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玉林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2632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玉林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玉林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玉林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玉林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为例黎俏(玉林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广西玉林5 37 0 0 0)【摘要】技术转移机构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主要以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之一一一玉林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为例,重点分析了该中心在技术转移中主要做法及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硬设施、软服务、人才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及建议,以期加快科技成果技术转移力度,加快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助推玉林科技发展。【关键词】玉林市;孵化中心;技术转移机构【中图分类号】F124.3Research on the Exist

2、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Taking Yul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cubationAbstract:Technology transfer institution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play anindispensable role.Taking Yulin Science and Tech

3、nology Innovation Incubation Service Center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one of the demonstration institution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t the autonomous region level,as an example,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main practices,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enter in technology tra

4、nsfer,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hardware facilities,soft services,talent management,etc.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technological transfer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accelera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cientific r

5、esearch achievements,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Yulin.Key words:Yulin city;incubation center;technology transfer agency引言目前国内专利繁多,而真正能应用到实际产品的不足5%,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国内加强技术转移手段和措施实施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玉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把技术转移作为自主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抓好抓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

6、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重点培育内燃机、新能源材料及应用、绿色食品、中医药等领域的“5 十6”产业链中心任务,利用技术转移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成为玉林市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深化“两湾”联动的迫切需要。【收稿日期】2 0 2 2-0 4-1 9【作者简介】黎俏(1 9 8 6 一),女,玉林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工程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纪、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分析、科技管理与服务。【文献标识码】ATechnology Transfer InstitutionsService Center as an Example1基本情况玉林市中

7、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孵化中心”)位于玉林高新区内,毗邻玉林职业技术学院、玉林高铁北站(在建)、广西医科大学玉林分校、玉林师范学院东校区、龟山公园,是玉林市科技局直属的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全市唯一的国家级众创空间、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同时也是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玉林市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玉林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孵化中心现有编制1 2 个,在编人员9 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到9 0%,高级职称2 人、中级职称5 人。【文章编号】1 0 0 8-1 1 5 1(2 0 2 3)0 6-0 1 6 3-0 4-163-2主要做法及成效2.1聚焦

8、完善硬件设施,推进基础建设增速孵化中心积极推进企业孵化大楼硬件基础建设进度,投资近8 0 0 0 万元建成了一栋十五层科技企业孵化大楼和一栋三层中小企业产品检测中心大楼,总建筑面积为2 4440.1 平方米,企业孵化大楼已于2 0 1 9 年1 2 月底建成运营投入使用,同时调整划分各楼层服务企业功能区,优化面积2 0 0 0 平方米的孵化大楼一楼创新创业服务大厅、四楼的会议室及五楼创客空间的服务设施建设,在创新创业服务大厅和创客空间增设了孵化成效、人才引进培育等上墙宣传内容,在各楼层上墙展示园区管理制度,建设创客查阅室功能区,孵化大楼走廊布置企业文化宣传板,营造服务创新创业氛围。2 0 2

9、1 年5月和1 0 月,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的玉林市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由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成立的玉林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分别在孵化大楼挂牌,孵化大楼作为双创载体进一步集聚了相关部门服务资源,为更好开展培育企业技术转移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2.2聚焦转移品牌效应,推进品牌效果增培孵化中心自2 0 1 6 年被认定为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严格按照技术转移示范平台机构管理要求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孵化中心通过建立共享成果数据库、组织参加技术转移对接会、开展创业导师辅导、组织培训、指导申报成果转移补助等方式,服务企业购买或转移专利等科技成果7 4项,涉及技术交易额共1 1 2 7 2

10、万元。孵化企业的技术交易数连续多年占玉林市全市技术交易项目数的2 0%以上,为玉林市超额完成自治区年度成果转化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孵化中心分别于2 0 1 7 年、2 0 2 1 年在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平台考核中获得了优秀等次,并获得自治区奖励性补助。孵化大楼服务大厅设置了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站点,建立了成果转移转化线上数据库并向企业开放查阅,同时为了加强管理,还订立了一套技术转移服务制度,举办科技成果对接线上和线下活动4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训班6 次,促成企业转移转化“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铁型覆膜砂铸造生产线除尘装置”等科技成果8 8 项,涉及技术交易额为1.1 7 2 亿元,其中,2 0 1

