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水稻与河蟹共生绿色高效种养技术研究_杨文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6235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与河蟹共生绿色高效种养技术研究_杨文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稻与河蟹共生绿色高效种养技术研究_杨文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稻与河蟹共生绿色高效种养技术研究_杨文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水稻田河蟹养殖是一种绿色、立体化的种养模式,充分利用田土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经济收益,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对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水稻与河蟹共生种养技术的价值,从水稻与河蟹的种养技术出发,详细说明了田土选择和田间建设、水稻栽培与日常管理、蟹种放养与饲养管理、病敌害防治等技术要点的质量保证措施,以期为绿色、立体化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可用参考。关键词:水稻与河蟹;共生;种养;技术要点水稻与河蟹共生绿色高效种养技术研究天津市宝坻区八门城镇人民政府 杨文娟在稻田环境人工养蟹,利用水田中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资源为螃蟹的生长提供环境和养料,而螃蟹日

2、常活动达到了除草、灭虫、松土、通气、增肥等效果,对水稻产量的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为构建起科学化、成熟化的水稻与河蟹共生绿色高效种养模式,需要从影响水稻和河蟹生长的关键因素入手,在种养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保证河蟹存活的同时避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1水稻与河蟹共生种养技术的价值水稻与河蟹共生模式中,河蟹生长的同时会进食田间的杂草害虫,挖洞能够达到松土透气的效果,而河蟹生长过程中遗留的排泄物则是极佳的田土肥料。水稻的生长能够遮蔽阳光,净化水质,为河蟹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在稻田中养蟹能够在节约田地面积的同时提高田土的复用率,为农民提供创收渠道,河蟹的生长和繁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稻

3、田的卫生环境,降低水稻种植所需的化肥投入和人工投入,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滥用,为绿色田野环境的建设奠定优势基础1。2田土选择和田间建设2.1田土选择稻蟹共生田土的选择应尽可能选在灌溉水流的上游地区或是灌溉便利的地区,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一个优良的水体环境。所选位置的田埂应尽可能厚实,方便投喂和管理。保证交通便利,方便蟹种的放养和机械化作业。水田面积越广阔,河蟹能够得到的食物越丰富,对地区环境的改善越明显,因此在田土选择上尽可能保持田土连片,总面积控制在1020亩以内,在土质选择上尽可能优先选择适宜河蟹生存的黏土或壤土,必要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熟田,提高田地的保水能力,为河蟹提供优质

4、的生存环境。2.2田间建设2.2.1加固田埂水稻田建设与传统稻田环境有所不同,稻田建设主要由养蟹沟、田埂和防逃设施共同组成。水稻田四周连片,全是水田的环境难以做到对河蟹的有效管理,必须在田间修筑便于行走的蟹田田埂,为后续的蟹种养护和饲养管理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修筑田埂的过程中大块的泥土需要仔细打碎,修完后需要反复踩踏或用农机压平,保证田埂牢固且不留缝隙。考虑到夏季可能存在强降水和台风天气,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时长维护田埂,并在修筑田埂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排水需求,将田埂的两侧筑成斜坡,如果当地降水总量相对较少,可将田埂高度控制在5070cm,顶宽控制在5060cm,底宽控制在80100cm,如果

5、降水较多,则必须考虑到汛期溢水情况和螃蟹逃逸情况,为此作业人员可根据需求适当加宽、加高田埂,并将内坡比严格控制在1:3之间2。2.2.2养蟹沟建设养蟹沟是田间建设稻蟹共生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螃蟹可以躲在沟中躲避直射日光和脱壳,对河蟹的繁殖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养蟹沟主要由环形沟、田间沟和暂养池三部分共同组成。环形沟主要用于螃蟹居住和躲避敌害,通常需要在距离田埂23米处开挖,沟宽度控制在12米,深度控制在0.81.2米,为后续饲养管理和螃蟹捕捞提供方便,如果有机械化作业需求,可考虑在稻田一端预留35米的坝埂,为机械设备进入稻田提供便利条件。田间沟主要用于为河蟹提供觅食和活动空间,沟形状可结合

6、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十字形沟、井形沟或是口形沟,沟宽12米,沟深可根据稻田大小在30100厘米之间作选择。田间沟与环沟相互贯通,目的在于为河蟹提供更多的立体DOI:10.15989/ki.hbnjzzs.2023.08.032农艺2023 年 8 期 151活动空间。蟹种和成蟹进入陌生的水体环境,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为此可选择在稻田的一端开挖一个深度在1米左右,总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的暂养池用于螃蟹适应生存环境,如条件不成熟也可以将田头的自然沟或是池塘改为暂养池。2.2.3安装防逃设施河蟹与鱼类不同,具有一定的攀爬能力和掘穴能力,逃逸能力较强,因此必须在田间安装防逃设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进排水

