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电阻电路的分析,1,2.1,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2.2,等效电阻,2.3,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2.4,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2,主要内容,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电阻的串、并联;,电源的串、并联及其等效变换;,线性电阻电路方程的建立方法;,电路图论的初步概念;,支路电流法、网孔法、回路法和节点法。,3,2.1,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本节为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着重介绍等效变换的概念。,线性电路:,由时不变线性无
2、源元件、线性受控源和独立电源组成的电路,称为时不变线性电路,简称线性电路。,2.,线性电阻性电路:,如果构成电路的无源元件均为线性电阻,则称为线性电阻性电路(或简称电阻电路)。,3.,直流电路:,当电路中的独立电源都是直流电源时,这类电路简称为直流电路。,4,2.1.1,电路的等效变换,1.,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时,可以把电路中某一部分简化,用一个较为简单电路替代原电路。,例如,下图,(a),中虚线框内有几个电阻构成的电路,就可以用一个电阻,R,eq,替代,如图,(b),所示,使整个电路得以简化。,(a),(b),5,2.,用等效电路的方法求解电路时,电压和电流保持不变的部分仅限于等效电路以外
3、,是,“对外等效”,。,替换条件:,端子,ab,以右的部分具有相同的伏安特性。,等效电阻,R,eq,:,取决于被替代的原电路中各电阻的值以及它们的联结方式。,(a),(b),6,2.1.2,电阻的串联及分压,电阻的串联(电阻顺次首尾相连),1.,特点:,I,相同,(KCL),(KVL),(VCR),由,KVL,可得:,等效电阻,7,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串联电阻消耗的功率,串联电阻可以用等效电阻来代替,图,(a),的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2.,分压公式:(串联的目的),图,(a),图,(b),8,1.,特点:,U,相同,(KVL),(KCL),(VCR),2.1.3,电阻的并联及分流,
4、由,KCL,可得:,等效电导,或,电阻的并联(电阻一端联在一起,另一端也联在一起),9,2.,分流公式:(并联的目的),并联电阻可以用等效电阻来代替,图,(a),的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图,(a),图,(b),10,3.,常见的情况:(两个电阻并联),根据,可得,且有,4.,注意三个以上电阻并联时的等效电阻计算,11,2.1.4,利用分压、分流分析电路,分析简单电路的步骤:,化简电路为一个等效电阻;,利用,KVL,及欧姆定律计算;,再利用串联电路分压、并联电路分流,计算出化简前原电路中各电阻的响应。,关键是,准确判断复杂电阻网络中,哪些电阻是串联,哪些电阻是并联。,简单电路:,只有一个
5、独立电源作用的电阻串并联电路,可以利用电阻串并联化简的方法,化电路为一个等效电阻和电源组成的单回路。,12,例 如图所示,电阻,R,1,、,R,2,和电压源,U,s,已知,,R,L,为负载电阻,求输出电压,U,o,。,解:电阻,R,2,和负载电阻,R,L,并联,等效电阻为,R,2,/,R,L,,利用分压公式可得,13,例 试求下图所示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R,ab,。,14,观察电路图可见,右边的两个电阻,(4,和,2),是串联关系,故第一步应先计算这两个电阻的串联。,R,b,4,2,6,图,(a),解:对于这样问题,应先从电路的最右边入手。,图,(b),15,得到图,(b),,计算两个电阻,3
