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重点总结
562条重点总结
1.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其内力(位移)是正对称的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其内力(位移)是反对称的
2.梁内力的规定轴力通常以拉力为正、压力为负;轴力图必须标正负号
剪力以使截面所在的隔离体有顺时针转动趋势为正、逆时针为负;剪力图必须标正负号3.梁的截面高度愈大,抗弯截面系数就愈大,梁的正应力就愈小
4.三铰拱是静定拱,水平推力与拱高成反比,愈平缓的拱,支座承受的水平推力愈大,反之愈小
5.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与各杆ei、ea的相对比值有关,而与各杆ei、ea的绝对值无关
6.预应力混凝土屋架适用于跨度为18-36米的房屋7.弯距图线与剪力图线的关系是下-正、上-负8.普通钢筋混凝土的自重为24-25kn/m39.砖砌体的自重为19kn/m310.钢材的自重为78.5kn/m311.木材的自重为4-9kn/m312.粘土砖尺寸为240*115*53;每立方米砌体为512块砖
13.一般上人屋面的活载标准值2.0kn/m2不上人0.5屋顶花园3.0(不包括池墙)14.住宅中挑出阳台的活载标准值2.5kn/m2(人员密集3.5),一般比室内大15.风压的基本期是50年(离地10m,10min最大风速,平方除1000确定风压wo)16.雪压的基本期是50年17.荷载设计值大于标准值
18.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时,不考虑荷载分项系数19.承载能力极限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20.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根据不同设计要求分别采用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荷载准永久值小于标准值(积灰荷载除外)22.刚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厚度不宜小于18023.一般多层住宅设计不考虑撞击力和龙卷风;必须考虑风载和活荷载24.土压力和自重属静荷载(亦指恒载、永久荷载);风压和积灰是活荷载25.积灰属静力荷载;吊车、地震、撞击力属动荷载26.我国基本风压取值范围在0.3-0.9kn/m227.高处的面积大其风压大,其风荷载总值也大
28.当面积相同时,其面积外轮廓越展开,则抗扭截面模量越大29.多层停车库的楼面活荷载是按楼盖结构形式确定
30.结构上的作用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也称为荷载31.荷载分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撞击力或爆炸力属偶然荷载32.屋面活荷载不应于雪荷载同时考虑,取其较大者33.设计基准期是50年34.结构设计的使用年限
一类5年临时建筑
二类25年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三类50年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四类100年纪念性、特别重要的建筑35.建筑的安全等级
一级重要房屋(100年)ro=1.1
二级一般房屋(50年)ro=1.0
三级次要房屋(5年)ro=0.936.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与是否上人、屋面的结构形式有关;
与面积大小、排水方式无关
37.建筑物越高,受到的风荷载越大,但超过450m后趋于稳定39.计算荷载效应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
其效应不利时取1.2;有利时取1.0;结构抗滑坡时0.9
当永久荷载控制时,效应不利时取1.35;有利时取1.0
计算荷载效应时,活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
其效应不利时取1.4;有利时取0
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楼面时,取1.341.荷载的三种组合是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准永久组合
42.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为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应继续承载的状态43.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有:
影响正常使用的外观变形
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局部破坏
影响正常使用的震动
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44.确定混凝土强度的依据是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标准试件的尺寸为150*150*150;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45.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等级有(c10)c
15、c15+5----c80十四级;c10用于混凝土基础垫层
46.大梁支撑处宜加设壁柱的条件
240砖墙≥6米
180砖墙、砌块、料石墙≥4.8米
47.大梁支撑处应设垫块的条件
240砖墙≥4.8米
砌块、料石墙≥4.2米
毛石≥3.9米
48.承重独立砖柱尺寸为≥240*370
毛石墙厚为≥350;柱≥400
49.其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当砂浆强度等级相同时,墙比柱高50.砌体房屋中,墙的高厚比是根据墙体的整体刚度确定的
51.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共同工作,可对砌体起约束作用,提高砌体的变形能力,还能提高砌体的抗剪能力52.钢筋砖过梁≤1.5m
71.刚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中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截面面积的50%72.多层刚性方案砌体承重外墙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是竖向多跨简支梁;水平荷载为竖向连续梁
73.砌体墙体的允许高厚比主要与砂浆的强度等级有关
有吊车房屋的砌体、跨度不小于9米的梁下普通砖、跨度不小于7.5的梁下多孔砖砌块强度调整系数为0.9;
无筋砌体截面积小于0.3平方米时,为γ=a+0.7;
有筋砌体截面积小于0.2平方米时,为γ=a+0.8;
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c级时,γ=0.89;
75.在对壁柱间墙进行高厚比验算时,计算墙的计算高度ho时,墙长s应取壁柱间墙的距离
