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东南斜坡白垩系主力烃源岩特征及生烃史_周城汉.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5807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东南斜坡白垩系主力烃源岩特征及生烃史_周城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东南斜坡白垩系主力烃源岩特征及生烃史_周城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东南斜坡白垩系主力烃源岩特征及生烃史_周城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主力烃源岩尚未明确。为揭示梨树断陷东南斜坡白垩系油气成藏规律,对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区沙河子组、营城组泥页岩样品进行烃源岩评价和油气源对比,并且恢复烃源岩的生烃史。研究结果表明,梨树断陷东南斜坡白垩系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力相对较好,为中等好烃源岩。干酪根组分与生物标志物鉴定表明,东南斜坡白垩系烃源岩属于型干酪根,为水生生物和陆生高等植物混合来源并形成于还原环境,热演化程度中等,现今仍处在生油阶段。油源对比结果表明,东南斜坡区油气均来自沙河子组烃源岩。生烃史重建结果显示,沙河子组与营城组烃源岩分别于 97 Ma与 94 Ma达到生烃门限,于 92 Ma与 89 M

2、a进入生烃高峰;66 Ma之后,梨树断陷整体抬升,地温梯度减小,生烃作用减弱。地球化学分析结合生烃史重构技术可以很好地用于确定多旋回叠合盆地主力烃源岩的特征,对弄清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梨树断陷;白垩系;烃源岩;生烃史;地球化学中图分类号:TE122.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23)06-1053-120 引言 烃源岩是油气藏研究中关键问题之一,是研究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基础,对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3。目前对烃源岩的研究普遍聚焦于烃源岩品质4-7、生物标志物特征8-9、生烃史重构10-15、生烃物理模拟16、地球物理预测17-

3、18等领域,其中生烃史重构对研究油气藏形成规律与分布特征起着重要作用。生烃史重构就是应用盆地模拟技术将复杂的地质过程定量化、模型化,来揭示烃源岩的埋藏过程、温压变化过程和生排烃过程10-15。前人在烃源岩形成与分布、烃源岩品质、生物标志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认识19-20,但对烃源岩生烃史的恢复还仅仅停留在全盆地的基础上,缺乏对梨树断陷不同构造带、不同层系烃源岩生烃演化与油气藏形成规律的研究,从根本上制约了油气田的进一步勘探。因此,本文将细致评价东南斜坡烃源岩的分布、厚度、地球化学特征,并恢复烃源岩的生烃史,对揭示下白垩统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与油气藏的形成规律提供支持,旨在为梨树断陷东南斜坡未来常规、

4、非常规油气勘探提供新的领域。1 区域地质概况 梨树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总面积为2 346 km2,是松辽盆地断陷层体系中规模大、埋藏深、断裂活动性强、地层发育齐全的断坳叠置复合型含油气盆地21-23。梨树断陷在经历了 5 个构造演化阶段后(断陷期、断坳转换期、坳陷期、构造反转期和萎缩收稿日期:20221008;修回日期:20221211;网络首发日期:20230106.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战略合作科技专项(编号:ZLZX2020-01)资助.作者简介:周城汉(1998-),男,辽宁鞍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非常规储层评价及地质甜点预测研究.E-mail:

5、.通信作者:李卓(1983-),男,黑龙江绥化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非常规储层评价与油气成藏机理研究.E-mail:.Vol.34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内部可划分为东南斜坡带、北部斜坡带、中央隆起带、双龙次洼、苏家屯次洼与桑树台洼陷带 6个构造单元24图 1(a)。东南斜坡带在梨树断陷东南部的古生界浅变质岩基底上发育而成,并在秦家屯断裂、秦东断裂的控制下,发育大量的北东南西向次生断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油气藏的分布与规模25 图 1(b)。东南斜坡物源以变质岩和火成岩为主,发育扇三角洲与近岸水下扇,砂泥相互叠置,为近源、弱水动力的沉积环境26-27。研究区发育上、下 2套沉积层系,下部断陷