6、,与,6,的并联。,图,(c),得到图,(c),,再计算,R,串,=,2+2=4,图,(d),如图,(d),所示,16,解:图,(a),中无电阻的长导线缩成一点,则,(,a,),图可以改画成,(b),图,(“并联”的定义),。,则等效电阻为,例 求下图所示电阻电路的等效电阻,R,ab,。,图,(a),图,(b),a,b,W,12,o,o,W,12,W,12,W,12,W,6,W,6,W,4,W,4,17,2.2,等效电阻,Wheatstone,电桥测量电阻;,对称桥型电路等效电阻;,对称电路等效电阻;,电阻的三角形联结与星形联结的等效变换。,18,2.2.1 Wheatstone,电桥测量电阻
7、,其原理电路如图,通过被测电阻与标准电阻进行比较而获得测量结果。,一般,R,b,为可调电阻,适当调节其值,使,B,、,D,两点间的电位相等,从而使通过检流计的电流为零,I,G,=0,,,这时电桥达到平衡,,未知电阻为,19,证明:因为 可以看作开路,,U,BD,=0,可以看作短路。所以,B,、,D,间既可以看作开路,也可看作短路。,因为,U,BD,=0,,所以,得证,20,例 求图所示电阻电路的等效电阻,R,ab,。,解,:,图中右上角五个电阻构成一个平衡电桥,故图可简化成右上方的图。,则等效电阻为,2.2.2,含平衡电桥的等效电阻,21,对称性(,symmetry,),:,一个系统对某种操作
8、状态不变(等价),则该系统对此操作具有对称性(,H.Weyl.1951,),该操作称,对称操作(,symmetry operation,),常见的对称操作:,镜像对称、旋转对称等。,对称性原理:,Pierre Curie,首先提出,具体内容如下,,原因中的对称性必反映在结果中,结果中的对称性至少有原因中的对称性一样多;,结果中的不对称性必然出自原因中的不对称性,原因中的不对称性至少有结果中的不对称性一样多。,2.2.3,对称电路的等效电阻,22,对称性原理是凌驾于物理规律之上的自然界的一条基本原理。,The diamond structure,23,如图,对称轴为图中虚线,沿虚线左右对折,电路
9、图重合,由于电路图结构及电阻值对称,对称部分的响应相同,即,c,、,d,两点电势相同。,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为,对于较复杂电路的等效电阻,,如果存在对称性,,可以不必详细求解,化复杂为简单,得到正确结果。,24,R,ab,=?,2.2.4,电阻的三角形联结与星形联结的等效变换,25,2.2.4,电阻的三角形联结与星形联结的等效变换,星形,(Y),联结,:,三个电阻的一端联在一起,另一端分别接在电路的三个节点上。,三角形,(,),联结:,三个电阻首尾相接,联成一个三角形,其三个顶点是电路的三个节点。,26,形联结,一、,星形联结变换成三角形联结,Y,形联结,(1),(2),(3),(4),图,
10、(a),图,(b),27,Y,形联结,(1),(2),(3),(4),其中,(3),式可写为,,将其带入,(2),式中可得,(5),将,(5),式两边同时乘以,R,2,,可得,(6),将,(1),式两边同时乘以,(,R,2,+,R,3,),,可得,(7),28,将,带入,(8),式,可得,(6),(7),由,(6),式和,(7),式可推出,(8),Y,形联结,(1),(2),(3),(4),(5),29,同理可得,又因为,即,即,30,二、,三角形联结变换成星形联结,1.,因为,2.,又有,3.,则,即,同理,和,31,三、归纳,1.,为了便于记忆,以上公式可归纳为:,Y,形电阻,=,形相邻电
11、阻的乘积,形电阻之和,形,电阻,=,Y,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Y,形不相邻电阻,2.,特殊情况,:,(,1,)当星形三个电阻的大小相等,(,即,R,1,R,2,R,3,R,Y,),时,等效变换成三角形后,三个电阻也相等,(,R,12,R,13,R,23,R,),,则公式变为,R,3,R,Y,。,(,2,)当三角形三个电阻的大小相等,(,即,R,12,R,13,R,23,R,),时,等效变换成星形后,三个电阻也相等,(,R,1,R,2,R,3,R,Y,),,则公式变为:,R,Y,1/3,R,32,例 已知如下图,(a),所示电路,试求电流,I,。,解:该电路右边有三个,3,电阻是星形联结,对它们
12、进行星形和三角形等效变换。得到三角形联结的三个等值,(,9,),电阻,如图,(,b),所示。,33,此时再进行并联等效变换见图,(,c),所示。,于是可求得电流,I,:,最后变换成图,(,d),所示的最简电路,(,单回路电路,),,,34,例 求图示电阻电路的等效电阻,R,ab,。,(,2,)图,(a),可改画成图,(c),,其中含有一个电阻平衡桥,则等效电阻为,图,(a),图,(b),图,(c),解,(,1,)对图,(a),进行变换,可得图,(b),。从图中可以看出,等效电阻为,1,2,3,1,2,3,35,例 求图,(a),、,(b),所示电阻电路的等效电阻,R,ab,。,图,(a),解:
