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台风浪集合预报方法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5480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5.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风浪集合预报方法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台风浪集合预报方法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台风浪集合预报方法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提出一种新型的集合预报方法,考虑台风实时预报信息及历史路径信息,基于动态权重生成台风预报路径集合,形成集合预报风场,并结合波浪数值模式(SWAN)和有限体积海洋数值模式(FVCOM),对台风期间波浪的有效波高进行模拟实验;在后报验证的基础上,使用集合预报数值实验给出结果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在集合预报的部分时间段内,集合预报结果对实测结果的覆盖率最高达到94%。此方法适用于台风影响下近岸波浪要素的预测,可为近岸海域的波浪预报工作提供新的预报技术和思路。关键词:台风浪;集合预报;波浪数值模式;有限体积海洋数值模式中图分类号:P731.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239(2023)0

2、4-0022-12DOI:10.11737/j.issn.1003-0239.2023.04.0030引言台风期间,受台风影响的海域的环流、水位、波浪等要素通常会发生剧烈变化,其中水位的异常变化会导致风暴潮现象的发生,而剧烈的海表风场会激发产生巨大的波浪,即台风浪现象1。与风暴潮相比,台风浪作用周期更短,但产生的瞬时破坏作用更大,会破坏近岸工程,并威胁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2019年,我国近海共发生有效波高4.0 m(含)以上的灾害性海浪过程39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0.34亿元,死亡(含失踪)22人。台风浪在向近岸传播的过程中,会与复杂海底地形以及不规则岸线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2,使得波浪预

3、测难度增大,另外近岸波浪观测资料的缺乏也限制了区域波浪预报产品预报精度的提升。对台风浪的预报,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向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CHAWLA等3利 用 了 美 国 国 家 环 境 预 报 中 心(National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的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再分析数据,使用第三代风浪模型(WAVEWATCH III)进行了 31 a的后向预报,分析发现,在南半球,CFSR对风速的过度预测对波浪预测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ALVES等4基于NCEP和美国海军

4、数字气象和海洋学研究中心(Fleet Numerical Meteorology andOceanography Center,FNMOC)的数值模式对有效波高等要素进行综合概率预报,结果表明多模式联合预报方式的准确性比单一数值模式有了很大的提升。FAN等5使用多个全球大气模式数据作为波浪模型输入得到的有效波高,与空间上不同近岸浮标的观测值的吻合程度各不相同。PAN等6提出了一种优化模型-集合波高的算法,计算了不同风模式输入波浪模型产生的波高,该算法在空间上给不同风模式赋不同的权重,调整后的波高在近岸范围内与浮标观测值的吻合较好。ZIEGER等7使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集合预报模式(The E

5、uropean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ECMWF-EPS)中经过矫正的大气风场生成的集合风场进行波浪模拟,并对比了近岸区域的浮标观测数据,部分风场的结果和观测刘安琪等:台风浪集合预报方法研究4期的有效波高峰值吻合较好。综上可见,近岸波浪预报结果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风场的准确性。近岸波浪由于各物理过程的非线性作用导致不确定性很强,很难找到一种传统模式或者参数化方案在整个预报时段内都表现较好。在实际预报中,既要关注预报结果的准确性,也要关注预报结果的概率区间预测。本文旨在提出一

6、种新的台风路径集合方法开展波浪预报实验,并给出台风浪的极值范围作为预报参考。集合风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生成方法:一种是使用单一业务预报中心的数据作为数据源(如应用较多的增长繁殖法8)以及特定业务中心集合预报系统中的集合成员7,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数据一致性较好,不足之处是会引入单一模式的固有误差;另一种是使用多业务预报中心数据成员,基于“共识”的方式挑选出其中较好的成员9;第三种是基于不同业务中心历史预报误差分配权重,使用“概率圆”的方法进行集合概率预报10,这种方法能避免单一模式的偶然误差,不足在于各预报源的“好坏”一般由其历史预报误差确定,无法在预报过程中实时变动;还有一种是使用研究区域内历

