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经典大题例题年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经典大题例题 单选题 1、已知 A 与 a、B 与 b、C 与 c 3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完全显性,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B表现型有 4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C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D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答案:C 解析:AaBbCcAabbCc,
2、可分解为三对基因遗传,分别用分离定律:AaAa1AA2Aa1aa,后代有 2 种表现型;Bbbb1BB1bb,后代有 2 种表现型;CcCc1CC2Cc1cc,后代有 2 种表现型;A、根据分析 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 222=8 种,AAbbcc 的比例 1/41/21/4=1/32,A 错误;B、根据 A 项分析,表现型有 8 种,B 错误;C、杂交后代表现型由 8 种,AABbCc 的比例为 1/41/21/2=1/16,C 正确;D、AaBbCc 的比例为 1/21/21/2=1/8,D 错误。2 故选 C。2、某杂合高茎(Dd)的豌豆植株自交产生高茎
3、和矮茎,让子代的高茎植株自交,则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值为()A1/2B3/5 C2/3D1/3 答案:C 解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Dd 豌豆自交,子代产生的高茎豌豆中有两种基因型 DD 和 Dd,且比例为 12,让其进行自交,则后代中的纯合子 DD+dd=1/3+2/31/2=2/3。故选 C。小提示:3、基因型为 AaBbDdEeGgHH 的植物自交,假定这 6 对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植物的体细胞有
4、丝分裂后期至少有 24 条染色体 B该植物可以产生 32 种不同基因型的花粉 C若发生交叉互换,则该植物的一个雄性原始生殖细胞一定形成 4 种花粉 DF1中 1 对等位基因杂合、5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5/32 答案:C 解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3 由组合。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3)、含一对等位基因
5、 Aa 的杂合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 AA、Aa、aa,其中纯合体为 1/2,杂合体为 1/2。A、由题意:6 对基因自由组合,说明这 6 对等位基因位于 6 对不同的染色体上,即正常体细胞至少有 12 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至少有 24 条染色体,A 正确;B、该植物体的基因型为 AaBbDdEeGgHH,故可以产生不同基因型的花粉类型有 2532 种,B 正确;C、若 HH 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则该植物的一个雄性原始生殖细胞还是形成 2 种花粉,C 错误;D、F1中 1 对等位基因杂合、5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5(1/2)(1/2)415/32,D 正
6、确。故选 C。4、已知某植物的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 A 与 a、B 与 b、C 与 c 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 4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 8 种,子代三对性状均为显性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32 C基因型有 1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 D基因型有 8 种,子代纯合子的比例为18 答案:C 解析:三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三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CcAabbCc 的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可采用逐对分析法进行分析,AaAa 后代的基因型
7、及比例为 AAAaaa=121,有 3 种基因型、2 种表现型,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2;Bbbb 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Bb:bb=11,有 2 种基因型、2 种表现型,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CcCc 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CCCccc=121,有 3 种基因型、2 种表现型,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2。4 A、由分析可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由 222=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41/21/4=1/32,A 错误;B、表现型有 8 种,子代三对性状均为显性的个体,即 A_B_C_,所占比例为 3/41/23/4=9/32,B 错误;C、基因型有 323=18 种,aaBbCc 个体
8、的比例为 1/41/21/2=1/16,C 正确;D、基因型有 18 种,子代纯合子的比例为 1/21/21/2=1/8,D 错误。故选 C。5、已知某植物的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 A 与 a、B 与 b、C 与 c 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 4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 8 种,子代三对性状均为显性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32 C基因型有 1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 D基因型有 8 种,子代纯合子的比例为18 答案:C 解析: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9、说明三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CcAabbCc 的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可采用逐对分析法进行分析,AaAa 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Aaaa=121,有 3 种基因型、2 种表现型,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2;Bbbb 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Bb:bb=11,有 2 种基因型、2 种表现型,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CcCc 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CCCccc=121,有 3 种基因型、2 种表现型,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2。A、由分析可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由 222=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41/21/4=1/32,A 错误;B、表现型有 8 种,子代三对性状均为显性的个
10、体,即 A_B_C_,所占比例为 3/41/23/4=9/32,B 错误;C、基因型有 323=1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41/21/2=1/16,C 正确;D、基因型有 18 种,子代纯合子的比例为 1/21/21/2=1/8,D 错误。故选 C。5 多选题 6、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 11 比例的有()A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 B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比 C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 D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 答案:BD 解析: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F1:均为高茎,F1 自交所得 F2:有高茎,也有矮茎,且高茎:矮茎
11、3:1,同时孟德尔还做了反交实验,结果与正交实验的结果相同。2)、测交实验过程:F1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高茎:矮茎1:1。A、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3:1,A 错误;B、子一代测交(Dddd)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 1:1,B 正确;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数目要远多于雌配子数目,C 错误;D、子一代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为 1:1,D 正确。故选 BD。7、豌豆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实验材料的主要优点:豌豆是严格的闭花受粉,自花传粉植物。将杂合子的豌豆(Mm)自交,自交得到的子一代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及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两种花粉各有 1/3 死亡,则子一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1:2
12、:1 B若隐性个体有 1/3 死亡,则子一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3:6:1 C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 1/3 死亡,则子一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3:5:2 D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 1/3 死亡,则子一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9:12:4 6 答案:ACD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按照分离定律,基因型为 Mm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 M:m=1:1,如果产生的配子都可育、且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机会均等,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MM:Mm:mm=1:2:1。
13、A、若两种花粉各有 1/3 死亡,雌配子为 1/2M、1/2m,花粉为 1/3M、1/3m,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6MM:(1/6Mm+1/6Mm):1/6mm=1:2:1,A 正确;B、若隐性个体有 1/3 死亡,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1MM:2Mm:2/3mm=3:6:2,B 错误;C、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 1/3 死亡,雌配子为 1/2M、1/2m,花粉为 1/2M、1/3m,子一代的基因型为1/4MM:(1/6Mm+1/4Mm):1/6mm=3:5:2,C 正确;D、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 1/3 死亡,雌配子为 1/2M、1/3m,花粉为 1/2M、1/3m,子一代的基因
14、型为1/4MM:(1/6Mm+1/6Mm):1/9mm=9:12:4,D 正确。故选 ACD。8、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 F2分离比为 3:1 属于假说演绎法中“假说”的内容 B“测交结果:30 株高茎,34 株矮茎”属于假说演绎法中“演绎”的内容 CAa 个体形成配子 A 与配子 a 的比例为 1:1,是分离定律的实质 D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用大肠杆菌 答案:CD 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生物的性状
15、是由7 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 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得出结论(分离定律)。A、“F1全为高茎,F2中高茎和矮茎分离比约为 3:1”属于实验现象,A 错误;B、“测交实验结果是 30 株高茎,34 株矮茎”属于假说演绎法中“实验验证”的内容,演绎推理”的内容是指测交实验的预测结果:测交后代高茎:矮茎=1:1,B 错误;C、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即 Aa 个体形成配子 A 与配子 a 的比例为 11,C 正确;D、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染色体,也无成形的细胞核,而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核遗传,D 正确。故选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