7、渠道是螃蟹外逃的主要渠道,作业人员需要根据蟹种的普遍大小用不同目数的铁丝网封堵排水口,避免螃蟹顺水流外逃,排水管道与田埂之间的缝隙则可以选择用浇筑水泥混凝土进行封堵。在进水口位置用6080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避免鱼苗等敌害生物进入稻田。在田埂四周埋设防逃墙壁,墙壁的主材料可选用钙塑板,也可以直接使用光滑的瓷砖、厚实的塑料膜或石棉瓦,将防护材料贴到田埂的两侧,避免河蟹破坏田埂出逃。也可选择在田埂中架设立柱,在立柱上加装尼龙防护网,用细铁丝固定,防护网深埋地下20厘米以上,露出地面至少50厘米,保持尼龙网始终高于水面。与传统的钙塑板式防逃设施相比,尼龙网的抗风性能更高,如当地风速较小,不易受风灾

8、影响,可考虑使用钙塑板制作防逃墙,优势在于可以完全不留缝隙,设施的防逃性能更好3。3水稻栽培与日常管理3.1稻苗选择水稻栽培与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水稻的成活率和稻蟹共生管理的有效性。在稻苗的选择上应尽可能选用茎秆坚韧、不易倒伏、抗病害能力强,产量高,且成熟期与河蟹的捕捞期相对一致的稻苗,如南粳46、南粳5055等,为避免蟹种影响稻苗生长,在水稻周围需要布置聚布网片,网高八十厘米,埋土深度在20厘米左右,避免埋土过浅导致河蟹挖洞进入稻田。3.2稻苗栽插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较大,稻苗栽插时间也不尽相同。如一年两收可选择45月插秧,在68月水稻收割结束后进行二次插秧;在11月冬收结束后进行深翻施肥,加入

9、一定比例的农家肥,栽种油菜,提高土地的综合经济价值。如一年一收可选择五月底翻耕,六月上旬插秧,保证水稻正常生长。稻蟹共生田稻苗栽插应坚持早播、早栽、稀行、大棵的原则,在早播指适当提前水稻的播种期,为水稻育秧提供足够的时间,早栽指尽可能加长秧田期,尽可能为水稻生长争取更长的发苗期,稀行主要考虑到鱼、河蟹需要具备一定的活动空间,以此在水稻栽种过程中需要适当扩大行距,降低栽插密度,大棵主要指增加栽插本数,保证获得足够的基本蘖苗。3.3生长管理稻蟹共生田的水稻生长管理集中在施肥、除草治虫和烤田三方面。考虑到稻蟹田水稻秧苗期较长,因此在栽插之前需要施足长效有机肥,为水稻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通常每亩可施有

10、机肥200300公斤左右,追施尿素,追肥间隔控制在23个月以上,每年追肥两到三次,每亩追施46公斤左右,如所在地区一年多熟可根据插秧间隔确定是否需要施基肥。蟹种放样后施加农药容易导致污染蟹种甚至造成河蟹死亡,为此需要在稻苗栽插前三天左右在秧苗中喷洒农药,杀灭害虫,降低稻田虫害的传播概率。稻田杂草会抢夺水稻的生长养分,因此应定时进行清理,考虑到蟹种对药物的敏感性,应尽可能在避免在蟹种投放后施加农药,如果确实需要喷施农药,应首先考虑高效低毒农药,如井冈霉素、杀虫双等,优先选用喷雨法或喷雾法喷施农药,可适当减少喷施剂量,避免农药危害河蟹生长。水剂应考虑到晴天太阳出来后喷施,尽可能避免在雨前施药,粉剂

11、则最好在清晨太阳未出前播撒在田内,稻蟹田内使用农药的关键在于尽可能降低农药的毒性,避免农药落入水中造成河蟹死亡。如果必须使用毒性较强的农药,则可以在喷药的同时换水,减少水体中的农药含量,或直接将田水放干迫使河蟹到养蟹沟中躲避阳光,施药后每隔35天换一次新水,降低农药浓度避免河蟹死亡。河蟹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无效分蘖,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晒田方式抑制水稻无效分蘖的生长,减少养分的浪费,田块的龟裂能够让更多的氧气进入到田土之中,促进水稻根系向下生成,提高根系深度,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提高稻谷产量。正常情况下水稻田水深应保持在510厘米,晒田时将水抽干,让水位下降至田面,以能见到根系浮白为标准,适

12、当晒田后立即重新灌溉,将水位补充到原水位4。4蟹种放样4.1放养准备蟹种放样直接影响蟹种的成活率,是保证经营效益的关键。在蟹种放样之前必须做好清田准备工作,在蟹种放养前十五天加水淹没田面,每亩土地加生石灰水浆70100公斤进行消毒,清理田中的敌害生物,为蟹种投放做准备。在放养前十天在环形沟中投放有机肥300500公斤,有机肥可选用猪粪、牛粪,用以农艺152 2023 年 8 期 培育浮游生物和小型水生物,每亩地配合施入氨基酸肥水素24公斤,促进浮游生物生长繁殖。在环沟位置种植河蟹喜食的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河蟹喜食的水生植物,保证水生植物覆盖面积占整个环沟的40%60%以上。人工养殖的河蟹喜

