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学设计】师生交往.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840152 上传时间:2024-11-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师生交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师生交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师生交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师生交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师生交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师生交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知道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师生交往中老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会真诚、恰当的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懂得师生之间需要平等对待、彼此尊重、相互促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树立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意识;感悟“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道理,懂得主动参与、勤学好问有助于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与进步;珍惜师生之间的友谊,平等对待、彼此尊重。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懂得师生之间

2、需要平等对待、彼此尊重、相互促进。教学难点:学会真诚、恰当的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活动体验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歌曲,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美妙的歌曲老师。师生共同欣赏歌曲,呈现部分歌词,加深体会和感悟多媒体播放歌曲:老师【教师引导】歌中写道:“你给我一句话,就打开我一扇窗;你给我一个微笑,我就浑身是力量;你给我一个眼神,我就找到了方向;你放开双手,让我遨游知识的海洋。你给我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忘。”在你的记忆中,一定也有令人难忘的和老师的一个瞬间

3、、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回想和描述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说说当时你的感受,和我们一起分享师生交往的美好时光。【学生回答】描述与老师交往的场景,体会老师的关爱,感受老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引导】一说到老师,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多种角色。师生交往是人生一段宝贵的财富,师生交往让老师和学生都各有所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六课第二框师生交往。第六课 师生交往(板书)(设计意图:以师生共同欣赏歌曲老师导入,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歌曲欣赏之后教师自然的运用歌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回忆与老师交往的片段,初步感悟师生交往的情深意浓,顺利导入新

4、课。)(二)讲授新课环节一:走近名人 【教师过渡】我们感谢老师为我们铺设知识的阶梯,感谢老师为我们在黑暗中指引方向,感谢老师点燃了我们对真理的热情。但当我们与老师的在知识上、见解上产生分歧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是积极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还是放弃思考随波逐流?是守护内心的光芒,还是木然盲从?亚里士多德与其恩师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 并称古希腊三贤,他们的故事或许能给与我们一些启发。【学生活动】阅读课本66页的亚里士多德的故事,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正是对于真理本身孜孜不倦的追求,才成就了古希腊三贤三代师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思想丰碑。环节二:回归自我【教师过渡

5、】作为学生,学习知识是我们追求真理的阶梯,是我们要经过的必要过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的同学的方法是:在课堂上“奋笔疾书”,记下老师说的每一个字;考试时死记硬背,唯书唯师是从,从没有真正地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进行独立思考,这样的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但是我们身边一定有同学能在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说说他们的做法。【学生活动】寻找身边真诚、恰当的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学,说说他们的做法。【教师活动】教师适时的采访敢于勤学好问、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同学,引导其谈谈这样做自己的收获。教师要灵活机智的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老师在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观点时教师的收获。【教师小结】没有思考,没

6、有交流,没有融会贯通,就不会推陈出新,就不能成为会思考、爱思考、拥有自由思想的未来的开拓者。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的“教”,正所谓:“教学相长”。一、教学相长(板书)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板书)(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故事,明白真诚、恰当的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引领学生寻找身边能够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同学,既是弘扬正气,也为学生具体行为作出指导;恰到好

7、处的采访能够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同学的收获,教师穿插其中谈谈自己的收获,水到渠成的感受到教学相长。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引领学生的思维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升华。)环节三:情景再现时间:早上地点:学校花圃、教室故事情节:学校花圃中有一盆抢眼的玫瑰花,早上上学时小明经过花圃看到一支玫瑰花被人折断丢在地上,他捡起来想扔到垃圾桶里,正巧被王老师看见,王老师以为是小明乱折花草,大声训斥了小明,路过的同学对小明投来了异样的目光。此时上课铃响了,王老师督促小明一起走进教室上课,课堂上王老师进行默写,小明默写全对,王老师表扬小明认真复习功课,号召大家向小明学习。【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几名同学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小

8、品表演,教师参与其中,扮演王老师。小品表演结束后,教师采访“小明”同学,受到王老师批评时和受到王老师表扬时心情有何不同?【教师引导】当受到老师的表扬时,小明和大家一样,感到高兴自豪,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当小明被王老师误解并批评时心里很沮丧很委屈,他该如何和王老师沟通呢?请你给小明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活动】给小明同学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掌握正确与老师沟通的方法。【教师小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老师误解我们时,我们可以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说明情况,坦诚相待;如果老师的批评是恰当的,意味着对我们的关心、

9、提醒和帮助,有助于我们改进不足,完善自己。因此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板书)(设计意图:师生共同表演小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活情境,通过采访“小明”的体会受到表扬和受到批评时的不同心情,通过学生为“小明”提出如何面对老师的批评的合理化建议,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真正的自我教育。教师可适时进行拓展和点拨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方式和技巧。)【教师过渡】如果把老师比作蚌,那么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老师用爱去舐它,磨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老师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老师和

10、学生的关系很微妙,很美妙,亦师亦友。二、亦师亦友(板书)【教师过渡】有人说:“心的距离靠什么拉近?对你的老师付出真情,对你的学生无怨无悔,两颗心的方程式只有用真情配平。”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我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尽量避免出现不尊重学生的行为,比如:给学生起外号、恶语伤人、无故体罚学生等等。学生犯了错会给老师道歉,老师犯了错也同样该向学生道歉,因为我们彼此是平等的。彼此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也要尊重学生。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板书)环节四:明辨是非情景一:上课起立向老师问好,有的同学歪七扭八,有的同学甚至抬抬屁股就坐下。情景二:有的同

11、学给老师起外号,姓“蔡”的就叫菜包子,姓“袁”的就叫猿猴。情景三:新学期更换了语文老师,有的同学认为新的语文老师不如原来的老师活泼,所以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完成了。【教师引导】在你的学校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这样做对吗?说说你的看法。【学生回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对他人的类似行为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说明理由。【教师点拨】尊重老师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就是尊重老师。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板书)(设计意图:教师首先反思自身教育教学生活中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和尊重学生的行为,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平等相待,一种尊重学生的具体行动;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判断对错,明辨是非,反思自身,师生共同感受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三)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教师结束语】美丽的校园因为有了老师的帮助和关爱让校园生活变得甜蜜,美丽的校园因为有了学生的天真和活泼让校园生活变得灵动,那种师生之间的感动,将永远鼓舞着我们,永远激励着我们。(设计意图:通过呈现一组师生交往的图片,再次感受师生之间的浓浓深情,收获知识,沉淀情感,掌握师生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四)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