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媒介即感知:智媒时代感知失衡现象之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3202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介即感知:智媒时代感知失衡现象之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媒介即感知:智媒时代感知失衡现象之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媒介即感知:智媒时代感知失衡现象之探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强大的传播技术已经将人们从“此时此地”的时空束缚中解放出来,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技术让人们获得了新的面对面的交流环境,使人们的感知重回平衡状态,莱文森(Paul Levinson)和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正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然而,身处“地球村”的人们身近在咫尺,心却远在天涯。不禁要问,智能媒介的感知偏向又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新的境遇?媒介技术的演化趋势真的会如莱文森所认为的“技术是那只让我们重返伊甸园的苹果吗”?16一、思想的长生之术:媒介技术古往今来,人类所面临的断舍离中,生离和死别是人们一直在克服的时空障碍,毕竟,距离意味着肉体交流的失败,而死亡意味着精神交流的失败。媒介技

2、术的迭代发展缓解了古老的交流困境,至少在生离方面上。可以说,任何媒介都是记忆术,记录着整个人类文明。文字保存了人们的思想记忆,可以跨越时空影响他人。思想记忆代表着身份。一个失去记忆的人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假若这个世界对一个人没有任何记忆,那么这个人也就未曾出现,就如动画寻梦环游记中所说的“真正的死亡是遗忘”。动画片中的死亡有双重含义:一是肉体死亡,进入亡灵世界;二是亡灵死亡,即真正的死亡,当所有世人都遗忘了死者,那该亡灵就会面临真正的死亡消失。此外,小说中常有这种故事桥段:男主或女主失去了记忆,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就意味着失去身份,因此,他/她寻找世界和自身的联系。可见,记忆对人类多么重要,无论

3、是个人记忆还是国族记忆。由于人类的生物性局限,口语时期的人们只能依赖自身的记忆力,而媒介技术突破了人的生物性局限和时空束缚。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找和创造记忆术,记录人类和世界的联系,从符木到文字和影像,从石头到黏土再到印刷术,人类一直在寻找记忆术,思想长存之术,由此文明得以被传播和传承。口语时期中的人们将语词视作强大的力量。古埃及智慧之神(Thoth)是创造性声音之主,语词和书籍之师,他的名字拥有巨大的魔力,因此,他的名字成为神的一种精神表现。名字赋予我们神奇的自我控制力量,无论是东方文学还是西方文学对此都有所记载:尼罗河神奥利西斯的妻子伊西斯是巫神,她说服太阳神说出名字,当她知道太阳神和其他

4、神的名字后也就拥有了控制他们的力量;在西游记中亦有相关故事情节,银角大王的宝贝葫芦可以通过呼唤对方的名字将对方收进葫芦中。可见,名字的重要性。至今,很多世俗祭礼中,当人们呼唤神的名字,都会保持虔诚和尊敬之心,似乎,神的神奇力量就附在他们的名字之上。譬如,各类民俗演戏场合中,尤其是傩戏,当演员戴上神的面具,换上神的扮相,他们就是神的化身,并代替神替俗民们消灾纳福,其中,具有赐福寓意的口语表述“口彩语”(即吉祥话顺口溜)正是通过语言产生神圣力量的。当然,口语的魔力也是其缺陷,不存在静止的声音。印加人靠“基谱”创造了只属于他们的文明,书写行为使人类获得了阐释能力,沃尔特翁(Walter J.Ong)

5、认为,正是书写行为让“技术化的语词”变成了斯蒂格勒所言的“外部化的思想”2。因此,文字应该是人类初次寻到的记忆术,可以完整地记录事件,这可以说是人类的第一个“U盘”。有了文字和书写技术后,记忆不再与生命有限的人类个体同生共死。无论是文字,亦或是影像,这些可视性的记忆术皆可以被静止地观察,而声音停止之处却只有寂静,毕竟既让声音停止又让声音保留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时空中摇摆,有时偏向时间,有时又偏向空间。智媒时代的人们获得了一种新的面对面交流的传播环境,新媒介赋予人类强大的时空延伸能力的同时,也重塑着人们的感知偏向。那么,智能媒介是怎么重塑人类的感知偏向的呢?收稿日期:2 0 2

