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晓泳小组建设心得体会五篇 减负增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兴蒙小学李晓岚 “提质减负”是当今教育界的潮流和趋势。“减负增效”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自身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精心打造“轻负担、高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成了教育教学的目标。如果能达到“提质减负”的良效,我想,不但所有的学生和家长拍手称快,而且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不亦乐乎。然而,何其简单。 首先,学习本身是很苦的,因为在习得的过程中,要付出心力、智力、脑力、精力。学习能力是练出来的,叶圣陶先生讲:“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
2、遍,指点一遍,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督促受教人多多练习,硬是按照规格训练。”训练的过程就是一种负担。然而,练什么,练到什么难度,什么层次,这就决定了学生的负担有多重。 其次,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方式还是停留在书面检测上。单纯地用一张卷子、一个分数来量化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教师的教学,以及学校的质量,这是不全面和科学的。因此,题海战术应运而生。所以,教育更应注重过程的评价。然而,我们的教学体制还没有建立一个相应的相对科学的评价方法,学生和老师的命运还是掌握在一张小
3、小的试卷上。因此,上级部门,首先要加强考试、评价内容和方式的研究。通过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逐步从考查知识为主向考查能力转变,加大能力和方法考核的深度,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真正以考试作为导向,推进学科教学素质化的深入。 第三、教学本应坚持因材施教,全面开花,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兴趣有差异,社会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学习成绩的高手,只求每个孩子都能在现有基础上有不断地提高,好的更好,差的变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此,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养。“高质量”不仅是分数,包括内隐的素质、长期效应和潜
4、力后劲。然而,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能理智地看到这一点,一心以孩子的成绩、分数为重,在这样的环境下,减负也承受了压力。 尽管减负受到了重重压力,然而,我们教师也凭着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孜孜探索,以求每一个孩子都能更好、更快的成长、进步。 首先,在学生减负的同时教师要“增负” 教师在上课前,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学习方法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好教法,组织好学法指导,以提高教学效率。其次要提高自身素质,对所教学科要有精深的研究,有正确的、独到的见解。导课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讲解过程要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激起学生内在的旧知与学习新知的矛盾,有目的地制造一种强烈的认知情感;练习题的设计形式要新颖,要注意分层设题,以培养优等生,辅导后进生。 -23-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