13、图,(a),中,8,个电阻是并联的,则其等效电阻为,图,(b),36,图,(b),图,(b1),解:图,(b),是由两节电阻平衡桥构成的,断去第二节电阻平衡桥,则得,(b1),图。,等效电阻为,37,例2.2.5 求图2.2.5所示的无限长的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 。,38,图2.2.4所示的十边形和正立方体,每边电阻均为1,求等效电阻 。,39,理想电压源、电流源是实际电源的理想化模型;,根据“等效电路”的对外等效含义,多个理想电源的组合可用一个等效的理想电源替代;实际中的电源模型,一般来说,也有两种形式。,2.3,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40,一、电压源的串联:,1.,不同源电压的电压源可以串
14、联,等效源电压等于各串联电压源源电压的代数和。,2.,不同源电压的电压源不允许并联,(违反了,KVL,)。,2.3.1,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的联接,41,根据,KVL,,端口处的电压,U,为,对外等效,只用电压源替代。,3.,电压源与任一部分电路并联,,,42,二、电流源的并联:,1.,不同源电流的电流源可以并联,等效源电流等于各并联电流源的源电流的代数和。,2.,不同源电流的电流源不允许串联,(违反了,KCL,)。,43,根据,KCL,,端口处的电流为,对外等效,只用电流源替代。,3.,电流源与任一部分电路串联,,,44,例 求所示电路的最简等效电路。,解:原图涉及电流源串联与并联。,2A
15、,电流源与电阻及电压源串联的结果等效为,2A,的电流源,再利用电流源的并联,得到原图的最简等效电路,5A,的电流源。,45,2.3.2,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一、实际电源模型:,1.,实际电源如干电池、蓄电池、直流发电机等,当通过的电流较大时,端口电压会有所下降。,2.,实际电压源实测的端口伏安特性如图,(a),所示。而实际电流源实测的端口伏安特性如图,(b),所示。,图,(a),图,(b),46,2.3.2,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一、实际电源模型:,1.,实际电源如干电池、蓄电池、直流发电机等,当通过的电流较大时,端口电压会有所下降。,2.,实际电压源实测的端口伏安特性如图,(a),所示
16、。而实际电流源实测的端口伏安特性如图,(b),所示。,图,(a),图,(b),47,3.,实际电源都有内阻,所以实际电源可以用理想电压源,U,S,串联电阻,R,的模型或理想电流源,I,S,并联电阻,R,的模型来表示。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图,(a),图,(b),48,二、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1.,理想电压源,U,S,、,串联电阻,R,模型,,,RI,伏安特性曲线,根据,KVL,和欧姆定律,端口的伏安关系方程为:,U,U,S,RI,49,2.,理想电流源,I,S,、,并联电阻,R,模型,,变换后为,这个等效条件就是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进行等效变换的条件,也是等效变换的计
17、算方法。,在进行等效变换时,应注意电压源的参考极性和电流源的参考方向。,3.,将上式和,U,U,S,RI,进行比较后,可得等效条件,根据,KCL,和欧姆定律,模型端口上的伏安关系方程为:,50,三、注意的问题:,1.,两种组合的等效变换只是对外电路而言的,对其内部不等效。,例如:图,(a),所示电路开路时,,P,R,=0,;,而图,(b),所示电路开路时,,P,R,=,RI,s,2,=,P,max,。,2.,受控源构成的模型也可等效变换,但控制量必须保留,否则无法计算。,图,(a),图,(b),51,例 求图,(a),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图,(a),解,:,此题只求,2,电阻中的电流,I