6、 3-0 6-2 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艺术地理学与当代中国城乡发展的艺术干预”(4 1 4 7 1 1 2 4)作者简介:许丽霞(1 9 9 4),女,福建泉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创意媒体、城市传播研究;陆羽婕(1 9 9 3),女,浙江杭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跨文化传播研究。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doi:10.3969/j.issn.1674-9499.2023.08.042媒介即感知:智媒时代感知失衡现象之探讨许丽霞1陆羽婕2(1.深圳大学 传播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

7、2488)摘 要:媒介技术延伸时空的同时也重塑着人类的感知。智能媒介往往具有情绪至上、视觉至上,以及肉灵分离的感知偏向,身处传播社会的人们似乎面临着一种新的感知失衡。智媒时代的感知失衡则是媒介过度延伸或嵌入所致,媒介的“光”遮蔽了人们的综合感知能力,遮蔽了身体;媒介去物质化趋向加剧了记忆危机。无论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还是交往理性,没办法论证技术演化趋势必然美好。关键词:媒介技术;感知;理性;去物质化中图分类号:G 2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6 7 4-9 4 9 9(2 0 2 3)0 8-0 1 4 7-0 42023年第08期(2023年08月)No.0 8 2 0 2 31

8、48传媒学研究二、智能媒介的感知偏向技术是人类身体功能的延伸与外化,这些延伸或是偏向理性的,又或是偏向感性的3。通常,感官系统的平衡被人们认为是意识的理想状态,也是理性的标志,进而有了理性媒介和感性媒介的划分4。持续的技术创新延伸了人类的感知或功能之一,由此产生的感知失衡则通过“自我截除”和“关闭”机制以获得生理上的麻木,进而重获感知平衡563-67。简言之,人和技术相互塑造,每一种媒介的自身气质亦将塑造着人们的身体,改变着人们的感知和意识,人成了不折不扣的媒介环境中的“洞穴人”。时下的数字劳工和情感劳工便是技术社会对人类的塑造,VR/AR技术则是过度延伸人类的感知,由此带来超真实感,人的感知

9、阈限越来越大。人将环境改造或创造得更符合人性需求,与此同时,人的独立生存力大大降低了,即技术发展让人类的能力(即莱文森所说的增加人类生物功能)越来越强的同时,也让人类的独立生存力越来越弱,无法脱离媒介环境而生活6。电子媒介对人的多重感官系统的全面延伸,由此带来的感知整合是人们“重返部落”的术法。只是,身处智媒时代的人们似乎没有如麦克卢汉的预言一般:新媒介让我们彼此成为更完整的个体。ARVR等新媒介技术全方位地调动人们的感官和神经系统,整个时代都在强调沉浸感、体验感。但是,这种超真实感所带来的真实与不真实使人们的失衡感越来越明显。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需要人们适应,这种适应需要付出代价。媒介技术作为

10、环境对人进行重塑,那么,智能媒介发展了人的哪些,又抑制了什么?其一,情绪(Affect)至上。与传统电子媒介相比,智能媒介所带来的媒介环境明显更具有感性气质,拥有更多的情绪煽动性和感染性,情绪成为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人依然强调理性,但却局限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交往理性却处于情绪和工具理性的维度之下。情绪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沟通和社会共识。人是一种天然的情感动物,数字媒介技术创造了一种更符合人们情绪表达的交流情境,个体情绪充斥着网络公共领域,这种交流情境造就了“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现象,也带来了后真相的传播形态。哈特(Michael Hardt)用“情感劳动”的概

11、念形容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所付诸的情感实践7。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网民情感实践成为推动互联网产业生产与资本增值的核心力量,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传播技术结构创建了符合网民情感表达与互动的交流情境。譬如,连网状态中可随时随地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上编辑分享信息,平台上的“关注”等互动功能,人们也可以随意使用表情符号、短视频、动画等形式。此外,出于吸引注意力和获取流量的目的,媒介内容也愈来愈具有情绪叙事的偏向。现在的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网友们由于情感宣泄而引起的互动行为。其次,后真相时代的舆论破坏了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事实逐渐让位于情绪和立场。简言之,基于数字媒介技术的情绪至上的交流情境极力造就了情