6、层沉积体系由下白垩 统 火 石 岭 组(K1h)、沙 河 子 组(K1sh)、营 城 组(K1yc)、登娄库组(K1d)构成;上部坳陷层沉积体系由 下 白 垩 统 泉 头 组(K1q),上 白 垩 统 青 山 口 组(K2qn)、姚家组(K2y)和嫩江组(K2n)构成27 图1(c)。东南斜坡带发育沙河子组和营城组 2 套优质烃源岩,为全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20,28。截至 2018 年,研究区探明石油储量 2.3107 t,天然气储量 2.5109 m3,显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29。2 岩心样品与分析方法 本文研究岩心样品取至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带6口井 图 1(a),共采集 26 件岩心

7、样品。采集岩样包括营城组(HS1 井 7 件岩心、HS2 井 3 件岩心、L601井 2件岩心)、沙河子组(HS1井 7件岩心、HS4井 2件岩心、L6井 3件岩心、DB32井 2件岩心)的烃源岩地层,岩性为泥页岩。分析测试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完成,26 件岩心样品完成总有机碳、岩石热解、生物标志物等分析测试。2.1总有机碳与岩石热解分析实验样品先过 200 目筛子,低温烘干后,称取100 mg 样品放入坩埚中,加入稀盐酸去除无机碳,然后应用 LECO CS230 碳硫仪来进行总有机碳的测定,实验标准参照 GB/T 191452003。岩石热图 1研究区构造位置

8、(a)、剖面(b)和地层综合柱状图(c)Fig.1Structural location(a),cross section(b)and comprehensive stratigraphic(c)of the study area1054No.6周城汉等: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东南斜坡白垩系主力烃源岩特征及生烃史解分析是在 ROCK-EVAL6 热解仪中完成,实验标准参照 GB/T 186022012。分析前将粉碎后的样品过 200 目筛子,低温烘干后,称取 100 mg 样品放入坩埚中,在仪器上测试。首先在氢气流下加热至300 后恒温 3 min,测得游离烃量(S1),再加热至600 后恒温 1

9、min,得到热解烃量(S2)。2.2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选 取 有 机 碳 含 量 大 于 0.5%、生 烃 潜 量 大 于2 mg/g 的样品进行饱和烃色质分析。实验仪器为台式质谱仪 Agilent 6890/5975,色谱柱为 HP-5 ms(30 m0.25 mm0.25 m)。首 先 设 置 温 度 为50 恒温 1 min,以 20/min 速率升温至 100,再以 3/min 速率升温至 315,恒温 15 min。载气为氦气,采用恒流(流量为 1 mL/min)模式进行,扫描范围为 50550 amu,检测方式为全扫描+多离子检测。2.3生烃史重建应用盆地模拟软件恢复研

10、究区埋藏史、热史、成熟度史。模拟数据来源于钻井实测资料、前人研究成果、测井资料等,模拟结果真伪主要依据实测温度、镜质体反射率与模拟温度、镜质体反射率是否一致。3 烃源岩分布特征 沙河子组烃源岩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岩,地层呈现中间厚、两边薄特征,其中最厚地区为 350 m,最薄地区为 70 m 图 2(a)。营城组烃源岩岩性为灰色泥岩夹粉砂质泥岩,地层总体上呈现北厚南薄的特征,北部最厚地区达 220 m,南部最薄地区达50 m 图 2(b)。沙河子组沉积时期,物源供给充足,水体范围小,沉积层厚度大,但烃源岩沉积范围小;营城组沉积时期,水体范围变大,物源供给相对变少,沉积厚度相对变薄,但烃源岩沉积范

11、围变大。4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1有机质丰度有机质丰度通常用有机碳含量(TOC)、氯仿沥青“A”、生烃潜力(S1+S2)等指标进行评价4-6。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带下白垩统烃源岩为泥岩类,根据其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参数统计表明,沙河子组有机碳含量(TOC)和生烃潜量(S1+S2)要高于营城组(图 3)。其中沙河子组有机碳含量为 0.37%1.79%(平均值为 1.04%),生烃潜量为 0.11.91 mg/g。营 城 组 有 机 碳 含 量 为 0.25%0.75%(平 均 值 为0.48%),生烃潜量为 0.060.39 mg/g。有机碳含量与生烃潜量的交会图表明(图 4),沙河子组以中等烃