18、,。为此应将电路的其他部分尽量化简。首先是将图,(a),中的,Y,形联结三个电阻,(,10,,,4,,,4,),变换成,形联结,如图,(b),所示。,52,图,(b),图,(a),53,图,(b),54,图,(d),图,(c),图,(c),中两个,6V,电压源反向串联互相抵消,并把,8,电阻与,12V,电压源串联等效变换成,8,电阻与,1.5A,电流源并联,则得图,(d),。,由图,(d),得,55,例 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1,、,I,2,。,解,:,图,(a),中含有一个,CCCS,,在进行等效变换时要保证控制量,I,1,所在的支路不参与变换。因此,先把受控电流源,2,I,1,与,3,
19、电阻的并联等效地变换为受控电压源,6,I,1,与,3,电阻的串联,如图,(b),所示。,图,(b),图(,a),56,图,(b),图,(c),解得,电流,I,2,为,再把图,(b),中的受控电压源,6,I,1,与,5,电阻串联等效变换成受控电流源,1.2,I,1,与,5,电阻并联,如图,(c),所示。,由图,(c),得,57,2.4,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分析想干什么?,电路中所有支路的电压、电流及功率。,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拥有的方法:,、,VCR,;,(,本征关系,),、,KCL+KVL,。(拓扑关系),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58,2.4.1,网络图论简介,1.,
20、数学中,图是点和边的一个集合,每条边的两端都连到相应的节点上。(但节点可以是孤立的。),2.,电路的“图,(graph),G,”,:把电路中每一条支路画成抽象的线段,节点用点来表示,形成一个点和边的集合。,图,(a),若认为每一个二端元件构成电路的一条支路,,(b),为,(a),的“图”,图,(b),例如:画出下面电路图,(a),的“图”。,59,图,(c),若将,U,S1,与,R,1,的串联看作是一条支路,图,(c),为电路图,(a),的“图”,;,图,(d),同时,若将,I,S5,与,R,5,的并联看作是一条支路,图,(d),为电路图,(a),的“图”,;,图,(a),当用不同的元件结构定
21、义电路的一条支路时,该电路以及它的图的节点数和支路数将随之而不同。,60,3.(1),有向图,:赋予支路方向的图称为“有向图”。此方向即该支路电流(电压与之相关联)的参考方向。,图,(a),图,(e),61,(2),无向图,:不赋予支路方向的图称为“无向图”。例如图,(b),、图,(c),和图,(d),。,图,(b),图,(c),图,(d),图,(a),62,(4),平面图:,如果一个图画在平面上,各条支路除了联接的节点外不再交叉,,,这样的图称为平面图。,网孔:,平面图的自然回路,,网孔内不包含任何支路。,(3),回路(,loop,),L,:由支路和节点构成的闭合路径。,(任一节点只经过一次
22、,;起点与终点重合)。,6,7,2,回路,L,1,1,6,2,3,7,4,5,8,图,G,不是回路,1,6,3,7,5,8,63,6.(1),树:是连通子图;包含全部节点;但不含回路。,对左图来说,它的树有,:(2,,,3,,,4),、,(1,,,4,,,5),等。,(1,,,2,,,4),、,(2)“,树数”:非常大。例如上图的树数为,16,。,(3)“,树支数”:,n,个节点的图,,任何一个树的树支数为(,n,-1,)个。,(4),连支的数目:,b,-(,n,-1)=,b,-,n,+1,。,2,个节点,其他节点,为,(,n,-2),个,节点,1,与节点,n,构成一条树支,若其他,(,n,-
23、2),个节点各个都与节点,1,相连,则又形成,(,n,-2),个树枝,因此总树支数为,(,n,-1),个。,树的支路称为树支;,树支之外的支路称为连支。,64,7.,单连支回路(基本回路):,对于图的任意一个树,每加入一个连支后,就会形成一个回路,并且此回路除所加连支外均由树支组成,这种回路叫单连支回路。,单连支回路,独立回路,(,2,,,3,,,4,)构成树,单连支回路,(,2,,,3,,,1,)、,(,3,,,4,,,5,)、,(,2,,,4,,,6,),65,2.4.2,KCL,、,KVL,独立方程的个数,一、独立的,KCL,方程数,对图中的节点,、和分别列出,KCL,方程,三个方程相加
