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吉林省德惠市2013年高考物理考前仿真模拟九
1.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处自由落下,当速度达到着地速度一半时,它下落的高度是( )
A. H/2 B. 3H/4 C. 2H/3 D. H/4
2.在08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
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
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
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D.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m/s
3.在08北京奥运会中,下列几种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A.蹦床比赛中研究蹦床运动员在空中表演的动作时
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C.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时
D.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攻击动作时
4.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时刻t B.位移X C.力F D.速度V
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B点以左是光滑的,B点以右是粗糙
的.质量为M和m的两个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B点
以左的光滑水平面上相距L,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它们
先后进入粗糙区域后,最后停止运动.若它们与粗糙水平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静止后两物块间的距离为s,则( )
A.若M>m,则s>L B.若M=m,则s=L
C.若M<m,则s>L D.无论M、m取何值,都有s=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受力情况一定发生变化
B.物体运动越来越快时,其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C.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时,其运动的速度也不断增大
D.物体某时刻速度为零,其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7.如图所示,物体A、B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静止在倾角为450的斜面上,B悬挂着.已知质量mA = 2m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0增大到500,但物体仍保持静止,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子的张力将增大
B.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少
C.绳子的张力及A受到的静摩擦力都不变
D.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8.一质量为M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始终保持不变,
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现欲使
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吊篮中减少的质量为( )
A. B. C. D.0
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中
(a) 、(b)、 (c) 、(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
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F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V1、V2、V3、V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小的是( )
A.V1 B.V2 C.V3 D.V4
10.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
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根水泥圆筒可从木棍的上部匀速
滑下。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将两棍间的距离减小后
固定不动,仍将上述仍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上部,则
水泥圆筒在两木棍上将( )
A.仍匀速滑下 B.匀加速滑下
C.可能静止 D.一定静止
0
1
2
3
4
30
60
-30
甲
乙
v/(km·h-1)
t/h
11.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轻质弹簧
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拴—个质量m的小球,当小球
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的压
力等于框架重力的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为( )
A.g B.(M-m)g/m
C.0 D.(M+m)g/m
左
右
13.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
二、填空题(16′)
14.如图所示,三块厚度相同的同种材料制成的木块固定在地面
上,一子弹沿水平方向连续穿过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
设子弹穿过木块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穿第三块木块
历时S,则子弹穿过三块木块经历的总时间为 S。
15.飞机着陆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其着陆时速度为60m/s,则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距离为 m。
16.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有两个相同的小球
C、D,分别用光滑挡板A、B挡住,挡板A沿竖直方
向,挡板B沿垂直于斜面,则斜面受到C、D小球的
压力的大小之比为 。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当不加推力F时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要用
水平力F将木块匀速推上斜面,需加的水平推力F= 。
三、计算题(32′)
18.(6/)如图所示,两块轻质竖直平行板A、B之间夹着一块重力为6N的长方体木块C,此时A、B对C的压力均为10N.若C与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现要使C从两板间水平匀速地拉出,则需要对C施加的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19.(7/)1935年,在苏联的一条直铁轨上,有一列火车因蒸气不足而停驶,驾驶员将货车厢甲留在现场,只拖着几节车厢向前面不远的车站开进,但他忘了将货车车厢甲刹好,以致货车厢甲在斜坡上以4m/s的速度匀速后退,此时另一列火车乙正在以16m/s的速度向货车厢甲驶来,驾驶技术相当好的驾驶员波尔西列夫立即刹车,紧接着加速倒退,结果恰好接住了货车厢甲,从而避免了相撞,设列车乙刹车过程和加速倒退过程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求波尔西列夫发现货车厢甲向自已驶来而立即开始刹车时,两车相距多远?
20.(9/)如图所示为学校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杆,滑杆上端固定。为了研究学生沿杆的下滑情况,在杆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杆顶部所受力的大小。现有一学生(可视为质点)从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5s末滑到杆底端时速度恰好为零。以学生开始下滑时刻为计时起点,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求:
(1)图乙中A点坐标值
(2)滑杆的长度
21.(10/)如图所示,一只猫在离地面高h1=6m的楼房窗口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正下方地面为A点。若有一辆平板汽车正以V0=6m/s的速度向A点匀速前进。已知猫刚下落时,平板汽车恰好运动到车前端距A点3m处,该汽车车头长2m,汽车平板长4.5m,平板车板面离地面高h2=1m,猫可看作质点,取g=10m/s2,猫下落过程中未与汽车车头接触,猫与平板车板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
(1)猫将落在平板车上距车尾端多远处?
(2)假定猫落到车平板上后立即俯卧在车上不弹起,司机同时使车开始以大小为a1=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则猫是否会从平板车上滑下?若会滑下,请计算说明原因;若不会滑下,则猫最终停在距车尾端多远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13=5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BC
A
D
B
BD
A
D
B
BC
A
AB
二、填空题(16′)
14.3
15.300
16.
17.
三、计算题(32′)
18.10N
19.从发现情况到两车速度相等过程:
对乙:t=△V/a=(4+16)/2=10(s)
S乙=V0t-at2/2=16×10-2×102/2=60(m)
对甲:S甲=V甲t=4×10=40(m)
发现情况时两车距离:L= S甲+S乙=40+60=100(m)
20.(1)530N
(2)6m
21.(1)3.5m
(2)不会滑下,最后停在距车尾端1m远处
- 5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