12、源岩为主,营城组以差非烃源岩为主,沙河子组烃源岩要优于营城组。4.2有机质类型有机质类型的划分通常采用岩石热解分析、干图 2研究区暗色泥岩厚度Fig.2Thickness of dark mudstones in the study area(a)沙河子组;(b)营城组1055Vol.34天然气地球科学酪根显微组分鉴定、氢指数等指标4-6。梨树断陷东南斜坡沙河子组烃源岩的氢指数(IH=S2/TOC100)平均为 37.25 mg/g,营城组烃源岩的氢指数(IH)平均为 19.33 mg/g,沙河子组烃源岩的氢指数(IH)要高于营城组(图 3)。干酪根氢指数与最大热解峰温度交会图表明(图 5),

13、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烃源岩样品大部分为1型干酪根,少量为2型干酪根。碳同位素分析表明,沙河子组样品 13C 值为22.73(PDB),营城组样品 13C 值为22.91(PDB),参照陆相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评价标准4,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烃源岩均为型干酪根。综合氢指数、最大热解峰和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证实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烃源岩有机质为水生生物和陆生高等植物混合来源,2套烃源岩均为混合型干酪根。4.3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成熟度决定了油气的类型与产量,通常用镜质体反射率(RO)和岩石热解参数(Tmax)进行评价4-6,30。研究区下白垩统沙河子组烃源岩的镜质组反射率(RO)介于 0.82%1.17%之间,最大热

14、解峰图 3HS1井沙河子组和营城组地球化学剖面Fig.3Geochemical profile of Shahezi Formation and Yingcheng Formation in Well Heshan 1图 4沙河子组和营城组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力交会特征Fig.4Cross-plot of TOC and S1+S2 for the samples of Shahezi Formation and Yingcheng Formation1056No.6周城汉等: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东南斜坡白垩系主力烃源岩特征及生烃史介于 462.34477.43 之间。营城组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

15、 0.78%0.83%之间,最大热解峰值介于458.64467.41 之间(图 2)。表明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带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程度中等,处于生油阶段。如图 6 所示,镜质体反射率随深度的变化分为 2 个阶段,在深度小于 2 700 m、镜质体反射率小于 0.9%之前,镜质体反射率随深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当深度大于 2 700 m 之后,镜质体反射率与深度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说明在沙河子组沉积早期,地层稳定沉降,镜质体反射率随埋深均匀增长;沙河子组沉积晚期营城组沉积晚期,构造运动强烈、地层反复升降,镜质体反射率随深度发生不均匀变化且总体增长缓慢。4.4油源对比生物标志物是一种具有稳定、特殊

16、的碳骨架,不随有机质的演化发生变化,并且记载母质信息的一种有机化合物31。一般来说,生物标志物的类型、组成、分布等特征能够反映烃源岩的母质来源、沉积环境等信息31-33。但是随着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进行,生物标志物的信息会发生改变,不适用于成熟度偏高的烃源岩(RO 2.0%)。本文所选烃源岩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均小于 1.2%,处于低熟成熟阶段,可用于本文研究。4.4.1正构烷烃梨树断陷东南斜坡沙河子组烃源岩样品正构烷烃呈现单峰分布,主峰碳数以 nC21、nC23为主,低碳 数 和 高 碳 数 正 构 烷 烃 比 值 接 近(C21-/C22+=0.921.03),平均值为 0.95,说明有机质具

17、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双重来源特征(图 7)。碳优势指数(CPI)值介于 1.121.18 之间,平均值为 1.13;奇偶优势指数(OEP)介于 1.091.13 之间,平均值为1.11,奇偶优势不明显,说明沙河子组烃源岩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营城组烃源岩正构烷烃呈现不对称的双峰型分布,主峰碳数为 nC25、nC29,高碳数成分正构烷烃比值相对较高(C21-/C22+=0.780.86),平均值为 0.82,说明有机质来源于水生生物和陆生高等植物,但陆生高等植物对有机质的贡献更大。碳优势指数(CPI)值介于 1.151.19之间,平均值为 1.17,奇偶优势指数(OEP)介于 1.151.19

