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农业园区实验小学:田 密教学内容:课本第109页到110页的例1、例2和练习十九第1,2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一位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2. 培养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一位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探索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竖式计算:(1)28+35= (2)62-48=师:整数的加减法你还会做吗?自己动手试试吧。抽生板演,说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二、探
2、究新知1.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妈妈今天一共用去多少钱?(课件出示)(2)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独立完成后,同桌间相互交流。(3)集体反馈。视频台上展示学生算法。方法一:6元5角+3元4角=6元加3元等于9元,5角加4角等于9角,合起来就是9元9角。方法二:6元5角=6.5元,3元4角=3.4元,6.5+3.4=9.9(元)抽生板演竖式计算,集体讲评。(4)小组讨论:在竖式计算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小数点要对齐;从最低位算起;结果不要忘记点小数点。(5)师: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1:买肉比买蔬菜多用多少钱?生2:买
3、蔬菜比买肉少用多少钱?(课件出示)(6)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抽生板演并讲评。 6.5-3.4=3.1(元)(7)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反思:学生根据情景中的信息提出教学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索算法,体现出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学生的交流汇报、讨论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2.教学例2(1)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2)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抽生板演。(3)反馈计算过程,注意进位的时候进1写在小数点前个位的右下角。(4)师:这道题和刚才的例1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是如何
4、计算的?3.议一议: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反思: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掌握。三、巩固练习1判断,并把不对的改正。2练习二十第1、2题。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拓展练习竖式计算:10-5.5= 6.2+20=六、板书设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6.5+3.4=9.9(元) 6.5-3.4=3.1(元)6.5 (1)小数点对齐 6.5 + 3.4 (2)从最低位算起 - 3.4 9.9 (3)结果不要忘记点小数点 3.1教学反思: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生经历了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的探索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