76.砌体结构的底层墙或柱的基础埋深较大时,则墙的高度应自楼板底算至室内地面或室外地面以下300-50077.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d>5,不少于2根,间距不宜大于120,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40
砂浆层的厚度≥30;弯矩计算公式m≤0.85hofyas78.砖砌平拱过梁按沿齿缝截面的抗弯或抗剪设计值计算
砖砌过梁截面计算高度内的砂浆不宜低于m5
砖砌平拱用竖砖砌筑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24079.对于过梁上的墙体荷载,当采用砖砌体时,过梁上墙体高度小于过梁净跨的1/3时,按过梁上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过梁上墙体高度大于过梁净跨的1/3时,应按高度为1/3过梁净跨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80.当采用混凝土砌块砌体时,过梁上墙体高度小于过梁净跨的1/2时,按过梁上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过梁上墙体高度大于过梁净跨的1/2时,应按高度为1/2过梁净跨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81.对于梁、板荷载,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小于过梁净跨时,应计入梁板传来的荷载
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大于过梁净跨时,可不考虑梁板传来的荷载
82.用未经烧的土坯建造的房屋,在设防烈度为6-8度时,只宜建单层,檐口2.5米83.灰土房可建二层高6米
84.承重墙梁的托梁支撑长度不应小于370;托梁高度≥1/10跨度,混凝土强度≥c30,跨度≤9m,每跨内允许设一个洞口,墙体总高度≤18m,墙梁墙高≥0.4跨度,每天可砌1.5高,墙块材强度≥mu10,砂浆强度≥m10,翼墙宽度不应小于梁厚的3倍,不能设翼墙时应设上下贯通的落地构造柱
85.自重墙梁的托梁高度≥1/15跨度,跨度≤12m,墙梁墙高≥1/3跨度86.墙梁中的托梁属钢筋混凝土偏拉构件
87.当挑梁上有砌体时,埋入长度与挑出长度之比宜大于1.2
当挑梁上无砌体时,埋入长度与挑出长度之比宜大于2
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强度等级mu30、mu
25、mu20、mu
15、mu10五级89.灰砂、粉煤灰蒸压砖强度等级mu
25、mu20、mu
15、mu10四级90.砌块mu20、mu
15、mu
10、mu7.5、mu5五级
91.石材强度等级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mu20七级92.砂浆强度等级mb
15、mb
10、mb7.5、mb
5、mb2.5五级93.确定砂浆强度等级时应采用同类块体为砂浆强度试块底模
94.烧结多孔砖,孔洞率≥25%,孔的尺寸大而数量多,用于承重部件,p和m型95.混凝土空心砌块;390*190*190,空心率在25-50%的空心砌块
96.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接,上下皮搭砌长度≥90;当不满足时均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4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小于@200),网片每端均应超过该垂直缝,其长度不得小于30097.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400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4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小于@200)先砌墙外伸≥400;后砌墙外伸≥600
交接处,距墙中心线每边不小于300范围内的孔洞,采用不低于cb20全高灌缝
各支承处如无圈梁和垫块处的梁下等处,应>600@(300-600)的灌缝98.砌块砌体夹心墙应满足>mu10;厚度≥100;最大横向支承间距≤9m99.配筋砌体不得用掺盐的砂浆施工
100.龄期为28天的以毛截面计算的各类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是以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根据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由表中选用101.单层刚性方案砌体承重墙、柱可视为上端不动铰支承于屋盖,下端嵌固于基础的竖向构件
102.多层刚性方案砌体承重外墙符合下列时,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洞口面积屋面自重≥0.8kn/m2;
层高和总高小于一定值时,w=0.4kn/m2层高4.0米总高28米
0.5--4.0--240.6--4.0--180.7--3.5—18103.风荷载所引起的弯矩m=wh2/12104.无山墙或伸缩缝处无横墙的房屋,应按弹性方案考虑
墙的允许高厚比值墙柱
m2.52215
m5.02416
≥7.52617106.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墙用最低强度等级
烧结砖灰砂砖(严寒)(一般)混凝土砌块石材水泥砂浆
稍潮湿mu10mu10mu7.5mu30m5
很潮湿mu15mu10mu7.5mu30m7.5
含水饱和mu20mu15mu10mu40m10
安全等级为一级或>50年的,墙柱用材至少提高一级107.砖砌体≥9米、砌块≥7.2米时预制梁应锚固
108.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房屋,当房屋中部沉降较两端为大时,位于基础顶面的圈梁作用大;
当房屋两侧沉降较中部为大时,位于堰口部位的圈梁作用大109.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梁出现裂缝是允许的,但应满足裂缝宽度的要求
室外受雨淋的钢筋混凝土的构件如出现裂缝时,允许,但应满足裂缝开展宽度的要求110.规范确定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时,应考虑l=αdfy/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ft
钢筋的外形特征α
钢筋直径d
钢筋的抗拉强度fy111.屋面坡度α≥45°时,可不考虑积灰荷载112.雨蓬检修集中荷载应取1.0kn,(@1000)113.一般阳台顶水平荷载为0.5kn/m(学校、食堂、场馆等取1.0)114.基本风压wo为50年一遇最大值,但应大于0.3kn/m2;高层高耸要适当提高115.计算配筋率时:受弯和大偏心受拉构件应扣除压区翼缘面积
受压、受拉应取全面积计算钢筋配筋率
116.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确定
甲类重大建筑和地震发生严重灾害的建筑
乙类功能不能中断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甲、乙、丁以外的建筑
丁类抗震次要的建筑