24、,可得,即是节点的,KCL,方程,结论:,n,个节点的电路,在任意,(,n,-1),个节点上可以得出,(,n,-1),个,独立的,KCL,方程。,66,二、独立的,KVL,方程数,图中实线组成树,树支为支路,4,、,5,、,6,,,连支为支路,1,、,2,、,3,,由,3,个连支构成,3,个基本回路,、,、,即网孔。,对每个网孔列出,KVL,方程为,以上三个方程中,都至少包含一个支路电压(连支电压),只出现在本方程中,结论:,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有,(,b,-,n,+1,),个基本回路,,而平面回路的网孔数即为基本回路数。,67,2.4.3,支路电流法,一、,2b,法,对于具有,n
25、,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能够拥有的独立方程数为:,以,2,b,个,变量列方程,解方程,求解电流、电压的分析方法叫做,2,b,法。,独立,KCL,方程:(,n-1,)个,独立,KVL,方程:,b-(n-1),个(平面电路的网孔数),支路,VCR:b,个,68,例如,用,2b,法解下图所示电路,列出方程。,如果将,R,1,与,U,S1,的串联看作一条支路,将,R,5,与,I,S5,的并联也看作一条支路,则此电路中支路数为,6,条,节点数为,4,。,作出此电路图的图,如图,(b),所示。,图,(a),图,(b),69,图,(b),根据图,(b),、图,(a),,分别列出,K
26、CL,、,KVL,和,VCR,方程。,KCL,:,选择网孔作回路列,KVL,方程,KVL,:,VCR,:,2b,法优点:任何电路都可解;,缺点:未知量、方程数目过多。,3,1,2,图,(a),70,二、支路电流法,(列,KCL,、,KVL,方程,,将,VCR,带入,KVL,方程,),VCR,:,2.,已知,KVL,:,3.,将,VCR,方程带入下式中,可得:,1,2,3,1.KCL,:,71,2.,将独立电压源及用独立电流源和电阻乘积表示的电压移到等式右边,方程可表示为:,即:,3.,列出支路电流法的电路方程步骤如下:,画图、选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根据,KCL,对,(,n,-1),个独
27、立节点列方程,;,任选,(,b,-,n,+1),个独立回路,指定回路绕行方向,按 列,KVL,方程,;,求解,b,个方程式,解出,b,个电流。,72,三、,解:对节点列,KCL,方程,对中间的网孔列,KVL,方程,补充方程,解得:,例 电路如图所示,求电流,I,1,、,I,2,和,I,3,。,73,例 如图所示电路,试求电路中的电流,I,1,、,I,2,和,U,。,解: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该电路有,3,个节点,分别用,和,表示。,5,条支路,其余,3,条支路的电流设为,I,3,、,I,4,和,I,5,。,选择节点,、,为独立节点,,列写,KCL,方程,对,3,个网孔列写,KVL,方程:,KCL
28、,:,I,1,I,3,I,5,0,I,5,I,2,I,4,0,4,I,1,4,I,3,8,4,I,1,5,I,2,2,I,5,0,5,I,2,3,I,4,6,KVL,:,解得:,I,3,I,4,I,5,1,2,3,74,2.4.4,网孔电流法与回路电流法,1.,思路:,a.,对支路电流法来说,,b,条支路,列,b,个方程式,数目还太大。,b.,分析:,(1),若,I,1,+,I,2,+,I,3,=0,,则,I,1,=-,I,2,-,I,3,,从中可以看出对于一个,KCL,方程式来说,有一个,I,是不独立的;,(2),G,(,n,b,),中独立的,KCL,方程数为,(,n,-1),个,故,(,n
29、,-1),个电流是不独立的,则独立的电流为,(,b,-,n,+1),个,正好等于网孔数(独立回路数)。,一、网孔电流法,75,c.,假想电流,沿平面电路的网孔连续流动,称此电流为网孔电流。,网孔电流是一组独立的、完备的网络变量。,设网孔电流,I,m1,,,I,m2,,,将上式带入,KCL,方程中,有,d.KCL,方程为:,-,I,1,+,I,2,+,I,3,=0,即,0=0,,网孔电流从各节点流入一次,流出一次。所以网孔电流自动满足,KCL,方程。,则有:,I,m1,I,m2,76,e.,列,KVL,方程:,将网孔电流带入,KVL,方程中,可得:,写成一般形式:,I,m1,I,m2,77,一般