7、史台风运动数据作为数据源,并基于台风的历史最佳路径集数据确定所有状态的概率转移情况,从而在实际预报过程中对台风移动的路径进行模拟11,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实时预报数据的利用较少,且状态转移概率情况受限于研究区域。这些方法都只聚焦于历史数据或实时预报数据,没有同时兼顾到两者。本文使用实况台风数据融合背景分析风场,驱动近岸波浪模式以及海洋模式进行浪-流耦合模拟,使用后报方式验证数值模式;在数值模式精度良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台风预报路径集合生成方法,考虑研究区域内历史台风数据和业务中心实时预报数据,构建集合路径并形成集合风场,开展近岸区域波浪要素计算的数值实验,并考虑集合路径情形下有效波高计

8、算结果的覆盖率,以此提供一种新的台风浪概率数值预报方法。1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1.1研究区域与数据概况长江口区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最大风速大多发生在夏秋季的台风时期。该区域内的波浪以风浪为主12,由于入海口分叉较多,地形和岸线较复杂,区域内不同位置的波高差异性很大,最大波高大多出现在台风期间。据统计,平均每年有23个台风对该区域产生直接影响13。长江口区域存在诸多重要的近岸站点(见图1)。本文采用H1与H2两浮标平台的实测波高数据,采样频率为1 h,其中H1位于杭州湾北岸近岸区域(1213312.05E,3044 52.84N),H2 位于长江口外 30 m 水深处(12248 29.29

9、E,3058 12.19N),两个站位兼顾了外海与近岸的波浪差异及变化。图1研究区域及主要岸基及浮标站点Fig.1Study area and coastal and buoy observation sites1.2数值模式本文选择数值模式作为研究方法,波浪模式选用 第 三 代 海 浪 数 值 模 式(Simulating WavesNearshore,SWAN),考虑风能输入、波浪折射、三波和四波相互作用、深度诱导波破碎、底摩擦等因素;风场输入采用 JANSSEN风增长方式,白冠耗散使用 KOMEN模式,底摩擦采用 JONSWAP模式进行参数设置。考虑到潮汐作用,除为波浪模式输入风场外,还

10、必须为其输入潮流和潮位作为驱动要素,其由海洋模式进行计算,从而进行高精度的浪流耦合计算(见图3)。海洋模式选用有限体积海洋数值模式(Finite-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FVCOM)。它是一种无结构三角形网格架构、有限体积自由表面的三维海洋数值模型,其原始方程包括动量、质量连23海洋预报40卷续方程,以及温度、盐度和密度方程。和结构网格海洋模型相比,三角形网格在岸线相接处有局部加密效果,且过渡更加平滑,在长江口杭州湾区域已广泛被使用14-15。为提高预报时效并保证计算精度,SWAN模式采用大小区域嵌套计算的方式。大区域覆盖了研究区域内台风从产生到对近岸造成影响

11、的整个过程,能给小区域提供合理的计算边界(见图2a)。为兼顾计算效率,采用正交曲线网格,覆盖范围为2342N,115130E,包括了东海、黄海、渤海和部分西北太平洋洋面,开边界处分辨率为3 km左右。近岸区域,由于岸线和地形的复杂性很高,对波浪要素的影响十分显著。为更加精细地刻画各种局地变化,模拟近岸波浪,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小区域(见图2b)采用高分辨率无结构三角形网格,主要包括长江口以及杭州湾,河流上边界延伸至大通站,在河道以及沿岸处进行加密,分辨率为100 m左右。在预报计算时,大区域计算较快,将其波浪谱结果作为小区域的计算边界,并在小区域内进行精细化计算,从而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同

12、时兼顾计算效率。浪-流耦合计算框架见图3。2集合风场的构建2.1集合路径的形成本文中以24 h、48 h、72 h 3个预报时刻为代表,图2研究区域内SWAN模式计算网格Fig.2SWAN model grid in the study area图3浪-流耦合计算框架Fig.3Wave-flow coupled computing framework24刘安琪等:台风浪集合预报方法研究4期构建集合路径并形成集合风场。集合路径的构建采用以下步骤:首先形成某一时刻的预报位置集合,并为它们计算分配相应的权重,再将3个代表性预报时刻各自位置集合进行组合,形成所有的集合路径,并计算出每条路径的权重。整个

