一页”“各册背面,描金佛像。上方均有楷书分标偈赞题识。前后各有描金云龙一页”。其中第一册“有万佛图经序一页,楷书计十六行”。第十册“有楷书一页,赞语八行,款原任四川蓬溪县知县臣罗学旦薰沐敬书恭进”。此图册为 清宫内府所藏,民国国民政府古物陈列所编撰的内务部古物陈列所书 画目录著录。罗学旦的诗友 林良铨(广东平远县人,曾任四川大竹、成都等县知县,官终苏州府总捕同知),撰寄蓬溪令罗鲁亭明府云:“舟谊知阳禹,朋情想范张。分金真鲍叔,拔剑过王郎。自昔 为儒谨,而今作吏良。雁行何日聚?蓬水暮云望。”可见林良铨对罗学旦的 为人、为

35、官评价甚高。民国中 国画学全史与近年编著的历代著录法书目两部书画史论著已将罗学旦名列其中。张船山手书诗稿一卷,清代遂宁张问陶撰。问陶,事迹已详前,此为抄本,今存四川省图书馆。按:有虎痴记语、唐百川印。张船山自写诗册,一册,清代遂宁张问 陶撰书,邓秋枚集。上海神州国光社 年出版,中国国家图书馆有藏。张船山先生诗画册,清代遂宁张问陶书绘,游艺图书社编辑部编,年出版,中国国家图书馆有藏。续西厓诗意画册,清代遂宁张问陶书绘,重庆中 国三峡博物馆藏。琼山增订画谱,清代蓬 溪张瑶撰。瑶,字琼山,处士。性方洁,不耐俗,嗜琴,工诗,善画,姿游览,历诸名山古刹,缁流羽客,多逢迎 之。时 称高士,卒后诗稿散佚,有

36、琼山增订画谱行世,见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卷十六。书谱十卷,清代蓬溪钟瑞浚撰。瑞浚,清代蓬溪石板滩(今大英县象山镇)人。民国蓬溪近志?艺文著 录。琴谱一卷,清代蓬溪钟永绍撰。永绍,亊迹详前。琴谱卷著 录于民 蓬溪近志卷一三。石琴山房书谱二卷,清代蓬溪唐代俊撰。著录 见民国蓬溪近志卷三。书法津梁一卷,清 代蓬溪尹贞吉撰。贞清代蓬溪沔乡(今 大英县)人。民国蓬溪 近志?艺文著 录。?地方 文化研究辑刊(第十九辑)谱录类糖霜谱七篇,宋遂宁王灼撰。灼(),字晦叔,号颐堂,遂宁 府小溪县(今遂 宁市船山区)人。王灼出身贫寒,青年时代曾到成都求学,后往京师应试,其学识渊博,然举场失意,终未入仕,只得寄人幕下。晚

37、年闲居成都和遂宁,潜心著述,今存颐堂先生文集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糖霜谱各一卷,佚文十二篇。此书又名颐堂先生糖霜谱,见直斋书 录解题卷十,续通志卷一百六十,收人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学津讨原第十五集,说郛(宛委山堂本)卷五十九,楝亭藏书十二种,学术丛编三集,丛书集成初编应用科学类。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卷四载有颐堂先生糖霜谱一卷,明钞本;糖霜谱一卷,清汲古阁钞本。疏食谱,宋遂宁王灼撰。佚,见续通志卷百六十五。耕箱纪要,清代遂宁张勤望编辑。勤望(),字孚嘉,号后斋、莲洲,张鹏翮孙。荫生,历官宁国府知府、山东登州府知府,署登莱青海防兵备道,诘授中宪大夫。时人称誉曰:“不愧天下清官张相国之孙,二十年尘案,

38、片言决矣。”所至卓有循声,无愧贤良。事迹载乾隆遂宁县志卷八、民国遂宁县志卷四。耕粮纪要无序无跋,录在山东文献集里,署名“青柏使者顺天府管粮通判加一级张勤望编辑”,张勤望康熙五十二年()以恩荫补顺天粮马通判。与本书署名官职同,是张勤望在山东做知府时编辑印行,系劝农力耕之书。藏中国 国家图书馆。帝王歌谱一卷,清代蓬溪钟永绍撰。永绍,事迹已详前。帝王歌谱,民国本蓬溪河西钟氏族谱作“十二卷”,著录于民国蓬溪近志卷一三。释道类道德真经次解二卷,唐无名氏注。又称遂州道德经碑。其序曰:“先者经过遂州,见龙兴观石碑上镌道德二经,细而览之,与今本又别字,多差错,全无注解,亦无篇题不度荒虚,随文解释,分为二卷,名

