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做好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工作在喧嚷的十分钟里,同学们有的上厕所,有的在教室里准备下一节课的用书。但更多的学生则是在做游戏,“沸腾”的重点就是这一部分学生。四十分钟的课上下来,做一些游戏放松放松、调整一下状态还是值得提倡的。问题在于,不少的沸腾“腾”过了头,课间十分钟成了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构成安全隐患的主要是小学生自发进行的身体活动,凡身体活动,特别是多人之间进行的身体接触必然伴随一定危险性,而小学生又不能意识到这种危险性,课间的身体活动就成了小学生课间活动的潜在安全隐患。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由此引发的课间伤害事故也是连接不断。概括来说,小学生课间活动的伤害事故主
2、要表现为拥挤踩踏伤害、追逐打闹伤害、危险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 拥挤踩踏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上下课时,学生大量聚集在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急学生生命。追逐打闹伤害。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孩子常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追逐打闹。而且边跑边回头看,有时手中拿有竹棒等小件物,危险程度就更高了。有的同学只顾低头跑,常常和迎面跑来的同学相撞。危险游戏伤害是课间活动时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因素。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宽阔的操场,而是拥挤的教学楼走廊上、教
3、室前。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要把它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班主任是一班之魂,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细致、耐心、严格地做好班级安全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密切联系科任老师,培养学生助手,进而形成安全管理的有效网络。 2、加强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利用集会、晨会、班队会、板报等阵地进行课间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安全防护的意识。教育学生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梯走道上奔跑,不做危险性游戏,不玩危险性玩具,不带凶器到学校,遇到伤害不慌张,沉着应付,设法自救,及时联系老师等。 3、强化安全管理。发动老师和学生,多角度的常常地排查活动安全的隐患,包括活动场地和活动内容、教室等,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4、参与学生的课间活动。教师和学生做游戏无疑是一种极好的休息,可以使自己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得到放松。同时,教师参与其中,将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规范学生活动的游戏规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更具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