13、流程的重点是对某一时刻各预报位置的确定和权重分配,本文采用如下方法:统计业务预报中心(中央气象台)历史台风位置预报误差,并形成当前预报时刻位置偏差的概率分布情况,选取两个特征概率从而确定两个特征偏差距离;同时,使用台风历史最佳路径集数据,基于面积相似法16优选出若干相似路径并综合距离相似及时间相似搜寻出预报时刻相似路径上的对应位置,统计相似位置相对当前时刻预报位置的方向,这些方向代表着台风移动方向以及移动速度的不同趋势,使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确定若干个主要聚类方向以及各自的权重;将业务预报位置作为中心,偏差距离作为特征半径,聚类方向结果作为特征方向,形成某一预报时刻的特征预报位置集合。2.1.1

14、代表性位置偏差计算本文搜集了中央气象台20082020年东海区域共318场台风的历史预报数据以及对应的实际台风过程数据(网址:http:/);以实时起始时刻和预报时刻的位置形成的区域筛选出此区域内相同预报时效的历史预报数据,统计各预报时效下历史位置预报偏差的累计概率情况。预报偏差 EDis为根据两点经纬度计算出的距离误差,公式为:EDis=2Rsin-1sin2a2+cos1cos2sin2b2(1)式中:R为地球半径;a为两点纬度之差;b为两点经度之差;1和2为两点纬度。各预报时效位置偏差的累计概率曲线见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累计概率的增大,各预报时刻位置偏差增大的速率都越来越大。本文选

15、取70%和95%概率为典型代表作为特征概率,确定各预报时刻两个特征偏差距离作为各预报时刻的两个特征半径,结果见表1。2.1.2 主要聚类方向计算搜集了19492020年西太平洋区域台风最佳路径集资料(网址:http:/)17-18,对实际台风过程中的各预报时刻,基于面积相似法16,以历史台风轨迹和实时台风轨迹上所有路径点为分割点将整个面积分成L段,采用积分方式计算历史台风路径和当前路径围成的面积,并作为相似度依据。计算公式为:S=i=1LSi(2)式中:S为总面积;Si为面积微元。采用这种方式,当预报台风、预报起始时刻以及预报时效发生变化时都会导致相似路径成员发生变化。获取所有相似路径后,选择

16、时间和距离最近的对应预报时刻的相似位置,将业务预报位置和所有的相似预报位置投影为二维平面上的点,计算出所有相似位置相对于业务预报位置的方向角(0359)。将这些方向角作为数据,使用一维均值聚类方法形成特征聚类方向。计算方法为:E=i=1kx Cix-ui22(3)图4各预报时刻位置偏差的累计概率Fig.4Cumulative probability of position deviation at eachforecast moment表1 特征偏差距离(单位:km)Tab.1 Feature deviation distance(unit:km)预报时刻/h24487270%概率94.716

17、6.6228.295%概率164.4265.3462.625海洋预报40卷ui=1|Cix Cix(4)式中:样本共划分k簇;Ci为第i簇;ui为簇Ci的均值向量,也称为质心;x为样本点;E为平方误差。式(3)中由于k值不同,计算出的E也不同。根据经验,一般将k从210赋值试算E,随着k增大,E呈下降趋势,以E在下降过程中梯度最大处的k值作为最优的聚类个数(簇个数)。每个簇质心的方向角代表一个特征方向,该簇包含的方向角数量在所有方向角数量中的占比为该特征方向的权重。2.1.3 形成集合路径获得各预报时刻的特征半径和特征方向后,对某一特定预报时刻而言,以业务预报位置为中心可以形成特定时刻所有的特