39、曰次解。”原刻于唐遂州方义县龙兴观,全文见道藏罔字号。是研究道德经的重要文献,学界简称“遂州本”。显禅师语录,宋遂州释重显撰,宋僧法安辑。一作长松长老显禅师语录,佚,见蜀中广记卷九十五。杨天惠有长松长老显禅师语录序,收人宋代蜀文辑存卷二十六;苏元老亦有序,收人宋代蜀文辑存卷三十五。明州雪窦明觉大师开堂录,宋遂州释重显撰,门人文珍录,曾会撰序。序后有“杭州承天寺住持赐紫嗣法弟子传宗校勘立版”字样。正文包括上堂语、举古、勘辨、歌颂等部分。雪窦和尚住洞庭语录,宋遂州释重显撰,参学小师惟盖集,无序。内容有:在杭州灵隐寺既受翠峰请疏之后的升堂法语、辞别杭州时接受诸院僧众邀请的升座法语,到达苏州在洞庭山翠

40、峰寺的开堂录,以及后来住持翠峰寺接引学人的一系列语录、室中举古、勘辨等,另有一篇雪峰和尚塔铭。雪窦和尚后录,宋遂州释重显撰,子环集,如玉序。其内容为继雪窦开堂录之后,是住持资圣寺期间的法语辑录,共收语录一百二十余则。雪窦和尚拈古,宋遂州释重显撰。由允诚、思恭二位参学小师集录并作序,有开禧元遂宁古代著述考录(下)?年()雪窦住持德云所撰序。雪窦颂古八卷,宋遂州释重显撰。显(),字隐之,俗姓李,赐号明觉大师,遂州(今四川遂宁)人。咸平中终父母丧,便到益州普安院落发为徒。后又去襄阳,从石门聪禅师,又从随州智门柞禅师,往池州景德寺为首座。南游杭州,主持苏州洞庭翠峰寺,再到明州,主持雪窦资圣寺,为“云门

41、宗中兴之祖”。仁宗皇佑四年()卒,年七十三。禅林僧宝传卷一一有传。此书又名雪窦显和尚明觉大师颂古集雪窦和尚百则颂古。远尘集,昙玉序。日本秋月龙珉禅海珍言云:“雪窦颂古是云门大师雪窦重显以云门祖师的机缘语录为基础,用偈颂形式加以阐述云门宗思想的集则。”著录于郡斋读书志卷三下;文献通考卷二二七;遂初堂书目子部释家类作雪窦语录无卷数;文渊 阁 书目卷十七,明书经籍志拾补佛书作一册;宋史?艺 文志子类,国史经籍志子类作语录八卷。今存雪窦和尚百则颂古一卷,收入续藏经;雪窦显和尚明觉大师颂古集一卷,收人四部丛刊 续编集部。颂古集有宋刊本、元 刊本(元至正二年大明寺住持释海岛刊本),今已收入北京大学编全宋诗

42、第一四九卷中。后来,克勤禅师在重显禅师颂古百则的基础上,加以点评、阐述而成碧岩录。碧崖集十卷,宋遂州释重显颂古,克勤评唱。又名碧岩集重显颂古克勤评唱。著录于郡斋读书后志卷二,文献通考卷二二七,文渊阁 书目卷一七,作一册或五册;明书经籍志拾补佛 书作六册。收人续藏经和大正藏第 册中。碧岩录成书于宋宣 和七年(),它是宋僧园悟克勤对雪窦重显颂古百则的讲评,即重显选著颂古百则,克勤评唱颂古百则。雪窦重显从禅师语录中选出公案(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用来判断是非迷悟)百则,附以颂文(即颂古)。克 勤在成都、夹山、湘西做了三次详细讲演,其门人将在夹山灵泉院所讲记录下来,整理成书,因夹山(今湖南澧县东)是唐

43、代高僧善会开辟的道场,善会有“猿抱子 归 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的脍炙人口的诗句,故禅林遂称夹山为“碧岩”。该书遂以“碧 岩”为书 名。该书在录出颂古百则的每一则之前,先加“垂示”,以作提示;列出“本则”后,著语评论,介绍公案提出者的略历,并就其警句加以评唱,进行整体解说。自宋以来,禅门就把碧岩录列为“禅门第一书”,正如日本学者秋月龙珉在禅海珍言中说:“它客观而深刻地大写了中国的了不起的伟大的禅。”碧岩录的出现,直接诱发了日本的五山禅学的兴盛,日本禅学称它为三大奇书之一。今存日本延宝六年()刻本。在国 内被誉 为与坛经合璧的禅学圣经,至今仍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量的禅宗爱好者。佛果击节录二

44、卷,重拈古,克勤击 节。存,收人续藏经,四部丛刊续编集部雷窦显和尚明觉大师颂古集附。集似多为随口所 唱,内容以佛教提唱诗颂为主,并由其弟子记录整理而成。祖英集二卷,宋遂州释重 撰。显,亊迹已详前。北宋 时期最为繁 荣的宗 派,应数云 门宗。云门大师光祚的弟 子霄窦重显()可以筲禅僧中的大诗人,他的祖英集颂古 集历来卢名卓著。祖英 集二卷,专录诗作,卷皆有文政序,云:“师自戾止翠峰、雪窦,或先德言句 渊密,师因而颂 之;或感兴怀别贻赠之作,固亦多 矣。”收诗凡二:十 首。集中诗颂佳作颇多,张伯端读,蜜禅师祖英 集赞云:“或歌诗,或语句,丁?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十九辑)宁指引迷人路。言辞磊落义高深

