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常考点人教版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常考点 单选题 1、上课铃响起时,小虎同学从教学楼的一楼跑到三楼,所用的时间为 15s他上楼的功率可能是 A100W B200W C400W D600W 答案:B 解析:估测小虎同学的体重和两层楼的高度,根据功率的公式=得到他上楼的功率 小虎同学的体重约 400N,一层楼高约 4m,从一楼跑到三楼有两层楼高约 8m;所用时间为 15s,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400815 213 故选 B 小提示:本题考查功率的估测,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以及学生重力和楼高的估测 2、为迎接 2022 年北京冬奥会,运
2、动员积极训练。关于图中的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做功 2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花样滑冰运动员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掷出后的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其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答案:A 解析: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受重力,并且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故重力对运动员做功,故 A 正确;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过程中,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故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 B 错误;C花样滑冰运动员向前滑行,是由于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用作用,故 C 错误;D掷出后的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冰壶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故 D 错误。
3、故选 A。3、用图甲所示滑轮组装置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 100N 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3 A动滑轮重 20NB2s3s 内,拉力F的功率是 24W C0.5s 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 10ND1s2s 内,拉力F做的功是 15J 答案:C 解析:A如图甲乙丙所示,承担总重力的绳子段数为=3,在 2s3s 内,拉力为1=40N时,物体以1=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所以动滑轮的重为 动=1 物=3 40N 100N=20N 故 A 正
4、确,不符合题意;B在 2s3s 内,物体以1=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绳子端拉力F1的速度为 F=1=3 0.2m/s=0.6m/s 拉力F的功率为 =11=1F=40N 0.6m/s=24W 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0.5s 时,绳子端拉力2=30N,则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为 拉=2 动=3 30N 20N=70N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所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 压=支=物 拉=100N 70N=30N 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1s2s 内,拉力3=50N,物体上升高度为物=0.1m,绳子端拉力运动的距离为 =物=3 0.1m=0.3m 拉力F做的功为 4 =3=50
5、N 0.3m=15J 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4、如图将一小球置于一弹簧上方,放手后,小球向下运动,到达A位置小球刚好与弹簧接触,到达B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则对于此过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B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一直变大 C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速度由大变小,到B位置为零 D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开始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后来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 答案:A 解析:A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大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但也有一部分会由于空气阻力、摩擦等转化为内能,故 A 错误,符合题意;B从A到B
6、位置过程中,弹簧的形变程度逐渐加大,所以小球受到弹力一直变大,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开始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继续加速,后来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开始减速,所以小球是先加速,再减速,到 B 位置速度变为 0;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从A到B位置过程中,开始时弹簧的形变程度小,小球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后来弹簧的形变程度增大,小球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弹力与重力的关系是变化的,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5 故选 A。5、2021 年 5 月 29 日 20 时 55 分,货运飞船“天舟二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并在 8 小时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交会
7、对接。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B“天舟二号”打开太阳能帆板后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火箭向下喷燃气才能上升,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舱”对接时,两者的动能均为 0 答案:D 解析:A氢相比其它常规燃料,热值更大,较适合做飞船的燃料,故 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板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 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C火箭向下喷气,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气会对火箭一个向上的力,故 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D“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舱”对接时,它们都一直在运动,所以两者都存在动能,故 D 错误,D 符合题意。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