18、征成员位置;从每个预报时刻中各取一个成员位置,再连接所有选出的成员位置作为一条路径,集合路径的数量为各预报时刻成员位置进行组合的所有情况,每条路径的概率也随之确定(见图5)。具体流程如下:对特定预报时刻形成特征半径及特征方向,获得各特征方向的权重。以24 h为例,基于历史业务预报数据确定指定概率下特征半径为Rt1;基于相似路径数据,使用聚类分析方法收敛到最佳聚类个数Kt1(Kt1为式(3)中最优k取值,不同数据集最优值不同),每个聚类的中心作为一个特征方向,每个聚类样本量占总样本的比例作为特征方向的权重(Wt11,Wt12,Wt1Kt1),对应的特征点空间位置为Pt11,Pt12,Pt1Kt1

19、。对24 h、48 h和72 h预报时刻,从每一个时刻选 择 一 个 特 征 位 置 形 成 一 条 成 员 路 径,例 如Pt1Kt1 Pt2Kt2 Pt3Kt3,相应地,这条路径的权重为Wt1Kt1Wt2Kt2Wt3Kt3,3个预报时刻一共可以形成Kt1Kt2Kt3条路径,计算每条路径的权重并进行集中构成集合路径。2.2集合风场的形成在具有确定性的台风实况路径的后报验证中,将台风风场模型融合背景风场作为风场输入,而预报实验中仅考虑台风模型风场。台风风眼处风速较小且向外迅速增加,超过眼壁后风速又急剧减小直至消失。本文采用对称风场模型刻画台风风场,其气压场由藤田公式19给出:P=Pe-(Pe-

20、Pc)1+2(r/R)2-0.5(5)式中:r为距离台风中心的距离;P为空气质点的气压,Pe为环境气压,Pc为台风中心气压;R为最大风速半径。通过藤田公式可以计算出整个台风风域内的气压分布情况。台风风速根据梯度风关系结合气压分布给出20,计算公式如下:wI=f2r24+raPr-fr2(6)式中:f=2sin为科氏参数,为地球自转角速度,为纬度;a为空气密度。在后报验证中,本文使用CFSR作为背景风场。CFSR是第三代再分析产品,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高分辨率的、大气-海洋-陆地-表面-海冰耦合系统,旨在提供这一时期这些耦合域状态的最佳估计。该数据经纬度分辨率可以达到0.5,时间分辨率可以达到1

21、h。两种风场融合公式为21:Wc=()1-e WI+eWQ,e=c4(1+c4),c=r10R(7)式中:WI为台风模型风场计算风速;WQ为CFSR风场风速;r为网格点与台风中心的距离;e、c为系数;R为最大风速半径,计算公式为21:R=1 119(1 010-Pc)-0.805(8)式中:Pc为台风中心气压。图5台风集合路径(048 h)Fig.5Typhoon track ensembles(048 h)26刘安琪等:台风浪集合预报方法研究4期3应用示例本文以2019年9号台风“利奇马”为例,使用实况台风路径对数值模式进行后报验证;选择2019年8月9日00时(北京时,下同)作为起始预报时

22、刻进行72 h的虚拟集合预报实验。台风“利奇马”于8月7日05时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台风,23时升级为超强台风,此后台风一直向西北方向移动,靠近浙江沿岸地区,8月10日01时45分左右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沿海登陆,此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6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30 hPa,随后台风继续移动至黄海海域,8月11日20时50分左右在青岛市沿海再次登陆,此时中心最大风力仍有9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80 hPa,此后台风移动至渤海海面并不断减弱直至消亡。自起始预报时刻,构建24 h、48 h、72 h 的集合路径。选取从台风自洋面生成位置各时刻业务预报位置区段作为实时轨迹,并与历史轨迹做相似度计算,计算

23、出24 h、48 h、72 h预报时刻情形下相似度最高的各 50条路径(见图 6)。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预报时刻的实时轨迹不同,相似路径的选择结果也不同。获取相似路径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各预报时刻的特征方向以及权重(见表2)。形成各预报时刻预报位置以及集合成员位置后(见图7),采用2.1节中的方法形成48条(Kt1Kt2Kt3=434)集合路径,并计算出每一条成员路径的权重。考虑到模式冷启动计算的不稳定性,FVCOM模式和SWAN模式都提前7 d开始运行。计算完成后,验证部分站点有效波高的分布情况,给出各预报时刻下部分重点近岸站点以及整个研究区域有效波高的概率分布预测作为参考。3.1后报检