18、之间,平均值为 1.18,奇偶优势不明显,说明营城组烃源岩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4.4.2类异戊二烯烷姥鲛烷(Pr)和植烷(Ph)是最常见的类异戊二烯烷,它们反映了有机质的沉积环境33-34。通常认为,Pr/Ph值低于 1.0指示还原环境,Pr/Ph值介于 1.03.0指示弱还原弱氧化环境,Pr/Ph值高于 3.0指示氧化环境34。本文研究的烃源岩样品以低熟成熟为主,可以忽略成熟度对 Pr/Ph 值的影响35。结果图 5研究区烃源岩氢指数与最大热解峰温度交会Fig.5Cross-plot of IH and Tmax for the samples of source rocks in the

19、study area图 6沙河子组和营城组镜质体反射率与深度的关系Fig.6Relation graph between vitrinite reflectance and depth in Shahezi Formation and Yingcheng Formation1057Vol.34天然气地球科学表明,研究区烃源岩 Pr/Ph 值整体小于 2.8。其中,营城组烃源岩 Pr/Ph0.8,沙河子组 Pr/Ph 值介于0.82.8之间。由Pr/nC17和Ph/nC18交会图可知(图8),沙河子组烃源岩和营城组烃源岩母质主要为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混合来源,且处于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或强还原环境

20、,说明研究区有机质有利于保存,可以为后期形成的油气藏提供物质基础。4.4.3甾烷类化合物C27C28C29 甾烷不仅可以用来指示母质来源,而且可以反映有机质的成熟度,并且比值随着成熟度的增大而增大36。针对国内常规陆相烃源岩,C27规则甾烷指示低等水生生物和藻类,C29规则甾烷指示陆源高等植物36;梨树断陷东南斜坡沙河子组烃源岩与营城组烃源岩 C27C28C29规则甾烷呈“V”型分布(图 9),说明生油母质具有多样性,为水 生 生 物 和 陆 源 高 植 物 双 重 输 入。-C2920S/(20S+20R)和 C29/(+)交会图可以指示研究区烃源岩均处在低成熟成熟阶段,这与上文的碳优势指数

21、、奇偶优势指数、镜质体反射率等判断结果相吻合(图 10)。图 7研究区烃源岩色谱Fig.7Chromatograms of source rocks in the study area图 8研究区烃源岩 Pr/nC17和 Ph/nC18交会特征Fig.8Cross-plot of Pr/nC17 and Ph/nC18 of source rocks in the study area图 9梨树断陷主力烃源岩、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Fig.9Biomarker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major source rocks and crude oil in the Lishu

22、 Fault Depression1058No.6周城汉等: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东南斜坡白垩系主力烃源岩特征及生烃史4.4.4油气来源研究区的油气主要分布在沙河子组和泉头组,石油的密度为 0.790.93 g/m3,黏度为 6599 mPa s,凝固点为 1729,含蜡量为 16%39%,属轻中质、高含蜡、中凝固点、中高黏度原油。石油性质纵向上自上而下变差,密度逐渐变大,黏度逐渐变大,烷烃及芳香烃含量逐渐减少,沥青质含量逐渐增高。原油与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对比表明,5 规则甾烷含量相对较高且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 C29甾烷丰度最高,C27与 C28甾烷次之,3 种甾烷化合物呈现“V”

23、字形分布(图 9),表明东南斜坡的油气均来自沙河子组烃源岩。主要原因是营城组烃源岩品质较差、成熟度较低、生成的油气量较少;而沙河子组烃源岩生成的大量油气,一部分沿着秦家屯秦东断裂系统运移到泉头组成藏,未被断裂影响的部分则就近在沙河子组内成藏。这与顾忆等19对梨树断陷油气来源的整体认识具有一致性。5 烃源岩成熟演化史 5.1埋藏史模拟埋藏史重建是利用孔隙度随地层沉积压实发生变化的原理,模拟地层从古至今的沉积演化过程,如果地层经历了抬升剥蚀,还需对地层进行脱压实回剥37。埋藏史重建的基本条件需要明确地层的岩性、沉积厚度、剥蚀厚度、沉积时间、孔隙度、剥蚀时间。在本文研究中,沉积厚度主要通过钻井实测所

