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中学生是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真正健康的人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速猛,学校教育事业受到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我国中学生约1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更有甚者出现自杀,刑事犯罪的严重后果,心理不健康不但严重影响中学生的自身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体育活动是促进心理健康的载体之一,中学体育教学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中渗透
2、心理健康教育,本文结合本地本校学生特点探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为培养出身心全面健康的合格人才打下基础。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教学 不良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本校学生主要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前期是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学校里各种不良现象,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心理不健康,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如果学校只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也会严重影响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一、 中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问题1抑郁、2焦虑 、3人际关系敏感、4情绪不稳定、5心理不平衡、6适应不良、7强迫症状、8对抗
3、倾向,这些不良的心理问题会导致学生在上课时出苦闷,无精打采,有的坐立不安心情烦躁不踏实,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好不理解自己,和异性在一起时感到不自在,心情时好时坏,学习的劲头有大有小,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公平,对学校的各种课都不喜欢,对学校生活不适应,学习困难,常会出现发脾气、大喊大叫爱抬杠,顶撞老师,严重叛逆、逃学等现象,长期得不到宣泄会出现离家出走,自杀、抢劫等严重后果。二、 不良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前期,生长加速,身体快速增长,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强烈,但中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还不成熟,思考问题时常表现出感性化、情绪化、极端化,当真正的我和理想中的我之间产生较大差距时就可
4、能导致焦虑,过分敏感或强迫症。由于性的觉醒第一第二性征快速发育,中学生对此感到神秘、困惑又充满好奇容易产生不安的心理现象。加上现在网络管理不够完善易被不良网站误导容易有性的冲动。由于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在校中学生学业负担重,造成心理压力重,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大多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有的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易产生很多的心理问题。三、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人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状态,特别是
5、中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激烈的竞争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降低焦虑改变不良情绪。2)可以提高中学生的智力水平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还可以使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功作用。3)可以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由于中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往往还不能对自己有正常的评价,由于体育活动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活动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可以帮中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4) 可以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
6、质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忍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可以不断的客服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 )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培养学生的克服困难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5)可以消除疲劳和治疗心理疾病 持续紧张的学习压力极易造成中学生身心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参加中等强度的技能训练则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长期的压抑若得不到宣泄中学生会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四、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的方法一)要将增进心理健康贯穿于中学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的始终体育教学包括实践和理论教学,
7、心理健康的学习也需要通过专门内容的教学。如在下雨天体育课无法上室外实践课时,可以讲解一些专门的心理健康内容,更主要的是要通过体育教师来精心设计和指导,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运动技能训练提高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水平,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和心理学方法调节情绪等。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应大多学生身心和技能特点 如教师为了实现水平四阶段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的目标,选择内容是让学生依次“滚过体操垫跨过长约1.5米的小方块走过体操凳绕过栏架”。教师设置的四个障碍,对初中生来说显然没有任何挑战,也达不到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变成接力比赛也只能练习学生的奔跑能力训练,如改成“鱼跃前滚
8、翻体操垫跳过1.5米方志钻过体操凳跨过栏架”这样就稍有难度,就可以培养大多数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要想更好的适应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男女生可以设置不同的障碍,对一些个子较矮或体型较胖的同学,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障碍的通过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适合不同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照顾他们的体育兴趣,尽可能的扩大选取范围,多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应该多让他们参加集体竞争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了取得好成绩,不同的组是互相督促,同组会互相呐喊从而促进学生间感情交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发展。三)创设良
9、好的体育教学情景,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领域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情景、教学氛围有关。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创设合理的、和谐的、温暖的、富有挑战性的、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情景,避免营造过分激烈竞争的、学生容易望而生畏和失败的情景。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有快乐的体验,不要刻意追求成绩,给学生压力,使之紧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并享受体育活动给其内心带来的快乐。如在50米练习中,设定二条起跑线,让跑的快学生站后面,跑得较慢的在前面,同时起跑,一方面可以让速度较慢的获得比别人快的成功体验的心情,另一方面跑速较快的学生在后面追,增加其运动量
10、,又增加了比赛气氛,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成功的信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评价和指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方法上的指导,如当学生耐久跑出现极点时,教师既要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还应在练习后及时指导学生掌握极点和二次呼吸的体育知识。如在体操教学中,跳马时,学生经常会产生畏惧心理,不敢跳,教师除用语言鼓励外还应该运用合理的方法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惧,这时可以在跳箱两侧放置高于跳箱的物体,使学生感觉跳箱变低了,这样使学生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四) 传授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的能力中学生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原因影响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
11、理现象,教师和家长不可能随时随地的进行开导,当中学生由于种种不顺情绪容易发生波动,会引起过激行为 ,如果不能合理的宣泄对心理健康不利,教师就有责任在体育教学中传授一些调解情绪的方法。如在体育教学中讲解既简单又便于操作、效果又好的方法:参加有氧运动、呼吸法、肌肉放松法、自我暗示法、间隔沟通法、转移自慰法等。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的能力。五、结论随着中学生的不良心理现象的案例不断上升,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具体积极的影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努力寻找教学楔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具体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六、主要参考文献(1)课程教材研究所 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张伟民 中小学体育有效学业评价【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