12、感劳动以及主观真相7。最后,智能媒介所具有的具身化传播、移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等特点融合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很大程度上而言,智能媒介扩增了人们的感知阈限。其二,视觉至上。与其他符号语言不同,图像所拥有的感官直接性让它成为全球通用语言,数字媒介则加剧了视觉霸权对人们的支配。图像时代之前的视觉信息接收模式是“阅读”,是基于文字的理性模式,而图像时代的视觉信息接收方式则是“观看/浏览”,这种观看模式凸显了人们的感性思维。据麦克卢汉所言,技术创新延伸了人类的能力和感官,这种延伸改变了人的感官平衡510。可见,社会的主导性媒介对人们感知模式的巨大影响力,不断涌现的视觉技术正丰富着人的视觉经验。根据居伊

13、德波(Guy Debord)的景观社会理论,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已经进入到以图像为主导的景观时代,视觉拥有绝对的优先性,图像成为商品的基本属性,随之而来的是人心甘情愿地沦为景观霸权的支配对象8。此外,身体感知是多种感官综合体验形成的,读图时代的视觉霸权弱化和遮蔽了其他感官感知经验。值得一提的是,西方传统文化将视觉看作理性和文明进步的象征,柏拉图和康德都对视觉抱持着高度的认可,认为视觉是最能够接近真理的感知模式。启蒙运动时期,视觉之光(Light)为人们启蒙和解蔽,如今的视觉之光则是一种遮蔽,人们进入了一种无聊状态,心甘情愿地娱乐至死。在净网行动之前,短视频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猎奇、审丑等博

14、眼球现象,可见,数字媒介的视觉之光并不是一种理性之光。其三,肉灵分离。时下媒介具有移动化、一体化、智能化、具身化等特点,其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逐渐模糊,倾向于交融。在技术的加持下,人得以化身成数字形象在虚拟世界中尽情释放情绪,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永生。媒介形态的微型化、隐形化、人性化趋势,使得技术可以嵌入人体知觉系统,人体与媒介技术的关系越发紧密,界限也越发模糊,形成人机共生,人们的身体也将媒介的刺激和经验默认为自己身体的感知,可以说,媒介技术经验被整合为人体知觉系统形成具身互动经验,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认知行为。媒介丰富并延伸人们的体验感知,亦重新定义了感知系统。然而,这种延伸并非

15、莱文森所言的“人性化趋势”,即媒介正朝着越来越多地再现“面对面的”或是人性化的传播环境这一方向发展17。以往媒介的具身传播仍属于人与技术的双向互动中,需要依赖环境客体的存在,媒介不再只是中介,而是“我”的一部分,或者成为它者。如今的数字媒介技术使现实场景与虚拟场景逐渐融合,人们不再拥有分清图像与现实的自信,不再是图像的主人,反而成为了图像的奴隶。而且,数字化技术使得人们进入一种“去物质化/去身体化”的交往情境,媒介技术也让人们远离了自然,成为流动的抽象数据。此外,伴随着肉灵分离的交往情境而来的是透明社会的崛起,身处数字化圆形监狱中的个体,隐私一览无余,毫无反抗的能力。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都被媒介

16、化为各种数据。可以说,传播技术让我们摆脱了“此时此地”的时空局限,人貌似获得了时空自由,实则不然,等待人的是一种全天候的、无止尽的、在线的“全景式监狱”。而这种现代化的原型敞视监狱已经从光的可见波长延伸至光谱的其他部分了,也有了各种各样的非视觉的扫描仪、热气流和生化感应器等等911-12。在资本眼里,人绝非简单的个体,而是用户,是数据痕迹,是流量,人被固定在无数媒介上,心甘情愿地沦为资本的工具人。2023年第08期(2023年08月)No.0 8 2 0 2 3149传媒学研究由此可见,新媒介技术偏向视觉、情绪和去身体化的特点使人们的失衡感越来越明显:媒介的“光”成了遮蔽人们的综合感知能力,遮