24、得;地层年龄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38;地层岩性数据通过录井资料统计来确定不同层段的岩性比重;剥蚀时间通过前人研究的盆地年代地层格架来确定38;剥蚀厚度通过单井声波时差测井法和镜质体反射率法来确定。结果显示,研究区地层共发生 4期剥蚀,分别在沙河子组沉积末期、营城组沉积末期、登娄库组沉积末期和嫩江组明水组沉积时期,剥蚀厚度分别为 111 m、100 m、140 m 和1 250 m。埋藏史模拟表明,研究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沉积埋藏作用与构造抬升作用。5.2热史模拟热史模拟是为了恢复烃源岩在埋藏过程中的受热历史,这是研究烃源岩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生烃和运移的重要依据37-39。热史模拟需要基本参

25、数主要有古水深、大地热流、岩石热导率、镜质体反射率和地温梯度。张世奇等40依据沉积环境、构造变化、古生物类型和古生态综合确定了梨树断陷各个时期的古水深,其中沙河子组沉积时期古水深为1520 m,营城组为 2025 m,登娄库组为 2025 m,泉头 组 为 1520 m。申 家 年 等41使 用 Easy%RO法和三角函数热流模型得出当前梨树断陷地温梯度为4.0/100 m。丁海涛等42通过测温数据和岩石热导率资料得出,松辽盆地及周边的大地热流值处在45.2284.15 mW/m2之间,平均值为 68.32 mW/m2。古热流值是根据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基于“瞬时均匀伸展模型”对不同地质历史时

26、期的热流值进行赋值,通过实测镜质体反射率来约束模拟镜质体反射率,最终确定研究区沙河子组沉积期、营城组沉积期、登娄库组沉积期和泉头组沉积期的热流值分别为 91.7 mW/m2、86.3 mW/m2、82.6 mW/m2和 79.5 mW/m2。从数据契合关系上看,实测镜质体反射率、温度与模拟镜质体反射率、温度数据契 合 度 高,说 明 本 文 模 拟 具 有 较 高 的 可 靠 性图 11(b)。5.3生烃史模拟在热史恢复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烃源岩的生烃史进行恢复,在不改变当前热流的情况下,应用研究区下白垩统样品的实测成熟度值进行拟合。结果显示,实测成熟度值与模拟成熟度值具有很好的

27、一致性,说明烃源岩的成熟度史模拟结果合理 图 11(b)。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烃源岩经历了稳定沉降(12092 Ma)、反复升降(9266 Ma)和构造抬升(660 Ma)3 个演化阶段 图 11(a)。在稳定沉降图 10研究区烃源岩-C2920S/(20S+20R)和 C29/(+)交会Fig.10Cross-plot of-C2920S/(20S+20R)and C29/(+)of source rocks in the study area1059Vol.34天然气地球科学阶段,地层沉积厚度大,温度快速升高,沙河子组与营城组烃源岩分别于 97 Ma、94 Ma 达到生烃门限(RO=0.5

28、%),登娄库末期形成的古构造、古圈闭为生成的低熟油气提供储集空间。在反复升降阶段,地层每沉降一段时间地层就会发生抬升,形成了更多的古圈闭、古构造。虽然第一阶段形成的低熟油气藏会被破坏,但沙河子组与营城组烃源岩在92 Ma、89 Ma 进入生烃高峰(RO=0.8%),生成更多的油气,此时形成的油气藏反而比第一阶段还要多。在构造抬升阶段,地层温度和压力降低,烃源岩生烃效率减慢。并且在地势高差与烃源岩分布的控制下,各地区在形成油气藏的时间与效率上会有所差异,此时沙河子组烃源岩在生烃时间和生烃效率上要优于营城组。6 主力烃源岩的分布与评价 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带下白垩统主要发育深灰色、灰色泥岩等烃源岩,受

29、构造格局、沉积特征、物源的影响,烃源岩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薄的趋势。地球化学测试表明,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带下白垩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中等,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 0.78%1.17%之间,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有机碳含量(TOC)处在 0.25%1.79%之间,为中等烃源岩。正构烷烃、甾烷类化合物结果表明,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烃源岩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有机质为水生生物和陆生高等植物混合来源,但陆生高等植物对营城组的贡献更大,这也说明了沙河子组烃源岩的品质要好于营城组,生烃潜力更强。类异戊二烯烷结果表明,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烃源岩形成水体较深,处于还原环境或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油源对比结