45、,击玉敲金响千古。”四库全书总目亦曰:“重显戒行清洁,彼教称为古德,故其诗多语涉禅宗,与道潜、惠洪诸人专事吟咏者蹊径稍别。然胸怀脱洒,韵度自高,随意所如,皆天然拔俗。五言如静空孤鹗远,高柳一蝉新草随春岸绿,风倚夜涛寒片石幽笼藓,残花冷衬云啼狖冲寒影,归鸿见断行,皆绰有九僧遗意;七言绝句如自贻送僧喜禅人回山诸篇,亦皆风致清婉,琅然可诵,固非概作禅家酸留语也。”文政祖英集序亦评论曰:“夫大圭不琢,贵乎天真;至言不文,尚于理实。”是集今存版本甚多,主要有宋刊本、元至正二年()释海岛刊本、明刻本、日本天保六年()大智院刊本、日本庆安三年()京都秋田屋平左卫门刊本、四部丛刊续编本、四库全书本、宋人集丙编

46、本、禅门逸书初编本等。祖英集今存,见通志卷六十七;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续通考卷一百九十五作二卷。收人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四部丛刊续编集部。瀑泉集一卷,宋遂州释重显撰。此书又名雪窦和尚明觉大师瀑泉集:参学小师园应述。此集由圆应命名,根据古今机缘语句所作的代别问答,是该集的主要部分。重显颇有文才,禅林僧宝传曰:“显盛年工翰墨,作为诗句,追慕禅月休公。”又明觉大师塔铭道:“自师出世,门人惟益、文診、圆应、文政、远尘、允诚、子环,相与裒记提唱语、诗、颂为洞庭语录雪窦开堂录瀑泉集祖英集颂古集拈古集雪窦后集,凡七集。”今存,见宋史?艺文志子类。收人四部最刊续编集部雪窦显和尚明觉大师颂古集附。沩山警策注一卷

47、,宋蓬溪释守遂撰。释守遂(),号净严,俗姓章,宋代蓬溪(今四川蓬溪县)人,曹洞宗高僧。高宗绍兴五年(),住随州大洪山。为青原下十二世,大洪报恩禅师()法嗣。兵燹已使大洪山满目疮痍,净严开始了艰苦的复兴之路。很快,“四方禅衲,骈肩而来,檀越社供,如赴约束。逾年,僧及半千,次满七百,复修院宇,追述先范,大阐纲宗。自此,灵济道场废而复兴。师住持十有三年,丛林再盛,不减畴昔”。绍兴十七年()卒,年七十六。事见湖北金石志卷一 一冯檝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六、五灯会元卷一四、续传灯录卷十二、补续高僧传卷九有传。守遂沩山警策注为沩山警策最早之注释书,收人续藏经第二编乙第十六套。佛说四十二章经一卷,宋蓬溪释守遂

48、注。守 遂,事迹已详前。投子 义青()为宋代曹洞宗的再度创 始人,其弟子大洪报恩,再传弟子大洪守遂等,都有诗作传世。释守遂偈云:“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踏踏翻鹦鹉洲。惯向高楼骤玉马,曾于急水打金毬。”该书今存清光绪五年()长沙刻经处刻本,藏湖南图 书馆。佛遗教经一卷,宋蓬溪释守遂注。守遂,事迹已详前。宋代冯檝称,作为报恩嫡嗣、曹溪十四世孙,净严曾结十万人念阿弥陀佛,刊华严经遗教经诸经,注解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沩山警策,并有语录、偈颂并行于世,可谓今世高僧。该书今存清光绪五年()长沙刻经处刻本,藏湖南图书馆。北硐居简禅师语录一卷,宋代通泉县释居简撰,物初大观编。居简(),字敬叟。潼川通泉(治今四川射洪

49、沱牌镇通泉顼)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遂宁古代著述考录(下)?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硐十年。起应嘗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 淳祐六年示寂,世寿八十三,僧腊六十二。事迹见补续高僧传卷二四、净慈寺志卷八、灵隐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此书又作北硐和尚语录北锏语录,收入续藏经。北硐文集十卷,宋代通泉县释居简撰。居简,事迹已详前。此书又名北涧集僧北涧 文集,见宋史?艺文志补集类、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九、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国史经籍

50、志诗词作僧北涧文集二册。今存北涧集十卷,收人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卷三十二载有北涧文集十卷,旧钞本。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卷六载有北涧文集十卷,宋崔尚书宅刊本(存八卷),北涧文集十卷,明谢氏小草斋钞本。另有日本应安七年()京都五山刻本,今存。北硐诗集九卷,宋代通泉县释居简撰。居 简,系南宋第一诗僧。此书又名北涧禅师诗北涧诗集,存,见宋史?艺 文志补集部、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九、文渊阁书目卷十七,明书?经籍志拾补佛书作北涧禅师诗四册。今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卷六载有北涧诗集九卷,清钞本。其著作对日本的五山文学曾有很大的影响。其诗以日本应安七年()刻北砸诗集及日本贞 和、观应间(相当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