17、蔽了身体,亦让人们远离了自然。媒介即感官的延伸,智媒时代的感知失衡则是媒介过度延伸或嵌入所致。这让人不禁怀疑媒介演化趋势真的会如莱文森所认为的那样吗?三、人类理性可靠吗?对“人性化趋势理论”的质疑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人性化趋势”(Anthropotropic)理论认为,人是媒介进化的尺度,人的需求决定媒介进化方向,新媒介会与人类沟通模式愈来愈契合12。显然,莱文森对人类持有绝对性的信心,他相信人的需求和理性能够让技术朝着美好的方向演进。对此,笔者针对“人性化趋势”理论提出疑惑与反思:其一,人类需求和技术二者之间是相互演化、不断被重新构建的。其二,人类的理性并不可靠,工具理性(即做事效率,是事实

18、判断,其关键在于计算,工具理性强调达成目标的手段的效率,被打上了现代性的烙印)10210-212、价值理性(即用理性来判断和权衡目的本身是否具有价值,是价值判断,无统一标准)10223-225和交往理性(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中,是交往行为的基础;交往行为的核心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强调主体间性)10485-486都没办法将“人的需求”限定在美好的范围内。人类的理性与需求是人性化趋势理论的前提,莱文森认为媒介技术的演化趋势取决于人类的理性和需求,然而人类需求和理性并非等于美好。显而易见的是,人类的理性和人的需求是有区别的,纵然莱文森的人类理性包含了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交往理性三者也难以

19、对“人的需求”划定范围,让“人的需求”限制在美好和谐中。首先,工具理性维度,诸多前贤基于工具理性维度批判技术,认为媒介技术的快速使得人们过于追求效率,技术是社会加速的助剂,科技加速、社会变迁的加速,以及生活步调的加速三者构成一个不断自我驱动的反馈系统1138。人们的生活就像西西弗斯一样,日复一日、无休止地推着巨石。计算机一开始就是数字主义的产物,大数据时代中的人的一切皆可用数字计算和衡量,可以说,人就是数据。人沉迷于加速,不断创造出加速技术,似乎越快越好。目前的人们已经身处不断加速的社会之中,可谓是真正的“不进则退”的状态。社会加速改变了人与客体世界、社会世界,以及主体世界间的关系。运输技术的

20、加速带来了空间的萎缩,传播交流的加速导致社会关系的饱和,生产的加速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与其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换言之,社会加速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时空体验、新的社会互动模式,以及新的主体形式1157-64。可以说,工具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社会加速的进程,带来了各种现代性的后果。其次,价值理性维度,从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就可知其立场,他认为技术最终会是那只能够使我们重返伊甸园的苹果16。可见,莱文森对技术发展方向的乐观和信心。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身处智媒环境中的人愈发能够感受到传播技术对社会交往,以及公共领域的影响。作为人类交往的核心基础交往理性,似乎并没有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更好的呈现。

21、时下人们的交往越来越依赖媒介,而非面对面交流,可以跨过岁月,越过千山万水进行交流,但相互理解却越来越难。信息的快速更新让人们注意力分散,不断穿梭于各种热点之中,模糊了时间深度;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技术让人都拥有自己的小世界,亚文化圈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难以理解彼此。人依附于各种网络圈子寻找共鸣之人,算法推荐加剧了圈层分化现象12。正如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所言,视听产品对人的影响,即造成人的意识和记忆“大面积的同时性”;这种大规模的经验标准化必然伴随着主体身份和独一性的丧失,还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即制造人们共同交换、分享符号时的个人参与和创造力的消失,人的注意