30、果显示,研究区的油气与沙河子组烃源岩在规则甾烷的分布上,具有相似的特征,说明油气均来自于沙河子组烃源岩,进一步表明沙河子组烃源岩为研究区主力烃源岩。生烃史恢复结果表明,2 套烃源岩在地层沉降阶段(12092 Ma)开始生烃,生成的油气通过断裂等疏导条件运移到古构造、古圈闭中聚集成藏。但在生烃时间和烃源岩品质的控制下,沙河子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要远远多于营城组,导致油源对比的结果中,并未发现营城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进一步证实沙河子组烃源岩为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同 时图 11(b)显 示 油 气 生 成 的 温 度 大 多 小 于100,这也说明研究区具有低温生油的特点。目前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北部主要

31、开发的是秦家屯油气田和七棵树油田29,但实测样品成熟度与盆地模拟结果均未达到生气阶段,推测在中期反复升降阶段,小宽走滑断裂活动,使地层发生剧烈活动,形成大量的断层或使闭合的断层重新开启,沟通了梨树断陷桑树台洼陷的深层烃源岩,使天然气向斜坡运移,形成现今的油气藏,因此建议下步勘探目标转移到断裂对深层油气分布的控制(图 12)。图 11梨树断陷生烃史(a)和模拟地温、镜质体反射率与实测值对比(b)Fig.11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y(a)and comparison of the modelled and measured temperature,RO(b)of

32、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1060No.6周城汉等: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东南斜坡白垩系主力烃源岩特征及生烃史7 结论(1)梨树断陷东南斜坡下白垩统烃源岩整体上属于优质烃源岩层。其中沙河子组烃源岩具有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成熟度高的特点,属于好烃源岩;营城组烃源岩具有分布范围广、有机碳含量低、成熟度低的特点,属于中等好烃源岩。2 套烃源岩均为水生生物和陆生高等植物混合输入,处于弱氧化还原环境。(2)油源对比结果表明,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带原油主要来自沙河子组烃源岩,说明沙河子组烃源岩为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3)梨树断陷东南斜坡经历了稳定沉降(12092 Ma)、反复升降(92

33、66 Ma)和构造抬升(660 Ma)3 个演化阶段。沙河子组与营城组烃源岩分别于 97 Ma、94 Ma 达到生烃门限(RO=0.5%);66 Ma 之后,梨树断陷开始抬升,生烃作用减弱,现今 2套烃源岩仍处于生油窗内(RO1.6%)。参考文献(References)1 黄军平,林俊峰,张艳,等.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下寒武统海相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贡献 J.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3):461-471.HUANG J P,LIN J F,ZHANG Y,et al.The organic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er Cambrian

34、marine source rocks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 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22,33(3):461-471.2 李浩,胡烨,王保华,等.松南长岭断陷沙河子组烃源岩发育特征与成藏启示 J.石油实验地质,2020,42(2):273-280.LI H,HU Y,WANG B H,et al.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rocks in Shahezi Formation and im

35、plications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Changling Fault Depression,southern Songliao BasinJ.Petroleum Geology&Experiment,2020,42(2):273-280.3 刘秀岩,陈红汉,张洪安,等.多套烃源岩联合供烃下的原油成藏特征及其与压力的耦合关系:以东濮凹陷濮城地区沙河街组为例 J.地球科学,2020,45(6):2210-2220.LIU X Y,CHEN H H,ZHANG H A,et al.Characteristics of oil reservoiring

36、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essure evolution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Pucheng area J.Earth Science,2020,45(6):2210-2220.4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SY/T 57351995陆相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 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mpany.SY/T 5735-1995 Geochemical Evaluation Standard of Terrestrial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S.