11、 9 年,孵化中心促成广西北流市红日紫砂陶瓷厂购买专利技术3项,合同总额2 8 0 万元,成为当年玉林市技术转移交易量和交易额最多的企业之一,企业2 0 1 9 年实现收入7 2 9 万元,利润1 2 4万元。2.3复聚焦服务品牌建设,推进服务水平增高孵化中心在2 0 1 7 年的自治区科技厅与玉林市人民政府厅市会商工作中被纳入重点推进项目,正依托新落成的孵化大楼,大力推进实施厅市会商重点项目“玉林市科技双创”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于2 0 2 1 年初顺利通过验收结题,项目实施期间成功创建了企业研究院等平台,为入孵企业开展了技术对接、成果推介、政策培训、安全生产演练、项目路演、非公党建、创业沙

12、龙等“双创”活动,示范带动了本市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技术转移快速发展。-164-经过多年的努力,孵化中心已累计孵化1 5 4家企业,毕业企业2 4家,范围涵盖内燃机、新能源材料及应用、绿色食品、中医药等领域,目前在孵企业5 8 家,培育了广西玉林悍牛工程机器有限公司等1 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玉林市富山液压件制造有限公司1 家瞪羚企业。大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新高盛薄型建陶有限公司等2 9 家企业获批准组建自治区级或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玉林卓越动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等1 6 家企业玉林市科技创新优秀中小企业;广西凯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2 家企业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2

13、 0 1 9 年至2 0 2 1 年,在孵企业总收入累计约4.2 3亿元,上缴税费约0.2 3亿元,其中2 0 2 1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 0 35.5 1 万元,新增知识产权授权数1 5 件,拥有有效知识产权数6 5 件(其中发明专利1 0 件),吸纳就业399人,示范带动了力达科技孵化器、玉林五彩田园科技企业培创中心等7 家市级孵化器和广西玉林云立方众创空间等36家市级众创空间认定和建设,推荐了1 0 名各行业专家获认定为自治区火炬创业导师。2.4聚焦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平台数量增多通过整合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市检验检测研究院、玉林市实验开发中心等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为企业提

14、供研究设计、工艺试验、产品检验、检测等服务,主要包括3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是质量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由孵化中心与玉林市检验检测研究院合作打造,在孵化中心设立业务受理站点。平台具备法定计量检定授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校准实验室认可(CNAS)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CATL)等资质证书,配置有恒温、恒湿实验室、P2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拥有检验检测设备1 0 47 台/套,固定资产42 9 4.34万元,检测能力覆盖各项常规物理检验、化学检验、食品检验等。平台对入孵企业在收费上给予优惠价或免费检测,并优先出具检测结果,为孵化企业的电子台秤、压力表、数显千分尺等计量精确性进行了检定;

15、提供了抗压强度、抗冻性、导热系数的检测;对食品的脂肪、蛋白质、蔗糖等成分进行了检定等。二是分析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由孵化中心与玉林市科技开发实验中心合作共建,在孵化中心设立业务受理站点。平台配备有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钾钠火焰分光光度计等价值1 0 0 多万的检测和科学试验仪器设备,为入孵企业提供包括科学实验、技术研究、工艺技术改进、检验检测、产品研发、企业产品标准制定、培训等服务。为入孵企业送检的有机肥进行了水份、有机质、氮成分分析和酸碱度检测等服务。三是传感器技术检验检测平台:由孵化中心与入孵企业广西优艾斯提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在孵化大楼内建有2 0 0 0 m的研发检测室和

16、高温温度传感器中试车间,配套了激光自动定位焊接设备、双线剥皮穿栓压接一体机、高低温抗拉强度试验机等设备35 台套,价值47 0 多万元。平台开展了后处理温度传感器在1 40 和250条件下导线的抗拉强度试验等检测试验。联合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车用智能型氮氧传感器研制”等多项重大技术攻关,获得了“一种排温传感器控制器结构”实用新型专利7 件、外观专利1 件。2.5聚焦寻求服务合作,推进合作内容增广在孵化大楼4楼设置科技中介机构集中服务区,引进了桂南律师事务所、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玉林分所、广西中政佳创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桂创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广西西子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等中介