24、验与数值预报实验从与H1、H2站点实测波高数据的对比结果来看(见图8),后报检验(实况路径)的效果较好,自起图6各预报时刻的相似路径及相似位置Fig.6Similar tracks and similar positions for each forecast time表2 各预报时刻特征方向及权重Tab.2 Feature directions and weights for each forecastmoment预报时刻/h244872特征方向/295.447.5205.592.6170.459.0278.0268.798.8171.356.4权重0.200.350.150.300.260

25、.580.160.090.300.260.3527海洋预报40卷始预报时刻72 h预报时段,H1和H2站点波高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31和0.60。使用集合路径进行数值预报实验的结果符合实际波高的基本发展趋势,在台风离岸较近时间段内(2472 h),集合结果基本能够覆盖实际波高的波动范围,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波高的极值。值得注意的是,H1站点位于杭州湾靠内区域,在2448 h时段内,集合预报实验结果都小于实际值(见图8a),且两种概率路径(70%和95%)区间值的差异性小于H2站点,而在4872 h时段内,波高集合的结果基本覆盖了实际值;H2站点位于长江口外,集合预报实验在24 h附

26、近的波高预测偏大(见图8b),在48 h附近的波高集合结果基本覆盖了实际值,在此时段内,95%概率路径结果的覆盖效果更好。为量化集合预报在两特征概率情形下各预报时段内对实际有效波高的预测情况,我们对每个实测站位计算其覆盖指数,将指定时段内处于集合预报预测区间范围内的实测波高点数量占该时段内总实测波高点数量的比例作为指定时段的覆盖指数。计算公式为:CR=OinOall(9)式中:CR表示覆盖指数;Oin表示预报时段内观测点含于集合预报实验结果上下限范围内;Oall为预报时段内所有观测点的数量。作为集合预报结果覆盖范围的参考,CR的波动范围为0100%,其值越大越好。CR的计算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

27、以看出,在024 h,台风离岸较远,集合成员离业务预报位置较近,集合预报实验的准确性非常依赖业务预报的准确性,集合结果的发散程度小,因此,该时段由于图7各预报时刻特征位置及实况路径(072 h)Fig.7Location of features at each forecast time and the realtrack(072 h)图8H1(a)与H2(b)站点有效波高的验证Fig.8Validation of effective wave height at H1(a)and H2(b)sites表3 各站位集合预报的覆盖指数(单位:%)Tab.3 Cover rate of ensem

28、ble forecasts at each station(unit:%)预报时长/h02424484872H1(70%路径)0539H1(95%路径)0452H2(70%路径)02274H2(95%路径)0549428刘安琪等:台风浪集合预报方法研究4期业务预报效果较差,导致两站的概率路径的CR都为0,其中H1站位集合结果区间范围小;在2448 h预报时段的CR较高,两概率路径下的CR分别为39%和52%,其中H2站位的波高峰值结果偏大,两概率路径的CR分别为22%和54%;在4872 h预报时段的两概率路径的CR有所上升,分别为74%和94%。3.2重要沿岸站点各预报时刻有效波高预测的概率

29、分布参考在实测站点数据验证良好的基础上,分析重要沿岸以及近岸浮标站点各预报时刻实况路径有效波高的分布情况,并给出集合预报路径相对实况路径有效波高预测的概率分布参考,结果见图9,其中站点自江苏沿岸开始,经沿北支、南支到杭州湾北岸区域,外加部分口外站点(见图1)。近岸站点波高预测概率分布在70%和95%概率路径下表现出的特征有所不同。95%路径在 24 h预报时刻显示出较大的概率分布(见图9b),这一现象在沿岸及近岸站点如H5、堡镇、赵家沟、芦潮港有所体现,24 h台风距离站点较远,95%路径的部分集合成员距离上述站点更近;而70%路径在48 h预报时刻显示出较大的概率分布(见图9a),该现象在H