117.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有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大伸缩缝间距规定m(室内---室外)
装配现浇
排架100---70框架75----50(55----35)剪力墙65----45(40----30)
挡土墙地下室40----30(30----20)119.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
7≤l≤9m1/250(1/300)l
>91/300(1/400)l悬臂时l=2l120.一类环境(干燥)
二、三类环境
裂缝控制标准0.3(0.4)0.2121.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二、三级钢筋应≥c20;预应力>c30;钢丝线热处理钢>c40122.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fy>300n/mm2时仍按300n/mm2取123.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环境类别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最小强度
一0.65225c20
二a0.60250c25
二b0.55275c30
三0.50300c30
素混凝土水泥用量可减少25
预应力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两个等级
对临时性混凝土可不考虑耐久性
124.现浇板中的分布筋的作用是:固定受力筋形成钢筋骨架;将板上荷载传递到板的受力钢筋
125.钢筋混凝土柱构造要求:纵向钢筋沿周边布置;纵向钢筋净距不小于50;箍筋应形成封闭
126.确定钢筋混凝土柱承载能力的因素: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强度等级;钢筋的截面面积127.钢筋混凝土中的箍筋的作用是:增强构件的抗剪能力;稳定钢筋骨架;增强构件的抗扭能力
128.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防火、防锈、增加粘结能力
129.为减少弯曲产生的裂缝宽度,可采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加大纵向钢筋用量、将纵向钢筋改成较小直径
130.先张法靠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作用施加预应力
先张法适合于预制厂中制作中、小型构件
131.后张法靠锚固施加预应力
无粘结法预应力采用后张法
132.计算单向受弯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采用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133.计算矩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时,采用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134.计算矩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采用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满足条件判断用抗压)
135.混凝土加减水剂的目的是配置流动性混凝土或早强、高强混凝土
136.钢筋混凝土梁必须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
137.适筋梁的破坏特征是受拉区纵向钢筋先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坏
钢筋屈服时伴随产生裂缝,变形随之增大,破坏有明显的预告,属于延性破坏
138.门式钢架可以通过设置铰接点而形成双铰钢架
139.门式钢架的横梁一般都在竖向做成人字形
140.在高压缩性土层上建造门式钢架宜采用双铰钢架或三铰钢架
141.三铰钢架刚度相对较差,宜用于跨度较小的情况
142.热轧钢筋、冷拉钢筋属于有明显的屈服点的钢筋
143.热处理钢筋、钢丝属于无明显的屈服点的钢筋
144.对于硬钢,通常取相应于残余应变为0.2%时的对应值作为屈服强度145.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的强度标准值是根据屈服强度(下屈服点)确定的
146.冷拉Ⅰ级钢筋不宜作预应力的钢筋
147.热轧钢筋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级别
148.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与构件类型、工作环境及混凝土级别有关
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
≤c20c25-45≥45≤c20c25-45≥45≤c20c25-45≥45
一201515302525303030
二a202030253030
二b252035253530
三302540354035
分布钢筋、箍筋上值减10,但≥10≥15
149.结构的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的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
150.混凝土带有碱性,对钢筋有防锈作用
151.混凝土水灰比越大,水泥用量越多,收缩和徐变越大152.混凝土热膨胀系数与钢筋相近
15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154.普通混凝土养护一周所达到的强度相当于4周后强度的1/2155.水灰比是水和水泥的重量比
156.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无条件时可采用绑扎接头
但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接头157.钢筋的连接分两类: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ξ×锚固长度
纵筋接头面积百分率≤2550100
ξ1.21.41.6159.受压钢筋搭接长度是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倍,但≥200160.最小配筋率%
受压构件全部0.6一侧0.2
受弯、拉0.2和45ft/fy中较大值161.两对边支撑板为单向板
四边支撑:长边/短边≤2时,为双向板
四边支撑:2150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且>70166.板中分布钢筋的设置原则
不宜小于单位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
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焊接网5mm)167.当按计算不需要箍筋进行抗剪时:
当截面高度h>300时,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
当截面高度h=150-300时,可仅在构件端部各1/4跨度范围内设置箍筋
当在构件中部1/2跨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
