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的净化说课稿说课教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蕲春实验中学 叶琼祺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水的净化是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的内容,这个课题是以前老教材中没有单独涉及的,教材安排这个课题是符合新课程与学生生活更为贴近的理念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更好的为生活服务这一目标。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沉淀(包括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联系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可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
2、:1、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认识沉淀(包括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2、 理解过滤是除去液体中固体的一种操作方法,并掌握过滤应注意的六个问题(一贴两低三靠)。3、 初步了解蒸馏的操作方法,并认识到蒸馏是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净水方法。4、 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他人交往及表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一杯从我县雷溪河取来的水样进行净化,最终成为一杯可以饮用的水的实验探究,认识净化水的各种方法和各种方法对水的净化程度的高低。2、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方法从实验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一杯纯净水
3、来之不易,树立珍惜水、爱护水的思想。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同学学习化学的兴趣。进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过滤的操作技巧。2、硬水与软水及其区别方法。教学难点:过滤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知识状况:城区学生都知道生活用水都是由自来水厂生产出来的,但对自来水生产的流程和净水的方法并不了解。虽然对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蒸馏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硬水、软水的概念和区分方法更是一无所知的。学生能力状况:学生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过滤、蒸馏等操作依然是一无所知的。学生心
4、理状况:由于本课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因此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处于好奇状态、学习的兴趣特别浓厚。教法、学法分析1、由于本课题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因此课前由兴趣小组的同学采用调查采访法采集雷溪河水样和参观自来水厂,以获取自然界的水样和了解自来水的生产流程是非常贴切的教学方法。2、过滤这一实验操作是本节课的重点,蒸馏在本课中要一杯雷溪河水的水样转化为一杯可以饮用的水的必须操作,因此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3、本课的内容较多,且有的内容(如实验室蒸馏的操作等)在课堂上无法完成,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也是客观需要的。4、在教学中,我为了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还采用了合作学习、课内课外学
5、习相结合、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播放利用假日时间,教师带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集雷溪河河水水样的录相并提问:(1)我们采集到的水样能喝吗?(2)我们采集到的水样为什么不能喝?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1)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入新课。(2)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水中所含的杂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为后面水的净化方法的学习作一个铺垫。讲授新课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播放兴趣小组的同学参观我县自来水厂的录相。观看录相,兴趣小组的同学随录相讲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1、了解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过程。初步认识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可以使水净化。
6、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人交际的能力。2、过滤:讲解并演示实验室里过滤的操作。要求学生回答:在操作中,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然后教师小节过滤应注意的六个问题。(即:一贴两低三靠)听老师讲解完后,自己动手过滤从雷溪河取来的水样,并观察过滤后所得水样与未过滤水样有什么不同。1、 掌握过滤的操作技巧。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3、 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3、:硬水和软水(1)概念;(2)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演示实验);(3)硬水的软化。(4)蒸馏的操作技巧(录相)。学生看完录相后,自己动手进行蒸馏操作。1、 掌握蒸馏的操作技巧。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
7、能力。3、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实验分析:(1)在蒸馏实验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有什么新的疑问没有?(2)经过蒸馏后的水样能喝吗?(学生讨论后,老师作小结)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1、 让学生主认识到一杯水来之不易,树立爱护水、珍惜水的思想。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实验后要多思多想。3、 让学生享受实验的成果并告诉同学们实验里的任何药品是不能用嘴尝的。随堂练习1、在生活中和实验室里你知道有哪些净水的方法?2、对于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若实验室综合运用上述四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 。
8、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了解并巩固学生学习的情况。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见板书)1、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2、 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能要求一节课所讲的知识所有的人都能接受,要让学生知道,每一节课你有收获就是进步。课外作业1、播放录相(制作简易净水器)。2、教材:P581-41、观看录相,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动手制作。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板书设计课题3 水的净化一、 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过程。二、 过滤: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注意问题:一贴两低三靠三、 硬水和软水:(1)概念;(2)区分硬水和软水;(3)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生活中);蒸馏(实验室里)。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围绕一个问题:“这杯水能喝吗?”,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单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富有启发性性和探究性,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但设想是好的,具体的教学效果如何,还有待各位专家和老师的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