30、2、绿华山等部分口外站点有所体现,48 h台风位于站点附近,70%路径的部分集合成员距离上述站点更近;两种概率路径在72 h预报时刻给出的概率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从空间分布来看,H2、嵊山等离岸稍远的站点在整个时间序列上表现出相对较大的波高预测值,而徐六径、崇西、堡镇等站点波高预测相对较小。3.3有效波高空间预测的概率分布参考为分析研究区域空间上有效波高的变化情况,图10和图11分别给出70%与95%概率路径集合风场情形下各预报时刻有效波高的空间分布情况。图中为分别计算所有集合成员有效波高并减去实况后报的结果,并根据权重加权分别累计差值大于0和小于0的增减量分布。在台风中心移向研究区域的时段,与

31、实况后报相比,集合预报的波高结果在台风中心附近的远岸区域表现为正增量,而在近岸处表现为负增量(见图10b、10c、11b、11c),这表明集合预报对波高空间场有重塑作用,导致空间上波高局地分布的差异。两概率路径情形的正增量最高都超过了4 m(见图10b、11b),两者负增量在近岸区域最大为-1 m左右(见图 10c、11c)。当台风中心渐远时,较大概率路图9重要沿岸站点有效波高预测概率分布Fig.9Predicted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at important coastal stations29海洋预报40

32、卷图1070%集合风场情形各预报时刻有效波高空间分布Fig.10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at each forecast moment for the 70%ensemble wind field case30刘安琪等:台风浪集合预报方法研究4期图1195%集合风场情形各预报时刻有效波高空间分布Fig.11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at each forecast moment for the 95%ensemble wind field

33、 case31海洋预报40卷径情形的正增量区域(见图11e)相对较小概率路径情形(见图10e)偏移近岸研究区域更远,最大值均为 1 m左右,而较小概率路径情形的负增量区域总体相对偏移近岸研究区域更远(见图10f、11f)。当台风中心离研究区域更远时,两者都不再有显著的正增量贡献(见图10h、11h),且负增量空间分布的差异不大(见图10i、11i)。从整个时序来看,空间中波高正增量区域基本和台风中心位置保持一致,负增量区域滞后于台风中心位置,该特性使得集合预报对部分口外站位波高峰值后的下降时段刻画更好(见图8b,2472 h)。对比两种路径概率情形可以看出,范围偏小的概率路径(70%)集合预报

34、波高加权结果的空间分布局地差异更大,波高随空间分布的梯度更大。4结论针对近岸区域波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的预测难度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台风集合路径的方法。基于历史台风数据和业务中心实时预报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给出任意实时情况下台风各预测移动方向的概率,使用动态权重生成台风预报路径集合并进行数值预报实验,得出实验结果的概率分布。以长江口及杭州湾附近为研究区域,结合数值模式对台风过境期间近岸区域的有效波高进行后报验证,在验证基础上应用该新型集合路径生成方法进行预报试验,其中在4872 h时段内,近岸区域H1浮标集合预报结果的覆盖指数能达到52%左右,H2浮标的覆盖指数能达到94%左

35、右。该方法可适用于台风期间风暴潮、台风浪等要素的预报,可为近岸海域的复杂动力要素预报工作提供新的集合预报技术。参考文献:1 ANTHES R A.Tropical cyclones:their evolution,structure andeffectsM.Boston: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1982.2 HERTERICH J G,DIAS F.Extreme long waves over a varyingbathymetryJ.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2019,878:481-501.3 CHAWLA A,SPIN

36、DLER D M,TOLMAN H L.Validation of athirty year wave hindcast using the climate forecast systemreanalysis windsJ.Ocean Modelling,2013,70:189-206.4 ALVES J H G M,WITTMANN P,SESTAK M,et al.The NCEP-FNMOC combined wave ensemble product:expanding benefits ofinteragency probabilistic forecasts to the ocea

37、nic environment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2013,94(12):1893-1905.5 FAN Y M,PAN S Q,CHEN J M,et al.Ensemble wave forecastingover typhoon periodC/Proceedings of the 2013 MTS/IEEEOCEANS-Bergen.Bergen:IEEE,2013.6 PAN S Q,FAN Y M,CHEN J M,et al.Optimization of multi-model ensemble f