22、力被各类媒介产品塑造成了重复性的操作和反应,且总是与观看或聆听的行为相重叠934。而且,随着数字媒介将原本非媒介之物赋予媒介性,人们吃穿住行、工作与休闲都被随时随地被转化为数据。正如乔纳森克拉(Jonathan Crary)提出的“24/7”(一周7天,每天24小时)现象,他认为这是继德波景观社会后新出现的资本控制形态,持续运转、流动是其最基本的特征,而任何违背该特征的活动都将受到资本的制裁,即使是人类的自然生存需求也不可例外,大多数看似不能被消灭的基本生理需求都已被重新改造,转化成了商品97-8。从而创造了一种随时可以消费和上网的情境,因此24/7的无时间性全方位地侵入人们日常中的方方面面,

23、信息传递和空间穿梭不再是困扰,丰裕的媒介资源和信息资讯不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但人们对时间深度的感知却逐渐模糊,长期存在的共享经验亦逐渐萎缩。个体的视觉活动变成了可观察、可管理,以及可规训的对象,随之而来的便是人类观看能力的瓦解,尤其是视觉的分辨不再具有社会和伦理判断能力922-23,也就是福柯所言的“全景式监狱”。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认为,个体想要获得政治有效性就需要能够在暴露在外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来回移动,私人时空对自我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13。在消费社会中,自我是通过占有商品而定义的,阿伦特明确表示:“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消费社会的一员的话,那么我们就根本谈不上生活在这个

24、世界上,我们将仅仅被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所趋使,事物不断出现,又不断消失”915。如今这种赤裸裸的暴露状态已经和公共性脱离关系。而且,人类活动虽然被随时随地记录和观察,然而数字媒介的个人性亦正在加剧,定制化的媒介世界和时间轴使个体沉迷其中,这加剧了公共领域的萎缩,引发了一系列建立社会共识的困境。此外,智媒环境建构了碎片化、图像化、实时的且倾向于沉浸式的交流环境,有利于人们的情绪宣泄,由此加剧了情绪化对话,以至于网络暴力频发不止。人们在媒介创造的新型全景监狱中消费图像与商品,既没有真正的私人领域,亦失去了伦理判断力和交流理性。简言之,智能媒介所引发的时空变换不仅仅带给人们身份认同的焦虑和紧张,其倾

25、向于感性的媒介属性破坏了人们的理性和主体性。由此可见,无论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亦或是交往理性,都没办法论证技术演化趋势必然美好。回顾媒介的演化特点会发现,数字媒介技术具有将载体隐身的能力,载体本身越来越隐蔽化和微型化,媒介载体去物质化是最明显的媒介演化趋势。然而,越轻越快越易存储便是“越好”吗?2023年第08期(2023年08月)No.0 8 2 0 2 3150传媒学研究四、反思:媒介去物质化趋向之隐患当前的数字媒介利用屏幕更新周期和赛博空间内信息动态流动的特点,将作为内容的旧媒介(图像、声音和文本)转变为时间上离散的瞬间;这种信息的动态性是流动更是衰退的,其衰退性而非再生性是记忆存在的

26、原因,更是记忆消失的原因14。换言之,数字媒介所拥有的永恒性是基于信息不断更新的基础上。每一种新的媒介就是一种新的记忆术,人们对数字媒介的传播和存储能力深信不疑,然而硬件或软件的损坏将带来网页或存储资料的消失,这正是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媒介所带来的记忆危机,亦是一种文化传承危机。针对媒介的隐秘性,麦克卢汉认为,人们之所以没有注意电光这个传播媒介,正是因为它缺乏“内容”15。媒介的隐秘性之强大,使得当人们身处一个熟悉的媒介环境中,对媒介本身浑然不觉。只有当媒介系统处于不稳定时,才能察觉到媒介,譬如,现在的人们会怀念曾经无智能手机的时代,怀念非“在线囚徒”的往昔时光,工作和休闲界限分明。而智媒拥有让物

27、质隐身的能力,加剧了媒介的隐身性,这种隐身的背后是更少地依赖物质,呈现着媒介“去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更少更轻的物质)、“非物质化”(Immaterialization,往往基于网络和软件)的趋向16。自彼得斯(JohnDurhamPeters)在对空言说中围绕“身体的缺席与传播交流”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述17,“何以去身体化交流”犹如现实难题般横亘于数字化时代,向物质与媒介的关系提出问询。距离意味着肉体交流的不可能,死亡意味着精神交流的失败,这两者正是几千年来人们所要克服的时空障碍,所以,人们追求离身性和更轻、更好保存、更好获得的媒介资源。似乎,身体和媒介物质性是人类传播