17、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代理记账、法律咨询、知识产权代理、项目申报、投融资等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政策、人才、金融等方面的优势,不定期与海心专利代理、中政桂创、智通会计公司等中介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技术转移、技术推广等服务。组织企业参加深圳高交会、广西科技活动周等推介活动。同时,孵化中心还与广东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广东光彩众创孵化器有限公司、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广西大学科技园、广西博士海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区内外知名孵化和技术转移机构洽谈了技术转移合作事宜,加快技术转移合作内容的深度及广度。2.6聚焦人才服务能力,推进人才效能增强在孵化大楼服务大厅设置了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站点,建立了线上数据库

18、并开放查阅,订立了技术转移服务制度,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区域性孵化从业人员系统培训等培训班,同时聘请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和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的技术转移从业专家对孵化中心人员进行授课指导,2 0 2 1 年组织孵化中心人员参加技术经纪人培训,其中拥有中级技术经纪人资质1 人,拥有初级技术经纪人资质6 人,今后会继续鼓励中心人员积极提高技术经纪人的等次。同时孵化中心还积极推荐并聘请8位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行业而且具有丰富经验的自治区火炬创业导师为孵化中心的创业导师,不断扩大技术转移专家队伍及技术转移服务的范围,积极推进人才效能增强。3不存在问题3.1技术平台“硬件

19、”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企业孵化大楼部分基础设施未完善,难以满足企业孵化需求。一是展示大厅需升级完善,孵化大楼一楼需要进一步升级完善具备现代科技感的展示大厅,集中展示玉林市科技工作成效和规划,进一步提升玉林市科技工作和孵化中心的品牌形象。二是没有中央空调设备,无法满足入驻企业对工作环境的需求。三是未设计建有食堂,无法满足入驻人员日常就餐需要。四是需要建立智能管理系统,作为定位为区域性科技服务中心的平台,在园区管理中建立具备收费、节能、数据统计、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管理系统是体现中心科技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五是未预设足够的停车位,目前孵化中心园区内只规划有少量汽车停车位,需要扩展划设汽车和电动自行车

20、停车位,并设立若干充电桩设施,方能满足日后大量入驻人员上班停车的需求。3.2技术平台“软件”服务对企业吸引力不足一方面,技术转移服务团队服务能力不足,现有服务团队人员数量有待增加、业务素质有待提升、激励机制有待建立。长期以来孵化中心团队所能开展的服务仅仅局限在培训、政策宣传、项目指导等有限领域,服务方式单一,发现和解决企业需求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孵化中心汇集的服务资源不足,目前入驻孵化中心的企业主要能享受的服务资源仍然是市科技部门的优惠政策,其他企业比较关心和需要的诸如税收优惠、创业补贴、风险投资、中小企业贷款、公共技术检测等服务资源未能有效汇集到孵化中心。服务团队能力不足,服务优惠资源少,

21、再叠加位置偏远和硬件配套不足等因素,导致孵化中心在招商引企方面的吸引力不足。3.3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水平不足孵化中心常驻孵化大楼的技术转移服务人员仅有7 人,加上技术转移本身是一项比较专业的工作,对技术人员要求水平比较高,需要掌握技术转移方面的知识比较多,缺乏复合型、综合性人才,难以满足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政务服务、企业对接、设施管理等日常运营工作需要。同时因为是体制内单位,招聘人员都需要经过市编办同意才能进行统一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因种种原因,孵化中心人员数近年未能增加。4对策4.1多渠道争取资金,持续完善硬件基础建设孵化中心从市财政经费、自治区部门项目及奖励经费、国有资本、社会投资等多渠