13、欢吃小杂鱼或是螺蚌肉,适当投喂螺蛳有助于提高和谐的品质,减少蜕壳不遂病的发病概率,为此可在水草成活后在养殖池内部投放一定比例的螺蛳,通常螺蛳总量需要控制在每亩250公斤以下,给予一定的繁育期,为河蟹生长提供养分。5月投放一次后可在8月再投放一次,每亩投放总量不超过100公斤,避免螺蛳投放数量过多影响水体环境。4.2放养流程选择身体健康,附肢齐全的1龄蟹种,按照5080只/公斤左右,避免蟹种太小进入稻田影响成活率,每亩放养10公斤左右。为提高蟹种抗病能力,避免病蟹传染其他螃蟹,需要在正式放养之前将蟹种放入3%4%的食盐水中浸泡35分钟左右,消灭蟹体之中的寄生虫和病菌,插秧结束后的5天左右正式放养

14、蟹种。在放养过程中做好细节控制,将蟹种放入网兜之中,先放入池水中浸泡半分钟左右,捞起沥干,待一分钟后再次将蟹种浸入水中,重复35次,让蟹种充分适应水体环境。蟹种放养时间主要由当地的水温环境决定,通常选择在34月,水温5摄氏度以上时,如当地水温不足可适当推迟放养时间,避免螃蟹因低温而生病死亡5。5饲养管理河蟹属于杂食性动物,且较为贪食,单纯依靠自然觅食难以提高河蟹的质量,因此必须人工投喂饵料以减少互食情况的发生。在饵料的选择上以小麦、水草、玉米、杂鱼、动物内脏以及螺蚌为主,投喂坚持荤素搭配、粗细混合,每日投喂两次,上午投喂1/3,下午投喂2/3,结合当天的气温环境、水温和活饵投放数量适当增减投放

15、的饵料,通常每只河蟹所吃饵料的重量会占整个体重的5%8%,在投饵两小时后观察饵料的食用情况,如有大量饵料剩余则需考虑适当减少饲料投喂量。通常在晴天适当多投饵料,在高温天或连续阴雨天则需适当减少饵料投放总量,在螃蟹蜕壳时少投,在蜕壳后多投。6病敌害防治6.1病害防治河蟹的主要病害包括甲壳病、肠胃炎和寄生虫疾病等,在发现病害后迅速检查,确定病害范围,及时换水避免病害随水扩散,将感染的蟹体捞出专塘饲养,避免病害进一步扩散。病害防治主要在预防,按照15天间隔在每亩田中泼洒1015公斤生石灰水浆,消毒的同时杀灭水体中的寄生虫。定期检查病死蟹情况,确定病因,聚缩虫病可通过及时换水和泼洒硫酸铜溶液和孔雀石绿

16、溶液的方式防治,每方水体用硫酸铜0.250.6克,孔雀石绿溶液浓度控制在0.20.3ppm,严格控制药物用量,避免影响河蟹生长。水肿病可在每方水体中用土霉素或红霉素1克左右,也可每公斤拌饵0.10.2克投喂,连喂七天。蜕壳障碍病可考虑泼洒浓度在1520ppm的石灰水或直接将蛋壳粉、贝壳粉、骨粉等富含钙质的物质搬入饵料,增强病蟹的蜕壳能力。6.2敌害防治河蟹敌害主要包括老鼠、蛇、青蛙、蜈蚣、水鸟、其他各种肉食性鱼类等,敌害的防治从源头入手,在进出水口位置施加过滤密目网,避免敌害鱼类进入水体,青蛙、老鼠和龙虾等生物对河蟹生存危害较大,因此应作重点防治,如在水田中设置诱饵笼捕杀,或是安设老鼠夹,地笼

17、,针对青蛙可在晚间点灯,用灯光照射灭杀。如田中常有水鸟啄食螃蟹,可用扎草人的方式进行威吓。常见的青蛙卵或水蜈蚣都可通过泼洒石灰水清塘的方式灭杀,如已发现水蜈蚣可人工使用捞网捕杀。7结语综上所述,在稻蟹共生田种养技术的研究过程中,需要结合水稻生长需求和河蟹的生长需求合理调控时间,保证二者和谐共生。在考虑到河蟹生长特点的前提下制定施肥除虫计划,定期组织开展病虫害防治活动,结合查田情况制定对应的病敌害杀灭方法,在尽可能避免影响河蟹生长的同时消灭病敌害数量,消除安全隐患,为河蟹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参考文献:1张丽娜,刘德建,李红鸽,邓晨曦.麦稻蟹田与传统麦稻田生态对比研究J.科学养鱼,2022(10):38-39.2宋宇,杨清海,曲贵伟.河蟹对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22,35(01):194-199.3高丽萍,杨亚惟,白海锋,杨华.秦岭北麓渭河滩涂稻田养殖河蟹试验J.科学养鱼,2021(09):37-38.4马亮,董立强,田春晖,李跃东,孙富余.稻蟹生态种养产出量及经济效益试验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11):38-48.5王素军,李秀舫,成建华.无公害水稻与河蟹立体种养结合集成技术J.河北农业,2020(08):30-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