30、形式:,其中:,式中,,R,11,是网孔,1,的自阻,,R,22,是网孔,2,的自阻,,R,12,与,R,21,是网孔,1,和网孔,2,的互阻;,U,S11,是网孔,1,电压源,电位升,的代数和,,U,S22,是网孔,2,电压源,电位升,的代数和。,I,m1,I,m2,78,2.,对具有,m,个网孔的平面电路列方程,R,11,I,m,1,R,12,I,m,2,R,1,m,I,mm,U,S,11,R,21,I,m,1,R,22,I,m,2,R,2,m,I,mm,U,S,22,R,m,1,I,m,1,R,m,2,I,m,2,R,mm,I,mm,U,S,mm,式中,R,kk,(,k,=1,,,2,,
31、,,,m,),为网孔,k,的自阻,总是正的;,R,kj,是网孔,k,和,j,之间的互阻,可正可负;,U,s,kk,表示网孔,k,中的,电压源,电位升,的代数和,。在无受控源的电路中,R,jk,=,R,kj,。,79,3.,解题步骤,(1),规定网孔电流的方向,;,(2),列出网孔电流的方程(实际是电压方程),;,(3),解此方程(消元法、行列式),;,(4),规定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由网孔电流求得,支路电流,;,(5),检验:对外网孔列,KVL,方程式,计算,RI,是否等于,U,S,。,80,例 已知如图,(,a),所示电路,用网孔电流法求电路中的电流,I,1,、,I,2,和,U,。,图,(a
32、),图,(b),网孔,1:,8,I,m,1,4,I,m,2,8,网孔,2:,4,I,m,1,11,I,m,2,5,I,m,3,0,网孔,3:,5,I,m,2,8,I,m,3,6,解:,设网孔电流,如图,(b),所示。,81,解得,:,最终求得,:,8,I,m,1,4,I,m,2,8,4,I,m,1,11,I,m,2,5,I,m,3,0,5,I,m,2,8,I,m,3,6,82,二、回路电流法,问题引入:列下列电路的网孔方程,原因:网孔电流法的局限性,83,二、回路电流法,1.,思路:能否灵活选择独立回路?,除了网孔外,所有单连枝回路都是独立回路,在图中选择(,4,,,5,,,6,)为树支,则构
33、成,3,个单连支回路。,设回路电流为,I,l,1,、,I,l,2,、,I,l,3,,方向如图所示,则有:,I,l,1,=,I,1,I,l,2,=,I,2,I,l,3,=,I,3,且有:,I,4,=,-I,l,1+,I,l,2,I,5,=,-I,l,1,-,I,l,3,I,6,=,-I,l,1,+,I,l,2,-I,l,3,说明全部支路电流可以通过回路电流表示。,回路电流是一组独立的、完备的网络变量。,I,l,2,I,l,1,I,l,3,84,2.,与网孔电流法方程式相似,回路电流法一般方程形式为:,R,11,I,l,1,R,12,I,l,2,R,1,l,I,ll,U,S,11,R,21,I,l
34、,1,R,22,I,l,2,R,2,l,I,ll,U,S,22,R,l,1,I,l,1,R,l,2,I,l,2,R,ll,I,ll,U,S,ll,3.,解题步骤:,(1),选一个树,连支电流为回路电流;,(2),列出回路电流的方程,(计算各回路的自阻、互阻及,u,S,kk,);,(3),解方程,(消元法、行列式);,85,例 已知下图所示电路中,U,S1,=50V,,,U,S2,=20V,,,I,S2,=1A,,此电流源为无伴电流源。试用回路法列出电路的方程。,解:假设回路电流,I,l,1,、,I,l,2,、,I,l,3,如图所示,,各回路的回路电流方程为:,I,l,1,=1A,-40,I,l
35、,1,+95,I,l,2,-25,I,l,3,=30,10,I,l,1,-25,I,l,2,+45,I,l,3,=0,I,l,1,I,l,2,I,l,3,86,例,已知如图所示的电路,试求电路中的电压,U,。,解:假设回路电流,I,l,1,、,I,l,2,、,I,l,3,如图所示,回路电流方程为:,(2+3+4),I,l,1,4,I,l,2,3,I,l,3,2,I,2,I,l,1,4,I,l,1,(4+5),I,l,2,5,I,l,3,6,I,l,3,2,A,整理后得:,7,I,l,1,4,I,l,2,6,4,I,l,1,9,I,l,2,4,求出:,则,U,5,(2,I,l,2,),5,(2,