38、orecasting of typhoon wavesJ.Water Scienceand Engineering,2016,9(1):52-57.7 ZIEGER S,GREENSLADE D,KEPERT J D.Wave ensembleforecast system for 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Australian regionJ.Ocean Dynamics,2018,68(4):603-625.8 TOTH Z,KALNAY E.Ensemble forecasting at NMC:ThegenerationofperturbationsJ.Bull

39、etinoftheAmericanMeteorological Society,1993,74(12):2317-2330.9 GOERSS J S.Tropical cyclone track forecasts using an ensembleof dynamical modelsJ.Monthly Weather Review,2000,128(4):1187-1193.10 郭文云,安佰超,裘诚,等.基于多源数据的台风风暴潮概率预报研究:台风集合的构建J.海洋预报,2021,38(1):26-33.GUO W Y,AN B C,QIU C,et al.Probabilistic fo

40、recast fortyphoon storm surge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creation oftyphoon ensembleJ.Marine Forecasts,2021,38(1):26-33.11 YASUDA T,MASE H,MORI N,et al.Stochastic typhoon modeland its application to future typhoon projectionJ.Coastal Engin-eering No.OAI,2010.DOI:109753/icce.v32.management.16.12 任剑波.

41、台风驱动的长江口波浪动力场及其泥沙输运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0.REN J B.Wave dynamics and its impact on sediment transportunder typhoon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D.Shanghai:East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20.13 丁平兴,葛建忠.长江口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灾害性天气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72-78.DING P X,GE J Z.Analysis of disastrous weather in theHen

42、gsha Shoal and adjacent waters of the Yangtze EstuaryJ.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Edition),2013(4):72-78.14 GE J Z,YI J X,ZHANG J T,et al.Impact of vegetation on lateralexchanges in a salt marsh-tidal creek systemJ.Journal ofGeophysical Research:Earth Surface,2021,126(8):

43、e2020JF-005856.15 ZHOU F C,GE J Z,LIU D Y,et al.The lagrangian-based floatingmacroalgal growth and drift model(FMGDM v1.0):applicationtotheYellowSeagreentideJ.GeoscientificModelDevelopment,2021,14(10):6049-6070.16 REN F M,QIU W Y,DING C C,et al.An objective tracksimilarity index and its preliminary

44、application to predictingprecipitation of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sJ.Weather andForecasting,2018,33(6):1725-1742.32刘安琪等:台风浪集合预报方法研究4期17 YING M,ZHANG W,YU H,et al.An overview of the China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tropicalcyclonedatabaseJ.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2014,31(2):

45、287-301,.18 LU X Q,YU H,YING M,et al.Western North Pacific tropicalcyclonedatabasecreatedbytheChina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21,38(4):690699.19 FUJITA T T.Pressure distribution within typhoonJ.GeophysicalMagazine,1952,23:437-451.20 赵长进.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无结构网格风暴潮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46、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ZHAO C J.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unstructurednumerical model for storm surge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D.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14.21 任剑波,何青,沈健,等.远区台风“三巴”对长江口波浪动力场的作用机制J.海洋科学,2020,44(5):12-23.REN J B,HE Q,SHEN J,et al.The effect mechanism of a remotetyphoon S

47、anba on wave dynamic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J.Marine Sciences,2020,44(5):12-23.Research on a typhoon wave ensemble forecast methodLIU Anqi1,LI Cheng2,GUO Wenyun3,GE Jianzhong1*(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stuarine&Coastal Researc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2.Shanghai M

48、arine Environmental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Center,Shanghai 200062,China;3.College of Ocean Science and Enginering,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201306,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new ensemble forecasting method for typhoon waves.By considering real-time typhoon forecasts and historical typhoon track information,this method generates ensemble typhoon trackand wind field forecasts,and eventually predicts the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by using the outputs from SimulatingWaves Nearshore(SWAN)and Finite-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FVCOM)models.This method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