当截面高度hd/
4、>619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在构件承受使用荷载之前,预先对构件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
193.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有如下特点
外荷作用下构件的挠度减少;构件开裂荷载明显提高;使用阶段的刚度比普通构件明显提高;极限承载力保持不变
194.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指纵向受力钢筋外皮至混凝土边缘的距离195.增大截面高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增大钢筋的用量可减小受弯构件的挠度196.提高受弯构件截面刚度最有效的是提高截面高度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裂缝沿配筋的表面发生
水泥膨胀异常,裂缝呈放射形网状
超载时,在梁、板的受拉区
地震时,在柱、梁上沿45°角产生
197.减小裂缝宽度的措施有:增大截面尺寸、增大钢筋用量、采用变形钢筋、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提高混凝土强度、构造允许时采用较小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98.在钢筋混凝土构件挠度计算时,可取同号弯矩取段内的弯矩最大截面的刚度199.板受力方向负筋的面积>1/3跨中受力筋面积,非受力方向可适当减少200.单向板分布筋的面积>15%受力筋面积,(>0.15%配筋率)
>φ6≤@250
集中荷载较大时,分布筋适当加大240时,可≥2/3h,高度≥120,4φ12,箍筋mu10,砂浆强度>m5
砼砌块>mu7.5,砂浆强度>m7.5
378.框支梁、框支柱及一级框架梁柱节点砼>c30
379.构造柱、芯柱、圈梁等砼>c20
380.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应主要应用于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抗震设防烈度为
8、9度的建筑
381.
一、二级框架结构,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382.钢结构时
钢材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
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应大于20%
钢材应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383.抗震砌体结构房屋的纵、横墙交接处,施工时都应同时咬槎砌筑,房屋四角和楼梯处更应如此
384.半挖半填的地基土地段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385.分层土的剪切波速越大,说明土层越密实坚硬,震害效应越小
386.覆盖层越薄,震害效应越小
387.Ⅰ类场地,土层密实坚硬,震害效应小
Ⅳ类场地,震害效应大
388.当地基土中有液化层时,柱基的柱端应深入液化层以下稳定土层中一定长度,应按计算定,对砾石土、坚硬粘土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0.5,对其它非岩石土不宜小于1.5389.对饱和砂土或粉土应进行液化判断
390.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其液化指数划定其液化等级
391.对设防烈度6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考虑液化判断和地基处理
392.当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393.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
394.液化等级为中等和严重的故河道河滨,在距常时水线约100m内不宜修建永久性建筑395.限制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是为了满足在地震作用下房屋的稳定性
396.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宜的最大高度
类型6789
框架60554525
框架-抗震墙13012010050
抗震墙14012010060
板柱-抗震墙2不超过50%;但>0.075超过50%的土543.粘性土为塑性指数ip>10的土
ip>17的土为粘土
ip=10-17的土叫粉质粘土
544.粉土为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ip≤10,且>0.075不超过全重的50%的土545.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其自膨胀率大于或等于40%的粘性土546.湿陷性土为浸水后产生附加沉降,其湿陷系数≥0.15的土547.宜设沉降缝的部位
平面的转角处
高度差异和荷载差异处
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框架的适当部位
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明显差异处
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548.沉降缝宽度
二、三层50-80;
四、五层80-120;六层以上>120
549.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应根据预估沉降量予以提高,建筑物各部分联系时,可将沉降较大者标高提高
550.建筑物与设备之间,应留有净空,当建筑物有管道穿过时,应预留孔洞,或采用柔性头
551.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措施
选用轻型结构,减轻墙体自重,采用架空地板代替室内填土
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采用覆土少,自重轻的基础型式
调整各部分的荷载分布,基础宽度或埋置深度
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建筑物,可选用较小的基底压力552.建筑物沉降观测要求
在一个观测区,水准点不应少于3个
施工期间的观测不应少于4次
竣工后的观测,第一年不少于3-5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
沉降观测点,一般设置在室外地面以上,外墙(柱)身的转角及重要部位,数量不少于3个
553.有条件时,宜利用堆载预压过的建筑场地
堆载量不应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堆载不宜压在基础上
大面积的填土宜在基础施工前三个月完成
554.无筋扩展基础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混凝土强度可为c15555.对于三层及以上房屋,长高比≤2.5;当2.5
第20页 共20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