28、过程中必须克服的桎梏。诚然,身体也是一种物质基质。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更迭,以及对人和社会的全方位嵌入,近年来传播学界就“物质性转向”研究,以及“身体转向”等问题,重新对媒介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思考。诸多学者试图从北美的媒介环境学、欧陆的媒介理论、技术哲学等寻得新的理论资源。深度媒介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类社会对元宇宙的追求,皆正在说明媒介非物质化趋向势不可挡,而人与媒介技术又是共生关系,因此,必须重思文化-技术人之间的关系,以寻文化传播之道。参考文献:1美保罗莱文森.人历程回放:媒介进化论M.邬建中,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澳罗伯特哈桑.注意力分散时代:高速网络经济中的阅读、

29、书写与政治M.张宁,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42.3梁波.融合,延伸与自我截除麦克卢汉的新媒体思想探析J.青年记者,2015(2).4何镇飚.“媒介即信息”还是“媒介即按摩”?论“媒介即按摩”的由来和价值J.新闻界,2006(1).5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6许丽霞,张华.媒介生态视域下媒介演化现象研究论人,媒介技术的“浮士德”式交易J.未来传播,2019(5).7林颖,吴鼎铭.网民情感的吸纳与劳动化论互联网产业中“情感劳动”的形成与剥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6).8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

30、京大学出版社,2017:13-19.9美乔纳森克拉.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M.许多,沈清,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0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1德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M.郑作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2许丽霞.时空压缩之副作用:交流的无奈J.青年记者,2022(17).13黄月琴.公共领域的观念嬗变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评阿伦特、哈贝马斯与泰勒的公共领域思想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8(1).14美埃尔基胡塔莫,芬兰尤西帕里卡.媒介考古学M.唐海江,等译.上海:复旦

31、大学出版社,2018:192.15别应龙.论麦克卢汉的技术哲学思想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16许丽霞,陆羽婕.数字时代文化遗产的媒介化境遇与展望基于德布雷的媒介学理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6).17美约翰杜翰姆彼得斯.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M.邓建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1-34.Me d i a i s P e r c e p t i o n:D i s c u s s i o n o n t h e I mb a l a n c e o f P e r c e p t i o n i n t h e A g e o

32、f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Me d i aXu Lixia1 Lu Yujie2(1.School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60,China;2.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China)Abstract:Media technology can extend time and space,and r

33、eshape human perception in the meanwhile.Intelligent media usually have the perceptual bias,like emotionalism,visual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body and spirit.Therefore,people in the communication society seem to be faced with a new perceptual imbalance.The perception of imbalance at the age of intel

34、lectual media is caused by the excessive extension or embedding of the media,and the“light”of the media covers peoples comprehensive perception ability and body;dematerialization of media increases the intensity of memory crisis.It can be seen that,whether it is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or value rat

35、ionality,or communication rationality,we cannot argue that the evolution trend of technology must be good.Key words:media technology;perception;rationality;dematerialization 责任编辑:李慧慧T h e C h i n a I ma g e s i n P e t e r H e s s l e r s Wo r k sZhang Huiyun(School of Liberal Arts,Pingdingshan Univ

36、ersity,Pingdingshan 467000,China)Abstract:Peter Hessler creates a series of China images in his non-fi ctional works.He evaluates some people within Chinese social systme in accordance with his social discourse.He describes the images of small cities in China in unpleasant terms,which seems to be an

37、 overgeneralization.And,he frequently uses the derogatory terms such as“cheap”and“onlookers”;therefore the people and things in China all become the objects being judged in his works.Hessler depicts China images in a benevolent manner,which were partially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hina.The China images in Hesslers works are the ones he involved and interpreted as a foreigner.Key words:Peter Hessler;China images;the depiction of the others 责任编辑:李慧慧(上接第 1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