37、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96.5 王伟,任丽梅,梁家驹,等.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海相烃源岩特征 及 生 烃 潜 力 评 价J.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2022,33(3):369-380.WANG W,REN L M,LIANG J J,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of Middle Permian marine source rocks in central Sichuan Basin 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22,33(3):

38、369-380.6 张伟,赵莉莉,龚鑫,等.准噶尔盆地石树沟凹陷平地泉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J.石油地质与工程,2022,36(3):27-32.ZHANG W,ZHAO L L,GONG X,et al.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rocks of Pingdiquan Formation in Shishugou Sag of Junggar Basin J.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2022,36(3):27-32.7 陈治军,张春明,贺永红,等.银额盆地古生界过成熟烃源岩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39、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43(3):682-695.CHEN Z J,ZHANG C M,HE Y H,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geochemical indication of over-mature source rocks in the Paleozoic,Yingen-Ejinaqi Basin J.Oil&Gas Geology,2022,43(3):682-695.8 李友川,陶维祥,孙玉梅,等.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及其邻区原油分类和分布特征 J.石油学报,2009,30(6):830-834.图 12梨树断陷浅层气藏成藏模式Fig.12The

40、 accumulation model of shallow gas reservoirs in the Lishu Fault Depression1061Vol.34天然气地球科学LI Y C,TAO W X,SUN Y M,et al.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il in Huizhou Depression of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J.Acta Petrolei Sinica,2009,30(6):830-834.9 李勇,路俊刚,刘向君,等.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天然气勘探方向 J.天然气地球

41、科学,2022,33(8):1319-1331.LI Y,LU J G,LIU X J,et al.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rocks and gas exploration direction in Shawan Sag,Junggar Basin 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22,33(8):1319-1331.10 雷闯,殷世艳,叶加仁,等.东海盆地椒江凹陷古新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历史 J.地球科学,2021,46(10):3575-3587.LEI C,YIN S Y,YE J R,et al.Geoc

42、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y of Paleocene source rocks in Jiaojiang Sag,East China Sea Basin J.Earth Science,2021,46(10):3575-3587.11 王学军,周勇水,李红磊,等.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烃源岩成烃特征及成藏意义 J.石油实验地质,2021,43(4):678-688.WANG X J,ZHOU Y S,LI H L,et al.Hydrocarbon 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

43、s and significance of accumulation of Upper Paleozoic source rocks in Dongpu Sag,Bohai Bay Basin J.Petroleum Geology&Experiment,2021,43(4):678-688.12 刘华,李振升,蒋有录,等.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生烃史与油气成藏期分析 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25(10):1537-1546.LIU H,LI Z S,JIANG Y L,et al.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y and accumulation pe

44、riod of the Kongdian Formation in Weibei Depression 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14,25(10):1537-1546.13 周雨双,贾存善,张奎华,等.应用 TSM 盆地模拟技术恢复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石炭系烃源岩热演化史 J.石油实验地质,2021,43(2):297-306.ZHOU Y S,JIA C S,ZHANG K H,et al.Thermal evolution history reconstruction of Carboniferous source rocks on the northeaster

45、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using TSM basin simulation technology J.Petroleum Geology&Experiment,2021,43(2):297-306.14 李斌,张欣,郭强,等.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超深层含油气系统盆地模拟 J.石油学报,2022,43(6):804-815.LI B,ZHANG X,GUO Q,et al.Basin modeling of Cambrian ultra-deep petroleum system in Tarim Basin J.Acta Petrolei Sinica,202

46、2,43(6):804-815.15 韩杨,高先志,周飞,等.柴达木盆地北缘腹部侏罗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 J.天然气地球科学,2020,31(3):358-369.HAN Y,GAO X Z,ZHOU F,et al.Thermal evolution of Jurassic source rocks and their impact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NW China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20,31(3):358-369.16 张

47、向涛,史玉玲,刘杰,等.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系文昌组优质湖相烃源岩生烃动力学 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43(5):1249-1258.ZHANG X T,SHI Y L,LIU J,et al.Kinetics of high-quality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of Paleogene Wenchang Formation,Huizhou Sag,Pearl River Mouth Basin J.Oil&Gas Geology,2022,43(5):1249-1258.17 李松峰,徐思煌,施和生,等.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特征及资源预

48、测 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38(1):112-120.LI S F,XU S H,SHI H S,et al.Characteristics of Paleogene source rocks and prediction of petroleum resources in Huizhou Depression,Pearl River Mouth Basin J.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13,38(1):112-120.18 袁彩萍,徐思煌,薛罗.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主力烃源岩测井预测及评价 J.石油实验地质,2014,36(1):110-116.YUAN C P,XU S H,XU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