22、道筹集资金,充分规划利用好现有项目经费,按照现代设计理念,根据实际能力和轻重缓急,逐步完善展示大厅、食堂、中央空调、智慧管理系统、充电桩等设施设备,力争率先在玉林市建成配套完善、理念创新的科技园区。积极争取启动孵化中心大楼(二期)的前期规划和设计等工作。探索通过在一定期限内让渡部分孵化中心土地、设施的使用权利,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孵化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让渡期限到期后投资建设的资产归孵化中心所有。4.2积极汇集服务资源,持续提升转移服务软实力通过广泛地设点布局,高度集成不同专业、不同区域,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能力,这样集成各种优势资源,便于打破各个机构之间在资源占有方面的条块分割,

23、有效降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2 。积极对接部门、单位和园区,依托孵化中心现有场地设施汇聚科技、发改、工信、投促、大数据、人社、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退役军人、高新区、玉林市检验检测研究院、玉林师范学院、广西大学、健康产业园独一孵化器、数字经济城以及科技局其他二层机构的服务资源,通过打造落地广西创业孵化基地、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玉林分院、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玉林市检验检测受理分站点、玉林市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站点等一系列平台,汇聚扶持政策、人才队伍、技术服务等创新创业服务资源,提高孵化中心资源汇集度,进一步丰富孵化服务内容。-165-4.3加强

24、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打造高素质服务团队目前,我国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缺乏既懂技术又善经营、了解政策法规且具备融资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技术转移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 3。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转移服务,建设一批专业技术实力强劲队伍,提出以下三点实施建议。一是继续通过事业单位招考、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将高素质人才补充到技术转移服务团队人员队伍中,特别是落实专门的财务人员,以应对将要面临的大额固定资产管理、企业费用收取、投融资等财经业务。二是继续开展人员培训,支持技术转移服务团队人员积极参加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举办的广西技术经纪人初、中、高级培训课程,全面掌握技术

25、商品与技术市场、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技术评估评价服务、技术交易商务策划、技术合同登记等专业知识,通过集中培训、考察交流、到其他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跟班学习、线上学习等方式,提升思想意识和实操能力,注重培养技术转移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努力搭建玉林技术转移人才体系。三是探索建立激励考核机制,通过设立落实到个人的全年绩效任务目标,鼓励和支持团队人员考取各类从业资格和承担实施平台建设项目,建立科技项目绩效经费分配制度等措施,实现责任与激励并举,激发团队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责任意识,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技术转移服务。5结束语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是技术转移工作关键一环,是推动知识和技术创新、传播、扩散的重要途径,要紧

26、紧贴合玉林市服务培育“5 十6”产业链的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各区市之间技术转移机构的合作,为技术转移提供高效服务,从而加快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1吕金,李晓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国西部,2 0 1 7(3):1 0 2.2 杨贺国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科技创业月刊,2 0 1 5(1 4):1 4-1 5.3 杜旭虹,曾我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科技产业,2 0 0 8(5):7 8-8 1.【参考文献】(上接第1 8 4页)4结束语此次职业教育法的更新修订展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重要性的清晰认知,我国各地普、职教育学校应给予高度重

27、视和全面关注,积极推动学校之间的协调发展,结合学校各专业教育实行境况研究后续发展侧重点及落实相关法律规划。普职教育发展协调应尊重时下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合理选用“推进学生思想精神教育”“衔接不同专业教育层次”“完善教育发展规划”等策略,鼓励更多校内人才进一步明晰自身发展方向,朝全方位发展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发展之路迈进。【参考文献】1余娟,学习贯彻新职教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1 .在线学习,2 0 2 2(6):1 4-1 6.2 魏荷琳新职业教育法的修法价值、执行路径与成效表征 .职教论坛,2 0 2 2,38(6):31-36.3 任君庆.落实新职业教育法把握职普协调发展的三个维度 .职教论坛,2 0 2 2,38(6):5 4-5 9.4 郝明金履行使命担当全面掀起学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热潮 .教育与职业,2 0 2 2(1 2):5-8.5 俞启定,邢晖,曹哗,等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系列解读 .教育与职业,2 0 2 2(1 2):9-1 9.6陈子季.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依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 0 2 2(1 6):5-1 2.-1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