36、52/47),I,l,1,I,l,2,I,l,3,其他方法?,87,2.4.5,节点电压法,1.,思路:,a.,一个具有,n,个节点的电路,如果,n,比较少,则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数少。,(1),每个回路的支路电压满足,KVL,,因此,每个回路有,一个支路电压是不独立,;,(2),G,(,n,b,),中独立的,KVL,方程数为,(,b-n,+1,),个,故,(,b-n,+1,),个支路电压是不独立的,则独立的电压为,(,n-,1,),个。,b.,分析:,一、,节点电压法,88,c.,以电路中一个节点为参考节点,,,其他节点为独立节点,独立节点相对于参考节点的电压称为节点电压。,以节点
37、 为参考节点,节点,、和,为独立节点,,其节点电压分别用,U,n,1,、,U,n,2,、,U,n,3,表示,,而 、,即,节点电压天然满足,KVL,89,e.,列,KCL,方程:,列节点,、和,的,KCL,方程,各支路电流分别为,90,将支路电流代入,KCL,方程,可得,式中的,k,=1,,,2,,,,,6,写成标准形式为,,,,,其中,式中,G,11,、,G,22,、,G,33,称为节点,、和,的自导;,G,12,、,G,21,为节点,和节点,之间的互导;,G,23,、,G,32,为节点,和节点,之间的互导;,G,13,、,G,31,为节点,和节点,之间的互导。,I,s11,、,I,s22,
38、和,I,s33,分别表示,流进,节点,、和,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91,式中,G,kk,(,k,=1,,,2,,,,,n,-1),为节点,k,的自导,总是正的;,G,kj,是节点,k,和,j,之间的互导,总是负的;,I,s,kk,表示,流入,节点,k,的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在无受控源的电路中,G,jk,=,G,kj,。,2.,对具有,n,个节点的电路列方程,92,3.,解题步骤,(,1,)确定参考节点,标定,n,-,1,个独立节点;,(,2,)对,n,-1,个独立节点,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其,KCL,方程;,(,3,)求解上述方程,(消元法、行列式),,得到,n,-,1,个节点电压;,
39、(,4,)求各支路电流。,93,二、弥尔曼定理,证明:如图,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组合等效变换为电流源与电阻的并联组合,利用节点电压法,对应的节点电压方程为,弥尔曼定理:,由电压源和电阻组成的,具有一个独立节点的电路,其节点电,压,U,10,为,94,例 试列出下图的节点电压方程。,(,1,)先,把受控源当作独立源,看待,列方程;,(,2,),用节点电压表示控制量。,解:,经整理,得,95,例 列出下图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解:,R,1,对节点,的电流没有贡献,属于,“,无用电阻”,不能出现在节点,的自导中。,节点,、和,为独立节点,列节点电压方程如下,,由于图中电路存在一无伴电压源,以此电压源负极
40、性端节点为参考节点,,,96,练习,1,:求下图所示电路的支路电流,I,1,、,I,2,、,I,3,。,97,练习,2,: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 和电流 。,方法,1,:回路电流法:,,,附加方程,98,方法,2,:结点电压法:选择结点如图所示,附加方程,,,其他方法?,99,练习,3,: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支路电流和各电源的输出功率,。,100,练习,4,:求图,3.2.7,所示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并验证功率是否守恒。,图,3.2.7,其他方法?,101,练习,5,:求图,3.3.8,所示电路中两个独立电流源发出的功率。,图,3.3.8,102,练习,6,:求图,3.3.9,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ab,。,(燕山大学,2003,研究生入学考试),图,3.3.9,103,练习,7,:求题图,5,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2,。,(西北工业大学,2001,研入学考试),题图,5,104,练习,8,:题图,1,所示直流电路,各参数如图中标注。试用节点法求电压,、。(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