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也是一种甜蜜的幸福神奇的丝瓜教学随笔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湘教版第十一册第十四课神奇的丝瓜教材分析:本课是篇含义深刻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描写了丝瓜的生长过程,用自己的感受突出丝瓜的神奇。全文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怀,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创造力的赞美。学情分析及设计思路:六年级学生已经完全具备课前预习的学习能力,所以本课生字新词的学习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把本课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上。另外,六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上也具备一定的理解感悟能力,并且已经掌握了一的阅读学习方法,所以整堂课在设计上“以学生为中心”,先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整体感知”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然后
2、引导学生在“默读批注,理解感悟”中感受丝瓜的神奇和生命力之美,并体会季老表情达意的方法;最后在“课外阅读,拓展延伸”补充学习内容、迁移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上,教师借助白板的批注和互动功能,巧妙地展现学生的阅读体会和感悟,巧妙地架起文本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交流的桥梁,让课堂因为学生的阅读智慧而精彩!教学随笔每一次接触神奇的丝瓜这篇文章,我都会被它深深地打动,因为我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是那样美妙动听;当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再一次被打动,因为我再一次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是那样鲜活跳跃其实,很多时候课堂之美妙总是让人感到幸福。一、解读教材文本,感受生
3、命之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几年以来,我一直有个习惯,那就是教学之前,总喜欢自己读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理出教学的思路。当我捧起书本,用心朗读时,我被季老这篇优美的散文深深地打动了在我们眼里平淡无奇的丝瓜,在他的笔下却如此的神奇,不得不让人折服。文章中的丝瓜生命力旺盛,作者只不过随意播种,它竟然长势喜人,生长神速;当作者担心丝瓜不能承受之重时,有的戛然停止生长,有的还会自个找地把自己保护起来 丝瓜那种通人性的智慧怎么不叫人感到神奇呢?整篇课文,季老看似随意的语言,却无处不透露着他对丝瓜、对生命的赞叹,他用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巧妙地写出了丝瓜“能思考且有行动”的灵气,写出了生命创造力的伟大!读完课
4、文后,我还查阅了有关作者季羡林老先生的资料,阅读了类似的文本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清塘荷韵夹竹桃等,对教材、对作者有了更深的理解。季老一生笔耕不断85岁出书5部,86岁4部,87岁5部,88岁2部,89岁10部,90岁出千禧文存我在心里想:季老自己何尝不是那神奇的丝瓜?何尝不像那丝瓜一样尽心尽力展现生命之美呢?基于对文本和作者的理解,所以本堂课教学我“以学生为中心”,让孩子们在“自主阅读”中“整体感知”,在“默读批注”中“理解感悟”,在与文本对话中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尽享生命之美!二、聆听学生心声,感受课堂之美 课堂上学生亦如我一样,深深地被季老笔下的丝瓜吸引住了。孩子们静心读文后,不由地赞叹“
5、原来平日看起来普通的丝瓜却如此神奇呀!”有学生说“我从来没想到,丝瓜会思考,当它觉得藤儿无法承受其重量时,马上就停止了生长,他们配合真是默契”;有学生说“丝瓜真是太了不起了,当作者担心悬着的瓜不见了时,它却早已平稳地躺在了台子上,像我们人一样,会自己寻找安全地方保护自己”;还有学生说“今天,我认识了季老先生,才体会到用文字可以把世界上平凡的东西描写得不凡,才知道人也可以活得这样精彩”他们发自内心的话语让我陶醉,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就是生命绽放的魅力所在,就是季老的人格魅力所在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在与文本、与作者用心交流的过程中茁壮成长!三、白板搭建桥梁,感受融合之美在这节课上,我没有剪
6、辑视频播放,也没有过多的图片展现,更多的是文本的选取,充分借助文本,给予时间让学生去想象,去理解,去感悟,引导学生真正透过文本读懂丝瓜、读懂作者。但是,在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交流时,我巧妙地借助白板的注释功能,抓住关键词句,与学生互动,渗透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字言外之意,感受丝瓜不同寻常的神奇之处。如“种瓜的随意”与“瓜苗茁壮成长”、“瓜藤细小”与“枝繁叶茂”的对比,如作者的“担心”衬托丝瓜“会思考且有行动”的神奇,在白板上简单的圈划、批注,对学生的学习无益于画龙点睛。我想,这应该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整合之美妙吧。其实,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永远只是个教学辅助工具,并不在于用得多,关键在于用得恰到好处!我相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和孩子们静心沉醉于课本、沉醉于课堂时,心里总会感到满足那是一种甜甜的幸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